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

南昌城內虞丞相府,虞三端坐桌前運筆習字。

他的老父親說到做到,自從那天打了一巴掌之後,就一直把他關在家中,無事可做的他也只好讀書寫字。

只可惜,虞鴻雁沒想到,他的長孫認同他那幼子的想法,暗地裡偷偷幫忙傳遞消息。

前段時間同城外聯絡不便,虞三他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城內串聯上。只能說錯有錯着,被他們拉攏的一名守城將領前些日子聯絡上了城外的二王子,這更是讓虞三等人連連感嘆“天命在我”。

寫到“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一句,屋外突然傳來一陣腳步聲。

虞三沒有停下,繼續朝下面寫。

才寫了幾個字,他侄子虞宗明就推門走了進來。

“三叔,城外有消息了。”

侄子的這句話,讓虞三手抖了一下,“之”字的最後一筆斜斜的拖出很長,原本賞心悅目的書法作品就這麼毀於一旦。

不過他沒有在意這些,甚至顧不得把毛筆上的墨汁撇掉就擱到了筆擱上,然後轉身看向侄子,有些急切地問道:“怎麼說?”

虞宗明臉色有些微妙,說話之時十分遲疑:“說是周軍會在除夕夜攻城,二王子的意思是讓我們通知城裡守軍,使得這次突襲失敗。”

這話一出,虞三臉色立馬就變了:“莫非他還心向宋國!”

虞宗明沒有說話。

城內城外聯絡本就要偷偷摸摸,能把這個要求傳進來已經很不容易了,戴和裕不可能還把自己做出某個決定的緣由從頭到尾解釋一遍。

也因此,不僅僅是虞三,就連虞宗明和其他經手這個消息的人,都不免懷疑戴和裕的用心。

叔侄二人面面相覷,好一會兒,侄子虞宗明率先開口:“三叔,咱們要怎麼做?”

聽到問話的虞三回過神來,皺着眉頭來回踱步。

好一會兒才停下來,一臉堅定的表情:“看來戴和裕已經不可靠了。”

得出這種結論的虞三現在開始對戴和裕直呼其名。

侄子點頭附和:“那咱們現在?”

“我不方便出去,小乙你去試探一下知道這個消息的那些人究竟是什麼想法。”虞三雖然性子不是太穩重,可他不笨,跟在虞鴻雁身邊耳濡目染之下做人做事自有一番風格,“沒搞清楚他們怎麼想之前別暴露了咱們的想法。如果他們都要聽戴和裕的,就讓大人出面去找戴官家。”

“那要是他們也不想聽二王......呃,戴和裕的呢?”

聽到侄子這麼問,虞三露出一絲笑容:“那這場功勞,我們就收下了。只是可惜,沒有了戴和裕之後,咱們這些人也少了一個能聚集在一塊的理由。”

這話顯然意味着他們準備在除夕夜周軍攻城的時候打開城門放周軍進城。至於戴和裕,想來知道虞三帶來的那條消息的人,很樂意幫新上司排除一個二五仔。

洛陽仁壽殿,趙元昌半躺在榻上,一隻手搭在榻邊,太醫署一名醫監正坐在矮墩上爲趙元昌號脈。除了這個人,還有幾名醫生站在一旁靜靜等待。

這些人都是參與編修醫書的良醫,自從本草編纂工作從轉移到洛陽之後,越來越多的名醫參與進這個龐大的工程中來。此時站在仁壽殿裡的這幾個都是優中選優挑選出來的。

好一會兒,這位醫監捋着自己的山羊鬍子起身讓到一邊,另外一個名醫立刻坐下重複他之前的動作。

也不知過了多久,所有醫生都把了一遍脈,幾人告罪一聲退到一個小房間低聲商議。

趙元昌沒有在意,他坐起身來拿過一本書就着燭光細細閱讀。

好一會兒,一干醫生重又走了進來,這羣人中唯一有官身的醫監作爲代表向趙元昌敘述他們的結論。

結果當然是趙元昌身體健康沒有大礙,只不過即將換季,可能會導致身體不舒服,只需要多多休養,注意膳食就好。

而藥,他們不敢開,畢竟是藥三分毒,是以只開了幾條食療的方子,算是聊勝於無。

趙元昌吩咐身邊親信宦官把方子送去尚食局後,便讓一干醫生離開了。

他自己歇了一會,沒有繼續躺在榻上,一邊招呼奴婢服侍他穿衣,一邊吩咐宦官去找秘書少監薛居正。

等他喝完一碗熱湯擦嘴淨手後,薛居正才堪堪趕到。這邊湯還剩下不少,趙元昌直接讓人盛了一碗給薛居正。

在正殿坐下,等薛居正喝完湯,趙元昌終於開口談正事:“宋國之地如今僅餘南昌一處未曾拿下,看情況應該也堅持不了多久,是時候要考慮江南如何治理了。”

薛居正立刻就反應過來:“官家可是疑慮吳越國?”

“嗯。”趙元昌沒有否認,“根據洪州傳來的消息,吳越王錢弘俶倒是真心歸順,沒有做什麼小動作。”

“官家可聞‘千金買骨’乎?”

趙元昌似有所得:“可是郭隗勸燕昭王?”

“正是。”薛居正點頭,“臣以爲吳越王便是官家之郭隗。如今天下漸安,然仍有數處方鎮不服朝廷管轄,官家允吳越王裂土封王,可昭示天下官家之仁義。若那些方鎮仍不願來朝,方可施雷霆之怒。如此恩威並施是爲王道。”

見趙元昌表示贊同,薛居正繼續道:“只不過吳越國既爲我大周藩屬,百姓名冊、山河圖志不可不送來朝廷,時節貢品亦不可缺。且王子須至洛陽進學,朝廷亦須派兵護持吳越百姓。”

其實就是四個條件:奉上戶籍和土地,按時納貢,繼承人接受“愛周國主義教育”,接受駐軍。

這樣一來,吳越國同周國其它州縣的差距也就只有上計國庫的稅賦少點以及主官世襲這兩個了。

趙元昌略一思忖,覺得可以接受,便點頭道:“就如薛卿所言,卿寫一份條陳遞到政事堂,這事就讓政事堂去辦。”

“是。”薛居正出聲應下。

沉默一陣,趙元昌再次開口:“楚地傳來消息,朗州刺史盧子龍在衡州遇刺重傷,楚地叛軍倒是愈演愈烈。”

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
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