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

翻身下馬,就有那軍士遞上木杖。

陳佑試了試,手感還可以,高矮也正合適。

趙普來回走了兩步,笑道:“可惜此時沒有謝公屐。”

這“謝公屐”乃是南朝宋謝靈運登山時穿的木屐,木屐底部的齒是榫接結構,可以卸下來。上山時卸下前齒,下山時卸下後齒,方便得很。

聽聞此話,陳佑隨口接道:“我們又不需要登青雲梯。”

卻是他想到了以前看過的一句詩: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不想趙普指着趙元昌道:“這不正是青雲?我等且隨青雲,直上九天!”

此話一出,衆人紛紛大笑。

趙元昌也笑道:“好你個趙則平,竟然拿我打趣!”

說笑一陣,趙元昌打頭,甘靖宇押後,一行人開始登山。

此山無名,也不是很高,一路說笑着走走停停,午時左右便到了山頂。

到達山頂之後,軍士僕人忙着整理出一塊空地,埋竈做飯。

而陳佑等人則站到一邊,觀賞山下景色。

四周皆是莽莽青山,唯有東南向西南是一條江水。

陳佑站在邊上,朝南邊的江水看去。

站在高處看江水,又同當日孤舟漂在江面上的感覺不同。只見寬闊的江面上籠罩着一層厚厚的水霧,江水蜿蜒曲折,浩浩蕩蕩朝此處而來。

看着這一副景色,陳佑不知怎地,突然想到了太祖同志的《採桑子·重陽》。

那樣一首詞,配合着眼前的景色,頓時讓陳佑心中鬥志昂揚。

這時,宋敏貞突然道:“如此景色,如此佳節,怎可無詩無酒?”

說罷,他當先吟道:“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趙元昌笑道:“這首我卻是聽過,乃是那盧升之的《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宋敏貞也是拱手笑道:“殿下博學。”

見此情景,潘美也插嘴道:“某也記得一句詩,詩云: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聽了這詩,趙元昌一時沒想起來,不由輕輕皺眉。

陳佑也仔細回想,感覺這兩句有些熟悉,感覺就在嘴邊,但就是說不出口。

眼看趙元昌可能答不上來,趙普連忙道:“我記得好像前兩句是:北山白雲裡,隱者自怡悅。”

聽到這兩句,陳佑腦子裡靈光一閃,終於想起來了。

另一邊,趙元昌也撫掌笑道:“我也記得,這就是那孟襄陽的《秋登蘭山寄張五》!”

又是一陣讚歎。

陳佑能看到差點讓趙元昌下不來臺的潘美悄悄擦了擦額頭,不免心中暗笑。所以說,不必要的風頭不要亂出。

正想着,甘靖宇突然開口道:“大家說的都是前人的詩句,未免不美。何不自舒胸臆?”

“此言有理!”趙元昌拍手附和道,“定邦可有好句?”

聽到趙元昌的問話,甘靖宇略一沉吟,便開口道:“卻是心有所感。”

說着,他不等旁人開口,轉身看向遠處,緩緩誦道:“重九登高望青山,宴飲投箸舉盞歡,秋風吹盡黃金簪,將士征戰幾人還。”

只是,誦完之後,卻沒有出現他預料中的讚揚和點評,此處一下安靜下來。

他有些驚詫的轉頭,只見趙元昌勉強笑道:“此詩雖好,未免有些過悲了。”

聽到這話,甘靖宇才反應過來,頓時一臉懊悔。

陳佑在一旁撇撇嘴,雖然自己沒學過作詩,但也能感覺出來,這詩別說是好了,就是說它不差,都是擡舉了。

真要說起來,生搬硬套、爲賦新詞強說愁用來評論,也算是恰當。

“將明一直沒則聲,不知心中可有錦繡文章?”

冷不防趙元昌突然這麼說,陳佑正要拱手告饒,卻突然心中一動,便開口道:“好叫大帥知曉,我作詩是作不出來的,不過我之蒙師卻有一詞與此甚合。”

“哦?”聽到他的話,趙元昌不由一挑眉,“且說來聽聽。”

陳佑稍稍醞釀,緩緩吟道:“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陳佑話音未落,趙普就忍不住讚道:“好!好一個人生易老天難老!好一個寥廓江天萬里霜!”

宋敏貞也是道:“此詩氣象宏偉,一掃衰頹蕭瑟之氣,正符合我大軍征戰的豪情壯志!”

趙元昌更是指着陳佑帽子上的金菊哈哈笑道:“這可不是戰地黃花分外香嘛!”

便是楊光義、潘美等武人也參與進來,訴說自己的感受,一時間,山頂上的哀頹之氣一掃而空。

好一會兒,趙元昌才朝陳佑問道:“卻不知將明這蒙師身在何處啊?”

雖是問句,但他的神情卻不是正經的問問題,看來是不相信陳佑正好有一個蒙師能提前作出符合眼前情景的詞。

陳佑卻是十分認真地解釋道:“我那蒙師卻是早早離世,只是其對我影響甚深。”

見他如此,趙元昌也不再問,只是道:“這首詞若是傳開了去,怕是要開一個詠秋的新流派了!”

“卻是不止!”宋敏貞補充道,“我聽這調,卻非是此前所有,怕又是司馬獨創的新調。”

採桑子又名“醜奴兒”或者“羅敷媚”,曲調一開始是出自唐教坊曲《楊下采桑》中的一段,之所以稱爲“採桑子”也是因此。

後來,和凝根據這個曲子創立了“採桑子”這個詞牌,以他的《採桑子·蝤蠐領上訶梨子》爲正調,之後的李清照、朱淑貞又發展出兩種變調。

當時南唐後主和宰相馮延己也曾根據這段曲子寫過詞,不過他們分別命名爲“醜奴兒令”和“羅敷媚歌”。

說起來,這個和凝也是五代時期名相,更是刑獄案例集《疑獄集》的作者。同時,歷史上趙普的繼室就是和凝之女。

只是,此世的和凝不知何故,名聲不顯,這世間的讀書人自然也就沒聽過“採桑子”這個詞牌的調了。

當然,陳佑是不曉得這些的,故而道:“這首詞的詞牌乃是《採桑子》,非是我所創。”

只是旁人卻不理他,各自琢磨一時,趙普突然撫掌笑道:“原來如此!卻正合《楊下采桑》!”

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
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