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

一個月之內拿下朔方城!

所有人都沉默着。

有人考慮如何才能在避免較大傷亡的情況下儘快攻陷朔方城,也有人低着頭默默等待有沒有其他人會提出什麼好想法。

過了一陣,一直沒有用武之地的天雷軍鄧立德當先開口:“我們天雷軍可以炸燬城牆……再不濟也能炸燬城門。”

安靜一陣,有人開口:“敢問鄧將軍,如何把那個炸藥送到城門底下?”

鄧立德默然。

朔方城就在無定河邊,身爲一座堅城,邊上有河流的情況下,肯定會在城外挖一條護城河。

之所以只嘗試了兩次突襲,就是因爲有護城河的阻攔不能使用人海戰術。

偏偏夏州這邊適合製作攻城器械的高大樹木很少,周軍只能放大搜尋範圍,同時派人往東南方向的山區伐取樹木,然後利用河流飄過來。

原本大家的打算是等攻城器械製作完成後再奮力攻城,但巴寧泰顯然不像繼續在這裡空等。

巴寧泰沒有說話,李善文輕咳一聲想要打個圓場。

畢竟天雷軍是許竹林帶過來的,不在乎起不到作用的鄧立德,也得給許竹林一個面子。

“鄧將軍所說不失爲一個好法子,可惜那火藥不防水,不然就能趁夜泅渡運到城門底下。”

“陶罐!我們可以用陶罐裝火藥!以前小批量火藥都是用陶罐防水的!”

鄧立德興奮起來,只要有機會用上天雷軍,他就一定得抓住。

“……”

李善文有些懵。

他只是隨便找個藉口罷了,沒想到鄧立德卻給出瞭解決辦法。

既然如此……

李善文瞅了眼端坐首位的巴寧泰,看不出來相公的神色有什麼變化,他稍稍猶豫,試探着對鄧立德道:“即便能把火藥運過去,如何讓大批量士兵渡過護城河也是一個難點。如果不能在城門被炸開後立刻佔據城門並朝城內增兵,定難軍很快就能修復城門。”

所以問題又回到了最初:如何在沒有壕橋壕車、雲車投石機等攻城器械的基礎上,突破護城河的阻攔?

見帳內久久無人說話,許竹林不由奇道:“難道就不能直接把護城河填了嗎?”

坐在他對面的折德扆開口解釋:“總管有所不知,巴相公已經安排人測過水深。咱們面前這條護城河,若要填平,所需土石之量巨大。估計不等填完護城河,攻城器械就都能造好了。”

“原來如此!”許竹林一臉恍然之色,點點頭不再說話。

就在此時,巴寧泰突然開口:“先嚐試在西門填出一條丈許寬的路來,這幾天不要閒着。”

底下人不知道巴寧泰是出於什麼考慮作出了這般決定,不過填護城河只能說浪費時間,本就要乾等幾天,也不在乎等待的時候多累一些,因此諸將齊聲應是。

周山書院半山閣樓。

坐在陳佑周圍的是書院祭酒、執事長以及諸學院院長。

如今書院有經、算、法、醫、工等五個學院。

醫學院去年才正式成立,工學院是新近成立的,主要教員都是從陳家工坊請來的。

另外還有理學、農學兩個研究所,前者主要資助和培養那些對理化現象或遠離感興趣的學生,後者主要工作是良種選育和總結農事規律——比如除蟲、翻耕、輪種之類的。

隨着陳佑地位的改變,以及他主張理念的傳播,書院改制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這一次也一樣,徐師進提出了一個建議:允許跳級、設置精英班。

目的自然是爲了科舉。

雖說有“五十少進士”的說法,但能在官場上有建樹的,基本都在三十以前中進士。

而且,官場上的人喜歡提攜“少”進。同樣條件的兩個人,一個比主官年輕,一個比主官年長,多數情況下主官都傾向於提拔比自己年輕的那一個。

所以,徐師進想爲書院裡的天才少年開一條特殊通道,讓他們不必按部就班地學習六年或者九年纔去參加科舉。

哪怕一次運氣不好失敗了,也有時間多來幾次,好在二十五之前中進士。

至於那些在科舉一途天分不高的,老老實實積累六年九年,然後去拼一拼運氣。

在徐師進看來,如果真的考不中,放棄科舉從事其它行業不失爲一個明智的選擇,這也是他贊同陳佑在書院開設這麼多與科舉無關課程和機構的原因。

反正大多數人讀書,都是爲了能發財致富甚至只是爲了養家餬口。

只不過,他反對讓還沒到放棄時候的學生接觸理化、醫藥等東西。他認爲這些東西,尤其是能賺錢的醫藥,會讓本該專心科舉的學生分心。

說實話目前除了科舉,學習理化之類的真可以說是要錢沒錢、要權沒權,陳佑不能拿學生們的前途開玩笑,也贊成徐師進的想法。所以書院沒有面向九年教育內的理化醫藥等課程。

如今,隨着科舉選官的數量變多,徐師進就想更進一步爲科舉服務。

陳佑看着眼前一個接着一個發言的下屬們,有些無奈。

難得他們的意見如此統一,哪怕同經學院矛盾比較大的算學院,也認爲徐師進的想法非常棒。

然而,這和陳佑的想法不一樣啊!

他一直想推動的是各科地位平等,最起碼強勢科目和弱勢科目不能相差太大。

這要是專門爲科舉選拔精英班以及允許跳級,不就是表明“科舉就是高高在上”嗎?

可若爲其它科目同樣選拔精英班,又擔心誤了在科舉上有天賦學生的前途。

說到底,還是當今時代沒有那麼那麼多同官員相差不多的職業!

有水平的好老師不好找,既能當好老師,又能做好管理的文人更難尋。

陳佑若是強行否決徐師進的建議,他真怕這些人當中有請辭不幹的。

權衡一番,陳佑只得暫時放下執念,等所有人都說完,他微微點頭道:“那就照爲賢先生所言。只不過這個標準得定好,不怕標準高了,就怕標準低了,到時候惹人笑話也就罷了,徒耗人力物力纔是損失。”

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
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