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

陳佑突然的發問,倒是讓趙普愣了一下,隨即他臉色十分不悅地說道:“將軍若是想要將在下拿下,只管動手便是,何必用話來誆我,平白失了風度!”

“哈哈!看來趙先生也知道此時你之生死操於我手,既然如此,我又何必誆騙於你?”陳佑笑了兩聲,饒有興趣地盯着趙普。

談話進行到這裡,節奏已經被陳佑牢牢掌控在手裡了。

趙普沉默了,他意識到陳佑可能不是在開玩笑。

趙普有野心、有想法,不然他當初作爲一個外人,就不會去盡心服侍還未稱帝自立的趙鴻運,也不會想法子和趙元昌搭上關係。

如果不是爲了建立功勳快速升遷,他憑藉着和皇室的關係,從一個小官幹起,也能慢慢升到高位。

都說亂世功名馬上取,然而他趙普只是一介書生,哪怕在五代十國這樣的亂世之中有一兩手保命的功夫,但讓他帶兵打仗,還是難爲他了。

所以,他才主動請纓來南平城說降,風險大,功勞卻也不小。當然,再怎麼說也比不上揮軍先登的將領就是。可這樣已經能讓他擺脫現在的境地,得到一個不低的官階職位了。

現在,陳佑突然說有一件天大的功勞,不免讓他有些心動。

沉默了一會兒,趙普開口了,因爲太緊張,聲音甚至有些沙啞:“還請將軍詳細說來。”

“敢問先生,是陷小寨的將領功勞大呢,還是拔雄城的將領功勞大?”

“自然是攻陷雄城的將領功勞更大!”

“若是同樣兩座城,一座是敵軍早早逃了了,另一座是大軍久攻不下,請問若是攻下城池,又是哪位功勞大?”

趙普沉默許久,他已經明白陳佑的意思了。嚥了口唾沫,拱手道:“如此,還望將軍以大局爲重!”

這就是同意陳佑的建議了,等周軍攻城陷入僵局的時候再舉義發難,這樣的功勞才更惹眼。

陳佑此時也收斂了臉上的笑容,拱手道:“先生放心,若是天軍順遂,則我必聽先生安排。只是若天軍不順,還請先生相信於我纔是!”

“理當如此!”

話說到這裡,該說的也都說完了,陳佑回頭對劉河道:“劉河,你送趙先生離開。”

“是!”劉河應了一聲,走到趙普身邊,“趙先生請!”

趙普朝陳佑拱手道:“既然如此,那在下便告辭!”

“先生慢走。”

待劉河迴轉,陳佑正在書房內來回踱步,思考接下來該怎麼做。

劉河站在門口敲了敲門,陳佑擡頭看到劉河,示意他進來。

走到陳佑身邊,劉河小聲地說道:“將軍,屬下已經安排人跟着那個趙先生了!”

陳佑聽了一愣,隨即笑着拍了拍劉河的肩膀:“你做得很好!”

“嘿嘿!”劉河得意地笑了一聲,“都是將軍教得好!”

陳佑點點頭,語重心長地說道:“你的功勞苦勞我都記在心裡,好好幹!”

聽了這話,劉河臉上露出激動的神情,大聲道:“是!”

將劉河打發下去,陳佑繼續翻看前身留下的一些文書材料,如今一絲疏忽都可能要了命,他可不敢放鬆。

這是來到這個時空的第二天,然而陳佑感覺彷彿已經過了許久。實在是他現在的處境太差、這兩天經歷的事情太多!

要說起來,一穿越就是中高層武將,而且還身處於五代十國這樣武人爲尊的時代,可以說是夢幻開局了。

但偏偏,一過來就發現自己所在的這個國家都被敵人打到都城,已經快要完蛋了!面對這種情況,上司還想着爭權奪利,高級文官已經在準備退路了,而自己的屬下竟然早早聯絡上了敵國!

只能說,幸福的穿越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穿越各有各的不幸。

好在到現在,至少屬下反叛的問題已經解決了。

現在要做的就是隱藏自己的目的,同時悄悄做好舉義反正的準備等待時機。

這個時機要把握好,一定要等周軍覺得打不下去了再發動,不能早也不能遲。

早了,周軍將領會覺得即便沒有陳佑的裡應外合,硬攻也能拿下南平城;若是遲了,自己在城內發動了,可能城外的周軍反應不過來沒及時接應,到時自己就得獨自面對城內還忠於南平的軍隊。

穿越的第二天就這麼過去了。

次日是四月初十,根據之前的安排,初十、十一兩天該右軍負責守衛王宮。

陳佑卯初二刻就起牀洗漱,用餐後穿上甲冑帶着一隊親兵前往宮衛軍軍營。按照規定,他們需要在卯正三刻之前換防完畢,這樣不耽誤王宮的朝會。

說到這個,順便提一句,唐朝以後,將十二時辰分爲初和正兩個部分,每個部分相當於二十小時制的一個小時。比如卯初就是五點到六點,卯正就是六點到七點。至於刻,此時還是一天一百刻,要到清朝才改成一天九十六刻。

到達軍營,陳佑立刻召集五營校尉,勉勵一番之後,定下週字營、吳字營爲一組,王字營和張字營爲一組,三個時辰換一崗。至於最後一個李字營,負責宮牆外的流動巡邏,怎麼換崗由李校尉自己回營安排。

等一切都安排好,已經到卯正了,陳佑連忙點起兵馬朝宮城行去。

很快一行人就到了王宮西門——白虎門。

早早得到消息的左軍孫將軍已經在城門下等着了,老遠就朝陳佑拱手道:“陳將軍,王宮就交給你們右軍了!”

此人說話還比較客氣,想來是身份背景不如陳佑。

陳佑也是連忙下馬行禮,別人給臉面,他就得接着。所謂花花轎子衆人擡,就是這麼個道理。

“孫將軍辛苦了,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我們吧!”

兩個頭頭在這裡寒暄,具體怎麼安排自有底下人去交接。

不到一刻鐘,右軍已經接管了整個宮城的守衛工作,李字營也安排了人替換下左軍在外巡邏的小隊。正好趕在卯正三刻之前完成。

陳、孫二人又客氣幾句,孫將軍便帶着集結起來的左軍返回宮衛軍營地。

陳佑轉身看着宮城,抿了抿嘴脣,接下來就該準備了!

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
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