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

過了午時,元日大朝會終於結束。

陳佑乘車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是脫下已被汗溼的朝服。

李疏綺、南桑正帶着一大一小兩個小孩玩鬧。

虎兒現在兩個多月,不復剛出生時的醜樣子,李疏綺現在寶貝地不得了。

倒是盤兒,兩歲多,正是最後的可愛時候,等三歲之後就屬於熊孩子了,就是現在也經常吵得家裡不得安生。不過他似乎很喜歡自己這個小弟,沒事幹的時候就喜歡拉着虎兒的小手坐在那邊發呆。

但虎兒畢竟還小,經常莫名其妙就大哭,然後把盤兒也嚇得哭起來,叫人心煩不已。

逗弄一會兒小孩,陳佑洗了個澡,隨便吃了點東西墊墊肚子就準備去書房,卻被李疏綺叫住了:“佑哥,今天聖人跟我說了一件事。”

“何事?”陳佑停下腳步,眉頭皺起。

涉及宮闈就不可能有什麼簡單的事情,他現在的麻煩夠多的了,實在不想再添麻煩。

“今年興國公不是就要進學了麼,聖人想叫你幫忙尋幾個好先生。”

皇子進學讀書,尤其是嫡長子讀書,這就不是皇家的家事,而是上升到國事範疇,外臣推薦人選是常有的事。

問題在於,盧金嬋口中的“好先生”絕對不可能是那種學識淵博、性格溫和的士子,而是有足夠身份背景的官員。

別說陳佑之前被趙元昌問及此事時談了一通教育經,就算當時沒說過那番話,他現在的情況也不適合在這件事上發聲。

皺着眉權衡一番,他輕嘆一聲:“下次你見到聖人的時候說一聲,這事我只能說盡力,結果如何不敢保證。”

他已經想好,這事還得拜託宋敏貞,就是不知道宋敏貞願不願意。

要知道宋敏貞年紀不小了,而趙元昌正值春秋鼎盛之年,誰也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等到新帝即位,若是謹慎一些,怕是不願意冒險。

當然了,如果官家主動問到,想來他也會賣這個人情。

新年假期很快結束,開衙沒多久,陳佑被免去判講武堂事,以本官判河南府轉運使。

講武堂是軍事改革的試驗場所,陳佑還有好些想法沒來得及試驗,就被調離,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但除了遺憾,更多的是焦慮。

從判講武堂事到判河南府轉運使,表面上還讓陳佑摸索後勤改革的方向,實際上卻是縮減了他的權力。

雖然年後趙元昌仍多次詔見他,問詢軍政事宜,但種種事項讓他煩心不已,尤其是上元節之後他受到的彈劾更多了。

好在外間這個重要的職事還是陳佑在負責,真正關係較近的潘美等人也沒動,這才讓他稍稍心安。

二月初三,太白經天。河北奏僞燕帝徐徵久未視朝,諸子亂。

初四,內侍監童謠加河北觀風采訪使,許便宜行事,快馬趕赴太原。

原本陳佑也要過去的,可是考慮到其岳父任北面行營都部署,他過去不合適,便只派了童謠一人。

童謠此去任務重大,如果燕國還能支撐下去,就儘量推動親近周國的大臣在這次爭位中獲得最大利益。如果不能,他就得及時作出判斷,請李明卿調兵入燕。

陳佑入了樞密院之後,外間事宜基本上只有他一個人負責,燕國之事若是能成,這就是他的一大功績。

在緊張的等待中,嘉定四年的春闈開始然後結束。

二月十二,省試結果公佈,共有四十餘人登上黃榜。

省試即尚書省試,唐玄宗以後,一般情況下都是由禮部侍郎主持,直接稱爲禮部試。這一次是吏部侍郎知貢舉,又由於本就有一個授官的吏部試,所以這次春闈稱爲省試。

總之,這個省試各科及第者四十多人,其中十二人出自周山書院。

爲什麼會有十二人之多?因爲其中有九個人是明經、明法、明算等科及第,明算最多,佔了四人。

這結果一出,頓時有御史彈劾陳佑結黨營私,隨即又有肅政奏請調查本次春闈是否舞弊,矛頭直指陳佑。

哪怕大家都知道周山書院在算、法等科非是常人能比,但不妨礙他們支持彈劾調查陳佑,即便調查不出什麼,只要陳佑挪開位置,那就是勝利。

羣情洶涌之下,陳佑不得不上疏自陳,待罪家中。

十五日,內常侍李樓便服至陳府。

“李常侍怎地得空來我這裡?”陳佑大踏步走進客廳。

他此時身披一件類似道士鶴氅的長袍,面色紅潤,眉眼帶笑,看不出來正被密集彈劾。

注意到李樓打量的目光,陳佑也不惱,就這麼耐心地等待回答。

沒等多久,只聽得李樓道:“好叫詹事知曉,某此來是奉了官家口諭,請詹事入宮。”

讓一個內常侍過來僅僅是爲了傳一句話?

反正陳佑是不信。

“原來如此,有勞常侍稍待,某去換一身衣服。”陳佑面色上看不出什麼。

李樓笑着攔住正要離開的陳佑,帶着歉意道:“官家言只是閒談,詹事不必換上公服,還是早早過去,免得叫官家久等纔是。”

聽到這話,陳佑愣了一下,隨即點頭道:“既然如此,還請常侍帶路。”

乘着一輛普通的馬車,通過西夾城進入宮城,繞了好一大圈,陳佑終於在一處林苑中見到了趙元昌。

出乎意料,此時趙元昌並不是一個人,即將五週歲的興國公趙德昭也在。

此時一身絳紗袍的趙元昌正在教趙德昭讀千字文。

陳佑立在一邊靜待這父子二人結束讀書,雖然他很懷疑趙德昭究竟認不認識他讀的究竟是什麼字。

又讀了兩句,趙元昌放下書本,拍了拍趙德昭的腦袋,吩咐宮人將其帶走。

這才轉頭看向陳佑:“坐下說話。”

“臣遵旨。”陳佑大方地坐到趙元昌對面的石凳上。

打量一番後,趙元昌笑道:“你倒是在家過得舒心!”

陳佑心中猜測此來爲何,聽到這話卻嘿然一笑:“問心無愧,自無須憂慮。”【1】

“問心無愧。”趙元昌重複一遍,“問心無愧好啊!”

嘆了這麼一句,他突然轉了話題:“你在家該是不知,今日令歌送來消息,僞燕帝薨了,三子繼位,願去帝號,向周稱臣請封。”

徐徵三子,正是周國支持的那一個。

陳佑沒想到他竟然會在成功奪位之後立刻去帝號稱臣,當即帶着些疑慮問道:“如此是否會引來遼國不滿?”

如果是請求內附,不用說,即便會和遼國立刻開戰也得接收,但只是稱臣的話,就得好好考慮考慮了。

“此事無須憂慮,我自有考量。”趙元昌擺擺手,“這一次你是立了功。我準備讓你去西邊,如何?”

立功,然後去西邊。

陳佑現在同知樞密院事,除非像李明卿那邊爲都部署,否則的話,無論何等職事都算是貶黜。

對此,他早有準備,此時聽了這話也只是心中有些悲涼,卻無其它情緒。

只是過了一瞬,他面色平靜地拱手道:“官家有命,臣不敢辭!”

趙元昌仔細地看着陳佑,好一會兒才起身拍了拍陳佑的肩膀:“朕盼望卿爲朕平定西北藩鎮。”

二月十六,罷陳佑太子詹事、同知樞密院、河南府轉運使等職,出爲京兆府尹。

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
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