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

三位樞密使都反對親征,陳佑能看到趙元昌臉色變得有些難看。

陳佑心裡是支持趙元昌親征的,正猶豫着要不要起身開口,就聽趙元昌道:“三位相公留下,其餘人等先退下,許竹林請政事堂三位相公過來。”

趙元昌的語氣聽着有些生硬,估計是要有一番口舌之爭了。

陳佑同三位副承旨起身告罪離開,同他們一路的還有侍奉在趙元昌身邊的年輕宦官許竹林。

估計是知道樞密院七人都被召見有些不尋常,因此雖然已過了散衙時間,馮道等三相公依然留在政事堂等着。

簡賢講武殿內到底是個什麼結果,晚上到馮府去問一下便好,眼前最重要的還是火災事宜。

回到樞密院時,還冒着青煙的火場已經拉起一圈繩子圍着了,周邊也安排了軍士值守。

兩邊拆除的房屋也點了燈籠連夜清理,身爲雜務房主事的滕青就站在邊上監督。

走近幾步,陳佑出聲喊道:“滕主事。”

“承旨!”滕青扭頭喊了一聲,快步朝陳佑這裡走來。

“我都按承旨所言安排好了。”不等陳佑開口詢問,滕青便指着被繩子圈起來的火場道,“只等天明便可安排人手搜查。”

陳佑點點頭:“明日你從開封府借幾個搜查經驗豐富的小吏過來。”

術業有專攻,滕青也明白此事,故而點頭應下。

“你可曾查到有可疑之人?”

“尚未有收穫。”滕青搖搖頭,“不過我聽說有兩個京外來的信使,好像是被外吏房請去了。”

“外吏房。”陳佑重複一聲,若有所思。

外吏房匡國信是吳巒的人,怪不得吳巒之前會拿到情報文書。

人多力量大,這一地的狼藉很快就清理一空,只留下中間那一片燒了大半的廢墟。

見幾位相公還沒歸來,便自散了衙。

按照規矩,這時候皇城早該落鎖了。不過之前趙元昌已經派宦官送來手諭,令左掖門等候兩府諸官出宮之後再落鎖。

陳佑出了皇宮之後直接就去了馮府,今晚發生的這些事,他得問問馮道的看法。

馮府門房將他引到偏廳,椅子還沒坐熱,就聽到一陣腳步聲。

陳佑連忙起身,只見一個三十左右的眉眼之間頗爲輕佻的白麪漢子步入偏廳。

這是馮道的次子,名吉,字惟一,現在是戶部郎中。馮道長子早逝,馮道不在府中,馮吉自然得出來待客。

陳佑看清來人之後,立馬見禮:“佑見過二哥!”

只是馮吉卻笑着擺手:“將明你就別來這些虛禮了!我家大人還沒回來,你有什麼急事嗎?”

這段時間陳佑出入馮府,同馮吉也接觸過,自然知道馮吉的脾性,坐回椅子上道:“確實有些事情要來請教老師。”

“哦?”剛剛坐到陳佑對面的馮吉輕輕挑眉,“不知是何事?”

陳佑沉吟一陣,想着此事也不可能瞞下來,便開口道:“二哥該是不知,今日散衙之前樞府起了火。”

“竟有此事!”馮吉一驚,隨即急切問道:“可抓住縱火之人了?”

陳佑搖頭道:“現在還不知道到底有沒有人縱火呢!”

馮吉只是慣爲舉止輕佻,腦子卻不笨:“將明你卻是有難了!”

陳佑露出一副無奈地神情,雙手一攤道:“所以我來尋老師了。”

看到陳佑這樣子,馮吉前一刻還是一臉嚴肅,下一刻就哈哈笑道:“將明你還有心思作怪,想來是無事了!”

說着,不等陳佑開口便向前傾着身子擠眉弄眼道:“再有二十天就是除日了,將明可願陪我彈一曲琵琶?”

話音剛落,門外傳來一聲冷哼,緊接着響起一個熟悉的聲音:“你自己不思進取,不要把將明帶壞了!”

聽到這個聲音,陳佑連忙起身:“學生拜見馮師!”

另一邊,馮吉也苦着臉站起來:“大人回來了。”

來人正是馮道,他沒理會馮吉,直接就擺手道:“你先去歇着。”

馮吉不敢違背,只得離去,只不過臨走之前還朝陳佑擠眉弄眼一番,直讓馮道伸手欲打。

陳佑笑着上趕兩步扶住馮道:“二哥關心政事,老師何必將其趕走?”

馮道斜了他一眼,哼哼道:“你以爲他是關心政事?純粹是閒着無聊罷了!”

這一對父子也算是冤家了,馮道雖是宰相,但時有詼諧之語,而馮吉更是性格跳脫,喜滑稽狂蕩。不能說這種性格壞,但在需要老實持重的官場上卻讓人無法放心。

之前中書舍人出缺,那時候馮道還在同州,當時的首相孫啓祥就曾想讓馮吉接任,但同他談了一次之後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當然,最讓馮道不滿的是馮吉尤愛彈琵琶,水平甚至達到名家水準。

馮道看不慣此事,訓了多少次都不管用,最終想到一個法子:家中只要宴請賓客,就叫馮吉出來彈奏,有時候還會賞賜束帛,讓他揹着致謝。

本以爲這樣會讓馮吉有羞恥心,放下琵琶把心思都放在政事上。只可惜馮吉毫不在意,根本不打算改。

幾次下來,馮道也是死心了。

回到眼前,陳佑扶着馮道在主位上坐下,管家親自送上茶點。

喝了一口茶水,馮道心氣平息,開口道:“官家意欲親征,被我等勸了下來。”

“這是爲何?”陳佑不解地問道:“官家親征,豈不是正可以趁此機會收攏親軍?”

馮道放下茶盞,輕蔑道:“區區叛軍,怎可讓天子輕動?”

陳佑一窒,說白了是面子問題啊!

不過皇帝的面子問題就是政治問題,他也能理解馮道等人的想法。只不過之前沒想到這一茬,說明他的思路還沒轉變過來。

一件確定的事情,提一句就算揭過了。

緊接着就聽馮道問道:“將明你來我這,可是爲了今日着火之事?”

涉及自身,陳佑面色一肅:“正是!樞府改制剛剛完成,就有這事發生,明日怕是會有人攻訐於我。”

馮道轉着茶杯蓋,好一會兒才道:“你是如何打算的?”

陳佑猶豫一陣才道:“若是不能確認有人縱火,而又彈劾甚急,學生準備主動請辭。”

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
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