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

陳佑接過信紙仔細看去,只見其上寫着:“官家賜婚,以集賢之女爲荊王妃。”

默然不語,將信紙轉遞給胡承約。

這封信和上一封字跡明顯是出自一人之手,只是今日這信上稍稍潦草,看來蘇逢吉得知這消息之後心緒也頗不平靜啊!

也難怪,先是把在荊南大都督任上不過兩個月的趙元昌緊急召回,緊接着一向支持趙元昌的昭文相孫啓祥罷相,現在又讓荊王迎娶集賢相朱慶堯之女。

這怎麼看都是秦王失勢的前兆啊!

想到此處,陳佑心中一沉,擡眼看向趙元昌。卻見趙元昌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不由心頭一跳,咬咬牙道:“大帥,文伯先生曾言......”

他話還沒說完,趙元昌就擺手道:“我知道!”

說着,他轉向蔣樹道:“蔣三,你帶幾個人跟我一起先走,剩下的同將明、德儉慢行。”

這是準備以最快速度入京了。

現在是表忠心的最好機會,陳佑當即道:“大帥!佑願同大帥一齊入京!”

聽到陳佑的話,胡承約也反應過來:“承約也願同大帥一齊入京!”

趙元昌盯着兩人,目光漸暖,露出一絲笑容道:“將明乃是武將,此次便同我一齊罷。至於德儉,此去路途甚急,恐怕你身體熬不住。且這些人也需要人領着。”

胡承約猶豫了一下,便也點頭答應下來:“殿下放心,臣必將一行人等安全帶到開封!”

趙元昌點點頭,又看到陳佑的衣着,便問道:“將明你可有帶着公服?”

“帶着在!”

“等下一起帶上,免得官家召見一時之間找不到。”

“好!”陳佑答應着,走到丁驍面前接過包裹。

一路上沒起到多少作用的龐中和一瘸一拐地走到陳佑面前問道:“司馬,出了何事?”

陳佑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京中有急事,不需擔心。倒是你腿既然磨破了,那就老老實實側坐着。”

卻原來這兩天急着趕路,龐中和大腿被馬鞍磨破了。陳佑讓他仿照女子側坐在馬背上,但是他就是不願意。

此時聽到陳佑再次這麼說,龐中和麪色一窘,喏喏道:“我乃男兒,怎可學女子姿態。哎喲!”

陳佑給了他一個爆慄,沒好氣地道:“你既不願,那就這麼苦着吧!”

說着,叮囑丁驍道:“駿馳你多照顧着點萬育和胡先生,一路注意。”

“放心吧老爺,我都曉得!”丁驍拍着胸脯應下。

陳佑點點頭,接過丁驍遞過來的裝滿的水囊掛到馬鞍上的乾糧旁邊,然後踩着丁驍疊在大腿上的雙手翻身上馬。

見一同出發的幾人都準備妥當,趙元昌一揚馬鞭:“出發!”

盛夏午後跑馬的事情還是第一次經歷,陳佑覺得這樣的經歷他不想來第二次。

本來就很熱,駿馬奔馳之時吹在臉上的風都是熱的,真的是烈日炎炎似火燒!自己好歹也算是一個公子,本該靜臥涼室把扇搖,卻不得不在烈日下奔馳。

一路狂奔,不過一個時辰,胯下馬匹就漸漸滿了下來。

陳佑正要甩鞭子,卻聽到蔣樹喊道:“前面有條河!讓馬歇會!”

“好!”一羣人答應下來。

來到河邊,數匹馬一字排開貪婪地喝水。

陳佑按照之前蔣樹說的,掏出一塊鹽巴,隨便找了一塊石頭磨了一些到手心裡,放到馬嘴前餵食。

蔣樹將手在馬脖子旁放了一會兒,帶着一絲憂慮道:“殿下,再這樣跑,不到今晚,這馬就受不了了!”

“主要是天太熱了。”陳佑接過話頭道,“大帥,不若就此歇着,晚上再趕路。”

聽了這話,趙元昌沉默不語。

蔣樹也道:“殿下,即便按照這樣的速度,等到京城,城門也都已落鎖了。”

趙元昌嘆了口氣道:“也罷,一路緩行,等這日頭下去了再加快速度。總之,我要在明天中午之前入宮!”

既然趙元昌發話了,底下人也就這麼施行。

待馬修整好後,幾人重新上路,不過這次就不是之前的狂奔了,而是以正常速度一路小跑。

由於臨行前沒開傳遞公文的關文,他們也就沒辦法換乘驛站的驛馬,索性就不入驛站,直接抄近路。

等到太陽落山,一行人再次催動馬匹提速,就這樣徹夜奔波,終於在亥時進入開封府界。

而此時馬力也即將到極限,趙元昌便下令就地休息。當然,能安穩睡覺的也就趙元昌和陳佑二人,其餘幾個親兵包括蔣樹在內都要輪流值夜。

一夜無事,只是陳佑怎麼也睡不安心,卯時不到就醒了。

同值夜的親兵點點頭便走到一旁小解,待他迴轉,趙元昌等人也都醒了。

就着水囊中的清水嚥下未發的乾麪餅,這頓早飯就算是吃完了。

趙元昌估算了一下時間後說:“今日乃是廿七,官家當不行起居,我等入京之後正可請見。”

周承唐制,朝會分大朝會和常朝。

一年中大朝會只有元日、五月朔、冬至三次,且不去說它。

至於常朝,又分每日常參、五日起居和朔望朝會。

常參主要是政事堂樞密院級各部、寺、軍等文武官員至文明殿候着,宰相們同皇帝一齊在長春殿議事。議事畢,一宰相赴文明殿押班,文武官員依次向空着的御座行禮,然後散朝。

起居則是皇帝也出席,不過這時候一般是在崇德殿或者長春殿。一般起居之日,還會有一次晚朝,只有宰相、樞密、當值的翰林以及一些近臣參加。

而朔望朝也是在文明殿,所有在京夠資格參加朝會的官員都要參加。

今天正好不是朔望,也非起居,所以趙元昌進京之後可以立即求見趙鴻運。

用剩餘的水沾溼布條漱口擦臉,趙、陳二人各自換好公服,將雜物等交給親兵。

一切準備就緒,即將出發之前,陳佑突然喊道:“大帥!”

趙元昌疑惑地回頭:“將明何事?”

陳佑緩緩道:“君子不爭,當以靜制動。”

趙元昌默然,隨後道:“將明放心,我自曉得。”

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
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