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

典禮結束,諸臣歸家重新換上孝服。

陳佑原本也準備先回家,但剛穿好靴子就被一個宦官叫住,同趙普一齊被帶往簡賢講武殿。

進殿之時,陳佑正好聽到趙元昌的聲音:“制如冊皇太子,早日行冊禮。”

凝神望去,數名紅衣文官躬身應下,這該是中書舍人知制誥,或者是翰林學士院的。

趙元昌也看到陳佑趙普進來了,便揮手道:“就這樣,你等且下去。”

那幾人行禮退下,轉身看到陳佑二人皆點頭示意。

陳佑也點點頭就算是回禮了,這些人他不認識。

回過神來,肅容長揖:“秦王府司馬臣陳佑參見陛下,敬問聖安。”

趙普也行禮道:“錦官府司錄參軍事臣趙普參見陛下,敬問聖安。”

他們兩個如此認真,趙元昌自然不會嬉皮笑臉,端坐那裡,肅容答道:“朕躬安,諸卿免禮。”

“謝陛下!”

兩人直起身來,各自坐下。

陳佑這才得了空仔細觀察趙元昌,按理說典禮已過,不至於激動到現在纔是,但此時趙元昌臉上還是有異樣的紅暈。

而且此時離近了看,能看到趙元昌嘴脣有些乾裂,眼珠帶着血絲,着實嚇人。

不等殿內三人開口,童謠就用紅漆木盤端着一個素色瓷盞走了進來:“官家,藥膳好了。”

“嗯。”趙元昌點頭示意童謠擺到自己面前的桌子上,同時對陳佑二人道:“將明則平稍等片刻。”

陳佑出聲應下,只是心中卻有了一些憂慮。

看趙元昌這情況,應該是有病在身。不用猜,肯定是因爲在路上跑了兩天兩夜,回京之後又不得好好休息導致的。

能撐到現在還沒倒下去,怕是全靠那一股子心氣,以及太醫院開的調養方子。

等趙元昌喝完藥膳漱口淨手之後,陳佑當即勸道:“來日方長,官家還須得保重聖體纔是。”【1】

坐在他對面的趙普也是出聲附和。

他倆都沒有自己的根基,利益同趙元昌綁在一起,不得不重視趙元昌的健康狀況。

趙元昌自然能感受到兩人話語間的真誠,點頭道:“吾皆知曉,只是這調養亦需時間,急不得。”

閒話到此結束,趙元昌輕咳一聲,肅容開口道:“想來你等已知曉荊王叛亂的消息,如今這局面,二位可有教我?”

陳佑的消息是在同那些個重臣談話時候得知的,趙普則是昨夜才收到的消息。

對視一眼,陳佑當先開口道:“官家,臣以爲荊王之事不足爲慮,如今當鎮之以靜。只要中樞穩定,各地兵馬便不會亂。”

趙普也附和道:“此時當以兵馬爲主,錢糧爲重。”

說得都很正確,可是沒有具體操作手段。

趙元昌自然不會滿意,只是看着陳佑二人,等他們接着說。

沉默一會兒,陳佑終於道:“啓稟官家,昨日我同京中高官皆有談話,竊以爲穩定中樞可從整頓諸部寺監開始。”

“仔細說來。”

見趙元昌點頭,陳佑便將昨日自己的種種見聞一一說出。

等他全部說完,趙元昌微闔雙眼靜靜考慮。

陳佑接過小宦官遞來的茶盞,輕輕抿了一口潤潤嗓子。

好一會兒,趙元昌睜開雙眼,臉上帶着些疲憊道:“此事需一步一步來。”

陳佑點頭,他是傳話人,自然知道六相公對某一些位置的合適人選有不同的看法,如何調和是一個技術活。

現在趙元昌的嫡系軍隊大多在南邊,等到親軍都換成他的嫡系,就不用這麼束手束腳了。

正想着,就聽趙元昌道:“將明。”

陳佑一個激靈,垂首抱拳道:“臣在!”

“我讓你去樞密院,你能不能把侍衛親軍拿捏住?”

通過樞密院拿捏侍衛親軍,無非是錢糧和升遷兩項。

錢糧不能亂動,逼急了會引起譁變,所以能做手腳的就是升遷這一項了。

正好現在侍衛親軍在搜查謀逆,空出來不少位置,這一番升降調用,操作空間很大。

只是陳佑卻有些猶豫:“回稟官家,這樞密院中三位樞密使做主,臣實在是力不從心。”

沒想到趙元昌擺手道:“我會讓楊岐之、吳奇峰負責山陵事宜,鄭多恙一直被楊岐之壓制,在樞密院內無甚力量。若是有事,多請教吳奇峰就是。”

負責山陵事宜,換成現在的術語就是參與治喪委員會。

這個治喪委員會總共有五人:山陵使、山陵副使、禮儀使、鹵簿使、山陵橋道頓置使。

能參與山陵事宜,就意味着新帝認爲你深受大行皇帝信重,等大行皇帝安葬之後,就要給你加官進爵。

不過也因爲有了這麼一個任務,就有藉口侵奪你原本的職權,故而趙元昌纔有此說。

趙元昌給了一顆定心丸,陳佑也就不再推脫,而是乾脆應下。

陳佑的事情定了,接下來就是趙普。

不出意外的,讓他在開封府尹沒定之前,暫時負責開封府的運轉。有皇帝的支持,實際上就是行使開封府尹的職責了。

十一月初八,詔以河南府尹、侍中劉明爲山陵使,樞密使楊邠爲山陵副使,樞密副使吳巒爲禮儀使,戶部尚書王彥川爲鹵簿使,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竇少華爲山陵橋道頓置使。

同日,冊尚書右僕射、兼修國史朱慶堯爲溧陽縣開國侯,冊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江夏青爲安仁縣開國侯。

制以侍衛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巴寧泰加懷化大將軍、左衛上將軍,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候郭振加懷化大將軍、右衛上將軍。

京外各藩鎮皆有封賞。

初八下午,又有四道詔書發出。

先是冊封皇后杜氏爲皇太后,之後令人送冊寶至錦官府,冊封秦王妃盧氏爲皇后,這都是應有之意。

後面兩道制書,分別是以秦王府司馬陳佑充樞密院都承旨,以錦官府司錄參軍事趙普守開封府少尹、權知府事。

就在開封府內風雲變幻之時,百里之外的滑州又有了新變化。

彰德軍皆衣素服,軍陣至德勝北城外,言受皇命剿逆,欲從德勝城渡河圍攻鎮寧叛軍。

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
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