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

李成璟進門後,依然是前段時間那般親熱恭敬的姿態,仔仔細細地介紹巴寧泰入城安排。

按照兩府一貫態度,這次大軍得勝誇耀武功,也儘量少讓天子出面。

比如,代表朝廷在城外迎接的隊伍以河南尹胡承約與同知樞密院事焦繼勳爲首,兵部尚書李穀、選閱司正孫漢雄爲副。洛陽、河南兩府官員,及在京六品以下官員不預要務者皆出城相迎。

等在洛陽宮應天門的是以陳佑爲首的兩府宰相併一干尚書卿們。

而天子則在乾元殿等待,他能見到的只有朝堂上的文武羣臣。

天子好好的當個天子,治理天下自有羣臣爲之。

還沒到一年,這個觀點就得到了絕大部分官員的認可。

畢竟這符合“官僚”這個羣體的利益。

尤其是這一年來皇權弱勢,被在宰相們的鬥法中被判罪免職的官員不少,但沒有被判死刑的官員。

先帝在時,可是不時有人“坐某事誅”。

前後一對比,正常人都知道該選什麼。

李成璟送上來的方案也一樣,以突出兩府宰相權威爲重點。

不然,只是滅了區區一個定難軍,根本犯不着如此興師動衆。

一切原因都在於,“取得如此功績”的巴寧泰也不過是兩府宰相之一,天下百官萬民要好好聽宰相們的話。

就其中一些細節做了調整,陳佑纔算認可李成璟的安排:“就照此做吧,計劃形成案牘,送到我這裡來。”

“是!”

李成璟連忙答應一聲。

按理說他這時候就該告退離開了,可他只是從椅子上站起來,腳步卻沒有動。

陳佑不免有些詫異:“明玉可是還有事?”

李成璟賠笑着微微躬身:“不瞞相公,下官聽說相公編纂《英華錄》急需各類典籍和博學之士,正好下官尋到了一些古籍善本,又有一二……”

他本想說人才的,不過突然反應過來不該這時候說,趕忙改口:“有一二向學之心,故而想勞動相公玉趾履及貧家,容下官向相公請益一二,事後也得將此古籍敬獻英華殿,以成盛事。”

陳佑聞言一愣。

仔細打量一眼緊張期待的李成璟,陳佑心知肚明,應該是有什麼事情相求。

只是,他成爲首相後還沒主動到誰家去過,第一次往別家做客,一定會被京中官員各種解讀,容不得他不慎重。

故而,即便想要安撫李成璟,面對這番邀請,他也要拒絕:“明玉有心了。只是最近實在是忙於政務,恐怕短期內是沒法過府相談了。”

李成璟一聽這話,立刻就急了,當下顧不得合適不合適,直接就道:“相公,這次盧將軍也會赴宴!”

“盧將軍?”

陳佑似是詢問,但神情語氣已經變得淡漠。

也不知道李成璟是沒注意,還是不在乎,總之他還毫不猶豫地出聲解釋:“就是盧大國舅!”

“原來如此。”陳佑點頭,臉上浮現淡淡地笑容,“既是如此,有勞明玉代某解釋一番。”

這話出口,李成璟頓時冷靜下來。

他看着陳佑,一股寒意沿着脊髓衝入腦袋。

無論他本意是什麼,從他說出盧孟達的那一刻起,他的話就變成了威脅、脅迫。

好一會兒,李成璟回過神來,微微躬身,嘴脣顫抖着回道:“下官告退。”

陳佑坐在書廳中,臉上笑容消失。

一個主持部事的實權侍郎,不管怎樣都有一定的政治影響力。

如非必要,他真的不想同這些人鬧到離心離德。

可是這一次,容不得他退讓一步。

只能希望,李成璟能夠想清楚吧。

六月庚辰。

天還未亮,洛陽城內就熱鬧起來。

今天是朝廷討逆大軍得勝歸來的日子!

普通民衆也就看個熱鬧,可城內官吏,都要參與進這次誇耀武功的活動中來。

汪弘洋早早來到乾元殿。

今天,他們這些通事舍人要負責引導巴寧泰等有功之將入殿陛見。

理論上還該有中書舍人帶着幾名通事舍人郊迎的,不過他們需要宣讀天子敕制,所以這次就被省略了。

剛進殿,就看到李昉在丹陛旁同幾名令史說話。

汪弘洋掃視一圈殿內,亂糟糟的到處都是人。

其實這些人也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就是四處轉轉看有沒有不妥當的佈置。

等儀式開始,他們當中的九成都不會出現在這乾元殿內。

待汪弘洋收回目光,李昉身邊的令史已經散去,正在一個人整理桌上筆墨紙硯。

眼見現下無事,汪弘洋便走上前去招呼道:“李右史今日當值?”

李昉扭頭見是汪弘洋,笑着迴應:“原來是汪通事。今日是我最後一次記錄起居了,便和同僚換了一下。”

汪弘洋瞭然,笑着拱手:“恭喜右史高升。”

李昉笑笑,轉過話題:“巴相公今日要加開府儀同三司,這朝中局勢,怕是又要生變。”

“總歸要穩定。”汪弘洋說了一句,緊接着補充道:“江相公也要入京了,西府相公總算是人齊了。”

李昉明白汪弘洋這是要他寬心,當下不再談這方面。

當初李昉得了瀛文懿王的引薦,瀛文懿王故去後,他沒有立刻巴結陳佑,而是觀察了陳佑後來的處事作風才搭上這層關係。

雖然這是一種謹慎的態度,但他短時間內沒辦法進入陳佑周圍的核心圈,所以有些事情只能問汪弘洋等人。

兩人正聊着,有令史來通傳巴寧泰部已經到了城外。

算上來回稟報的時間這時候可能正在入城。

這個消息頓時叫乾元殿內亂成一團,但是亂中有序。

沒過多久,殿內安靜下來,無關人等退出,汪弘洋等一干官員立在各自位置靜靜等候。

片刻之後,又有消息傳來:巴寧太等已經入城朝應天門來!

這時候,天子應該要升殿了。

然而,等了好一陣,天子儀駕仍未出現!

殿內諸人不由得面面相覷。

就在大家猜測不已時,一青衣宦官走進殿內,掃視一圈後宣佈道:“官家儀駕已往應天門,着諸官人在此等候!”

怎麼會這樣?

這是汪弘洋的第一反應。

李成璟怎麼敢!

汪弘洋麪沉似炭。

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
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