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

陳佑在洪州籌措糧草也不順利,當初破城之後他同戴和裕已經撕開臉皮,劫後餘生的戴和裕自然不可能對陳佑有好臉色。

戴和裕同林師德是一個想法,這叛亂一時半會無法平定,倒黴的一定是陳佑,因此兩人不約而同地通過規矩內的手段來阻礙陳佑快速平亂。

這期間,陳佑收到了撫州刺史逃亡途中被鄉民擒殺的消息,也知道爲什麼這次撫州叛亂會引得鄉民相助。

說出來叫陳佑臉紅,撫州就在洪州邊上,上至刺史下至小吏瘋狂地壓榨民力,身爲安撫使的他竟然不知情。

要藉口當然能找出來,這段時間他大部分時間都在考慮如何應對趙元昌的猜疑打壓,再加上燈下黑,這纔沒注意到撫州之事。

可藉口再怎麼多,理由再怎麼充分,也無法否認,陳佑在這件事情上嚴重失職。

猶豫了整整一個時辰,陳佑開始動筆。

先是給石守信寫信,說明這次撫州叛亂雖有賊人蠱惑,但大多數從賊之民卻是被逼無奈求一條生路,希望他能以撫爲主、以剿爲輔。

之後上書請罪加彈劾,然後提出包括追繳官吏征斂的財物、減免稅賦、重新審判冤假錯案等措施,主題還是希望能寬待撫州之民。

信和奏疏先後送走,他又去找戴和裕。

光是平叛已經夠艱難了,還提出那麼過分的要求,如果連糧草後勤都不能保障的話,設身處地想一想,陳佑肯定是不願意的。因此,他準備帶上足以讓石守信安心的糧草去撫州。

豫章王府,門房恭恭敬敬地將陳佑迎進客廳。

等了大概有一盞茶的功夫,戴和裕施施然走進來:“叫長陽侯久等了。”

這算是戴和裕的一點點優越感吧,畢竟他是郡王,而陳佑只是個侯。

陳佑沒有在意稱呼問題,不管戴和裕多次訴苦拖延,直接開口道:“某這次來是希望戴使君速速備好糧草,以供平亂兵馬所用。”

“長陽侯這就叫我爲難了!”戴和裕雙手一攤,“非是我不願支持石將軍平亂,實在是夏糧尚未徵收入庫,去年存糧卻所剩無幾,騰不出那些糧食!”

這話不知道說了多少遍,戴和裕知道這對陳佑沒效果,好在他向劉若仔細請教過,不等陳佑開口就補充道:“長陽侯恐怕還不知道,今年雨水偏少,收成沒辦法保證。我受官家之命牧守洪州,總得預備着糧食防止飢荒吧?”

聽到這話,陳佑先是一驚,隨即仔細觀察戴和裕的面部表情。

他不知道戴和裕這話是確有其事,還是編出來的理由。

心中打定主意回去之後叫人查一查,眼下還得開口要糧:“天下州縣何其多,便是洪州饑饉,也可從它處調糧。如今撫州之亂甚急,洪州就在左近,若是撫州兵馬因糧草不濟致使戰敗,戴使君怕是等不到處理饑荒事宜!”

妥妥的威脅,你要是不借糧,戰事出了問題就是你導致的!

戴和裕沒想到把防備饑荒當做理由都無法打消陳佑要糧的念頭,一時之間竟支支吾吾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見戴和裕無話可說,陳佑語氣也稍稍緩和:“我也曾牧守一地,知道使君的難處。這樣,調糧的命令會由安撫使司發出,若真有事,我自一力擔下。且從洪州調糧只爲一個‘近便’,不等戰事停歇,我便從它處抽調糧食補給洪州。如此,戴使君意下如何?”

“這......”戴和裕擡頭看了一眼陳佑。

方纔分明是語氣和緩的陳佑,氣勢卻極具侵略性,絲毫不給人拒絕的餘地。

不知怎地,戴和裕突然想到元旦那天他被陳佑下令軟禁的場景,整個人都不由自主地萎靡了,底氣不足地答應下來:“那......那就如安撫所說。”

“如此甚好。”

陳佑頷首,從懷裡掏出兩份疊好的公文遞給戴和裕,語氣不容置疑道:“戴使君且用印吧。”

一份是安撫使司徵調洪州糧草民夫的公文,一份是洪州刺史府令治下官民協助安撫使司調運糧食的公文。

前者手續齊全,後者只差戴和裕簽字用印然後交付抄錄留檔。

戴和裕訕訕的接過公文展開,勉強擠出笑容看向陳佑:“這,沒必要這麼急吧?”

“前方戰事浴血奮戰,某實不願再有耽擱。早日平定叛亂,某也好爲使君請功。”

戴和裕愣了愣,隨即道:“罷了罷了,我這就簽發。來人,拿刺史印來!”

什麼少雨、饑荒全都是劉若告訴他的藉口,他根本就沒有當真。反正已經服軟了,陳佑也承諾爲他請功,先撥出去一些糧食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滁州清流縣,趙普這段時間過得異常舒心,他的調令已經到了,入京到禮部任侍郎,他留在滁州只是爲了等待新任的滁州知州。

這天送走最後一個要離去的幕僚,趙普坐在自家院子裡優哉遊哉地翻看《唐書》。

現如今周國科舉制度未定,趙普的打算是上任後首先就要把科舉的權力抓在禮部。故而翻看史書,想要爲自己的建議尋找歷史支撐。

眼看着申時將過,家中僕役突然跑進院子:“主翁!主翁!京中天使來了!”

“啪!”

趙普猛然將手中書本砸下,迅速站起身來朝房內走去:“你且仔細招待着,我去更衣!”

動作迅速地換好衣冠,趙普快步走向客廳,還沒進門就叉手高聲道:“天使遠來,普未能遠迎,還望恕罪!”

“是某來得太急,驚擾了安撫。”

堂中使者起身行禮,只是這話叫趙普驚疑不已,一邊回禮一邊道:“不知天使這‘安撫’是何意?”

年若不惑的使者笑道:“好叫安撫知曉,官家敕命安撫爲江南西道安撫使,即日前往洪州。”

說到這裡,使者從桌上布囊中取出敕命:“敕命在此。”

趙普連忙拜接。

“敕曰:着禮部侍郎普安撫江南西道諸軍州,使司立於洪州。嘉定七年六月十八日。”

十分簡短的一份敕命,趙普接過敕命和新告身文牒的時候還有些暈乎,他暫時無法判斷這份敕命對他來說是好是壞,但他知道,陳佑該是出事了。

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
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