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

一支支火把將城頭照亮,同漆黑的、間或有一兩點燈光的城內形成鮮明對比。

荊門軍顏字營校尉顏茂勇站在城門樓上看着一波波的廣節軍軍士涌入城內,漸漸緊張起來。身爲營正,他自然知道自己這數千人即將面對的是三四萬人,不可能不緊張。

就在此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

緊接着,樓梯處出現幾名周軍軍士。

在這幾名軍士之後,是秦王司馬陳佑和荊門軍都指揮使潘美。

接着火光看清來人之後,顏茂勇立刻行禮:“司馬!都指!”

“現在什麼情況?”

“回稟司馬,廣節軍尚未與敵軍交戰!”

聽到這個回答,陳佑點點頭,走到女牆邊上,擡眼眺望河岸處。

河岸距離城牆不過半里多遠,此時藉助燃燒的投石車正可看到剛剛上岸的漢中軍先鋒沒有追擊,而是在岸邊整隊。

潘美走到他身邊,朝岸邊觀察一番道:“看來今晚應該不會攻城了。”

“嗯。”陳佑對這個判斷比較贊同。

頓了一會兒才道:“我倒不怕他攻城,就怕他拼着損失不小,也要繞城而走。”

“也不知道蘇恆會怎麼辦。”潘美嘖了一聲,“若是他能在路上截住史肇慶,此次蜀中戰事可定矣!”

“管不到他怎麼想。”陳佑搖搖頭,突然問道:“之前安排挖土都挖好了吧?”

“時間太短,挖了不少,就是有一半還沒來得及澆水。”

卻原來是陳佑吩咐潘美帶着人在城北道路上鬆土,之後澆水,人爲製造泥濘地,以期阻滯漢中軍繞開城池北歸。

不過城北那一片平地可不小,幹了這兩天,也不過澆了一半的水,這還是就靠近江邊,取水方便的緣故。

感受着不時吹過的冷風,陳佑沉吟一陣後道:“盡人事罷了,莫要強求。”【1】

潘美點點頭,遂不再說話。

果如兩人判斷,漢中軍這一夜只是忙着渡河,沒有急於攻城。

爲了阻滯漢中軍渡河效率,潘美時不時率部襲擾,一直到後半夜才安生下來。

就在今晚,陳佑派出的信使經歷幾天跋山涉水之後,終於抵達蜀都城下的周軍大營。

剛剛洗漱躺下的秦王趙元昌被親衛喚起,也顧不上換衣服,直接就披着大氅接見這信使。

看完信,又問了信使一些問題,趙元昌沉思一番,立刻着人叫來趙普等人夜議。

衆人落座,趙元昌開口就問道:“我軍糧草還有多少?”

倉曹參軍事立刻回答道:“回稟都督,軍中存糧尚夠五日之用。不過下一批糧草明日傍晚就能運抵雙流,如此,又可用半月之久。”

雖有江水運糧,可週軍的糧道還是拉得太長了,一路上損耗不少,如果一直這麼僵持的話對後方實在是個巨大的壓力。

點頭表示明白,他又看向趙普:“蜀都城內可有動靜?”

“回稟大帥,昨日城內傳來消息,已經說動刑部侍郎李啓,正要引見給中書侍郎徐光浦,如今尚不知事成與否。”

聽了此話,趙元昌不由一皺眉:“沒有將校麼?”

趙普苦着臉解釋道:“好叫大帥知曉,此人乃是文官,能認得一小校助其入城已是意外之喜了。”

趙元昌只好點頭道:“吾知矣。”

頓了一下,纔開口道:“司馬陳佑傳來消息,其已率荊門、廣節軍進佔巴西。”

當即有人叫道:“如此豈不是正好堵住史逆歸途!”

還是趙普反應快,試探着問道:“大帥可是欲一舉解決蜀中、漢中?”

“知我者則平也!”

趙元昌讚了一聲,緊接着道:“故而我欲儘快破蜀都,之後迅速北上,或可在漢中軍過巴西之前追上其。”

列席其中的甘靖宇出聲道:“殿下,我以爲,破局之處當在雒縣。蜀都之所以苦苦支撐,無非城外尚有大軍可堪一戰,只要城外蜀軍一敗再敗,甚至被一戰擊潰,則城內君臣必定膽寒。此時再有李、徐等人鼓動,則蜀帝之降倚馬可待!”

趙普立刻補充道:“甘功曹言之有理,且即便蜀帝不降,也可遣李將軍北上。待我等盡佔漢中蜀地,蜀都孤城,又能撐得幾時?”

低頭靜思一陣,趙元昌點頭道:“此議可行。”

趙普等人離開秦王行營不久,立刻就有數騎奔出,前往駐於彌牟的李繼勳處。

次日,千餘騎兵、三千步軍自下游金水縣境內渡過清白江,沿北岸朝楊中广部移動。

與此同時,近兩百里外的巴西城下,史肇慶命令軍兵攻城。

“放!”

一聲令下,一片弓弦震盪的聲音響起。

鉛灰色的天空之下,一片箭雨從城頭沿着一條拋物線落下。

城下緩慢前行的漢中軍紛紛將手裡擡着的木筏豎起來擋住箭雨,只聽一陣“哆哆”之聲響起。

之前還抱怨拿着這麼一個沉重物事上陣的軍士躲在木筏後面,一個個慶幸無比。雖一時不得進,但至少生命無憂。

陳佑站在城頭,見狀就一皺眉,只是還不等他發話,那些個都頭營正就喊道:“停!”

城上箭雨停歇,少頃,城下軍兵又在督戰隊的催促下放下木筏,艱難前進。

城上再次射箭,漢中兵不得不再次停下躲避箭雨。

見此情景,陳佑不由笑道:“史肇慶這下怕是要進退兩難了!”

“講不好。”站在他身旁的潘美卻依舊是一臉凝重。

陳佑不懂戰術,可是潘美懂,此時不等陳佑詢問,便解釋道:“哥哥且看,雖則昨夜渡河之時損傷甚多,然漢中軍尚有兩萬五六千人。”

昨晚強渡加上後來潘美的襲擾,讓漢中軍損失了七八千人。當然,直接死去的沒這麼多,大多數是掉下水後失蹤的。

至於落水的那些是淹死了,還是就此當了逃兵,那就說不準了。

“攻城不可能不死人,如今敵軍兵力是我的五倍多,只要狠下心來,我等處境立馬就會艱難起來。”

果然,潘美剛說完沒多久,史肇慶就下令攻城部隊暫且退下。

將木筏全部扔下之後,一羣人推着組裝好雲梯緩緩向前。

同時,丟棄木筏的普通軍兵則扛着臨時製作的長梯吼叫着衝向城牆。

“換火箭!”城上立刻就有這樣的聲音響起。

這火箭不是水軍用的那種火箭,只不過是能引火罷了,目的是爲了點燃雲梯。

“射!”

無數點燃的火箭射向雲梯,釘在表面木板上。

只不過雲梯這類攻城器械在製作之時,就考慮了防火,故而幾支箭插在上面燃燒,對其傷害並不是很大。

陳佑退到一旁,將城牆上的指揮全權交給潘美。

他有自知之明,具體戰術,還是不要插手的好。

正看着眼前的慘烈戰鬥,突然感覺到一滴水珠落在臉上。

陳佑心中一動,擡頭看向天空:下雨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
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