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

書院地址早就選好了,在周山。

周山不會不周,它之所以叫周山,是因爲山上有周靈王的王陵。

周山是秦嶺餘脈,在洛陽城西,離洛陽城不過五六裡。

其山高不過六十餘丈,卻綿延至縣外,更接有長石山、錦屏山。撇除王陵佔去的地方,仍有足夠的空間來建造書院,便是加上一座軍營也綽綽有餘。

與錦官書院各院分隔開的佈局不同,在陳佑的規劃中,洛陽書院各個部分沒有太明顯的分界,像經學院、算學院等只作爲行政劃分。

算起來更類似於大學,有公共課和專業課,沒事的時候也可以去聽別的專業課。

這一次陳佑準備參與講課。

願意從錦官府跟到洛陽來的學生和老師,以後如何不敢說,至少現在是贊同陳佑在錦官府的施政措施的。

這樣的話,陳佑就可以慢慢將自己的思想傳達給他們,或許能獲得一些同路人。

書院爲了避開周王陵,選在周山東南側建設,這裡有一處山坳,正好可以用來建造廣場和禮堂。

陳佑來到此處的時候,禮堂四面牆已經起來了,過幾天就能吊頂,再陰乾一段時間就能使用了。

說是禮堂,實際上就是一個大平頂房,同雄偉莊嚴搭不上邊,或許能稱之爲樸素吧。

吸取了錦官府的教訓,陳佑這次不準備讓書院和官府扯上關係,洛陽書院必然是要長久辦下去的,等他有能力了,錦官書院也要恢復。

正因爲要長久辦下去,就不能留有可以被攻訐的破綻,最基本的就是建築不能僭越。

誠然,現在這方面不是很嚴格,僭越的人太多,法不責衆。

但陳佑要想在朝堂上屹立不倒,不在細節上犯錯是基本要求。

“這書院似乎同詹事的身份不太相稱啊!”

許竹林四處看了看之後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陳佑幾個幕僚各有任務,陪陳佑來書院的也就只有許竹林。

此時書院還是一片工地,打好地基的廣場算是最整潔的地方。

其餘各處都是木材、石塊,看起來亂糟糟地。

聽了許竹林的話,陳佑笑道:“書院是用來教書育人的,重要的是師生書籍,建築裝飾都是次要的。”

許竹林在皇宮中讀書認字受到重用之後,越發感覺到學習的重要性,此時聽了陳佑的話,不由感嘆道:“詹事所言在理,讀書真的是天底下一等一的大事!”

他這話倒讓陳佑驚異非常,顯然沒想到一個宦官會有這種想法。

不過這種心思放在心裡就好,他可不會表現出來,當下點頭道:“讀書學習才能進步。”【1】

許竹林附和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詹事所爲正合此言。”

他想表現一番學識,陳佑自不會戳破,故而迎合兩句,叫他喜笑顏開,就差拉着陳佑喊知己了。

正說着,被陳佑派來此處監工的韓二柳匆匆忙忙趕了過來。

也是難爲他,四十多歲的人了,在工地上一路小跑着來到陳佑面前。

不等他行禮,陳佑便擺手道:“不必行禮了,這書院幾時能完工?”

雖然陳佑說了不必行禮,但韓二柳還是叉手一禮,口稱“主人”。

之後纔回道:“好叫主人知曉,師生寢室已經建好了,兩天之後大禮堂就能吊頂掛匾,最遲半個月,所有房舍都能建好。”

全新的書院並不大,也就是建在山坡上纔要多耗些時間,如今花了近兩個月,也差不多好了。

陳佑點點頭:“倒是辛苦你在這裡看着了,三郎也不小了,到時候也叫他在書院學一些東西。”

韓三郎是韓二柳的兒子,今年十二,他前面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可惜大哥死在戰場上,二哥早夭,姐姐在江陵的時候就嫁出去了。

韓二柳夫婦籤的死契,不過他們的下一代並非天生就是陳家奴僕,只不過如此身份也不可能有什麼好的出路,除非是參軍掙軍功。

但韓大郎死在戰場上,除了幾千錢的撫卹金,什麼都沒帶回來,如今韓家就只剩三郎這個獨苗,自然不能再讓他去參軍。

現在陳佑同意讓韓三郎進入書院學習,對韓家來說,那就是一個改變家族未來的機會!

韓二柳當即大喜過望,又是感激涕零表忠心,又是拍着胸脯保證書院按時按質建成。

陳佑顯然沒把這事放在心上,吩咐了韓二柳到時候去找陳行文領束侑錢,便將他打發走,帶着許竹林在書院內轉悠。

走了幾步,憋了許久的許竹林終於忍不住開口:“不知詹事要怎麼稱呼那個大禮堂?”

此時他們已經走到半山腰了,居高臨下看着即將建成的大禮堂,陳佑緩緩道:“我準備叫它‘真理’。”

“真理?”許竹林一愣。

陳佑點點頭,輕聲吟道:“莫爲狂花迷眼界,須求真理定心王。”

頓了一陣,他看向許竹林,露出溫和的笑容:“我期望諸生能不爲繁華盛景所迷,悉心求道求真。”

哪怕許竹林讀書少,聽了陳佑的話也覺得此事十分艱難,估計一百個人當中只有幾個人能滿足陳佑的期望吧。

嗯,陳佑確實是在欺負許竹林讀書少,在騙他。

真理堂是陳佑預備以後講課的地方,自然得從一開始就給那些學生們心理暗示。

書院初始建築從山腳蔓延到半山腰,再往上到山頂,陳佑也有規劃,不過都是些小工程,他準備日後留給書院學生來做,也算是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順便還能鍛鍊身體。

而且親自動手添磚加瓦,也能增加學生們對書院的歸屬感和向心力,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爲?

至於說會不會有人不樂意?

在陳佑看來,這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現在願意揮灑汗水參與書院建設,以後十有八九也願意爲書院保駕護航,那麼身爲書院山長的陳佑肯定樂意幫助這些人走得更遠。

看到書院各處已經進入收尾階段,陳佑十分滿意,吩咐午飯加菜之後,在一衆工人的歡呼聲中離開周山。

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
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