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

城頭這些弓箭手都是劉守忠軍中的,一個個令行禁止、配合默契,一輪齊射,戰果豐碩,城下幾百弓箭手倒下了大概十來個。

這一輪齊射讓邁步向前的鳳翔軍弓箭手們有些慌亂,腳步稍稍停頓,隨後纔在隊正都頭的呵斥下繼續向前,不過這一次速度快了許多。

城頭禁軍們也不再等待上頭髮令,手上不停地抽出羽箭射擊。現在他們是佔了高處射程要遠一些的便宜,可以好整以暇地站在原地射擊,等鳳翔軍弓箭手也把他們納入射擊範圍之後,就得一邊躲避一邊攻擊了。

雙方弓箭手在激烈交流,鳳翔軍步兵們冒着敵人和友軍的箭雨終於把撞車推到了甕城門外。

一聲“砸”在城頭響起,緊張的府兵們連忙擡起石塊木塊,奮力朝城外拋去。

咚咚咚的聲音接連傳來,慘叫痛呼在城門外迴盪,鳳翔軍嘗試撞了幾下城門。

甕城的城門並不怎麼牢靠,毋寧說這城門是特意做得不牢靠,畢竟甕城的殺傷力主要體現在內部。劉守忠都做好了城門被破的準備,沒想到這時候鳳翔軍鳴金收兵了。

第一次進攻只是試探,下一次應該就會用上種種器械,攻勢不會再像這般簡單了。

甕城這一片經驗不多的府兵們見敵軍退去,皆興奮高呼,而久經戰陣的禁軍則面色冷然,小幅度活動自己的腿腳。經歷的戰鬥多了,他們知道要想活命就不要無意義地浪費體力,歡呼吼叫要等到徹底擊潰敵軍。

劉守忠仔細觀察鳳翔軍的軍陣,見他們緩緩退去,這才確認鳳翔軍暫時不會攻城了。

他吩咐部下警戒,然後來到陳佑面前:“使君,鳳翔軍該是回去準備攻城器械了。”

“嗯。”陳佑收回望着城下軍陣的目光,看向劉守忠微微點頭,“此處就交給將軍了。”

說罷,他轉身準備下樓,劉守忠送他到樓梯口:“使君慢走。”

陳佑就好似沒有聽到一般緩步下樓,說實話,看過這一次試探性攻城之後,他稍稍輕鬆了些。

憑朱重榮沒準備攻城器械就敢攻城,顯然是沒把鄠城放在眼裡。

沒放在眼裡好啊!鳳翔軍越輕視鄠城,就越大意,就越容易犯錯。在這種情況下,無論他想突襲還是水攻,都容易成功。

人面臨險境,要麼是絕望放棄,要麼是苦苦支持,再不然就是冒險一搏。鳳翔軍如此輕視鄠城,叫陳佑看到了冒險的機會,如果繼續留在城頭,他怕自己會忍不住插手指揮。

申時許,鳳翔軍再次攻城,這一次器械齊全,雲梯、石砲等等全都用上了。

鄠城這邊也不再是上午那般寒酸,牀弩、踏張弩、火箭、火油全都用上,再就是金汁沸水、擂石滾木。值得一提的是,城內的這些弓箭手在射箭之前,會把箭頭在金汁中蘸一下,敵人中箭之後極大概率會感染髮膿。

晚飯前的這次攻勢持續了半個多時辰就漸漸退去,劉守忠守城還是十分輕鬆的。

只不過這半個時辰的激戰對體力消耗巨大,戰鬥停止之後他立刻安排輪換。由於禁軍人數不足,城頭除了有府兵幫忙之外,還夾雜着民夫壯丁,無形中拉低了戰鬥力。

爲了保證反應速度和判斷的準確性,劉守忠同蘇錦帆輪流休息,每八個時辰輪換一次。說是八個時辰,爲了保證雙方思路的統一,也爲了防備緊急情況,休息的那個人幾乎都會提前一兩個時辰起來,跟在值班的那人身後旁觀討論。

如此過了兩天,小小鄠城竟然還沒被攻破。

鄠城未破,陳佑心中高興,朱重榮卻十分氣憤。

小小鄠城攔了他兩天,其中火氣就不多說了。單說鄠城和鍾官城互相配合,打亂鳳翔軍的攻城節奏,更是屢屢阻攔大軍東去。

他不得不分兵專門針對鍾官城,這才壓下了兩地聯動的勢頭。他準備趁着鍾官城無法支援鄠城的機會迅速攻破鄠城,但是進攻鄠城的人手少了,帶給鄠城的壓力變小不說,戰損也越來越高。

無奈之下,只好命令圍困甘亭的一部人馬不計代價攻破甘亭前來會合。

甘亭寨一切都準備的很好,唯有一點,它的牆以木製爲主,雖然時常淋水不怕火攻,但時間久了就會不牢靠。

於是昨天晚上鳳翔軍強攻甘亭的時候,甘亭守軍不得不點燃寨子突圍而逃。最讓朱重榮氣憤的是,幾千人的軍隊,竟然讓鄠縣丞王福星帶着三百多人逃了!

現在只知道王福星一行人還在澇谷水西岸,由於擔心王福星他們渡河的時候襲擊,這一部兵馬沒有連夜渡河,而是等待朱重榮派人接應。

好在這段時間雨水不多,澇谷水沒那麼深了,渡河的安全性算是提高不少。

坐在營帳內翻了一陣兵書,聽着外面衝殺聲,朱重榮突然感覺一陣煩躁。

將手中書籍扔到案上,他拎起長劍走出營帳。

攻城受阻,他今天實在是沒心情去城下觀察,只是在營帳裡待着卻是心中不安。沒辦法,他就是依靠刺殺上位的,軍隊不在眼前自然就擔心其他人有樣學樣。

剛一出營帳,就感覺到一陣涼意,擡頭看去,之前的豔陽天已經消失不見,空中佈滿陰雲,夏日裡少有的涼風在營帳間穿梭。

正皺眉間,突然有一軍兵快速跑來:“大帥捷報!捷報!孫將軍擊敗鍾官敵軍拿下鐘官故城,敵僅以數百人逃亡!”

朱重榮愣了一下,下一刻喜色涌上面龐,禁不住拔出手中長劍用力插入土中:“着啊!大郎!鳴金收兵,今日停止攻城!馮四!通知孫跛子把鍾官守軍的首級都送到這裡來!咱們明日破鄠城!”

被他點名的兩人急忙大聲應下,一個跑向城下戰場,一個跑往馬廄,準備騎馬通知那孫將軍。

朱重榮沒有拔出插在土裡的劍,原地來回踱了幾步,聽到鳴金之聲,腦子裡突然閃過一道光,當即停下腳步大叫道:“傳令!孫跛子不必來此,立刻前往京兆府!”

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
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