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

“可是,咱們家這樣的,便是不動,新的縣令估計也不會放心。”

張金仁好歹當了這麼多年的縣令,即便現在情緒有些激動,也能感覺到大哥計劃中的不妥之處。

不過張金善卻表現得毫不在意:“沒事,我自有辦法叫他們放心,你明天就出發吧,家裡有我在,你不要擔心。”

既然大哥都這麼說了,張金仁也只好點頭。

話說到這裡就結束了,兄弟二人一同起身收拾桌上的金銀。

才放好機關,張金善突然開口:“對了,你家老三留在家裡別帶過去,我擔心他給你惹禍。京城可不比富平。”

張金仁聞言一頓,隨即點點頭:“我聽大哥的。”

“嗯。”

張金善手上動作沒停,繼續收拾。

“以王彥川的速度,大概三天後會到富平縣。”

府衙書廳內,陳佑和李仁信坐在書桌前的椅子上,兩人之間就隔了一個高木幾。

李仁信是孤身一人來上任的,他這個勾當刑獄事同法曹沒有關係,理論上來說獨立於京兆府衙之外,所以他也有自己的僚屬名額。

只不過沒規定他的幕僚是什麼級別、什麼職事,通俗來說就是沒有定編、沒有定崗,這也導致了李仁信招不到人。除非他專門爲自己的僚屬行文吏部,定下級別取得告身。

李仁信現在是一個官僚機構的掌舵人,而官僚機構有爲自己減少麻煩的本能,所以他並不準備去做這樣一件麻煩的小事。

這時候陳佑就派上用場了,剛好法曹參軍事被調走,中樞也沒任命新人,顯然是留給陳佑自己任命,於是陳佑就把李仁信推薦的一個名字遞到吏部去了。在吏部回覆之前,此人已經就任京兆府司法開始梳理法曹人事。

也就是說,府衙法曹諸人同時是府尹和勾當刑獄事的僚屬,傳說中的雙重領導。

梳理幾天之後,李仁信決定爲法曹找些事來幹,好決定接下來哪些人留哪些人走,於是他就來找陳佑了。

“富平縣麼?”

聽完陳佑的話,李仁信略一沉吟,就明白陳佑的目標了:“是富平縣雨金堡?”

“嗯。”

陳佑點頭,正要開口,響起敲門聲。

“使君,富平縣送來的信。”

正談到富平縣,就有信件從那邊送過來,實在是有些巧。

陳佑同自家大舅哥對視一眼,微微擡頭朗聲道:“拿進來。”

範昌祐推開門,快步走到陳佑面前將手中拿着的那封明顯被揉捏過的信遞給陳佑。

陳佑接過信封拆開,很快就看完了,輕笑一聲隨手遞給李仁信,同時對範昌祐道:“你先去忙吧。”

門很快又關上,陳佑這才笑道:“看來沒必要去富平縣了。”

過了一陣,李仁信將信紙放到木几上,面帶感慨道:“沒想到這張金善竟有這等魄力。”

這信是金長順寫來的,但不止金長順一人,信尾還有其餘三人的附署。

根據信中所言,金長順等人抵達富平縣的第二天下午,一支百多人的隊伍押着數十首級和數車錢糧大模大樣的進城。但有人問,皆言是新上任的金明府安排的地方鄉兵剿匪歸來,取得大勝。

金長順等人還沒反應過來,遠近聞名的雨金堡張大善人就趕到了縣城,一見面就高聲感謝金明府爲民除害,緊接着宣佈要爲明府刻碑記功,還要捐錢捐物支持明府剿匪。

表現出來給百姓看的就是這樣了,進了內室,張金善絕口不提這次莫名其妙的剿匪事件,而是一個勁地保證絕對支持金明府施政云云。

而覈實之後也發現這些首級不說百分百,至少一大部分被人看到過出沒於盜匪之中,其中還有幾個匪首。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投名狀。

金長順等人捋清楚之後,不敢耽擱,立刻寫信將此事來龍去脈說清楚,派人緊急送來長安。

都說得這麼清楚了,陳佑自然也能想明白,聞言搖頭:“這也說明京兆府隱患不淺,一個小小的地方豪族明面上有一兩百家丁,暗地裡還豢養數十人的賊匪,若是各地聯起手來,人數怕是要比府兵都多!”

府兵剿匪都十次有四五次撲空,豪族家丁怎麼可能這麼順利?唯有一個解釋:這些盜匪即便不是張家養的,也同張家關係匪淺,藉着這一層關係,張家才能突起發難將盜匪堵在寨中。而且一個活口都沒留,顯然是滅口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李仁信輕蔑一笑:“他們若是能聯起手來,怕是太陽要從西邊出來。”

“哈哈!”陳佑聞言笑道,“我倒是希望他們聯手!”

“哦?”李仁信有些疑惑。

陳佑臉上依然帶着笑容,但這笑容看上去卻有些寒意:“長安城裡這些兵馬可不是擺着好看的。”

手握強兵,陳佑不怕擺明車馬的戰鬥,就怕軟刀子割肉的不配合。兩種鬥爭適用的規則不同,陳佑此時還沒有強大到可以無視規則的程度,除非他願意爲了王事放棄未來。

聽到陳佑這麼說,李仁信有些無奈,他可是十分清楚陳佑在錦官在洛陽用得最熟練的手段就是“此人從逆/通匪”,然後抄家論罪。

也就是他每次都能找到無法推翻的證據,不然早被馮道教訓了。

此事略過不提,李仁信開始考慮自己的任務:“既然不去富平,那我先去鄠縣?”

“鄠縣往後面放一放,先去咸陽吧。”陳佑有別的考量。

“怎麼?咸陽出事了?”

“咸陽主簿是我的一個學生,好歹能幫襯一把,儘量混一個開門紅,免得被人看輕。”

“行。”李仁信直接就答應了,既然是妹夫的班底,不論是去尋求幫助還是去撐腰,對他來說都無所謂,反正是自家人。

此事定下,陳佑起身送李仁信出門。

走到門口,陳佑叮囑道:“出發之前告訴我一聲,我好安排府兵護送。”

說着他笑了起來:“要是大哥在京兆府掉了一根頭髮,回去我得被三娘罵死。”

李仁信指點着他,也忍不住笑出聲來:“你啊,怎地就不見了從前的穩重呢!”

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
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