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

毫無疑問,知道農時、能租農具,大半農民就能自己養活自己,除非遇到天災人禍,否則就不需要去做佃戶。

但也有不少人連種子都沒有,也沒個正常的借貸途徑,不做佃戶就是個死。這麼一算,推廣農事宣講院對地主豪族有損害,但也不是特別大。

但問題是,要教會農民看日曆,就得教他們識字,哪怕只是簡單的一二三四五六七、春雨驚春清谷天之類的。

只要農民習慣學習,感受到學習帶來的好處,以後就能順理成章的把農事宣講院改成掃盲班。

陳佑不確定,如果有人看出了自己的打算,會不會直接將此事掐死在萌芽中。

想了想,陳佑決定做好準備,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要是光想困難,一定會把人給愁死的,他事情很多,沒時間浪費在發愁上面。

新使君想要辦一個叫“農事宣講院”的東西!

雖然汪弘洋只是找了鍾、範兩家,但夜幕降臨的時候,錦官城裡該知道的就都知道這個消息了。一時間各家小輩忙碌起來,出這個門入那個門,就沒有停下來的時候。

府衙裡能接觸到陳佑的官吏都有了宴請邀約,要不是龐中和住在府衙中,他也逃不掉。

就在這種情況下,汪弘洋應鐘安裕之約來到金玉樓。

三樓隔間,一進門,鍾安裕就滿面笑容地迎了上來:“汪先生可算是來了!”

“某來遲了,還望鍾郎恕罪則個!”汪弘洋笑着拱手。

“哈哈!先生來得正好,我也纔到。我家中排行第五,先生喚我鍾五便可。”鍾安裕客氣一句,將汪弘洋引到座位上坐下。

汪弘洋原本是宰相的入幕之賓,這種熱情也不知經歷過多少次,故而面目含笑道:“那我就託大喊一聲鍾五郎了。”

說笑幾句,上酒上菜。

由於這次主要是爲了談事情,也就沒有分桌,直接擺了一張方桌在窗口,酒菜齊了之後就屏退小廝。

一開始是隻談風月,天南海北到處侃。酒過三巡之後,鍾安裕才轉換話題:“陳使君想要辦這個宣講院,着實是一件大大的善舉啊!”

汪弘洋微微點頭:“使君如今主持錦官府,自然是希望此地愈加繁盛。”

鍾安裕發出一聲不知真假的喟嘆:“能有陳使君這樣的父母官,實在錦官府之福啊!”

說完之後,頓了頓,緊接着又道:“陳使君有此心,我等鄉民自當好生配合,只是不知我等能做些甚?”

汪弘洋只是稍稍沉吟,沒有回答鍾安裕的問題,而是問道:“聽聞鍾家乃是行商世家,不知五郎你在家中負責何事?”

聽到這個問題,鍾安裕面露得色:“不瞞先生,某雖不才,但也管了錦官府到梓州的商路,手下幾十號人!”

“不知五郎對府衙中人如何看待?”

愣了一下,鍾安裕臉上出現激動的神情,雖然他竭力壓制,但還是被汪弘洋看了出來。

見此情形,汪弘洋立刻就明白了,鍾安裕此人想當官啊!

也不是不能理解,哪怕發展個一千多年,想當官的人也不在少數,更何況此時呢?若非如此,那些豪商也沒必要打點關係買官了。

汪弘洋吃了幾口菜,一點也不急着聽鍾安裕的回答。

不過鍾安裕也沒讓他久等,故作平淡道:“府衙官員都是爲民做事,在下佩服得緊!”

汪弘洋嘿然一笑,放下筷子,直視鍾安裕的眼睛,緩緩道:“不知五郎可有心爲民做事?”

一抹酡紅爬上鍾安裕的臉頰,他的呼吸甚至都停了一瞬間,毫不遲疑地開口道:“我當然願意!”

“呵呵。”汪弘洋笑道,“五郎既有此心,我定當稟明使君。畢竟,使君也希望那些爲民舉措多些鄉間賢達幫襯幫襯。”

這番話在晚些時候傳到了鍾青昌耳中。

咀嚼一番之後,鍾青昌嘆道:“他這是想讓我鍾家上了他那條船啊!”

鍾安裕立刻道:“大伯,陳使君爲人如何,我等盡皆瞭解,跟着他定不會吃虧就是!”

“哼!你就想着當官!”鍾青昌颳了一眼自己的侄子。

鍾安裕訕訕道:“侄兒也是想咱們鍾家更好。”

鍾青昌不理會他的話語,來回轉了幾圈,煩躁地擺擺手道:“你且回去,我再思量思量。”

由不得他不如此,實在是之前陳佑破家滅門,兇威赫赫,這讓他合作也怕,不合作也怕,一時間有些躊躇不定。

次日一早,陳佑前往城內軍營。

他還是行營都監,都來兩天了,不能不見一下自己手下的將校。

錦官城內軍營有兩處,一處是正兵軍營,位於行宮西側,一處是府兵軍營,位於錦官城東部。

西川行營和西川制置使司轄區重合,制置使司下轄十八個軍,其中包括永平軍的三個軍。而且雅州駐紮的一個軍,卭州駐紮兩個軍,都是爲了防備永平軍的。

剩下的十二個軍,有六個在錦官府,主要是爲了守衛行宮。這六個軍,有三個是從蜀地之外調來的,還有三個是蜀兵同外兵打散了混編而成。

剩下六個則多是降兵加外兵,分別駐紮在嘉、灌、綿等緊要之處。

除了這十八個軍之外,名義上西川行營還可以調動各州州兵,而且是先調動,事後再補手續。不過陳佑也不希望有用到這個權利的時候就是了。

陳佑不求這些將領能效忠自己——當然了,如果他真的能做到這一步,遠在汴梁的趙元昌可能就要起別的心思了——但至少要做到自己的命令能被不折不扣地執行。

故而多見見這些人,讓他們知道究竟誰纔是頂頭上司,這是最重要的。

外地調來的三個軍駐紮城內守衛行宮,不提前通知的話,很難在軍營中同時見到三個軍的將校,所以陳佑這次去的是城東的府兵軍營。

隨他一起的是錦官府兵曹參軍事趙多福和錦官府校尉孫山玉,有這兩人陪着,看守轅門的府兵自然沒有機會表現一番細柳軍風。

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
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