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

“還是定在二月初六吧。”陳佑收斂思緒開口提議,“往後科舉都在這個時間,也省得年年都要討論一次。至於主考,交給禮部如何?叫禮部侍郎或者郎中主持。”

“禮部侍郎。”宋敏貞重複一句,“現在的禮部侍郎是李成璟吧?”

“那就叫禮部郎中負責吧。”王彥川面色平靜,“郎中叫什麼?”

陳佑接過話頭:“禮部郎中是太子右諭德竇儀,之前侍郎缺位,一直是他輔佐司徒詡處理禮部事。”

王彥川聞言笑道:“那正好,主持完這一次春闈,也該去其它地方了。”

陳佑笑笑沒有接話。

王樸在簿子上劃了幾個字,擡頭道:“那就這樣。光祿丞方叢烈奏稱皇族子弟年滿十歲者當入學。”

“這事我知道。”

竇少華面無表情地開口:“光祿丞方叢烈,太學博士李侃,酸棗縣丞齊悅,這三人之前就多次上過類似奏章。”

能叫宰相之一的竇少華清楚的記住職位姓名,顯然這三人的“多次”不是一般得多。

“那就教嘛!”陳佑開口,“就教《論語》和老、莊。至於這三位,不如出去做縣令吧。嶺南戰事趨近尾聲,那邊年後正好缺人。”

“行。”竇少華點頭,“這邊我來安排。”

“那皇族子弟教學一事,也勞煩伯菁一併處理。”

王樸補充一句,竇少華點頭應下。

“最後一件比較麻煩,戶部問來年正月要不要行籍田之禮。”

王樸這話一出,屋內沉默了。

籍田之禮,辦不辦都隨皇帝心思,本是無所謂的。

不過今年中樞勸農,理應辦一次籍田之禮,顯示官家和中樞對農事的重視。

問題就在於,趙德昭年紀太小,沒辦法完成籍田禮的流程。

無言的沉默在屋內盤旋。

盤算許久,陳佑正要開口,卻聽宋敏貞道:“要我說,這籍田就不辦了,文伯以爲呢?”

王樸不置可否地看向宋敏貞:“方正的意思是?”

“叫各州縣備好立春之禮罷,勉強算是態度。”

王樸聞言皺眉。

王彥川適時開口:“咱們也可以去參加河南府的立春禮,不便全去,去一兩個也行。”

“我去吧。”竇少華出聲道,然後看了一眼陳佑,“將明年輕力壯,就跑遠一點,到開封去。”

陳佑嘴角撇了撇,沒有拒絕,他正好也過去見幾個人。比如府尹張爲善是陳佑岳丈的故舊,兵馬都監皇甫楠是陳佑老相識。

又議了幾件事,還是叫陳佑去通知馬青。

沒辦法,穩定之後,資歷就比較突出了。

兩府六相公,只有陳佑是後來拜相的,其餘五人全都是先帝顧命老臣,而且年紀都比陳佑大。這些因素,再加上陳佑不過是一個樞密副使,上面有王樸和馬青實打實地壓着,平常吃些小虧不可避免。

登州蓬萊,坐在州衙之中,寧強一邊翻看州內各縣報上來的數據,一邊提筆在稿紙上演算。

朝廷要派人下來清查農田,他不可能幹等着京中來人,先就自己讓人開始查。

報上來的數字,直接和夏稅、秋稅對照,如果沒問題,等京中的使者再查一遍。如果有問題,直接就要想辦法換人了。

不過,京中使者過來,其實也就是監督州衙,然後抽幾個鄉村覈對。若是寧強現在查不出來問題,等使者來了,十之八九也查不出來問題。

至於其中是不是重複工作、浪費人力,他並不在意。

他當過縣令,知道如果一個縣令盡職盡責,士農工商的種種數據都該清楚明瞭。如果不清楚,那就證明他沒有忙政務,正好州里面下了這道命令可以叫他忙起來。

最後一組數字計算完成,寧強鬆了口氣。

黃縣沒問題。

之前他已經比對過蓬萊縣了,同樣沒問題。這樣的話,登州四個縣,最繁華的兩個縣都沒問題,整個州就算有所出入,問題也不大。

放下毛筆,他站起身來鬆動筋骨。

牟平和文登兩縣還沒送過來,年後可以到這兩處走走,正好海軍演練,先沿着海岸線跑一圈;今年立春在年前,農時提前這件事要宣傳下去,免得農民誤了農時;還有稅賦,要趁着這次檢括農田的機會,把各家田地、各家戶口按照上中下三級九等重新劃分,免得有些農民種着下等田卻要繳上等稅;另外當地特產也要統計出來,這些特產如果中樞需要,可以申請抵扣農戶稅賦,一家一點雖然少,可也能多餘一些糧食。

寧強一邊活動手腳,一邊考慮政務。

自打到了登州,寧強越來越多的把心思放到治下民衆身上,海軍和鄉兵團練,多交給下面人盯着。

喝下大半杯溫水,寧強重新坐到椅子上,剛拿起毛筆,門就被敲響了:“都監,丁驍求見。”

寧強嘆了口氣,放下毛筆起身道:“駿馳進來吧。”

話音剛落,木門被推開,丁驍裹挾着風雪走進書廳。

嘭地一聲關上門,丁驍朝繞到桌側的寧強叉手一禮:“驍參見都監。”

“坐吧。”

寧強伸手虛扶,示意丁驍坐下,他自己也回到桌後。

“駿馳冒雪前來,可是有要緊事?”

“是有要事。”丁驍沒有猶豫,直接開口,“近來兩邊對立情緒越來越嚴重,下官擔心會出事。”

兩邊,指的是海軍普通士兵和軍法司成員。

剛開始,丁驍招募軍法司成員,最先穿上統一制服,每天跟在都指揮使身邊學習,雖然髒活累活幹得不少反多,但依然引來了不少普通士兵的羨慕。

再後來,基礎建設完成,開始軍事訓練。培訓完畢的軍法司成員開始拿着軍法簿子記錄糾察士兵軍官違紀違法的行爲。

雖然軍法司多次在操練比試中獲勝,平常訓練更是起到帶頭作用,但這種揪別人小毛病的行爲還是叫一些人反感起來。

直到十月份,軍法司查處一起後勤貪腐案件,事情不大,只涉及一個最底層的輜重營隊正,以及輜重營並其它部分的幾個大頭兵。

但這件事被拿出來作爲典型,查出這件事的那幾名軍法司成員獲得表彰得到錢銀獎勵。直接導致軍法司被普通士兵排擠。甚至於一些中低層校尉也在有意無意地縱容這種情況的出現。

沒人敢硬頂着得罪軍法司,但是冷暴力,各種冷眼相看,私下交流不再邀請軍法司成員,但凡見了面,一個個板着臉公事公辦的模樣。再就是操練比試,普通士兵贏了周圍人高聲喝彩,軍法司士兵贏了便沉默以對。

軍法司被當成了異類,被普通士兵視爲“都指揮使手下的走狗”。

今天又有雙方士兵吵了幾句差點打起來,丁驍把兩邊安撫下來之後,不得不趕過來向寧強問計。

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
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