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崗位

回到總參謀部.牧浩洋對黃峙博的安排有了更多的瞭解。

第二次朝鮮戰爭結束之後,也就是黃峙博當上副總參謀長之後,他就提出整合各軍兵種裝備發展計劃。受當時特別是陸軍獨大的局面沒被打破、反而有所增強的環境影響,整合軍兵種裝備發展,等於讓陸軍牽頭,海軍、空軍與二炮只能跟隨。一切由陸軍做主,其他軍兵種的要求很難得到滿足。

受此影響,在最初幾年裡,整合限制在初級層面上,即各軍兵種聯合投資進行基礎項目開發,比如錢仲泰的高能物理學實驗中心。涉及到具體項目時,仍然是各自爲陣.比如空軍主要搞j20,海航則投入巨資搞了j11c與j10c。把這些戰鬥機項目合併起來,空軍與海航都能獲益。

東海衝突爆發後,局面發生了變化。

在這場衝突中,陸軍再強大.也沒有多少用武之地。黃峙博趁此機會,提出進行應用項目層面上的整合。

雖然陸軍獨大的局面仍然沒被打破,但是隨着海軍與空軍地位提升,陸軍肯定無法主導左右裝備開發項目。

這場持續十多天的衝突不但證明整合裝備建設很有必要,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實戰中,中再軍隊存在的問題也暴露了出來。

比如在五月二十九日夜間的戰鬥中,突擊的海航機羣主要依靠艦隊與kj200提供的戰術信息,空軍的kj2000沒有發揮多大作用。在六月二日與六月八日凌晨的戰鬥中,雖然空軍與海航分工明確,但是限制了戰鬥機在作戰行動中的靈活性,降低了作戰效率.抑制了部隊的戰鬥力。

要想實現多兵種聯合作戰,首先得在裝備建設上下功夫。

當上志願軍總司令之前,黃峙博就在南京軍區大力推進多兵種聯合作戰,而且收到了顯著成效。

受各種因素限制,黃峙博在南京軍剛高的事情沒有產生廣泛影響。

當上副總參謀長、執掌總參謀部後,黃峙博獲得了全面推廣多兵種聯合作戰的機會。

可以說,黃峙博對未來戰爭有非常清楚的認識。

只是,這是一條非常漫長的道路,必須從頭做起、從基本做起。

繞過總裝備部與總後勤部,召集牧浩洋這些優秀年輕軍官,在總參謀部成立“裝備建設聯合辦公室,“正是黃峙博推廣多兵種聯合作戰的關鍵一步。只是在很多人看來,黃峙博的目的沒有這麼簡單。

不可否認,這個最初只有五名高級軍官的機構在成立的時候並不顯眼。

同樣不可否認,只要這個機構發展壯大,在中國軍隊中實行三十多年的“四總部”制度就會被打破,最終統一到總參謀部之下,形成總參謀部負責軍事、國防部負責人事的現代軍事指揮體系。

從提高軍事指揮效率來看,黃峙博的做法沒有錯。

如果裝備建設與製造、後勤調度與分配與軍事行動分開,需要另外請示,肯定對軍事行動非常不利。

第二次朝鮮戰爭期間,這個問題就暴露了出來。

雖然在傅秀波的支持下,陸風烈親自擔任志願軍“後勤總管”,掩蓋了後勤保障不力造成的問題,但是不能因此認爲中國軍隊的後勤保障沒有問題.更不能因此而忽視後勤保障不力造成的影響。

說得不客氣一點,如果後勤保障得力,第二次朝鮮戰爭很有可能在朝鮮海峽北岸結束。

顯然.黃峙博確實有自己的想法,即從整合裝備建設着手,建立起完全由總參謀部控制的後勤保障體系。

後勤保障本來就是軍事行動的一部分,由總參謀部統籌管理無可厚非。

在“裝備建設聯合辦公室”中,仍然是陸軍唱主角,戚凱威既負貴陸軍裝備建設,也負責協調各軍兵種,空軍由母祁鐵少將擔綱,海軍負責人是牧浩洋,二炮則是章玉廷大校,此外還有一名技術顧問。

僅看人事安排,就能知道黃峙博有多麼重視這個機構。

在此之前,戚凱威少將是總參謀部作戰處負責人,母祁鐵是空軍作戰處負責人,章玉廷則是二炮作戰處負責人。雖然牧浩洋纔回總參謀部,但是參加過東海衝突,還是艦隊主要參謀軍官。

讓牧浩洋稍感驚訝的是,陸變擔任了技術顧問。

不管這是不是黃峙博的安排,都更加證明了該機構的重要性。

技術顧冉不參與各軍兵種的裝備建設規劃,只負責技術可行性研究,即在開發新式裝備的時候,提供參考意見。

顯然.陸文的重要性不亞於戚凱威。

裝備建設.持別是新式裝備的研製工作,就是利用與應用最新技術成果。新式裝備能否研製成功、大規模裝備部隊,就得看在技術上是否具

可行性。拿j20來說.雖然性能足夠先進.但是在研製過程中您視了技術可行性,導致服役後難以大規模量產,也沒能形成完備戰鬥力。

回來的當天下羊,牧潔詳就見到了陸受。

“尖驗中心那邊的事不用你管了?”

“大部分科研項目都已步入正軌,錢仲泰教授領頭搞的《科技白皮書》也已出爐,暫時沒我什麼事,所以申請回來做些實質性工作。”陸變笑了笑,說道“,黃總很給面子,讓我跟你們合作。聽說,你是自願回來的。”

牧浩洋也笑了笑,沒有跟着陸叟的話題往下說,轉而說道:“剛回來,很多事情都不熟悉,今後還得向你請教。”

“上校,你也太客氣了匕”

“應該的。”

陸文看了牧更新潔洋一眼,笑着搖了搖頭,說道:“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嗎?”

“上午纔到,我還沒去找老戚呢。”

“你的工作,與他沒有多少關係,找不找他都一樣。”陸變椎微停頓了一下,見到牧浩洋沒有開口.又說道,“黃總安排了一次大規模聯合演習,月底在丹山那邊進行,我們都得過去。”

“演習!?”牧潔洋皺起了眉頭,“纔打完,就搞演習,也太急了點吧。”

“一是政治上的需要,二是檢驗未來戰爭環境下的新戰術,確定軍事裝備建設的總體發展方向匕”

“陸軍也要參加?”

“所有軍兵種都要參加,誰也不能保證下一場戰爭就在海洋上進布”

牧浩洋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陸叟的意思。

“好好準備一下吧,有什麼不明白的隨時可以找我。”

“準備什麼?”

陸受笑了笑,說道:“你是真不知道,還是假裝不知道?”

“陸工,我剛回來,昨天還在.海口,號上寫作戰報告呢。”

“這麼說吧,月底的演習將在兩個層面上進行,一是實兵實彈對抗演習,二是計算機模擬演習。在前者的數據基礎上,黃總會安排你們幾個進行模擬對抗。你負責海軍事務,肯定代表海軍。”

牧浩洋一驚,說道:“讓我們幾個?”

“當然,軍隊朝什麼方向發展,裝備起牽頭作用,而你們幾個將主導裝備建設。如果不清楚未來戰爭的方式,又怎麼知道該重點發展哪些裝備、該淘汰哪些裝備呢?”陸變笑着搖了搖頭,又說道“,當然,不是你們之間的對抗,而是由你們組成一個團隊,與黃總親自率領的一批將領進行對抗。”

“這”

“別擔心,這是出人頭地的最好機會。黃總不會在乎輸贏.或者說你們能勝出,才能證明他現在做的一切是正確的。”

牧浩洋暗自嘆了口氣,回來還沒喘口氣,就領到了這麼重要的任務。

“我只是給你提個醒,見到黃總的時候一定要裝着不知道。當然,私下裡,你得儘快做好準備。”

“我明白,陸工”

“今後我們在一起共事,沒必要這麼客氣,而且我們的年紀差不多吧。”

牧浩洋笑了笑,說道:“還是得感謝你,不然倉促上陣,恐怕”

“沒什麼好擔心的,你是實戰經驗最豐富的一個,還懂得技術。從長遠來看,至少在未來二十年之內,海軍肯定會超越陸軍。”陸受看了牧浩洋一眼,笑着說道“,浩洋,我非常看好你。”

牧浩洋勉強笑了笑,沒有答話。

“好了,時間不早了,晚上還得去見黃總,先去吃晚飯吧。”

“我請客。”

“你請客?”

牧浩洋點了點頭,說道:“你幫了我,毒麼也得請你頓飯吧。

“我可沒有要求你請我吃飯。”

“陸工,你知道我不喜歡欠別人什麼,所以”

“行,你請客口”

因爲晚上還有事情,所以兩人沒有進城,只是到軍官餐廳點了幾樣小菜。

陸空說得沒錯,當天晚上,黃峙博把裝備建設聯合辦公室的五個人叫過去,安排了月底演習的任務。因爲早有準備,所以提到具體演習方案時,牧浩洋給出了一些意見,在黃峙博面前露了一把。

接下來就一點都不輕鬆了。

雖然有豐富好實戰經驗,但是牧浩洋對軍隊的瞭解遠遠比不上戚凱威等人,所以他花了更多的時間去了解部隊的基本情況。在此期間,難免會遇到麻煩,也就得拋開顧慮,向陸變請教。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專心於工作,牧浩洋沒有多少心思關注外面的事情。只有在吃飯的時候,偶爾聽陸變提到一些。

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191章 最後的機會第118章 壯士斷臂第98章 大規模佯攻第59章 於公於私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301章 暴政時代第50章 民間力量第20章 惹是生非第3章 演習第21章 一鍋端第60章 圍剿第28章 裁軍大會第117章 放手去幹第146章 最後的錯誤第30章 誰更瘋狂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192章 選擇權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48章 關鍵戰報第101章 潛艇的盛宴第75章 預演第254章 海市蜃樓六十五章 過分自信第146章 時間窗口第159章 盟軍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58章 潛艇伏擊第62章 暗涌滾滾第79章 另闢蹊徑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12章 幕後推手第56章 守株待兔第21章 決戰開始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238章 不歸路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259章 遺贈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93章 空中偷襲第124章 風光無限第83章 試探第52章 空中力量第39章 出其不意第79章 立場第65章 全面行動第42章 四個小時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153章 運氣成分第89章 統一第56章 放長線第303章 幸運兒第51章 再接再厲第12章 封鎖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61章 防空作戰第31章 限制軍備條約第56章 守株待兔第6章 第一步第57章 老少校第212章 竭盡全力第53章 巧合第87章 最後的機會第68章 措手不及第4章 艦隊出港第5章 是戰是和第41章 專業化艦隊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175章 三板斧第7章 鋼鐵鯊魚第64章 退與不退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176章 硬碰硬第44章 加速追擊第17章 新的選擇第80章 持續性災難第60章 圍剿第121章 中亞劇變第126章 多種手段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183章 頻出怪招第32章 分兵攔截第38章 猛攻第96章 高調第137章 陰雲密佈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120章 餘波第154章 總撤退第82章 擔憂第247章 毀滅性打擊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76章 熱點地區第185章 海軍利器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151章 經典戰術第119章 技術就是力量第13章 分外事第16章 巢臼
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191章 最後的機會第118章 壯士斷臂第98章 大規模佯攻第59章 於公於私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301章 暴政時代第50章 民間力量第20章 惹是生非第3章 演習第21章 一鍋端第60章 圍剿第28章 裁軍大會第117章 放手去幹第146章 最後的錯誤第30章 誰更瘋狂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192章 選擇權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48章 關鍵戰報第101章 潛艇的盛宴第75章 預演第254章 海市蜃樓六十五章 過分自信第146章 時間窗口第159章 盟軍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58章 潛艇伏擊第62章 暗涌滾滾第79章 另闢蹊徑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12章 幕後推手第56章 守株待兔第21章 決戰開始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238章 不歸路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259章 遺贈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93章 空中偷襲第124章 風光無限第83章 試探第52章 空中力量第39章 出其不意第79章 立場第65章 全面行動第42章 四個小時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153章 運氣成分第89章 統一第56章 放長線第303章 幸運兒第51章 再接再厲第12章 封鎖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61章 防空作戰第31章 限制軍備條約第56章 守株待兔第6章 第一步第57章 老少校第212章 竭盡全力第53章 巧合第87章 最後的機會第68章 措手不及第4章 艦隊出港第5章 是戰是和第41章 專業化艦隊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175章 三板斧第7章 鋼鐵鯊魚第64章 退與不退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176章 硬碰硬第44章 加速追擊第17章 新的選擇第80章 持續性災難第60章 圍剿第121章 中亞劇變第126章 多種手段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183章 頻出怪招第32章 分兵攔截第38章 猛攻第96章 高調第137章 陰雲密佈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120章 餘波第154章 總撤退第82章 擔憂第247章 毀滅性打擊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76章 熱點地區第185章 海軍利器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151章 經典戰術第119章 技術就是力量第13章 分外事第16章 巢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