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空中偷襲

偵察機到來,立即引起日本空中自衛隊警惕,聯合艦隊也拉響了防空警報。

因爲增派的F-15J剛剛起飛,所以只能由F-22A前去攔截。雖然第五批次F-22A更換了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有所提升,但是最高升限受氣動外形限制,沒有超過兩萬米,離二萬七千五百米差了很大一截。

爲了阻止偵察機靠近聯合艦隊,兩架F-22A在接近兩萬米的高度上向徑直朝艦隊飛去的那架Mig-31各發射了兩枚AIM-120D。

雖然這種導彈號稱最大攻擊範圍高達正負一萬米,但是侷限於中高空。採用衝壓發動機之後,AIM-120D的動力射程有所增加,射高卻沒有增加。達到二萬五千米高度時,四枚導彈的速度已經降到兩馬赫以下,Mig-31則在二點七五馬赫的巡航速度上開始衝刺,最終達到了三馬赫的最高飛行速度。

AIM-120D沒能追上Mig-31,甚至沒能到達二萬七千五百米的高度。

防空戰鬥機攔截失敗後,聯合艦隊開始進行防空攔截。

此時,Mig-31距離聯合艦隊已不到五十公里。

隸屬於第二護衛羣的兩艘防空驅逐艦各發射了一枚“標準2”,隨後第四護衛羣旗艦還發射了兩枚“標準3”。

“標準2”顯然夠不着Mig-31,因爲這種防空導彈的最大射高僅有二萬四千米。

作爲美國海基反導系統裡的反導導彈,“標準3”的最大射高超過了“標準2”,甚至能夠攔截近地軌道上的目標。只是Mig-31不用到達聯合艦隊上空,在離聯合艦隊大概四十公里處就能獲取戰術情報。

結果是,兩枚“標準3”剛剛升空,那架Mig-31就轉向返航了。

攔截失敗,聯合艦隊卻暴露了行蹤。

只是,讓聯合艦隊指揮官非常不解的是,那架Mig-31在返航時沒有發出情報,戰艦上的電子偵察設備沒有截獲偵察機發出的無線電信號,連跟隨E-3G活動的EC-135也沒有截獲偵察機發出的無線電信號。

唯一合理的解釋是:太陽黑子爆也對中國軍隊的通信系統造成了嚴重干擾。

也許戰術通信不是問題,可是隻要距離超過一百五十公里,短波電臺發出的信號就將嚴重削弱。

還有一點不可否認,中國空軍不可能無緣無故的派遣偵察機搜尋聯合艦隊。

八點不到,空中自衛隊爲聯合艦隊增派了第二個F-15J中隊,把防空戰鬥機的數量增加到三十六架。

再過十五分鐘,參加了凌晨空戰的十一架F-22A就將起飛。

八點半之前,爲聯合艦隊提供防空掩護的戰鬥機將增加到四十七架。

這是空中自衛隊的全部本錢了。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聯合艦隊將在九點半之前回到那霸。只是在九點左右,最先升空的十二架F-22A要麼返航,要麼到沖繩東面的菲律賓海上空進行空中加油,防空戰鬥機將減少四分之一。

當然,到了九點左右,聯合艦隊離沖繩已經非常近了。

如果中國空軍在這個時候發起攻擊,除了需要面對防空戰鬥機與艦隊防空火力,還要面對部署在沖繩的遠程防空導彈。

中國空軍想消滅聯合艦隊,就得趕在九點之前動手。

空中自衛隊的判斷沒有錯,第二個F-15J中隊剛剛升空,已經到達聯合艦隊西面的預警機發現了逼近的機羣。

不是轟炸機,而是數量衆多的戰鬥機。

這些戰鬥機肯定獲得了偵察機提供的戰術情報,徑直朝聯合艦隊飛來。雖然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這些戰鬥機是來爭奪制空權的,但是誰也不能否認,中國空軍很有可能出動了轟炸機,而且就在戰鬥機羣后方。

此時,離第三護衛羣遭到打擊已經兩個小時了。

如果攻擊第三護衛羣的轟炸機沒有返回出發基地,而是飛往浙江南部的空軍基地,能在七點半之前到達,八點之前重新起飛,八點半到九點之間到達聯合艦隊西面四百公里處,再次發起攻擊。

當然,這是理想情況。

即便出現意外,中國空軍的轟炸機也能在九點半之前到達。

提前讓戰鬥機升空奪取制空權,才能爲轟炸機羣掃清障礙。顯然,中國空軍並不缺乏用來奪取制空權的戰鬥機。

空中自衛隊不敢怠慢,立即組織防空攔截。

已經在聯合艦隊上空巡邏的F-22A與F-15J轉向迎戰,升空的F-15J中隊加速前進,在地面待命的F-22A中隊也加快了起飛前的準備工作。

這場空戰不可能一蹴而就,肯定會持續一段時間,沒有必要立即派出全部戰鬥機。

八點十五分,E-3G獲得了更加確切的戰術情報,飛來的是三個中隊的J-11與三個中隊的J-10。

因爲J-11與J-10系列各種型號在外形上沒有太大差別,雷達反射信號幾乎一樣,所以預警機無法判斷出到底是中國空軍的戰鬥機、還是海航的戰鬥機,更加無法確認這些戰鬥機攜帶的是對空彈藥、還是反艦導彈。

只是不管怎麼樣,必須阻止這些戰鬥機靠近聯合艦隊。

原因很簡單,中國戰鬥機肯定攜帶了電磁武器,而聯合艦隊沒有電磁對抗能力,遭到攻擊後必然癱瘓在海面上。

東海不是日本海,日本空中自衛隊也沒有美國空軍那麼強大的實力。

只要聯合艦隊癱瘓,離覆滅也就不遠了。

爲此,必須把這些戰鬥機阻擋在一百公里之外。

F-22A機羣與F-15J機羣別無選擇,只能在數量不佔優勢的情況下主動迎戰,爲聯合艦隊爭取到一些時間。

當時,局勢並非完全不利。

E-3G沒有發現前出的中國預警機,EC-135也沒有探測到KJ-2000發出的信號。

雖然這很難讓人理解,沒有預警機支持,派遣再多的戰鬥機也難以奪取制空權,中國空軍不可能不明白這一點,但是中國戰鬥機確實正在飛來,對聯合艦隊構成了威脅,不可能放棄攔截。

空中自衛隊能做的,只是讓F-22A靠前,讓F-15J靠後。

原因很簡單,F-15J沒有電磁對抗能力。

按照空中自衛隊指揮官的想法,中國空軍肯定認爲經過凌晨的戰鬥,還能升空的F-22A所剩無幾,所以讓攜帶了電磁彈藥的戰鬥機前來奪取制空權。因爲太陽黑子爆產生的影響非常大,所以中國空軍沒有出動預警機。

不管這個解釋能否說得通,當時的情況確實如此。

如此一來,在選擇戰術的時候,空中自衛隊的戰鬥機就得充分利用AIM-120D的遠程攔截能力。

如果讓中國戰鬥機逼近使用電磁武器,十二架F-22A絕對打不過七十二架戰鬥機。

八點二十五分,十二架F-22A向一百六十公里外的中國戰鬥機羣發射了導彈,而且是所有AIM-120D。

不射出去,留到格鬥空戰的時候,這些導彈也派不上用場。

一百六十公里是AIM-120D在迎頭攻擊時的極限射程,也就是說,只有目標不改變飛行線路,這些導彈才能發揮作用。只要目標在被導彈擊中之前轉向、或者進行規避,這些導彈全都白費了。

AIM-120D很昂貴,可是F-22A與戰艦更加昂貴。

接下來出現的情況,讓空中自衛隊指揮官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F-22A發射導彈一分半鐘之後,J-11與J-10機羣似乎發現了迎面飛來的導彈,六個中隊同時轉向,而且是朝西飛行。雖然當時AIM-120D離目標不會超過三十公里,即便中國戰鬥機轉向,也能在十五秒鐘之後鎖定目標,但是在耗盡動能之前,這些導彈肯定追不上返航的戰鬥機。

七十二枚AIM-120D全都打了水漂。

當然,這也不見得是壞事,因爲中國戰鬥機已經返航,即便再次轉向投入戰鬥,也需要好幾分鐘,而F-15J能用AIM-120C在一百二十公里外進行第二次攔截,迫使中國戰鬥機再次規避。等到中國戰鬥機發起第三次突擊的時候,第二個F-15J中隊已經到達,隨後第二個F-22A中隊也將到達。反覆折騰幾次,中國戰鬥機將耗盡燃油,無法攻擊聯合艦隊,也就無法爲轟炸機提供掩護。

能否擊落中國戰鬥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讓聯合艦隊安全返航。

只是,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耗光中程空對空導彈後,F-22A機羣轉向返航。顯然,僅進行空中加油還不夠,必須返回嘉手納空軍基地補充彈藥。

E-3G向F-22A機羣下達返航命令後不久,發生了一件日本官兵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八點三十分不到,一枚電磁火箭彈在聯合艦隊西面大概十五公里處引爆。

因爲剛剛攔截了Mig-31,中國戰鬥機又在附近,所以聯合艦隊裡的四艘防空驅逐艦都沒有關閉相控陣雷達。

結果是災難性的。

當時,離電磁火箭彈爆炸點二十公里之內有七艘日本戰艦,四艘防空戰艦中只有一艘離爆炸點超過三十五公里。

七艘戰艦立即癱瘓,還有一艘防空驅逐艦上的相控陣雷達被強大的脈衝電磁波燒燬。

緊接着,數十枚電磁火箭彈在聯合艦隊附近引爆。

遭殃的不僅有聯合艦隊,還有正在趕上去接替F-22A的F-15J機羣。

十二架戰鬥機立即失控,飛行員甚至無法啓動彈射逃生系統。

海面上,二十二艘大型戰艦全部癱瘓,不但電子設備盡數損毀,連控制戰艦航行的電子系統也受到了破壞。

事情來得非常突然,聯合艦隊甚至沒能發出求救信號。

所幸的是,E-3G與EC-135沒有受到影響。電磁攻擊結束後,預警機立即把消息發了出去。

聯合艦隊遭到電磁攻擊,離覆滅也就不遠了。

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34章 中流砥柱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58章 新班子第77章 針鋒相對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66章 不可避免第78章 中國化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12章 戰爭推動者第105章 以退爲進第55章 兩手準備第272章 牧浩洋計劃第259章 遺贈第40章 積極主動第314章 大重建第139章 艦隊示威第70章 重擊落空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5章 夜空魅影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42章 四個小時第24章 重大發現第11章 經濟圍剿第95章 迎難而上第15章 宣戰第278章 並不孤單第94章 J-20突擊第192章 選擇權第44章 蛇困淺灘第16章 暗藏殺機第54章 軍人的歸屬第211章 大包抄第61章 猛然醒悟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65章 完勝之途第231章 被迫停戰第109章 艦隊出征第10章 補充攻擊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184章 強攻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19章 伏擊第71章 打撈沉船第68章 措手不及第49章 拋開幻想第191章 最後的機會第229章 守無可守第40章 突襲第3章 把握機會第15章 虧本買賣第123章 核潛艇的明天第289章 時過境遷第232章 政治戰爭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219章 做徹底第92章 長遠目光第12章 開戰第93章 同化政策第125章 挑戰困難第45章 宣傳戰第8章 擴軍浪潮第69章 外援第70章 外交戰場第80章 另尋出路第18章 左右逢源第154章 特種戰鬥第224章 內耗第17章 決戰之前第27章 瘋狂計劃第108章 關鍵所在第138章 警鐘第16章 準備第110章 敗局已定第21章 次優選擇第21章 決戰開始第80章 戰術推斷第9章 以退爲進第56章 快馬加鞭第68章 歷史時刻第32章 迫在眉睫第42章 找準目標第72章 對峙第46章 大戰略第89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243章 狂妄自大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76章 新機會第68章 一己之力第24章 昏了頭第191章 艦隊出動第35章 後方部署第23章 敵後營救第60章 集體智慧第9章 進軍神速第59章 起始點第94章 戰略價值第19章 人心所向第84章 守株待兔
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34章 中流砥柱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58章 新班子第77章 針鋒相對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66章 不可避免第78章 中國化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12章 戰爭推動者第105章 以退爲進第55章 兩手準備第272章 牧浩洋計劃第259章 遺贈第40章 積極主動第314章 大重建第139章 艦隊示威第70章 重擊落空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5章 夜空魅影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42章 四個小時第24章 重大發現第11章 經濟圍剿第95章 迎難而上第15章 宣戰第278章 並不孤單第94章 J-20突擊第192章 選擇權第44章 蛇困淺灘第16章 暗藏殺機第54章 軍人的歸屬第211章 大包抄第61章 猛然醒悟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65章 完勝之途第231章 被迫停戰第109章 艦隊出征第10章 補充攻擊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184章 強攻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19章 伏擊第71章 打撈沉船第68章 措手不及第49章 拋開幻想第191章 最後的機會第229章 守無可守第40章 突襲第3章 把握機會第15章 虧本買賣第123章 核潛艇的明天第289章 時過境遷第232章 政治戰爭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219章 做徹底第92章 長遠目光第12章 開戰第93章 同化政策第125章 挑戰困難第45章 宣傳戰第8章 擴軍浪潮第69章 外援第70章 外交戰場第80章 另尋出路第18章 左右逢源第154章 特種戰鬥第224章 內耗第17章 決戰之前第27章 瘋狂計劃第108章 關鍵所在第138章 警鐘第16章 準備第110章 敗局已定第21章 次優選擇第21章 決戰開始第80章 戰術推斷第9章 以退爲進第56章 快馬加鞭第68章 歷史時刻第32章 迫在眉睫第42章 找準目標第72章 對峙第46章 大戰略第89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243章 狂妄自大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76章 新機會第68章 一己之力第24章 昏了頭第191章 艦隊出動第35章 後方部署第23章 敵後營救第60章 集體智慧第9章 進軍神速第59章 起始點第94章 戰略價值第19章 人心所向第84章 守株待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