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竭盡全力

十八日清晨,收到第五十四集團軍的戰報,黃峙博終於鬆了口氣。

遲到,總比不到好。

雖然第五十四集團軍沒有在預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戰任務,但是總算打下了新溪,並且在殲滅美軍第七步兵師之後,立即向南推進,預計中午之前就能到達平山,而潰退的少數美軍根本來不及在平山站穩腳跟。

ωωω •TTKдN •¢ 〇

當然,這不等於已經取得了勝利。

黃峙博連早飯都顧不上吃,利用電磁戰的空隙時間,親自跟第五十四集團軍的指揮官通了電話,要求第五十四集團軍再接再厲,爭取在天黑前拿下平山,隨後轉爲防禦,全力阻擊向南突圍的聯軍。

只是,問題同樣突出。

雖然第五十四集團軍打得很頑強,而且表現非常卓越,根本不像初上戰場的部隊,但是打到這個時候,第五十集團軍的傷亡非常大,減員率在四成左右,一些在前線持續作戰的連隊甚至只剩下了不到四成的官兵。當時,最大的問題還不是兵員緊缺,而是作戰物資無法及時送到前線。

在向黃峙博彙報情況的時候,第五十四集團軍的指揮官甚至提到,一些步兵連隊不得不在戰場上收集敵人的武器裝備,用敵人的槍支作戰。如果連步槍彈藥都送不上去,第五十四集團軍就算能夠打下平壤,也擋不住洶涌而來的聯軍突圍部隊。

現實的困難,肯定無法用意志解決。

客觀的講,第五十四集團軍打得夠好了。作爲首先出動的部隊,第五十四集團軍承擔了最多的突擊任務,也完成了最多的任務。

黃峙博沒有給第五十四集團軍太大的壓力,當即就表示,將從第十六集團軍調派一個師去平山,並且由第五十四集團軍直接指揮。只是,這個師仍然還在陽德,所以最快也只能在十九日上午到達。

第五十四集團軍要做的,就是在十八日夜間打下平山。

做這個安排的時候,黃峙博開始考慮何時動用預備隊。

三天下來,第二次戰役初期的突擊任務基本完成。雖然第三十九集團軍仍然沒能按計劃拿下石潭裡,但是聯軍的情況更加糟糕,或者說沒有黃峙博想像的那麼強大。在接下來的戰鬥中,聯軍的主要目的就是讓第三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向南突圍,因此第2步兵旅肯定會死守石潭裡,而第四步兵師肯定會強攻第四十七集團軍的防線,第三步兵師則會在正面防線上堅持到友軍打開突破口爲止。

毫無疑問,重點就在第四十七集團軍的防線上。

黃峙博沒有給第三十九集團軍太大的壓力,逼近石潭裡的戰鬥沒那麼簡單,第三十九集團軍已經盡了全力。

如此一來,讓第四十七集團軍守住防線,成爲重中之重。

事實上,打到這個時候,也只有第三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還在成建制的戰鬥,第二步兵師已經被殲滅半數,而第七步兵師已經潰不成軍。要想實現第二次戰役的目的,就得集中兵力對付第三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

想清楚後,黃峙博動用了第二支預備隊,即從成都軍區調來的第十三集團軍。

當時,第十三集團軍的一個步兵師就在陽德,離第四十七步兵師不遠。按照黃峙博的命令,該師在十八日上午開拔,預計傍晚就能到達平壤東郊。只是,黃峙博沒有讓該師去加強第四十七集團軍的防線,而是給他們安排了一個新的任務:攻打平壤。

這個決定,讓戚凱威等參謀很難理解。

第四十七集團軍已經趕在第四步兵師之前控制了平壤北面的公路,因此阻擊第四步兵師的重點在郊外的防線上。

攻打平壤,有什麼意義?

顯然,黃峙博的觀點與參謀完全不同。

第四步兵師要想突圍,除了依靠自身的力量之外,還得求助於其他部隊,比如駐守平壤的韓軍。

從戰術上講,突圍要想成功,必須依靠援軍。

可以想像,聯軍肯定會調動平壤的韓軍,從背後衝擊第四十七集團軍的防線。

問題就在這裡,第四十七集團軍臨時構築防線,而且平城到平壤只有二十多公里,根本經受不住兩面衝擊。雖然韓軍的戰鬥力不怎麼樣,但是有足夠的兵力,也就足以對第四十七集團軍構成威脅。

在安排防禦的時候,爲了應付韓軍,第四十七集團軍至少抽調了一半兵力。

讓第十三集團軍的步兵師去攻打平壤,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雖然第十三集團軍步兵師的戰鬥力也不怎麼樣,根本不適合攻堅作戰,在陣地防禦戰中反而更有用,但是打韓軍,關鍵不是有多少裝甲力量,而是有多大的氣勢,或者說在進攻中表現出來的決心。

通過第一次戰役,黃峙博已經認識到,韓軍只會打順風仗。

要是戰況不利,韓軍的戰鬥力將直線下降。

比如在定坪,韓軍先後動用了六個旅與一個師,近四萬兵力,花了數天時間,就是沒能突破僅僅由一個空降師守衛的陣地。

在第六十五集團軍攻打高城的戰鬥中,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在順風順水的時候,韓軍打得很勇猛,可是隻要戰況不利,韓軍崩潰的速度往往比志願軍指揮官預料的還要快。

顯然,西線戰場上的韓軍好不到哪裡去。

可以說,黃峙博的這個判斷非常準確。

雖然駐守平壤的韓軍多達十四萬,而且隨着聯軍收縮防線,兵力還會增加,但是在西線戰場上唱主角的是美軍,而且在第一次戰役之後,爲了穩住東線,聯軍把韓軍的幾支精銳部隊都派了過去。

也就是說,留在西線的,幾乎都是韓軍的預備役部隊。

要是打出氣勢來,用一個師打下平壤也不是件奇怪的事情。

當然,黃峙博並沒指望用一個師打下平壤,他的目的很簡單:用積極主動的進攻牽制住平壤的韓軍,減輕第四十七集團軍的壓力。

此外,在第十三集團軍參戰後,第四十七集團軍能把更多的兵力用在北面防線上。

只是,這個部署非常大膽。

要知道,如果第四十七集團軍沒能頂住第四步兵師,又沒能牽制住平壤守軍,美軍的兩個主力師就能從平壤突圍,而在平壤南面,第三十九集團軍不見得能迅速打下石潭裡,美軍就能一路向南,在兩天、甚至一天內到達平山,集中兵力攻打第五十四集團軍,然後從平山突圍。

沒有必要懷疑黃峙博的膽魄,能有一口氣吃下四個美軍師的膽量,絕對不缺乏魄力。

問題是,在關係到戰役成敗的問題上,黃峙博也不願意承擔太大的風險,所以在向第四十七集團軍增派了一個師之後,黃峙博把重點放到了正面戰場上。阻止美軍突圍的最好辦法不是被動防禦,而是牽制住美軍的突圍速度,讓美軍不得不把更多的兵力用在其他地方,比如應付志願軍的進攻部隊。

問題是,打到這個時候,黃峙博手裡只有兩個步兵師了。

要知道,第十三集團軍與第十六集團軍都只有兩個師。

兩個師,能做什麼?

用在正面戰場上,即協助第二十四集團軍的話,恐怕什麼用也沒有。

打了兩天,第三步兵師的防線仍然固若金湯,第二十四集團軍在付出了巨大代價後,仍然沒能取得有效突破。可以說,第二十四集團軍的最大貢獻,只是讓第三步兵師不得不集中兵力守衛防線。

在美軍完善的防禦體系面前,兵力解決不了問題。

加強正面進攻無濟於事,也就只能在側翼想辦法。

按照黃峙博的安排,這兩個步兵師分別從德川與孟山南下,並行展開後,向第四步兵師的後衛部隊發起突擊。

雖然只是兩個步兵師,突擊能力非常有限,但是黃峙博的命令很清楚,即突擊行動必須堅決果斷,不要與小股美軍糾纏,突擊的最終目的是到達平壤,與第四十七集團軍會師,以此迫使第四步兵師在後方戰線上展開。

對於突圍部隊來說,在後方戰線上展開兵力,絕對是一場災難。

暫且不說志願軍的突擊能否殲滅第四步兵師,只要被迫在後方展開,第四步兵師就將喪失突圍的首要因素:時間。

在後勤保障已經被切斷的情況下,多耽擱一個小時,意味着突圍的希望減少一分。

更重要的是,這不但關係到第四步兵師的存亡,也關係到第三步兵師的存亡。

如果第四步兵師不能及時突破第四十七集團軍的防線,打通從平壤到開城的公路,那麼第三步兵師肯定會在志願軍之前耗光彈藥。

沒有作戰物資,美軍別說突圍,能夠體面的向志願軍投降就很不錯了。

要知道,就在上個月,第一陸戰師就因爲耗光了彈藥物資,在突圍無望的情況下,整體向志願軍投降。

做出這個安排後,黃峙博也幾乎用光了預備隊。

當時,還能調動的只有入朝後還沒有參加過戰鬥的第44空降師。作爲純步兵部隊,空降師在地面戰場上的突擊能力連步兵都比不上,幾乎沒有參加後面戰鬥的能力,最多幫助前線部隊守衛後勤補給線。

只是,這些兵力足以吃下兩個建制還算完整的美國陸軍師嗎?

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58章 死撐第65章 門檻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121章 中亞劇變第49章 場外因素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45章 無用之舉第108章 高歌猛進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83章 歪打正着第35章 軍事政變第257章 切入點第66章 真假英雄第9章 進軍神速第1章 關鍵人物第25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39章 出其不意第50章 另有其人第11章 不怕死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35章 孤注一擲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205章 多頭進攻第46章 全速北上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41章 瘋狂準備第200章 將錯就錯第12章 幕後推手第43章 南亞明珠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33章 拉幫結派第3章 本性難移第40章 積極主動第70章 分道揚鑣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93章 兩頭作戰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18章 雙輸第175章 犯糊塗第62章 軍方接觸第98章 嚴陣以待第27章 地面戰爭第3章 前沿科技第3章 大國實力第13章 無限制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98章 嚴陣以待第8章 高歌猛進第8章 節外生枝第22章 備用計劃第32章 拼光拼盡第30章 戰爭製造者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230章 重壓之下第6章 第一步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49章 拋開幻想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185章 海軍利器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35章 軍事政變第263章 負隅頑抗第36章 權衡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57章 老少校第42章 開戰時機第38章 勞動力第38章 戰前會議第2章 利益交換第9章 血染橫濱第89章 一枚導彈第203章 正面強攻第12章 措手不及第90章 獨木難支第85章 科技戰爭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141章 入朝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52章 兇猛打擊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160章 空中打擊第110章 退卻第190章 主動權第37章 刺刀見紅第88章 十字路口第19章 人心所向第1章 關鍵人物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16章 準備第43章 傳奇人物第50章 匿蹤突擊第101章 反擊第167章 預見性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58章 死撐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
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58章 死撐第65章 門檻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121章 中亞劇變第49章 場外因素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45章 無用之舉第108章 高歌猛進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83章 歪打正着第35章 軍事政變第257章 切入點第66章 真假英雄第9章 進軍神速第1章 關鍵人物第25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39章 出其不意第50章 另有其人第11章 不怕死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35章 孤注一擲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205章 多頭進攻第46章 全速北上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41章 瘋狂準備第200章 將錯就錯第12章 幕後推手第43章 南亞明珠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33章 拉幫結派第3章 本性難移第40章 積極主動第70章 分道揚鑣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93章 兩頭作戰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18章 雙輸第175章 犯糊塗第62章 軍方接觸第98章 嚴陣以待第27章 地面戰爭第3章 前沿科技第3章 大國實力第13章 無限制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98章 嚴陣以待第8章 高歌猛進第8章 節外生枝第22章 備用計劃第32章 拼光拼盡第30章 戰爭製造者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230章 重壓之下第6章 第一步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49章 拋開幻想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185章 海軍利器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35章 軍事政變第263章 負隅頑抗第36章 權衡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57章 老少校第42章 開戰時機第38章 勞動力第38章 戰前會議第2章 利益交換第9章 血染橫濱第89章 一枚導彈第203章 正面強攻第12章 措手不及第90章 獨木難支第85章 科技戰爭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141章 入朝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52章 兇猛打擊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160章 空中打擊第110章 退卻第190章 主動權第37章 刺刀見紅第88章 十字路口第19章 人心所向第1章 關鍵人物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16章 準備第43章 傳奇人物第50章 匿蹤突擊第101章 反擊第167章 預見性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58章 死撐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