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準備再戰

兩輪導彈攻擊相繼得手,還趁火打劫,擊沉了幾艘滿載燃油的運輸船隻,楊禹方沒有得意忘形,按部就班的下達了第三條作戰指令。

按照計劃,此時該由空軍出動戰鬥機,奪取戰場制空權,驅逐聯軍的防空戰鬥機。

因爲在初期突擊時投入了大量制空戰鬥機,又把大量戰鬥機改裝爲無人戰鬥機,所以志願軍能夠派往東朝鮮灣的制空戰鬥機不會超過三十架,而且以j-10居多,航程更大的j-11b則寥寥無幾。

楊禹方下達命令後,一直在朝鮮東北部上空巡邏的j-10中隊立即南下。

幾分鐘後,該中隊遭遇了美軍的f-22a機羣。雖然聯軍在前兩輪‘交’手中遭到重創,但是f-22a的優勢依然明顯。

此時,美軍的第二架e-3d已經飛越三八線,開始爲f-22a機羣提供信息支援。

在預警機的支持下,f-22a佔據主動權,首先向j-10機羣開火。

楊禹方收到消息時,已經有七架j-10被擊落,剩下的j-10也在快速規避,沒能進入格鬥距離。

戰局陡轉,情況變得對志願軍不利。

雖然第二個j-10中隊能在十分鐘後趕到戰場,但是美軍的優勢非常明顯。無法奪得制空權,就無法驅逐聯軍的反潛巡邏機,也就無法掩護潛艇發起攻擊,給予美軍航母戰鬥羣致命打擊。

楊禹方沒有手足無措,這種情況早在預料之中。

如果導彈攻擊能夠消滅聯軍所有防空戰鬥機,楊禹方就不會安排制空力量,而會讓戰鬥機掛上反艦導彈,直接攻擊美軍航母戰鬥羣。

制訂作戰計劃時,楊禹方就沒有低估對手。

打到這個時候,任何理智的指揮官都不會低估聯軍、特別是美軍的作戰能力。

楊禹方手上還有一件大殺器:第三批配備了電磁彈頭的彈道導彈。

只是,情況並不樂觀。

牧浩洋收到命令時,陸雯正在與術人員對第三批彈道導彈進行測試。因爲改造工作比較匆忙,第三批彈道導彈中,只有不到一半安裝了具有末段機動能力的電磁彈頭,其他的仍然配備常規彈頭,發‘射’前的測試工作也沒能及時完成,所以不得不在戰鬥期間進行,爭取讓配備了電磁彈頭的導彈能夠發‘射’出去。

“還要多久?”牧浩洋有點焦急。命令說得很清楚,儘快發‘射’導彈,攻擊爲聯軍戰鬥機提供支持的預警機,徹底打垮聯軍的防空指揮系統。

“少校,急也急不來。”陸雯親自參與測試工作,根本不像大校軍官。“至少還需要半個小時。”

“沒有這麼多時間了,我們的戰鬥機堅持不了半個小時。”

陸雯回頭看了眼牧浩洋,顯得很無奈。

“剛收到的命令,戰場上還有一批f-22a,司令部要我們儘快發‘射’導彈,攻擊聯軍的預警機,不然我們將在十五分鐘後失去制空權。”

“攻擊預警機?”

牧浩洋點了點頭,說道:“這是備用計劃。”

“有幾架預警機?”陸雯擦了擦手,把一名技術人員叫了過來,低聲吩咐了幾句。

“至少得擊落那架e-3d。”牧浩洋拿出軍用計算機,調出了地圖。“這架預警機是從釜山附近的空軍基地起飛的,剛剛越過三八線,正在飛往元山。擊落了這架預警機,聯軍的防空指揮系統就將徹底癱瘓。”

“能夠確定預警機的準確方位嗎?”

“這……”

“讓我跟楊禹方上校通電話。”

牧浩洋愣了一下,覺得陸雯有點強勢。

“技術上的東西你也搞不懂,是不是?讓我跟楊禹方說,如果有機會,我們就能擊落這架預警機。”

牧浩洋沒多問,讓龐躍龍把電臺拿了過來。

“上校,我是陸雯。”大校技術軍官很直接,“我與牧浩洋少校在一起,聽說聯軍增派的預警機已經到達戰場。”

“對。現在的情況對我們非常不利,如果不能擊落這架預警機,我們……”

“上校,要是你能提供目標的準確方位與大致航線,我們有把握擊落目標。”

電話那頭,楊禹方沉默了一陣,說道:“我會提供你需要的戰術情報,你們能在什麼時候發‘射’導彈?”

“十分鐘之內。”

牧浩洋愣了一下,有點不敢相信的看着陸雯。開始,她還說最快需要半個小時。

“行,怎麼把數據發給你?”

“用特種部隊的加密通信頻道,我們需要的戰術數據非常簡單,通信量不大。我會讓導彈做好發‘射’準備,收到數據後,五分鐘之內就能發‘射’,所以你們最好抓緊一點,不要耽擱時間。”

“沒問題,我馬上安排。”

通話結束,陸雯把那名技術人員叫了過來,又低聲吩咐了一番。

“大校,你開始說……”

“如果只攻擊一個目標,已經完成測試的導彈就足夠了。”陸雯笑了笑,說道,“你最好與司令部保持聯繫,收到消息後馬上來找我。”

牧浩洋沒多問,立即叫上龐躍龍返回指揮中心。

此時,楊禹方已經給負責監視戰場情況的kj-2000與kj-200下達了命令。

可惜的是,美軍吃一虧長一智,替補的e-3d沒有越過元山,也就沒有進入kj-2000與kj-200的探測範圍。

雖然預警機探測不到敵人的預警機,但是不等於沒有辦法確定敵人預警機的方位。

楊禹方緊急聯繫了那兩架‘混’在轟炸機羣中,負責鎖定美軍航母戰鬥羣的電子戰機,讓它們調整了無線電偵聽設備的工作頻率,搜索美軍預警機發出的電磁‘波’,以此大致確定美軍預警機的方位與航線。

因爲預警機的巡邏飛行高度在一萬米以上,所以電子戰機對預警機的探測距離遠遠超過了對水面艦艇的探測距離。

從理論上講,電子戰機能在預警機探測範圍兩倍之外的地方發現預警機。

受地球表面曲率影響,電子戰機對e-3d這類大型預警機的探測距離一般在八百公里到九百公里之間。志願軍的電子戰機只需要在中國東北上空巡邏,就能探測到三八線以北的預警機。

被動探測的‘精’度不會太高,但是非常隱秘,而且能夠達到導彈覆蓋攻擊的需求。

志願軍的電子戰機搜尋e-3d發出的電磁信號時,美軍也在調兵遣將,準備迎擊志願軍的新一輪反擊。

只是,美軍的關注焦點不在空中,而是在海面下。

雖然志願軍出動制空戰鬥機與聯軍爭奪戰場制空權,但是隨着第二架e-3d到達,聯軍再次掌握了制空權,在空中戰場上有效遏制了志願軍的反擊。只是e-3d發現不了藏在海面下的潛艇,f-22a也無法攻擊潛艇。

對付潛艇,除了潛艇,只有反潛巡邏機。

海面下的攻擊核潛艇,聯軍指揮官管不了。這些潛艇在編制上隸屬於太平洋艦隊,由太平洋戰區司令部直接指揮,只是委派給聯軍司令部,協助聯軍作戰。即便能夠使喚,聯軍指揮官也無法得知攻擊核潛艇的行蹤。

聯軍司令部能夠控制的,只有韓國海軍的常規潛艇,以及部署在陸地上的反潛巡邏機。

因爲常規潛艇更適合在淺水海域作戰,所以韓國潛艇全部部署在黃海與釜山海峽,對付神出鬼沒的中國常規潛艇。

此時能夠出動的,只有反潛巡邏機。

預警機補充到位時,已經有十多架反潛巡邏機緊急起飛,趕往航母戰鬥羣所在海域。日本海上空,還有六架在‘交’戰前升空,在釜山海峽巡邏的反潛巡邏機正在趕來。戰場外,還有幾架日本的p-3c。 ωωω ★ⓣⓣⓚⓐⓝ ★¢ Ο

以聯軍的出動效率,一個小時後,就有六架反潛巡邏機到達航母戰鬥羣附近。

最多一個半小時,就能把掩護航母戰鬥羣的反潛巡邏機增加到十八架,此外還能在外圍部署十多架日本的反潛巡邏機。

加上海面下的四艘攻擊核潛艇,聯軍指揮官有足夠的信心迎擊志願軍的水下反擊。

只是,得有一個前提條件,即聯軍仍然牢牢掌握着制空權,志願軍戰鬥機無法突破東朝鮮灣上空的防空網,對掩護航母戰鬥羣的反潛巡邏機構成威脅。如果讓志願軍的戰鬥機靠近航母戰鬥羣,後果將無法設想。

這個時候,絕對不能丟掉制空權。

在安排反潛力量時,聯軍指揮官增強了防空投入。

除了仍然在戰場上巡邏的十多架f-22a之外,聯軍還緊急出動了十二架f-22a與十二架f-15c。

因爲部署f-15c的機場更加靠近前線,所以f-15c機羣能在十五分鐘後到達。

增派的f-22a戰鬥機主要部署在釜山附近、以及濟州島上的空軍基地,所以這些戰鬥機大概要半個小時後才能到達。

雖然與戰鬥強相比,聯軍的制空力量減弱了將近一半,但是志願軍也損失不小,很難組織起大規模空中突擊。依靠二十多架f-22a與十多架f-15c,聯軍有足夠的力量阻止志願軍的空中反擊。

完成這些部署後,皮特上校纔想到,應該把癱瘓的戰艦拖回來。

因爲沒有想到志願軍會用電磁彈頭攻擊航母戰鬥羣,二十多艘大型戰艦徹底癱瘓,所以在調集營救力量的時候,皮特上校才發現,能夠出動的拖船非常有限,無法及時把所有戰艦拖回來。

韓國沒有多少拖船,必須向鄰近的盟國求助。

皮特上校沒有這個權力,只能去找阿倫上將。

第59章 起始點第84章 戰略平衡第107章 全力以赴第31章 事態惡化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25章 偃旗息鼓第147章 上將之子第6章 錯失先機第19章 新戰線第94章 託管第83章 試探第107章 和解爲主第99章 妥協第43章 格鬥戰鬥機第280章 誕生之地第284章 轉變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50章 另有其人第180章 圍點打援第65章 明智之舉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26章 戰爭宣言第225章 陸軍上岸第70章 後果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94章 再戰印度洋第51章 時間點第41章 瘋狂準備第48章 交戰第299章 戰爭動物第52章 兇猛打擊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103章 折中方案第236章 億噸艦隊第15章 預判第41章 反擊第8章 擴軍浪潮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257章 切入點第34章 盟友第89章 輪番轟炸第23章 金狗第120章 多面手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23章 戰略誤判第276章 簡單就是美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54章 軍人的歸屬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36章 艦隊司令第219章 火線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73章 沉默是金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203章 正面強攻第12章 幕後推手第276章 簡單就是美第55章 最後的堅持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65章 再次見面第87章 積極爭取第102章 破交作戰第109章 艦隊出征第26章 逐步推進第43章 各有所謀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136章 夾心餅乾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44章 出山第62章 戰術反擊第17章 經貿競爭第83章 歪打正着第20章 政治聯盟第69章 外援第102章 破交作戰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22章 備用計劃第84章 戰將第33章 拉幫結派第61章 戰略禁運第62章 弄巧成拙第34章 中流砥柱第117章 放手去幹第92章 怎麼打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4章 各算各的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7章 突然襲擊第49章 場外因素第22章 誰輸誰贏第34章 理智戰勝衝動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6章 幽靈墜落第5章 戰略方向第7章 關聯性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
第59章 起始點第84章 戰略平衡第107章 全力以赴第31章 事態惡化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25章 偃旗息鼓第147章 上將之子第6章 錯失先機第19章 新戰線第94章 託管第83章 試探第107章 和解爲主第99章 妥協第43章 格鬥戰鬥機第280章 誕生之地第284章 轉變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50章 另有其人第180章 圍點打援第65章 明智之舉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26章 戰爭宣言第225章 陸軍上岸第70章 後果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94章 再戰印度洋第51章 時間點第41章 瘋狂準備第48章 交戰第299章 戰爭動物第52章 兇猛打擊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103章 折中方案第236章 億噸艦隊第15章 預判第41章 反擊第8章 擴軍浪潮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257章 切入點第34章 盟友第89章 輪番轟炸第23章 金狗第120章 多面手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23章 戰略誤判第276章 簡單就是美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54章 軍人的歸屬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36章 艦隊司令第219章 火線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73章 沉默是金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203章 正面強攻第12章 幕後推手第276章 簡單就是美第55章 最後的堅持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65章 再次見面第87章 積極爭取第102章 破交作戰第109章 艦隊出征第26章 逐步推進第43章 各有所謀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136章 夾心餅乾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44章 出山第62章 戰術反擊第17章 經貿競爭第83章 歪打正着第20章 政治聯盟第69章 外援第102章 破交作戰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22章 備用計劃第84章 戰將第33章 拉幫結派第61章 戰略禁運第62章 弄巧成拙第34章 中流砥柱第117章 放手去幹第92章 怎麼打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4章 各算各的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7章 突然襲擊第49章 場外因素第22章 誰輸誰贏第34章 理智戰勝衝動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6章 幽靈墜落第5章 戰略方向第7章 關聯性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