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壯士斷臂

南面戰場上,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處境也極爲兇險。

雖然有理由相信,弗倫奇曾經有過放棄攻擊中國艦隊主力編隊的想法,讓攻擊機羣去幹掉威脅極大的偵察編隊,但是在三點十五分,隨着“星座”號航母中彈,弗倫奇根本沒有發出這道命令。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弗倫奇也沒有可能改變作戰部署。

原因很簡單,到三點十五分的時候,美軍的第二批攻擊機已經在攻擊主力編隊,根本沒有辦法撤出來。

對弗倫奇來說,希望完全寄託在了返航的偵察機上。

問題是,中國海軍的偵察機也在源源不斷的趕來,而且雙方的偵察機都攜帶了必要的對空彈藥,執行的是“武裝偵察任務”。

三點三十分,美軍艦隊再次遭到炮擊。

這次,倒黴的是“薩拉託加”號航母戰鬥羣。在三分鐘的炮擊中,偵察編隊裡的四艘大型綜合戰艦進行了六次短促急射,投射了一千七百多枚大口徑炮彈,重點打擊了包括“薩拉託加”號航母、兩艘防空巡洋艦與三艘多用途驅逐艦在內的六艘戰艦,並且再次取得了極爲顯著的戰果。

炮擊結束的時候,“薩拉託加”號沒有沉沒,也沒有沉沒的危險,只是航母由三十三節降到了二十七節。更要命的是,因爲有數十枚炮彈擊穿了飛行甲板,在機庫內爆炸,在航母上引發了大火,所以要想滅火,就得進一步降低航速。如果保持二十七節的速度,大火遲早會失去控制。

減速?顯然不大現實。

弗倫奇非常清楚,偵察編隊的速度是四十五節,本來就比美軍艦隊快,如果因爲“薩拉託加”號減速,艦隊就別想逃走了。

三點三十八分,弗倫奇命令“薩拉託加”號航母戰鬥羣脫離編隊。

當時,兩艘巡洋艦與三艘多用途驅逐艦已經沉沒、或者正在沉沒,所以弗倫奇留下了三艘反潛驅逐艦掩護“薩拉託加”號。

必須承認,弗倫奇在這個時候已經打算拋棄“薩拉託加”號。

準確的說,他讓“薩拉託加”號脫離編隊,就是希望用這艘註定要完蛋的航母吸引偵察編隊的火力,讓其他航母戰鬥羣順利逃脫。

可以說,弗倫奇對當時的戰場情況有極爲清楚的認識。

偵察編隊能夠構成威脅,必須具備一個前提條件,即偵察機提供的戰場信息。只要能夠驅逐偵察機、或者是避開偵察機、或者是等到偵察機返航,偵察編隊就無法弄清楚美軍艦隊的情況,也就無法構成威脅。

毫無疑問,那些偵察機不可能一直跟在美軍艦隊後面。

弗倫奇要做的,就是頂住短時間的猛烈打擊,帶着更多的戰艦返航,因此不得不犧牲部分戰艦。

到三點四十分,弗倫奇已經收到了攻擊機羣的戰報。

雖然不是很理想,但是至少重創了三艘中國航母,而且其中兩艘很有可能沉沒,因此他已達到戰役目的。

換句話說,只要大部分美軍戰艦能夠撤離戰場,美軍就是這場海戰的勝利者。

問題是,有這麼容易撤走嗎?

當時,牧浩洋派出了數十架偵察機。只要有一架偵察機逼近到離美軍艦隊三百公里的地方,就能用雷達鎖定美軍戰艦,在數秒鐘之內爲偵察編隊提供炮擊參數,而美軍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擊落偵察機。

三點四十三分,偵察編隊進行了第四輪炮擊。

這次,倒黴的是“埃塞克斯”號航母戰鬥羣。在三分鐘的炮擊中,四艘大型綜合戰艦再次用一千七百多枚大口徑炮彈,重點打擊了航母、巡洋艦與多用途驅逐艦,使該航母戰鬥羣喪失了作戰能力。

弗倫奇沒有遲疑,讓“埃塞克斯”號航母戰鬥羣也脫離了編隊。

到此,已有三艘美國航母喪失作戰能力。

弗倫奇沒有放棄,依然在與時間賽跑。

到三點四十五分的時候,已有近三十架偵察機返回,有能力把防空範圍擴大到三百公里以上了。

只是,問題仍然存在。

在艦隊遭受炮擊的時候,預警機全部轉移規避。更重要的是,美軍艦隊在轉爲向南航行的時候,是各自轉向的,因爲之前位於最前方的航母戰鬥羣,此時位於最後方,結果遭到重創的三艘航母都位於編隊後方。由此產生的影響就是,這三支航母戰鬥羣上方的預警機都飛走了。

對於攔截偵察機來說,僅有戰鬥機肯定不夠。

在防空戰艦無法派上用場的時候,預警機就是唯一的指揮平臺了。

在弗倫奇忙着調整防空部署的時候,偵察編隊發動了第五次炮擊。

在三點四十四分到四十七分之間,“大黃蜂”號航母戰鬥羣成了重點打擊對象,六艘主力戰艦遭到了上千枚炮彈集中打擊。

局勢繼續惡化,弗倫奇的情緒也跌到了谷底。

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四點半之前,美軍艦隊就將徹底喪失作戰能力。

當然,弗倫奇並不知道,偵察編隊的打擊能力也快到頂了。不是偵察機沒有提供戰場信息,而是四艘大型綜合戰艦上的炮彈快用光了。連續五輪炮擊,偵察編隊總共投擲了近八千枚炮彈,而當時四艘大型綜合戰艦上,總共也就只有一萬二千枚增程炮彈,即剩下的炮彈還能進行兩次齊射。接下來,只有把距離縮短到八百公里以內,偵察編隊才能讓大口徑電磁炮繼續發威。

三點五十二分,第六輪炮擊開始。

這次,倒黴的是“突擊者”號航母,以及兩艘巡洋艦與三艘多用途驅逐艦。

炮火打擊同樣猛烈,而弗倫奇也做出了同樣的安排,讓速度達不到三十三節的航母戰鬥羣脫離編隊。

這個時候,美軍的預警機也返回了戰場。

在預警機的引導下,返航的美軍偵察機不顧所剩無幾的燃油,把防空攔截範圍擴大到了三百五十公里。

只是,美軍的行動依然慢了半拍。

四點剛過,偵察編隊進行了第七次炮火打擊,目標是“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羣裡的六艘大型戰艦。

炮擊結束時,美軍艦隊裡只剩下了“列剋星敦”號、“肯尼迪”號與“華盛頓”號航母戰鬥羣還沒遭到打擊,能夠保持三十三節的速度,另外六支航母戰鬥羣中,除了沒有遭到炮擊的反潛驅逐艦,其餘戰艦要麼已經沉沒,要麼跟不上艦隊的速度。按照弗倫奇的命令,這些航母戰鬥羣全部單獨撤離。

根據戰後公佈的資料,在四點過的時候,偵察編隊派出了十多架傾斜旋轉翼飛機。

原因很簡單,主力編隊出動的偵察機要麼已被美軍擊落,要麼正在返航,再也無法爲炮擊編隊提供戰場信息了。

只是,這些傾斜旋轉翼飛機沒有到達美軍艦隊上空,而是在起飛後不久,被返航的美軍戰鬥機擊落。受美軍戰鬥機威脅,偵察編隊暫時停止了炮擊。只是,偵察編隊沒有減速,仍然以四十五節的速度向南追擊。

當然,偵察編隊停止炮擊的主要原因,還是用光了增程炮彈。

雖然當時雙方的距離已經縮短到了九百公里左右,但是普通炮彈的最大射程只有八百公里。以雙方的速度差,至少要到三個小時後,偵察編隊才能追上那些減速的美軍戰艦,再次進行炮擊。

顯然,沒有減速的美軍戰艦不會留下來等死。

更重要的是,三個小時足夠發生很多事情了。

別忘了,美軍艦隊向南轉向後,正好在牧浩洋派出的潛艇羣的航線上,而在戰鬥爆發的時候,位於編隊前方的四十艘全電動潛艇就在美軍艦隊南面兩百多公里處,這些潛艇顯然不會空手而歸。

只是,弗倫奇也絕非庸碌之輩。

四點二十分,在最後一輪炮擊結束快二十分鐘後,弗倫奇猛然意識到,偵察編隊的炮火打擊已經結束了。

雖然弗倫奇還不知道具體情況,但是有一點非常肯定,即偵察編隊的速度比美軍艦隊快得多。事實上,當時返航的美軍戰鬥機沒有攻擊偵察編隊,因爲沒有合適的彈藥,但是帶回來了至關重要的戰場信息,即偵察編隊保持了四十五節的最高速度,預計在五個小時後與美軍艦隊的距離就能縮短到八百公里。

這下,弗倫奇才想到,中國海軍獲得了射程超過八百公里的大口徑電磁炮炮彈。

偵察編隊沒有繼續開火,一是偵察機被驅逐,二是遠程炮彈用光了。而偵察編隊沒有放棄追擊,表明還有足夠多的普通炮彈。也就是說,只要讓偵察編隊追上,美軍艦隊就將死無葬身之地。

四點半,弗倫奇再次下令轉向。

緊接着,他向遭到炮擊後被迫減速的六支航母戰鬥羣下達了命令,讓每支航母戰鬥羣只留下一艘反潛驅逐艦掩護受傷的航母撤退,另外兩艘驅逐艦切最短航線,即向東南航行,與艦隊會合。

可以說,這道命令十分及時。

更重要的是,弗倫奇這種壯士斷臂的決定,最終拯救了美軍艦隊,或者說拯救了三艘還沒有完全喪失作戰能力的航母。

要知道,殺回來的中國潛艇離美軍艦隊已經不到五十公里了。

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弗倫奇的戰術部署,產生了不可替代的重大價值。

第186章 拼命的動力第54章 自亂陣腳第123章 女性軍人第18章 千鈞一髮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34章 理智戰勝衝動第2章 秘密任務第24章 重大發現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39章 出其不意第20章 剋制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15章 宣戰第71章 新理論第18章 坦克戰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44章 理想主義第32章 匹夫有責第132章 臨界點第237章 最後的反擊第1章 海軍強國第66章 不可避免第244章 遠征大西洋第32章 分兵攔截第3章 大國實力第62章 弄巧成拙第34章 理智戰勝衝動第64章 孤注一擲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114章 全力招架第170章 崩潰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18章 猛然覺醒第20章 剋制第58章 死撐第98章 戰略轟炸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61章 動力革命第48章 交戰第101章 導彈攻擊第243章 狂妄自大第83章 歪打正着第80章 持續性災難第101章 導彈攻擊第101章 導彈攻擊第154章 特種戰鬥第25章 奮起一戰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58章 搶先一步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64章 外交勝利第236章 消耗戰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57章 收穫的季節第77章 誘餌第33章 最後反擊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123章 核潛艇的明天第4章 艦隊出港第209章 裝甲會戰第16章 陰差陽錯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17章 決戰之前第82章 十一比八第149章 放棄第18章 雙輸第61章 動力革命第84章 戰將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29章 相互指責第9章 做徹底第11章 不怕死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9章 臨時考覈第60章 艦隊北上第62章 頭號王牌第46章 全速北上第12章 戰爭推動者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85章 矛盾爆發第68章 歷史時刻第58章 死撐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49章 首輪空戰第41章 專業化艦隊第139章 艦隊示威第109章 未來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140章 情報聯絡員第25章 第一個轉折點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18章 千鈞一髮
第186章 拼命的動力第54章 自亂陣腳第123章 女性軍人第18章 千鈞一髮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34章 理智戰勝衝動第2章 秘密任務第24章 重大發現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39章 出其不意第20章 剋制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15章 宣戰第71章 新理論第18章 坦克戰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44章 理想主義第32章 匹夫有責第132章 臨界點第237章 最後的反擊第1章 海軍強國第66章 不可避免第244章 遠征大西洋第32章 分兵攔截第3章 大國實力第62章 弄巧成拙第34章 理智戰勝衝動第64章 孤注一擲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114章 全力招架第170章 崩潰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18章 猛然覺醒第20章 剋制第58章 死撐第98章 戰略轟炸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61章 動力革命第48章 交戰第101章 導彈攻擊第243章 狂妄自大第83章 歪打正着第80章 持續性災難第101章 導彈攻擊第101章 導彈攻擊第154章 特種戰鬥第25章 奮起一戰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58章 搶先一步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64章 外交勝利第236章 消耗戰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57章 收穫的季節第77章 誘餌第33章 最後反擊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123章 核潛艇的明天第4章 艦隊出港第209章 裝甲會戰第16章 陰差陽錯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17章 決戰之前第82章 十一比八第149章 放棄第18章 雙輸第61章 動力革命第84章 戰將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29章 相互指責第9章 做徹底第11章 不怕死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9章 臨時考覈第60章 艦隊北上第62章 頭號王牌第46章 全速北上第12章 戰爭推動者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85章 矛盾爆發第68章 歷史時刻第58章 死撐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49章 首輪空戰第41章 專業化艦隊第139章 艦隊示威第109章 未來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140章 情報聯絡員第25章 第一個轉折點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18章 千鈞一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