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母親的話

(剛發現,本週上三江推薦了,希望大家能去投下票,三江在起點頁面上方。謝謝。)

羅煥章緩步走進房間,步履威嚴,一身布衣,卻有扶劍挎弓的大將軍士氣勢,他向皇帝行禮時從不一躬到地,而是一腳在前一腳在後,微微躬身,雙手在眼前作揖,既簡單又莊重,還有一絲古意。

今天來的太監比較多,八個人在門口站成兩排,不行禮,也不吱聲,頗顯倨傲。東海王很吃驚,目光警惕地掃來掃去。

中司監景耀走進來,小步趨至東海王身前,低聲道:“殿下跟我走。”

“去哪?”東海王雙手握拳,按在書案上。

“請跟我走。”景耀加重語氣。

東海王不太情願地起身,看了一眼皇帝,撇了一下嘴,跟着景耀走了。

韓孺子正襟跪坐,直視羅煥章,很明顯,那道備用的聖旨已經交上去了。

“今天,草民爲陛下講一段和帝的事蹟。”羅煥章開口道。

和帝是烈帝之子、武帝之父,承前啓後的一位皇帝,在位期間天下無事,府庫充盈、百姓安樂,邊境雖有小患,和帝也只是命令地方固守,從未主動挑戰。

和帝是一位明君,畢生卻有一件憾事。

和帝並非烈帝生前指定的太子,而是烈帝死後由大臣們從各方諸侯當中選出的繼位者,登基之初,秉持謙讓,極少與大臣發生爭執,並且謹守烈帝的遺志,刻意壓制外戚的勢力,無論太后怎樣哀求,舅家無一人封侯得官,只是賞賜大量金錢而已。

和帝在位第七年,太后離世,生前長嘆:“外戚皆憑后妃而貴,獨花家因我而處卑位,待我死後,以布蒙面,無顏見父母於地下。”

和帝聞言大慟,即於病牀前封花氏三人爲侯、五人爲郎。

花太后含笑而逝,和帝卻一直引以爲憾,終其一生優待舅氏一家。歷經武帝、桓帝、思帝,及至今上,花家仍有俊陽侯一支留存。

“孝子惜時,莫待父母長辭方纔悔恨,惟陛下再三思之。”羅煥章行禮,上午的課算是告一段落。

韓孺子聽得也比平時都要認真,問道:“有功者封賞、有能者擢升、有德者褒獎,非此三者,怎可爲官以助天子治國?和帝於牀前盡封舅氏,令太后含笑,置大楚江山、韓氏列祖列宗於何地?”

門口的兩排太監臉色微變。

羅煥章目光微垂,馬上又擡起來,正色道:“孝出於心,唯孝者可與論大義,帝王之孝惠及天下……”

韓孺子知道羅煥章要說什麼,不客氣地打斷他:“如此說來,朕貴爲天子而棄生母於不顧,實乃天下最不孝之人。”

太監們臉色大變,羅煥章是皇帝之師,按禮可以不跪,這時卻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下頭,起身說道:“孝發乎心而守於禮,於禮,太后即是陛下的母親。”

韓孺子抓起案上的一本書向羅煥章擲去,大聲道:“羅煥章,你有何面目再見弟子親友?”

太臨們再不旁觀,前排四人一擁而上,按住皇帝。

羅煥章不動,任憑書卷砸在胸前,冷冷地說:“羅某弟子無數,未有如陛下之不肖者。闢遠侯已承認罪行,陛下反思,此舉可對得起太后、對得起天下人?”

韓孺子在太監們手中大嚷大叫,演了一場好戲,沒人讓他這麼做,他只是覺得這樣更真實一些,而且他需要一場發泄。

原來被犧牲掉的大臣是闢遠侯,他從關東戰場回來沒有多久,正在家養病,平時交友極少,因他而受牽連的人或許也會少一些。

皇帝沒有去勤政殿,被送回了泰安宮,房裡時刻都有至少四名太監守着,張有才和佟青娥只能偶爾進來一趟,做完事情立刻就得退出。

韓孺子不再折騰,躺在牀上,好奇太后接下來還會採取什麼手段。

午膳被取消了,算是給皇帝的一點小懲罰。

傍晚,佟青娥端進來一盤飯菜,太監們檢查之後才允許她送到皇帝面前。韓孺子很快吃完,怒氣衝衝地對佟青娥說:“賤婢,是你壞朕的大事?”

佟青娥慌張退下,但是擡頭飛快地掃了一眼,表示明白皇帝的用意,在目前這種情況下,皇帝對誰兇惡誰就越安全。

韓孺子吃飽了飯,衝着幾名看守太監大聲道:“你們敢將名字報出來嗎?朕記得你們的長相,日後……日後……”

他在回想東海王的語氣與用詞,這進門外進來一人。

左吉的臉上還有青腫,沒辦法露出他那討人喜歡的微笑,面對皇帝,他也不想笑。

兩人對視了一會,韓孺子心中多少有一點惴惴,要說皇宮誰最恨皇帝,非此人莫屬。

“陛下膽子不小。”

“不如左公。”

“陛下不怕祖宗之法嗎?”

“左公不怕樑安夜裡託夢嗎?”

左吉哼了一聲,“陛下省下伶牙俐齒吧,我帶陛下去見一個人。”

韓孺子心中一動,“誰?”

左吉沒有回答,轉身帶路,幾名太監走來,像押送犯人一樣護在皇帝兩邊。

韓孺子邁步跟上,屋外,張有才等十餘人跪在地上,全都噤若寒蟬。

泰安宮外還有一隊太監和侍衛,將皇帝圍在中間,他更像囚犯了。

一隊人步行,拐彎抹角,經過一道又一道門戶,離泰安宮越來越遠,卻沒有前往太后居住的慈順宮。

韓孺子的心怦怦跳,隱約猜到自己要見誰了。

在一條幽深的小巷盡頭,皇帝被送入一間狹小的屋子裡,屋內擺設簡單、燭光昏暗,比普通人家還要樸素,一名婦人正坐在燭光下發怔。

韓孺子顧不得許多,撲到婦人面前跪下,抱住她的腿泣不成聲。

“陛下莫哭。”這是母親的聲音,卻有幾分冷淡。

左吉就站在門口,冷冷地看着母子相見。

“母親。”韓孺子擡起頭,想不到當日一別,居然會在這樣一個地方再見。

“陛下又長大了一些。”王美人的聲音仍有一些冷淡,卻不由自主地擡手要去撫摸兒子的臉,堪堪碰到時又縮了回去,微笑道:“陛下是大人了,怎麼還哭得像個孩子似的?”

韓孺子擦去眼淚,“孩兒讓母親受苦了。”

“陛下萬不可說這種話,陛下至尊之體,應以天下爲念。太后仁慈……”

韓孺子將手從母親膝蓋上收回,“太后……母親見過太后了?”

王美人點點頭,“見過了,是太后將我接進宮。”

“讓您住在這種地方?”韓孺子左右打量,屋子裡的擺設實在過於簡單,連張牀都沒有。

王美人笑了笑,“我是今天才搬到這裡的,陛下……陛下若是真的關心我的生活,就該當一名好皇帝。”

“什麼是好皇帝?”韓孺子越來越覺得母親的話怪異。

“好皇帝會聽太后的話,不會揹着太后做任何事情。”

“然後呢?等着太后將咱們母子……”韓孺子說不下去。

王美人搖頭,“太后不是陛下想象的那種人,她很仁慈,所做的一切都是爲陛下着想,再等幾年,陛下就能親政,到時太后將會退居內宮,我也能……我也能經常見到陛下了。”

韓孺子根本不相信太后的許諾,可是當着左吉的面,他不能反駁,“母親,我該怎麼做?”

“不要再叫我母親,太后纔是陛下的母親。”王美人的聲音在發顫,停頓一會,再開口時恢復正常,“從今以後,陛下要聽太后的話,大楚需要一位繼嗣,陛下……陛下雖然年幼,也當勉力爲之。”

站在門口的左吉冷冷地插上一句,“王美人請陛下回去之後早行夫妻之道,爲大楚誕下太子。”

韓孺子扭頭憤恨地看了左吉一眼,對母親說:“孩兒……盡力。”

“不是盡力,一定要做到,唯有如此,陛下與我纔有再聚之日。”

左吉催道:“話已經說清楚了,陛下請起駕吧。”

韓孺子仍跪在地上,兩名太監從外面進來,攙扶皇帝的雙臂。

“母親,我一定會接您到身邊。”

王美人露出笑容,眼看着兒子被帶走,大聲道:“記住爲孃的話,一定要記住。”

韓孺子鄭重地點頭,推開太監,自己走了出去。

皇宮裡的深夜跟外面也沒有什麼區別,只是提燈籠的人更多一些,有一股不知名的花香在巷子裡飄浮,若有若無,韓孺子深深地吸進一股空氣,暗暗發誓,就算死,也要與太后放手一搏,他要成爲這裡真正的主人。

只有他能聽懂王美人的弦外之音,“爲孃的話”不是指今天所說的一切,而是當初韓孺子被楊奉帶走時,母親貼在耳邊囑咐的話:不要相信宮裡的任何人,也不要得罪任何人。

此時此刻,前一句話比後一句話更重要,母親進宮了,所以她的話也不能相信,太后不會放過他們母子,他必須反抗,而且得儘快。

左吉跟在皇帝身邊,輕聲道:“陛下滿意了嗎?”

韓孺子咬着嘴脣走出一段路,扭頭對左吉說:“帶我去秋信宮見皇后。”

左吉傷勢未愈的臉上擠出一個醜陋的微笑。

(三江投票規則:

1、在頁面領取三江票後,起點經驗值達到5000分的用戶可以進行投票。此條規則似有變化,希望有經驗值的讀者都能試一試,或許也可以投票。

2、三江投票時間爲每天14:00至次日14:00,每個賬號24小時內只能進行一次投票。

3、用戶領取的三江票不可累加,每24小時自動清零一次。

4、每臺電腦只允許一個賬號進行投票,多賬號投票視爲刷票。)

第四百二十章 轎起轎落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賊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訪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誘兵第四百九十六章 親上加親第三百六十六章 宮中從無爭鬥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重的刑罰第一百二十章 絕路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一百零九章 觀賞皇帝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亂第四百章 爲友報仇第二百三十九章 出城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二百三十八章 點燃怒火第一百三十章 離寨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戰鬥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請第三百零二章 無言相勸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三百六十六章 宮中從無爭鬥第七十章 掛名宿衛(明日上架,求首訂)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邊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本書第一百六十二章 後悔第八章 十步之內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戰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一百六十二章 後悔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單于讓步第三百三十五章 勇者的背後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試探第三百六十六章 宮中從無爭鬥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挾(求訂閱求月票)第七十章 掛名宿衛(明日上架,求首訂)第一百一十五章 遷營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八章 十步之內第一百一十二章 祭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陽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親不認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選擇第三百一十七章 揮金如土第三百五十章 誰包圍誰?通知第二百二十章 將軍請戰第二百零八章 糧倉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一百六十八章 掌印大將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七十二章 訛詐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四百章 爲友報仇第四百五十章 親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五百四十章 書還在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營地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重的刑罰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八十九章 過界第二百七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五十五章 僵持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三百二十章 布衣聖旨第四百二十五章 劃線的門道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八章 十步之內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職責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奏章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利之年第二百三十五章 冠軍侯做主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囑託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二十五章 劃線的門道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四百九十三章 遷都之爭
第四百二十章 轎起轎落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賊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訪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誘兵第四百九十六章 親上加親第三百六十六章 宮中從無爭鬥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重的刑罰第一百二十章 絕路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一百零九章 觀賞皇帝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亂第四百章 爲友報仇第二百三十九章 出城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二百三十八章 點燃怒火第一百三十章 離寨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戰鬥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請第三百零二章 無言相勸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三百六十六章 宮中從無爭鬥第七十章 掛名宿衛(明日上架,求首訂)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邊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本書第一百六十二章 後悔第八章 十步之內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戰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一百六十二章 後悔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單于讓步第三百三十五章 勇者的背後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試探第三百六十六章 宮中從無爭鬥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挾(求訂閱求月票)第七十章 掛名宿衛(明日上架,求首訂)第一百一十五章 遷營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八章 十步之內第一百一十二章 祭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陽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親不認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選擇第三百一十七章 揮金如土第三百五十章 誰包圍誰?通知第二百二十章 將軍請戰第二百零八章 糧倉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一百六十八章 掌印大將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七十二章 訛詐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四百章 爲友報仇第四百五十章 親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五百四十章 書還在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營地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重的刑罰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八十九章 過界第二百七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五十五章 僵持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三百二十章 布衣聖旨第四百二十五章 劃線的門道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八章 十步之內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職責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奏章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利之年第二百三十五章 冠軍侯做主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囑託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二十五章 劃線的門道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四百九十三章 遷都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