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地動

功成元年七月初三丑時三刻左右,京師地震,壞城毀屋,吏民死傷數千,餘震持續到天亮才完全終止。在大楚一百二十餘年的國史中,這算不上特別嚴重的地震,只值得在史書寫上一兩行。

作爲當事者,京城以及方圓幾百裡的衆多凡人,在地震時所受的驚嚇可不是一兩行字所能形容的。

楊奉手持皇帝諭旨和兵部通關文書,連夜經過函谷關,順便更換了馬匹,幾乎沒怎麼休息就再次上路,身背加急文書的驛卒,其奔命程度也不過如此。

過關十餘里之後,楊奉勒住僵繩,調轉馬頭,後面跟上來的隨從將三名五花大綁的俘虜扔在地上。

崔宏和他的衛兵也停下,冷眼旁觀。

楊奉大聲道:“江湖義氣沒來搭救,看來你們註定命喪於此。”

夜空如洗,羣星閃爍,杜摸天爺孫二人雖然被綁,仍能挺身而起,鐵頭胡三兒身上有傷,倒在地上爬不起來。

“既然落入你手,要殺要剮我杜摸天沒什麼可說的,你早有準備,朋友們沒來,我心裡倒踏實了。穿雲,你害怕嗎?”

“不怕!”少年乾脆利落地吐出兩個字,腰桿挺得筆直,離楊奉有點遠,看不清楚,所以他扭頭怒視剛纔將他扔下馬的騎士。

“嘿……”楊奉剛剛冷笑一聲,杜摸天緊接着大喝一聲:“乖孫!沒讓爺爺丟臉。”

楊奉不討嘴頭便宜,對自己的隨從命令道:“送他們上路。”

三名隨從跳下馬,拔出腰刀,大步直奔俘虜而去。

鐵頭胡三兒奮力掙扎,嘴裡罵罵咧咧,少年杜穿雲靠近爺爺,說:“爺爺,你做得可不對。”

“臭小子,死到臨頭還挑我的錯,我哪做得不對?”

“在驛站裡,你就該衝破房頂自己逃走,回頭再給我報仇。”

“哈哈,沒辦法,爺爺老了,不能眼睜睜看着你死,寧可跟你一塊死。”

“那你先投胎,下輩子我還當你孫子。”

“好,一言爲定。”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全無怯意,躺在地上的鐵頭胡三兒嚷道:“那我呢?下輩子當爹嗎?”

“呸,你下輩當匹大黑馬,馱着我們爺孫闖江湖吧。”杜穿雲人小嘴快,一點虧不吃。

三名隨從已經走到俘虜身後,腰刀高高舉起,只等中常侍一聲令下。

地震就是這時候發生的。

楊奉不是一個心慈手軟的人,他猶豫一會,是覺得這三人頗有可取之處,值得拉攏一下,可是時間緊迫,他已經決定要殺掉三人,未等到開口,突然間,地動山搖。

所有人都吃了一驚,更吃驚的是那些馬,紛紛暴起嘶鳴,掀翻了十幾名騎士,縱蹄狂奔,剩下的人拼盡全力才穩住坐騎。

楊奉和崔宏都被掀落在地,楊奉的數名隨從跑過來要幫忙,崔宏的衛兵拔刀阻攔,正是天災未平,**又起。

楊奉自己爬起來,大聲道:“別動手,先弄清是怎麼回事。”

事實再清楚不過,地面第二次震動,又有幾匹馬受驚逃跑,崔宏的一名衛兵沒來得及將腳抽出馬鐙,被拖着前行,一路慘叫。

沒人在意他,所有人都被嚇壞了。

崔宏在衛兵的攙扶下站起身,驚恐地望向兩邊聳立的羣山,突然大聲喊道:“望氣!望氣太準了!步蘅如說過,天子氣若是上不達天,必然驚動下界!”

“地動而已。”楊奉拍拍身上的塵土,“如果每次地動都是因爲天子氣不得志,那天子也太多了一些。”

“你不懂!”崔宏平時很能沉得住氣,這時卻像瘋了一樣,推開衛兵,衝到楊奉面前,“有人曾經預言地動嗎?步蘅如做到了!”

楊奉皺起眉頭,“崔太傅,請冷靜一下,就算望氣者真的預言了什麼,也說明東海王不該當皇帝。”

崔宏一愣,的確,步蘅如說的是天子氣上不達天,纔會驚動下界。

楊奉大步走到三名俘虜面前。

鐵頭胡三兒還躺在地上,不敢吱聲,杜氏爺孫臉色發白,顯然受驚不少,杜穿雲年輕氣盛,對着太監狠狠地啐了一口,一口痰正吐在楊奉胸口上。

楊奉從袖子裡掏出巾帕擦掉髒物,問道:“想死想活?”

杜穿雲還想再啐一口,聽到這句話,骨碌一聲嚥了下去,扭頭看向爺爺。

杜摸天愣了一會,“此話怎講?”

“這場地動或許真的預示着什麼,但是與天子無關,沒準應在你們幾個人身上。”

“我們?”杜摸天一臉茫然,江湖人都很驕傲,可是還沒驕傲到自以爲能感天動地的程度。

“我給你們一次機會,你們想爲趙千金報仇,無非是受過他的恩惠,覺得他是一位豪俠。”

“扶危濟困,趙千金就是一位大俠。”杜穿雲搶着說。

“好,如果你們肯老老實實,我帶你們去京城,讓你們看看趙千金所窩藏的望氣者都是些什麼人。見過之後你們還想爲他報仇,行,找人去吧,我在京城等着。”

躺在地上的鐵頭胡三兒還沒服氣,“放開我,現在就比個……”

杜摸天狠狠地踢了一腳,盯着太監說:“你不殺我們了?”

“這次不殺,但你們得老實跟我去京城,一路上不得再生異心,見過那些望氣者之後,想怎樣隨你們自己決定。”楊奉頓了頓,望了一眼夜色中的高山,腳下的地又有震動,不如前兩次激烈,包括三名江湖客在內,大多數人都變了臉色,只有他面不改色,“總得給地動一點尊重。”

杜摸天心裡的傲氣沒了,面露沉思也只是做做樣子,“好,我們跟你去京城。”

“鬆綁。”說罷,楊奉轉身又走到崔宏身前,“回函谷關,徵用馬匹,明天天黑之前怎麼也能趕到京城。”

“這場地動……”崔宏還沒緩過勁兒來。

“東海王若是真有神助,你更不用擔心了。”楊奉不願爭論,走到路邊向西遙望,只見羣山綿延,不見京城煙雲,心裡越來越擔心皇帝能否挺過這一關,按慣例,皇帝要爲災異負責,對前代皇帝來說這只是象徵性的自責,對一名傀儡皇帝來說,卻可能受到真正的懲罰。

四五百里以外,京城近郊纔是地震中心,慘狀一片,可皇宮還是最受關注的地方。

慈寧宮裡,各懷心事的皇帝和兩名貼身侍者同時坐了起來,惶恐不知所措,地動停止之後,張有才顫聲道:“這是老天在幫陛下嗎?”

佟青娥的想法正好相反,“這是老天在警告咱們,因爲咱們密謀以下犯上!”

“陛下就是最高的‘上’。”張有才不服氣地說。

第二次地震,兩人嚇得俯身趴下,再不敢開口。

韓孺子本來有點相信天人感應,太監和宮女的話卻讓他覺得事情不那麼可靠:地震到底爲誰而發呢?皇帝,還是太后?若是按照老先生們所進,帝王無德、女主專權、外戚僭越、臣子悖逆等等行爲都可能導致天譴。

以目前的狀況來說,韓孺子並不覺得自己要爲地震負責。

這只是他一個人的想法。

二次地動不久,房門被撞開,一大羣太監、宮女衝進來,嘴裡高呼“陛下”,混亂中,張有才被踩了幾腳,還被斥責了幾句,因爲他和佟青娥居然沒撲上去以身護駕,實在是極大的失職。

韓孺子是被衆人架出去的,無論他怎麼叫喊自己沒事,甚至擺出皇帝的架勢也沒用,他就像是着火的老房子裡最珍貴的寶物,被人裹挾而出。

皇太妃站在前院,慌亂間仍穿得整整齊齊,只是頭髮有些散亂,臉色也不正常,看到皇帝之後她鬆了口氣,“陛下沒事就好。”

不久之後,東海王也被送來了,他一直住在慈寧宮後院,與皇帝離得很近,可是隻有“救”出皇帝之後,纔有人想到他。

東海王很不滿,站在韓孺子身邊撞了他一下,低聲道:“你這個皇帝當得不怎麼樣啊,瞧,連老天都給惹怒了,降災教訓你呢。”

若是再年長几歲,韓孺子或許還能保持冷靜,現在的他卻覺得箭在弦上,說什麼並不重要,於是低聲回道:“沒準教訓的是你,還有皇太妃。”

皇太妃就站在皇帝身邊,但是忙着指揮衆人,沒有聽到他的話,東海王先是一愣,隨後臉色驟變,張開嘴想說什麼,馬上又閉上了,過了一會,他聳聳肩,“無論你猜出什麼,都不重要了,這場地動對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別急,天就要亮了。”

地面又動了一次,幅度不嚴重,太監和宮女們卻全都一擁而上,保護三位主人,韓孺子心中也跟着一震,東海王和皇太妃就要展開行動了,難道太傅崔宏已經回京?

韓孺子向人羣望去,張有才和佟青娥不知被擠到哪去了。

數名太監匆匆趕來,帶頭者來不及跪拜請安,大聲道:“太后有旨,即刻將陛下和東海王帶至慈寧宮。”

“稟告太后,陛下更衣之後立刻就去。”皇太妃答道,那幾名太監離開了,皇太妃卻只是張望,沒有叫人給皇帝和東海王換衣裳。

太后此時還相信皇太妃,沒有任何疑心。

韓孺子終於找到了佟青娥,她被擠在最外圍,正一臉焦急地尋找漏洞,韓孺子只能偶爾看到她,根本沒機會說話。

天邊泛白,餘震仍有,幅度越來越小,太后第二次派人來催,皇太妃仍然只是口頭答應。

WWW¤тTkan¤¢Ο

又一隊太監走進慈寧宮,二三十人,不客氣地推開庭院裡的太監與宮女,直奔皇太妃而來,衆人初時不解而憤怒,待回頭看到皇太妃的神情,沒人敢反抗了。

皇太妃如釋重負。

帶頭的太監四十歲左右,相貌清癯,若不是下巴光光,頗有幾分世外高人的風度,他向皇太妃下跪,然後起身道:“臣步蘅如奉命救駕。”

“出發去慈順宮。”皇太妃說。

韓孺子不知道步蘅如是誰,可他心裡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努力尋找佟青娥和張有才,卻被東海王推了一把,“走吧,陛下。”

(三江票說明如下:在電腦端投票,手機可選“電腦版”,進入起點頁面,左上方有“三江”字樣,點擊進入,頁面右側有“點擊領取”圖標,點擊,如果符合要求的話,就能得到一張票。頁面下拉,能看到《孺子帝》的封面,點擊投票即可。三江票每日可投一張,到4月24日下午14時結束。希望大家都能投下票,票數最多的作品下週好像還有一個推薦。謝謝。)

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東海王第四十章 回信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爭位者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第四百二十二章 僕人與將軍第五百五十章 朕一人定奪第四百七十九章 羣盜無主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一百一十三章 囂張的強盜第五十章 軟禁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陽皇叔第二百三十八章 點燃怒火純粹的感謝和不那麼純粹的自辯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談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兄弟之情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匈奴人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導(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零一章 漁翁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蹤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騰?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嶇之路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第三百八十二章 瞭解皇帝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奏章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換之道(一更)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一百二十二章 說服江湖人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囑託第五百四十九章 認輸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軍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進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七十八章 遺孤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一百五十五章 刀盾第六十二章 夜色籠罩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牆上下(求月票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襲晉城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賊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東海王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聖旨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通知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二百八十八章 醜王賭約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中的小君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無私仇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四十四章 犧牲第五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黑暗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第三百四十四章 車騎將軍第四百九十四章 東海王的麻煩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三百三十三章 勸降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第二百二十章 將軍請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五百四十九章 認輸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實人發怒第三十一章 聯繫者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驅狼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四百章 爲友報仇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嶇之路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錢
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東海王第四十章 回信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爭位者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第四百二十二章 僕人與將軍第五百五十章 朕一人定奪第四百七十九章 羣盜無主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一百一十三章 囂張的強盜第五十章 軟禁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陽皇叔第二百三十八章 點燃怒火純粹的感謝和不那麼純粹的自辯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談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兄弟之情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匈奴人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導(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零一章 漁翁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蹤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騰?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嶇之路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第三百八十二章 瞭解皇帝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奏章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換之道(一更)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一百二十二章 說服江湖人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囑託第五百四十九章 認輸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軍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進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七十八章 遺孤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一百五十五章 刀盾第六十二章 夜色籠罩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牆上下(求月票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襲晉城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賊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東海王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聖旨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通知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二百八十八章 醜王賭約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中的小君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無私仇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四十四章 犧牲第五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黑暗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第三百四十四章 車騎將軍第四百九十四章 東海王的麻煩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三百三十三章 勸降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第二百二十章 將軍請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五百四十九章 認輸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實人發怒第三十一章 聯繫者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驅狼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四百章 爲友報仇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嶇之路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