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

康自矯剛過二十歲,出身寒門,沒有任何說得過去的背景與靠山,卻偏偏恃才傲物,因此人緣不是很好。

他去年高中榜眼,傳言都說他本應是狀元,因爲卷子上的一點筆劃錯誤,與魁首失之交臂,另有一種說法,聲稱狀元早已內定,試官雞蛋裡挑骨頭,將康自矯硬生生貶爲第二名。

不管怎樣,康自矯大名遠揚,比狀元還受關注。

更讓他聲名鵲起的是,放榜不久,他就給皇帝寫了一份萬言書,指點江山、點評朝臣,好像自己就是未來的宰相。

萬言書不僅送交給皇帝,康自矯還留了一分副本,供人傳抄,歡迎任何人上門辯論。

還真有好事之徒登門,結果全都鎩羽而歸。

康自矯越發得意,也因此越發沒人緣,同一年的進士都已外派當官,至少也能去翰林院、國子監這類的地方暫時棲身,他卻一直在吏部待職,遲遲得不到任命。

韓孺子對此人的印象不是特別好,那份萬言書他仔細看過,覺得其中太多浮誇之辭,康自矯將萬言書四處傳播,更是令韓孺子不喜,上一回巡狩時沒帶康自矯,這一回也是多次猶豫之後,纔將其列爲顧問。

康自矯能言擅辯,每次會議只要有他在場,別人幾乎插不上嘴,韓孺子因此很少召見他,從未有過單獨交談。

韓孺子要破例一次,覺得自己既然能容忍南直勁,不妨也給康自矯一次機會。

韓孺子做了一下安排,召見康自矯在內的五名顧問,現場交給他們一項任務,與樓船將軍黃普公辯論。

這不是朝堂之爭,比較隨意,韓孺子坐在書桌後,兩名太監、兩名侍衛站在身後,其他人賜凳,但是所有人都寧願不坐,既顯氣勢,也是對皇帝的尊重。

黃普公平安回來才一天,仍未換上甲衣,腰身微微佝僂,怎麼看都像是出來公幹的奴僕,對面的五人都很年輕,四人進士出身,另一人幾年前棄文從武,在軍中頗有令名。

黃普公向皇帝躬身行禮,更加詳細地講述自己的想法,“末將曾常年在海上討生活,去過南洋一帶,在那裡見過八方物產,有大楚的絲綢、紙張,也有極西方的種種珍寶,說明海路可通。末將在島上時,與幾名西方商人關在一起,聽他們說,神鬼大單于近些年來勢頭極盛,已經佔據西方的大片土地,衆多王族被迫逃亡海上。神鬼大單于因此下令禁船,凡有靠岸者,焚船殺人,不留活口,以爲用這種辦法能將海上的逃亡者餓死,這說明他並不知道海上還有諸多小國,更不知道海上能與大楚相通。我知而敵不知,正可發起奇襲。”

平時最愛辯論的康自矯,今天卻一反常態,站在一邊沒吱聲,一名顧問先開口道:“由海路去往西方,費時多久?”

“順風的話幾個月,算上中途停留以及招募船員,至少要一年,也可能兩年。”

“途中可安全?我聽說海上風波險惡,十船出海,平安回來的不到五成。”

“沒那麼誇張,七八成是有的,如果船隻夠大,帶隊者又經驗豐富,基本不會出問題。”

質疑者搖頭,“一羣海盜,最遠去過南海,卻要前往西方,談何經驗豐富?”

“橫行東西的航行者不多,但是一路走一路尋找嚮導,不會中斷,商船能走,水軍也行。”

另一人上前道:“假如成行,將軍準備帶多少人?”

“不必動用朝廷軍隊,只需一些船隻以及聖旨,人的話,海盜有幾千人,途中再招一些,最後應該能達到七千到一萬人。”

“費時一到兩年,可能更久,卻只有不到一萬將士能夠登岸,如果神鬼大單于真有傳說中那麼厲害,這點人能做什麼?”

黃普公微微一笑,“兵者,詭道也,在皇帝與諸位面前,我說實話,到了海上,自有另一套說辭,南洋小國會以爲我帶兵十萬,到了極西方,那邊的人則會以爲我有戰船千艘、雄兵數十萬,再不濟,也能牽制神鬼大單于的兵力。”

第三人上前,“這就不對了,將軍一開始說是要奇襲,如今又要虛張聲勢,神鬼大單于豈不是會有準備?沒準也會建立水軍,以逸待勞,專待將軍自投羅網。”

“還是那句話,兵者,詭道也,我這邊做好種種準備,到了戰場上隨機應變。”

第四人開口道:“海盜皆是亡命之徒,分屬不同團伙,將軍一人,又曾爲海盜所俘,憑什麼服衆,能帶他們一路去往極西方開戰?”

“我就是海盜。”黃普公稍稍挺直身子,臉上帶着微笑,他知道,這件事遲早會被提起,不如自己先說出來,“諸位對海盜的瞭解都來自於傳言,我卻是親身經歷。如果說海盜與什麼人最相似,不是軍隊,不是混混無賴,而是商人。商人好利,海盜也好利,別相信那些海盜多麼勇猛、多麼兇殘的傳言,真正的海盜只打弱者,危險越小越好,除非利益足夠多,他們輕易不會冒險。”

“黃將軍要以利誘之?可是朝廷除了船隻與名號,什麼也不能給你。”顧問瞥了一眼皇帝,相信的確如此。

“船不重要,名號就夠了,大楚在南洋的地位頗高,與西域相似,鄧將軍能組建諸國聯軍,我也能。”

康自矯終於開口,“不一樣,西域處於神鬼大單于與大楚之間,兩強相爭,西域必然先受其殃,因此願意向鄧將軍提供士兵與糧草。南洋諸國遠離紛爭,如黃將軍所言,神鬼大單于甚至有可能不知道海上有這麼多小國,諸國完全可以置身事外,爲何要向將軍提供幫助?”

黃普公被問住了,猶豫片刻,“南洋那邊的情況還不清晰,可以到時候再說。”

“隨機應變?”

“對,隨機應變。”

“聽上去,黃將軍是要糾集一批海盜,拿着皇帝的聖旨,打着大楚的旗號,在海上四處招搖撞騙,成了,就去西方海上轉一圈,不成,就在南洋‘討生活’,進退兩宜,大楚拿這支‘水軍’可是一點辦法也沒有。事成,將軍建千古奇功,事不成,罵名皆歸大楚。”

黃普公也是棄文從武之人,嘴上並不笨,面對康自矯卻是力有不逮,臉色微紅,聲音也低了,“這個……在外打仗,總得先信任將軍,如果不相信,我說什麼也沒用。”

“朝廷要信任將軍,將軍也得努力取得朝廷的信任,孤軍遠赴萬里之外,將軍憑什麼取信於大楚朝廷?”

“呃……西域的鄧將軍如何取信於朝廷的?”黃普公反問。

“鄧將軍名門之後,人雖在外,親友家眷皆在大楚,因此得到信任。”

“這可難了,我就是一個人,連房遠親都沒有,可那些海盜一般人管不住,非得我親自跟着才行——要不然朝廷另派一位將軍,我擔任副將輔佐他,怎麼樣?”

“海盜都是你的人,朝廷就算派十位將軍,又能怎樣?還不是你說的算?”

黃普公無言以對,思忖片刻,轉向皇帝,“言已至此,末將沒什麼可說的了,一切唯請陛下裁定。”

韓孺子對黃普公的瞭解不是很多,說不上信任還是不信任,但他真心不想將一位大將放走,去進行一場前途難料的遠征,鄧粹那邊迄今沒有消息傳來,已經讓他很擔心。

“今天先到這裡,改日再論。”韓孺子沒做決定,但是有些事情需要他馬上拿主意,大楚水軍正在海上包圍海盜,是攻是退,需要皇帝儘快下達命令。

韓孺子決定讓海盜再擔驚受怕幾天。

衆人告退,韓孺子單獨留下康自矯。

康自矯在論戰中表現不錯,獲此殊榮其他人無話可說。

“不做辯論,康卿說說自己的想法。”韓孺子說道。

康自矯畢竟是儒生,注重禮儀,拱手之姿完美無缺,回道:“黃將軍在冒險,陛下若派黃將軍出征,也是在冒險。”

“哦?朕冒什麼險?黃將軍會背叛,破壞大楚的名聲?”

康自矯搖頭,“目前來說,極西方的確有一位神鬼大單于征戰諸國,勢如破竹,也曾派使者來大楚挑釁。可是這位大單于能在西方堅持多久、究竟會不會東攻大楚,都是未知之數。蠻荒之地,梟雄時起時落,神鬼大單于並非第一位。假如未來真有一戰威脅到大楚的生存,則海上遠征是陛下的深謀遠慮,也是黃將軍的千古奇功,如果沒有這一戰,或者神鬼大單于只是虛張聲勢,在西域就被攔住,則陛下免不了好大喜功的指責,黃將軍更是別有用心,乃是千古一奸臣。這纔是陛下的冒險,敵強,陛下強,敵弱,陛下會很尷尬,最終的結果不取決於陛下與黃將軍,而取決於神鬼大單于。”

韓孺子也被說得無言以對,笑道:“康卿說得有理。”

韓孺子輕輕擡手,身後的太監與侍衛明白意思,陸續躬身退出帳篷。

皇帝端正坐姿。

剛纔的辯論只是一次考驗,康自矯通過了,真正的挑戰纔剛剛開始。

大臣有狠穩準的“三招”,韓孺子要聽聽一名從未有過爲官經驗的榜眼如何應對。全本小說網

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門通知第四百二十二章 僕人與將軍第七十八章 遺孤第三百章 孰是孰非第一百八十三章 獨騎回營第四百三十一章 諸王之宴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六十二章 夜色籠罩第九十章 賭局第七十四章 紙上談兵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五十章 軟禁第三百一十六章 濃煙下的圍殲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二百三十七章 兄弟之情第四百二十三章 將軍風度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囑託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五章 齋戒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帝的困擾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負責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單于的女兒(求月票求訂閱)楔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後宮大勢第一百六十八章 掌印大將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軍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長輩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藥膳第三十三章 兄弟之約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一百四十七章 殘城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三百一十九章 飢渴交加第三百二十章 布衣聖旨第三百零五章 選妃之爭第三百七十二章 寵妃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薦儲君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換之道(一更)第五百四十章 書還在第七章 皇帝的招供第三百七十二章 寵妃第一百四十六章 齊王后人第二章 兄弟第二百九十一章 寶璽現身感謝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五十三章 慈順宮囚徒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無私仇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話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兒第二百七十一章 宰相臨終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五百零五章 重獲信任第三百二十三章 蹊蹺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三十一章 聯繫者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邊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九十七章 獨立小王國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二百二十七章 勢變第二百九十一章 寶璽現身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來與現在第八十七章 瘋僧瘋語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話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談第二百七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萬第一百三十六章 柴家人的一計第三百九十二章 鋪路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囑託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
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門通知第四百二十二章 僕人與將軍第七十八章 遺孤第三百章 孰是孰非第一百八十三章 獨騎回營第四百三十一章 諸王之宴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六十二章 夜色籠罩第九十章 賭局第七十四章 紙上談兵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五十章 軟禁第三百一十六章 濃煙下的圍殲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二百三十七章 兄弟之情第四百二十三章 將軍風度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囑託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五章 齋戒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帝的困擾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負責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單于的女兒(求月票求訂閱)楔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後宮大勢第一百六十八章 掌印大將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軍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長輩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藥膳第三十三章 兄弟之約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一百四十七章 殘城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三百一十九章 飢渴交加第三百二十章 布衣聖旨第三百零五章 選妃之爭第三百七十二章 寵妃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薦儲君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換之道(一更)第五百四十章 書還在第七章 皇帝的招供第三百七十二章 寵妃第一百四十六章 齊王后人第二章 兄弟第二百九十一章 寶璽現身感謝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五十三章 慈順宮囚徒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無私仇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話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兒第二百七十一章 宰相臨終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五百零五章 重獲信任第三百二十三章 蹊蹺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三十一章 聯繫者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邊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九十七章 獨立小王國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二百二十七章 勢變第二百九十一章 寶璽現身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來與現在第八十七章 瘋僧瘋語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話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談第二百七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萬第一百三十六章 柴家人的一計第三百九十二章 鋪路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囑託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