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尋親背後

外戚通常是麻煩的來源,可如果真找到的話,韓孺子決不能向母親隱瞞,那畢竟是他們母子的至親之人。

就在皇帝到來前不久,慈寧太后已經聽說了這個消息,身爲受此影響最大的人,她表現得非常平靜。

“唉,也是地方上多事,過去這麼多年,找來做什麼?再說,誰知道是真是假?萬一中間有一點偏差,宣揚出去,豈不令天下人笑話?”

“東海國若是沒有把握,也不至於報給朝廷,母親不妨留心一下。”韓孺子將東海國的公文交給宮女,宮女轉遞到慈寧太后手中。

慈寧太后迅速看了一遍,“東海國倒是真用心,人證、物證一大堆,許多事情連我自己都不記得,他們竟然都能查出來……”

慈寧太后搖搖頭,還是不太上心。

韓孺子上前一步道:“母親對兒時可還有什麼記憶?或許可以用來當作印證。”

慈寧太后微微皺眉,想了一會,說:“陛下真要尋親嗎?”

“當然,無論如何那都是母親的家人,也是朕的舅氏,如公文所言,當初也不是有意賣女,而是爲奸人所害,如今朕的外祖尚在,姨、舅衆多,果然爲真的話,那可是天大的好事。”

慈寧太后又想了一會,揮手屏退房間裡的宮女與太監,然後對皇帝道:“平恩侯夫人是崔家的女兒,有她摻在裡面,我總覺得不安。”

對平恩侯夫人,東海國的公文裡只提了一句,聲稱她路過東海國的時候,曾經提起過要爲太后尋找家人的事情,韓孺子也對此感到納悶,勸道:“不管平恩侯夫人有什麼想法,只要這真是舅家就好,朕一定要將他們接到京城,母親再也不會覺得孤單。”

慈寧太后笑了笑,“最難的時候都熬過來了……也是,‘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不是因爲陛下,東海國也不會這麼盡心盡力。小時候的事情我都忘得差不得了,只記得……有個小孩兒,經常叫我‘小姐姐’,我也不知道這是被拐之前,還是被拐之後的事情,只是有這麼一個印象。東海國的公文裡沒提過這件事,陛下如果有心,就派一個可信之人前去查驗。”

“明白。”韓孺子心中已有一個人選。

慈寧太后還是不太放心,補充道:“此事不可急躁,我在宮裡的生活很好,只要陛下無恙,我別無所求,不是非要找一羣親戚不可。”

“沒有十分把握,朕絕不會隨便認親。”

慈寧太后又笑了,“好吧,由陛下處置,我就不多說什麼了,不必事事通報,最後給我一個結果就好。”

“是,母親。”

“近日天涼,你在倦侯府有幾層被褥?府裡的人備好木炭了嗎?張有才年紀太小,要不要找一個老成些的太監去管事……”

慈寧太后更在意兒子的吃住,韓孺子一一回答,讓母親放心,然後告辭,將尋親當成一件大事對待。

第二天下午,平恩侯夫人進宮面見慈寧太后,心中的惶恐不安怎麼也掩飾不住,全都表現在蒼白的臉上,一進屋就向太后跪下。

慈寧太后還是王美人的時候,對崔家人就沒有好印象,那是一種摻雜了大量妒意的憎恨:同樣是側室,東海王的母親依仗自家的強勢,就能飛揚跋扈,甚至幾次威脅到正妻的地位,而王美人卻只能躲躲藏藏,無時無刻不在擔心自己與兒子的性命。

慈寧太后沒讓平恩侯夫人起身,由身邊的女官負責問話,幾句之後她就明白,這是一個趨炎附勢的女人,純粹是爲了討好自己,只是不知道,在這個女人的愚蠢背後,有沒有崔家的陰謀。

平恩侯夫人從父親那裡得到過死命令,幾問幾答之後,仍不肯告辭,厚着臉皮自薦,願意親往東海國查驗王家的真假。

慈寧太后同意了,但是強調一點:“此事朝廷自有決斷,你想去東海國可以,但是不要說是我派去的,更不能對朝廷的調查有半點干涉,明白嗎?”

平恩侯夫人不停磕頭,保證絕不亂說,出宮之後只覺得全身出了一層冷汗,心裡卻覺得納悶,慈寧太后沒有預料得那麼強硬蠻橫,反應稍顯冷淡一些,但是絕沒有怒意,父親到底在擔心什麼?

平恩侯夫人立刻去崔府見父親,將經過詳細說了一遍,最後道:“慈寧太后……好像挺好說話的。”

崔宏冷笑一聲,現在他可以向女兒解釋了,“慈寧太后隱忍多年,豈是那種遇事沉不住氣的人?就算心中懷疑,也不會當着你的面表露出來。”

“可她同意女兒去東海國……”

“當然同意,太后仍然以爲尋親之事有詐,她讓你去東海國不是爲了查驗真假,而是出事之後背黑鍋。”

平恩侯夫人大吃一驚,這才醒悟過來,慈寧太后根本就是給她設了個套,“如果……如果那戶人家是真呢?”

崔宏冷冷地說:“那你就是崔家的叛徒,慈寧太后或許會需要你,等崔家倒了,她再慢慢收拾你。”

平恩侯夫人離開崔府的時候失魂落魄,心裡明鏡似的,連父親也沒安好心,根本就是主動將她送到太后嘴邊,當作一件小小的獵物。

如果東海國那邊果然有詐,崔家絕不會承認與此有關,平恩侯夫人得獨自承擔,如果慈寧太后的家人沒有問題,崔家從此也會提防着這個大女兒。

平恩侯夫人地位太低,兩股勢力誰也沒將她當回事。

平恩侯夫人後悔莫及,思來想去,只能去向一個人求助,她恨這個人,可是也需要這個人的指點。

東海王接待了表姐,笑呵呵地恭喜她立了一功。

平恩侯夫人沒敢指責東海王,套了一會交情,說出自己的困境,“這可怎麼辦?我這一去,不是得罪太后,就是惹怒自家,好兄弟,無論如何你得爲我再出個主意,好人做到底吧。”

東海王笑着搖頭,“唉,我沒想到你這麼獨,當初給你出主意,是讓你跟崔家商量之後再做決定,沒想到……”

平恩侯夫人恨得牙真癢癢,臉上還得堆出苦笑,“是我太笨,沒領會你的意思,這回你說得詳細點,別讓我一個人亂做決定了。”

東海王露出爲難的樣子,想了一會,“好吧,最初是我給你出的主意,怎麼也不能半路甩手。”

平恩侯夫人連聲感謝。

“你現在感到爲難,覺得沒法同時討好慈寧太后與崔家,對吧?”

“可不就是,關鍵是哪一方我都得罪不起啊。”

“慈寧太后與崔家因何結仇?”

平恩侯夫人一愣,隨後乾笑一聲,“因爲……崔太妃?”

東海王平靜地點頭,“沒錯,其實雙方也沒什麼深仇大恨,真正的原因你也明白,無非是後宮爭鬥,雖然我的母親也在其中,我還是得這麼說,因爲這是實話。”

平恩侯夫人點頭,這的確是實話,她也的確明白,爭風吃醋在哪都一樣,皇帝有後宮之憂,侯門也不省心,爲了保住自己在苗家的地位,她不知恨過、鬥過多少女人,可她沒明白東海王現在說這些話有何用意。

東海王等了一會,見平恩侯夫人還是一臉茫然,忍不住笑了,“你還真是……我都說到這個分上,你還不明白?”

“明白什麼?好兄弟,你倒是說清楚啊。”

“如果平恩侯還有兩位寵妾,你是同時對付這兩人呢,還是拉攏一個對付一個?”

“當然……”平恩侯夫人終於明白了一點,“你是說慈寧太后與崔家其實可以聯手,這樣一來我就誰也不會得罪,反而討好雙方了?”

東海王點頭。

“可是聯手就得有敵人,敵人在哪?”平恩侯夫人想了好一會,“慈順太后?她現在已經不問朝政,上官家也已經倒掉……”

“上官家倒掉了嗎?東海國、齊國之亂是誰挑起來的?推舉英王稱帝的又是誰?如今叛亂已平,首惡卻沒有落網。”

“上官家還有人沒落網?”

東海王聳聳肩,“我不知道,你兒子不是去雲夢澤剿匪嗎?讓他好好打聽一下。”

平恩侯夫人深以爲然地點點頭。

見她還是不太開竅,東海王只好說得更明白一些,“別隻盯着上官家,還有海上的那些強盜。”

“海盜跟慈順太后有什麼關係?”

“大有關係,叛軍當中最重要的一股力量來自義士島,島民自稱是陳齊後人,就是他們一直在暗中策劃這起叛亂。”

“嗯。”平恩侯夫人聽說過這些事。

“義士島的一個人,改名叫孟徹,曾經是宮裡的侍衛,是太后從東海國帶進京的,這邊一出事,他就跑了,參與叛亂,是首腦之一,如今下落不明,不是躲在東海,就是藏身雲夢澤。”

“這件事我有耳聞。”

“瞧,所有事情你都知道,爲什麼不將它們聯繫在一起呢?”

平恩侯夫人腦子裡冒出無數個念頭,“你說得太對了,蹊蹺,太蹊蹺了,好兄弟……”

“我也只能說到這兒了,你回家慢慢想吧。”東海王送客。

平恩侯夫人離開王府時,將丟掉的魂魄都找了回來,但是暗下決心,這回絕不草率行事。

府裡的東海王給自己倒了杯酒,上官太后最大的破綻就是孟徹,東海王沒有告訴平恩侯夫人,孟徹的妹妹如今是皇帝最爲信任的侍衛。

另一頭,韓孺子發現,太后尋親是他與朝廷——尤其是宰相申明志——建立互信關係的良好契機。

(比較忙,第二章趕不出來了,向大家說聲抱歉,爭取週日補回來。)全本小說網

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九十五章 暗中求助第十三章 宮中的士兵(二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軍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報仇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帝的困擾純粹的感謝和不那麼純粹的自辯第四百九十三章 遷都之爭第五十章 軟禁第四百八十章 謀自己的反第六十章 宮門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實人發怒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請第四十四章 犧牲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陽第九十四章 缺錢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四百九十三章 遷都之爭第四百七十六章 傳染的不安第二百九十章 遙望齊魯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九十四章 缺錢第三十八章 撞門第三百三十三章 勸降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慾薰心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陽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第八章 十步之內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位皇帝第三百四十七章 飛石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七章 皇帝的招供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萬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第三十一章 聯繫者第二百七十一章 宰相臨終第一百七十四章 獨自決定第三章 聰明的孩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帝得病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嶇之路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之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軍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開與到達第六十二章 夜色籠罩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二十章 仁義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一百一十二章 祭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亂第七章 皇帝的招供第一百七十四章 獨自決定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與外孫第一百零九章 觀賞皇帝第七章 皇帝的招供第三百六十三章 後宮大勢第三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蹤第二百九十七章 輕重緩急第五章 齋戒第二百二十七章 勢變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二百二十四章 丟印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八十七章 瘋僧瘋語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
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九十五章 暗中求助第十三章 宮中的士兵(二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軍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報仇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帝的困擾純粹的感謝和不那麼純粹的自辯第四百九十三章 遷都之爭第五十章 軟禁第四百八十章 謀自己的反第六十章 宮門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實人發怒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請第四十四章 犧牲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陽第九十四章 缺錢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四百九十三章 遷都之爭第四百七十六章 傳染的不安第二百九十章 遙望齊魯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九十四章 缺錢第三十八章 撞門第三百三十三章 勸降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慾薰心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陽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第八章 十步之內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位皇帝第三百四十七章 飛石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七章 皇帝的招供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萬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第三十一章 聯繫者第二百七十一章 宰相臨終第一百七十四章 獨自決定第三章 聰明的孩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帝得病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嶇之路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之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軍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開與到達第六十二章 夜色籠罩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二十章 仁義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一百一十二章 祭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亂第七章 皇帝的招供第一百七十四章 獨自決定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與外孫第一百零九章 觀賞皇帝第七章 皇帝的招供第三百六十三章 後宮大勢第三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蹤第二百九十七章 輕重緩急第五章 齋戒第二百二十七章 勢變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二百二十四章 丟印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八十七章 瘋僧瘋語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