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讀史之怒

日過中天,一開始順風順水的宮變,也隨之急轉直下,前景越來越難以預料,步蘅如握着刀,對六名刀客喊道:“準備好,我說動手,你們就殺!”

六名刀客面面相覷,其中人一問道:“仙師真有這樣的密令?”

步蘅如還沒開口,羅煥章喝道:“不要胡說八道,淳于梟乃當世聖賢,怎麼可能出此下策?太后與皇帝一死,外面的大臣立刻就會迎立諸侯王進京繼位,哪來的天下大亂?”

步蘅如收刀入鞘,手忙腳亂地從袖子裡取出一張紙,打開之後向羅煥章展示,“淳于師的筆跡和指印,你總該認得吧,看看上面寫了什麼。”

羅煥章接過紙張,看了一會,皺起眉頭,“這不是他的筆跡,模仿得也太拙劣了。”嘴裡說着話,手上不停撕扯,最後隨手一拋,碎紙片紛紛落地。

步蘅如完全沒料到這一幕,眼睜睜瞅着“密令”變成廢紙,不由得大怒,拔出短刀,怒聲道:“羅煥章,你什麼意思?”

“我在挽救這個計劃,也在挽救你們的性命。”

六名刀客頻頻點頭,顯然更支持羅煥章,步蘅如臉上一會青一會紅,最後恨恨地說:“看你以後怎麼跟淳于師交待。”

“若有以後,就是立下了不世奇功,無需交待,若沒有以後,還交待什麼?”羅煥章退後兩步,在太后和皇帝身上各看了一眼,“我只需要你們當中的一個人,誰願意立淳于梟爲國師?”

太后和皇帝都不吱聲,另一頭的東海王說:“我願意啊,國師而已,你們早說,我早就同意了。”

羅煥章衝東海王豎起一根食指,示意他不要說話,目光仍在太后和皇帝身上掃來掃去。

太后先開口,答案很簡單:“我不做傀儡。”

羅煥章的目光停在皇帝身上。

韓孺子有一點心動,他一直就是傀儡,再當下去並無損失,還能救下許多人的性命,尤其是自己和母親的性命,他向母親望去,王美人極輕微地搖搖頭。

“連仁義都是小術,淳于梟所謂的‘大道’是什麼?”韓孺子沒有馬上回絕。

步蘅如還是很急,“不用跟他廢話……”

羅煥章伸出另一隻手,示意步蘅如也不要開口,更認真地盯着皇帝,“仁義本是大道,可是到了帝王手中,它成了小術,被用來欺瞞天下、統馭臣民,大道是返樸歸真,回到仁義的最初狀態,每個人都講仁義,但是仁義並不專屬任何一個人。”

韓孺子畢竟還年輕,聽得不是很懂,迷惑地問:“那還有皇帝嗎?”

“皇帝乃天下之賊。”羅煥章一出口就聳人聽聞,他卻一點也不在意,繼續侃侃而談,“皇帝以一人居於衆生之上,卻沒有高於衆生的品德,一開始他在治國,慢慢地就變成了治家,瞧瞧那汗牛充棟的史書吧,裡面不是爭權,就是皇帝的家務事,后妃、皇子、宦官、外戚、佞幸、寵臣……他們將朝堂變成了自家宅院,皇帝在裡面自得其樂,早忘了還有天下蒼生。”

韓孺子還好,一邊的東海王越聽越驚,喃喃道:“你從前不是這樣教我的。”

“從前?從前太祖是一位開國明君,晚年卻迷戀年輕貌美的妃子,差點廢掉太子;從前成帝是一位講仁義的好皇帝,卻對舅氏放縱,本朝外戚之禍由此發端;從前烈帝削諸侯、逐外戚,到了後期卻多疑嗜殺,連親生兒子都不放過;從前和帝頗有中興之質,卻因爲太后臨死前的哀求將外戚又扶植起來。從前……”

羅煥章胸膛起伏,心中憋悶多年的積鬱終於一吐爲快,目光先是盯着東海王,慢慢轉向太后,最後還是看着皇帝,“越到後期的皇帝,越沉迷於家務事,可武帝已經敗光了大楚的家底,沒人干涉的話,韓氏或許還能再折騰個七八十年,倒黴的卻是天下百姓。你覺得自己這個傀儡皇帝當得很冤嗎?不,在前朝的史書裡,像你這樣的皇帝每隔幾代就會出現一個,有時候還會連續出現,這是家務事鬧得不開可交的必然結果,也是皇朝衰敗的象徵。”

沒人反駁,羅煥章的目光越發嚴厲,好像屋子裡的人都是主動前來求教的弟子,而他對這些弟子一個都不滿意,“與其等大楚緩慢爛掉,不如快刀斬亂麻。”

太后突然大笑,“這纔是羅師,只是說法變了。好吧,大楚衰敗了、腐爛了,都是我們這些女人和外戚的錯,可你憑什麼相信淳于梟就能避開這一切?”

“因爲他沒有家,所以不會有家務事,從他開始,新朝的每一代皇帝都不成家。”

“難道以後的皇帝都是太監?”太后不相信這種說法。

“不是太監,但皇帝在登基之前都要去勢,淳于梟已經這麼做了。”

太后愣了一會,再度大笑,搖搖頭,甚至不願再做反駁。

羅煥章緩和語氣對韓孺子說:“你不僅是大楚末帝,也是最後一位世俗皇帝,在你之後,皇帝必須拋棄世俗的**,而且是主動拋棄,表明自己的品德高於衆人,纔有資格治國治民。”

東海王在另一邊冷笑,“天吶,我居然認你當過師傅,你就是一個瘋子,說的也都是瘋話,讓太監當皇帝,大臣也不能同意啊。”

“這只是習慣問題,堅持兩三代之後,所有人都會覺得不去勢的皇帝纔是壞皇帝。”羅煥章仍然盯着韓孺子,眼中閃爍着那種試圖說服對方的熾烈光芒,“你很聰明,比我預料得要聰明,也有一點仁義之心,如果你願意主動去勢,完全有機會在淳于梟仙逝之後重新當一名真皇帝。”

東海王提醒道:“陛下,你明白去勢的意思吧,就是以後只能跟太監一樣解手了,還不能娶妻生子。”

韓孺子在意的不是這個,深吸一口氣,覺得自己恢復了一些力氣,於是慢慢站起來,說:“‘一個人可以自私,但不能自私到以爲別人不自私’,我在想,羅師和淳于梟的私心是什麼?”

羅煥章一怔,這個皇帝總能讓他意外,也讓他惱火,“陛下到底受誰的影響,還是天生如此?竟然不相信這世上會有無私之人。”

門口露出一顆腦袋,衆人都受羅煥章吸引,一時沒有注意到,步蘅如第一個發現,嚇了一跳,慌忙揮刀,叫道:“當心!”

衆人都轉身,尤其是六名刀客,手中的短刀躍躍欲試,反而將門口的人又嚇了一跳。

“別亂來,我是來通稟的。”張有才急忙叫道,見刀客沒有動手,他慢慢跪下,向太后和皇帝分別磕頭,然後說:“左吉回來了,在門外喊着要見太后。”

太后冷臉不語,沒當這些話是說給自己聽的。

韓孺子問:“就他一個人?”

“我透過門縫看了,就他一個。”

“那……讓他進來吧。”

“遵旨。”小太監起身退出,向皇帝看了一眼,韓孺子微微一愣,隱約覺得張有才似乎在暗示什麼。

其他人沒有注意到小太監的眼神,都等左吉進來,他與皇太妃一塊去了勤政殿,應該能得到最新的消息。

左吉慌慌張張地跑來,在門檻外停下,向屋子裡探頭探腦,確認羅煥章等人掌控局勢之後,他才邁步進屋,習慣性地向太后下跪,“太后安好。”

“不錯,你還有幾分膽量,讓我刮目相看。”一直以來,太后表現得都很鎮定,這時卻在語氣中顯出明顯的怨恨。

“太后,這不能怨我,您現在跟從前可不一樣了,下手太狠,我這張臉經不住打啊。而且您將精力都用在大臣身上了,咱們多久……”

太后面色一寒,左吉閉嘴,羅煥章冷冷地哼了一聲,這正是他最痛恨的帝王“家務事”,喝道:“左吉,勤政殿那邊怎麼樣了?”

左吉上下打量羅煥章,“你先告訴我外面那羣太監和宮女是怎麼回事?說好了你們守內,我和皇太妃主外,一方失敗,咱們可就要輸個精光。”

“皇帝和太后都在,你擔心什麼?”

左吉爬起來,看了看了太后和皇帝,說道:“皇太妃進入勤政殿了。”

刀客們全都鬆了口氣,步蘅如更是如釋重負,看着滿地碎紙片,暗暗感激羅煥章,沒有他,自己非壞了大事不可。

羅煥章還不放心,問道:“大臣們肯聽旨了?”

左吉搖搖頭,“花侯爺奪了中郎將的印綬,帶領士兵衝破大臣的阻撓。”

“大臣呢,都抓起來了?”

“抓起來一部分,還有一些跑掉了。”

羅煥章眉頭緊皺,“顧命大臣裡有人跑掉嗎?”

“差不多都抓住了,只有殷無害那個老傢伙跑了,當時場面混亂,誰能想到他好幾十歲,跑得還能那麼快!”左吉頗有些不滿,他是來報喜訊的,結果還跟從前當奴婢一樣受到盤問,“殷無害掀不起風浪。”

“未必。”羅煥章已不像最初那樣自信,“等南軍的消息吧,如果那邊一切順利,就不用擔心殷無害了。還有,盯住廣華閣,那邊的刑吏可能會鬧事……”

話未說完,兩扇窗戶突然被推開,有人大叫:“陛下低頭!”

韓孺子撲到窗下,數根竹竿伸了進來,這些竹竿兩根連成一根,長達兩三丈,形成一道屏障。

“陛下快出來。”又有聲音叫道。

韓孺子回頭望了一眼,步蘅如等人已經從驚惶中反應過來,正揮刀亂砍,太后和母親大驚失色,沒有做出任何示意。

這是當機立斷的時候,韓孺子站起身,向窗外伸出雙手,馬上就被接住了。

(三江票說明如下:在電腦端投票,手機可選“電腦版”,進入起點頁面,左上方有“三江”字樣,點擊進入,頁面右側有“點擊領取”圖標,點擊,如果符合要求的話,就能得到一張票。頁面下拉,能看到《孺子帝》的封面,點擊投票即可。三江票每日可投一張,到4月24日下午14時結束。希望大家都能投下票,票數最多的作品下週好像還有一個推薦。謝謝。)

Wшw◆ ⓣⓣⓚⓐⓝ◆ c○

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五百零五章 重獲信任第七十八章 遺孤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三百三十二章 兩路逃亡第六十二章 夜色籠罩第十章 風波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攝魄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勢(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四十六章 齊王后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點燃怒火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三百一十六章 濃煙下的圍殲第二百七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動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親不認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三十六章 憤怒的皇后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三十九章 臨陣之賭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後的將軍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楔子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二百七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三百七十章 點醒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將不老第三百四十四章 車騎將軍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匈奴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薦儲君第一百七十九章 無字之信第二百三十九章 出城第一百零六章 河邊小寨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一百三十一章 受封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一百零八章 真龍天子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二百二十二章 譚家的女兒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二百七十章 寬赦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三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有門道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糧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一百零九章 觀賞皇帝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一百一十章 望氣的奧妙第五百二十八章 京城之火第五百零五章 重獲信任第四百七十章 敗得蹊蹺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動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四百一十一章 太監的算計第五百三十三章 思帝之亡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好的師傅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斷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後一句話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第二百七十章 寬赦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亂第一百八十三章 獨騎回營第二百章 雪林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東海王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
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五百零五章 重獲信任第七十八章 遺孤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三百三十二章 兩路逃亡第六十二章 夜色籠罩第十章 風波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攝魄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勢(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四十六章 齊王后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點燃怒火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三百一十六章 濃煙下的圍殲第二百七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動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親不認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三十六章 憤怒的皇后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三十九章 臨陣之賭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後的將軍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楔子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二百七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三百七十章 點醒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將不老第三百四十四章 車騎將軍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匈奴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薦儲君第一百七十九章 無字之信第二百三十九章 出城第一百零六章 河邊小寨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一百三十一章 受封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一百零八章 真龍天子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二百二十二章 譚家的女兒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二百七十章 寬赦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三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有門道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糧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一百零九章 觀賞皇帝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一百一十章 望氣的奧妙第五百二十八章 京城之火第五百零五章 重獲信任第四百七十章 敗得蹊蹺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動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四百一十一章 太監的算計第五百三十三章 思帝之亡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好的師傅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斷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後一句話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第二百七十章 寬赦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亂第一百八十三章 獨騎回營第二百章 雪林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東海王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