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齊王后人

(求訂閱求月票)

韓孺子的確在堅持練功,即使在最忙的時候也沒想過要放棄,每天花的時間不多,但是極少中斷,這已經成爲他的一個習慣,而且他也感受到了一點好處,從疲憊中恢復得明顯比較快,尤其是與東海王相比。

可要說打架,他學過的那點內功和幾套半生不熟的拳法,完全沒用。

孟娥一掌拍來,韓孺子連方向都無從判斷,只能以胸膛硬抗。

砰的一聲,韓孺子感到一陣氣悶,身體沒有後仰,反而前傾,他以雙手在牀上撐了一下,才勉強保持平衡。

第二掌又來了,韓孺子仍然無處躲避,這回改爲後仰,同樣以雙手撐起身體,沒有完全倒下。

砰砰砰,孟娥的手掌接二連三拍來,韓孺子全無招架之力,像不倒翁一樣前傾後仰,心中惱怒,可是胸口總憋着一股氣,連話都說不出來。

如此十幾次,孟娥終於住手,韓孺子大口喘息,好一會纔將胸口的悶氣化解掉,正要開口,外面傳來張有才關切的詢問:“主人,需要幫助嗎?”

“不用,我已經躺下了,你去休息吧。”韓孺子平靜下來,不管怎樣,孟娥並無惡意。

張有才在外面哦了一聲。

等了一會,韓孺子小聲道:“你還在嗎?”

又過去一會,孟娥回道:“在。”

“這就算比武了?”

“嗯。”

“我輸了還是贏了?”

“你要是輸了,就不會聽到我的聲音了。”孟娥沉默了一會,“你的確在堅持練功,或許也會堅持奪回帝位。你想知道什麼?問吧,我不會再有隱瞞。”

“你和楊奉一直認識嗎?”韓孺子馬上問道。

“是他將我們兄妹介紹給太后的,那時候太后還是王妃。”

韓孺子心中一動,楊奉向來只追隨最有前途的人,看來他早就看好太后,但這件事只能以後問楊奉,於是他又道:“你們兄妹二人一個保護太后,一個……教我內功,想必所圖之事不小,到底是什麼?”

孟娥沉默了一會,“我們兄妹二人不姓孟,姓陳。”

“嗯。”陳是一個很普通的姓氏,韓孺子聽不出任何信息。

孟娥又沉默了一會,“我們是齊王的後人。”

“什麼?”韓孺子着實嚇了一跳,馬上反應過來,自己弄錯了,“哦,不是謀逆的齊王,是……與太祖爭奪天下的齊王陳倫?”

“沒錯,我們兄妹是齊王的六世孫。”

“一百二十多年了。”韓孺子不知說什麼纔好。

“也不算很久,韓氏沒忘掉過去的事情,記在了國史裡,我們也沒忘記,記在了心裡。”

“你們……想復國?”韓孺子終於明白孟氏兄妹圖謀的是什麼了。

“嗯。”

“那不可能。”韓孺子脫口道,馬上換上更認真一些的語氣,“那不可能,雖然我現在不是皇帝,爲了拉攏追隨者我什麼都可以說、可以做,但在這件事上我不能騙你,任何一個韓氏子孫都不會允許陳氏恢復齊國,如果太后向你們許諾了,她一定是在撒謊。”

“我們要的不是齊國土地與百姓,而是齊國的名號。”

“我不明白……”

“大楚周邊還有許多國家,地方由我們選,只需精兵兩三萬,就能恢復齊國,不分大楚的一寸土地。”

“只是借兵而已。”韓孺子覺得這倒可以考慮一下。

“還有事後的承認,齊國願意向大楚稱臣。”

這回聽上去不是那麼離譜了,韓孺子想了一會,“即便如此,這也不是一個普通要求,大楚皇帝不會隨便派兵攻打周邊小國。”

“肯定會讓大楚師出有名。”

“好吧,假設我能幫你,你拿什麼交換呢?內功……我只能感謝你,不會用幾萬精兵和一個國號來交換。”

“我給你的條件和給太后的條件是一樣的:有朝一日,當你認爲值得的時候,你會有求於我,只要你開口,我會同意,那就算交易了。”

“你曾經救過我兩次,我還沒有報答過你。”韓孺子希望能減少“交易”中的生硬。

“那是我主動做的,內功也是贈送的,讓你知道我有多大本事,僅此而已,你不用報答,我也不需要。”

韓孺子真想告訴孟娥——其實是陳娥——無論多強的武功,都不可能用來換取建國,以孟氏兄妹的性格,也沒法統治一個國家,哪怕是個蕞爾小邦。

可他說的是:“好吧,你會留下來嗎?”

“我會去碎鐵城,但你不用管我在哪,想找我的時候,在將軍府外牆上寫幾個‘陳’字,當晚我會來見你——字寫大一點。”

“記住了。”

“別爲小事找我,當你在牆上留記號,就意味着你會同意我的條件。”

韓孺子覺得自己永遠也不可能留記號,“內功呢?你還會繼續教我嗎?”

“你還要再練幾個月。”

“然後呢?”

孟娥的聲音消失了,跟從前一樣,來去無聲,從不打招呼。

太后歷經這麼多波折,也沒有過“必須”用到孟氏兄妹的時候,韓孺子覺得自己更不會,他需要的是軍隊、是名聲,不是一兩位江湖高手。

他默默地練了一會內功,躺下休息,終於在十步之內感受到一點安全。

次日凌晨,韓孺子被張有才叫醒,匆匆吃了一點早飯,穿上盔甲,準備出發。

楊奉與北軍衆人已經提前一步離去。

東海王也醒了,睡眼惺忪,與韓孺子在帳外相見,問道:“你還真是不怕累,我都開始希望快點到碎鐵城了,只要能連睡三天,付出多大代價都行。”

行軍很辛苦,即使不用擔心敵人的偷襲,也要早起晚睡,一切都是爲了準時到達指定地點。

勳貴子弟們大都疲倦不堪,許多人連盔甲都沒穿,坐在馬背上晃晃悠悠,可憐那些隨從,自己也是又累又困,卻要看護主人的安全,不敢稍有鬆懈。

崔騰又耍賴了,被兩名隨從合力抱上馬匹,他還不高興,命令他們滾蛋,擡起頭,惡狠狠地看了韓孺子一眼,他每天早晨都這樣,隨着太陽升起,神情纔會逐漸緩和。

韓孺子騎馬守在大門口,看着隊伍出營,數名軍吏站在鎮北將軍身邊,一絲不苟地查點人數、馬匹與車輛,記錄在冊。

東海王陪在韓孺子身邊,突然說:“對了,我打聽到一件事,不知你聽說過沒有?神雄關的將軍姓吳。”

韓孺子瞭解的小道消息一多半是從東海王這裡聽來的,“姓吳?難道是……”

“正是。”

姓吳,並能受到東海王重視的人只有一個可能,此人乃是當今皇帝的親舅舅。

皇帝有三個舅舅,早年間因太子之禍被髮配南疆,半年前才蒙赦回京,匈奴大舉入侵的時候,他們是第一批主動上書請戰的外戚。

“哪一位?”韓孺子問。

“吳修。”

吳修是皇帝二舅,韓孺子想了想,“跟咱們無關,北軍兵馬埋伏在關外的山谷中,不受神雄關節制。”

“那倒是,不過今日過關之後,再想回京可就難嘍。”

韓孺子看了東海王一眼,“回京要有朝廷旨意,誰守關也得放行。”

“呵呵,你說得對。”東海王微笑道。

軍吏已經提前完成了過關的一切文書往來,城門大開,其他人不準通行,四千人馬與車輛迅速過關,在城中不做片刻停留。

在城門裡,韓孺子和東海王見到了守關的武威將軍吳修,那是一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臉上仍有多年辛苦勞作所留下的滄桑,神情過分嚴肅。

雙方相隔十幾步,在軍吏的提醒下,互相看了一眼,點點頭,就算見過面了,誰也沒說話。

韓孺子還在城外的時候就一直在打量神雄關。

神雄關建在兩座山峰之間,城牆比京城還要高聳,城池不大,街道兩邊儲物的倉庫比住人的營房更多,此地易守難關,的確不需要太多駐軍,必要的時候,關內各地的軍隊都能過來支援,相距最近的軍隊半日即到。

穿過神雄關之後,道路下行,並且越來越曲折狹窄,韓孺子勒馬回頭望了一眼,從北邊望去,關口越發堅不可摧,忍不住讚道:“真不愧‘神雄’兩字。”

東海王略顯茫然,“這裡離京城明明更近,可我卻覺得更遠了。是你帶我們出關的,別人我不管,我是一定要活着回來的,你得給我一個保證。”

“保證什麼?保證你不被雷劈着、不被石頭砸到、不被匈奴人的箭射到嗎?”

“嘿嘿,你就笑吧,看你能笑多久。”

由神雄關到碎鐵城二百餘里,快馬加鞭一日可至,大軍行進得比較慢,要走兩天。

途中每經過一處山谷,韓孺子和東海王都會親自去看看,確有兩處山谷已經平整土地,由少量士兵看守,顯然是爲建營而準備,據說更遠的山谷裡還有已經成形的軍營。

東海王稍稍放心,其實他也知道,圍殲匈奴人這麼大的事情,沒人敢拿來開玩笑,他現在擔心另一件事了,“絕不能在碎鐵城過冬,打完匈奴人就走,即使不能回京,也要留在關內,關外太危險。”

兩邊的山巒逐漸變矮,第二天中午,全軍走出山區,望見了二十里以外的碎鐵城。

蒼茫的天穹之下,城池小得像是一座帳篷。

韓孺子牢牢記住楊奉告訴他的那個人名:房大業。全本小說網

第四百零一章 獻禮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五百二十章 逃難路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無私仇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長輩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兒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神不寧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三百五十章 誰包圍誰?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來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嶇之路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四百七十四章 後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八章 十步之內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三百五十章 誰包圍誰?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二百九十章 遙望齊魯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邊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欠人情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匈奴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邊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十章 風波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四百五十章 親人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三百七十章 點醒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爭位者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來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蘆葦”第一百二十二章 說服江湖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薦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二百四十章 東海王準備好了第二百八十章 洛陽城外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五十章 軟禁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神不寧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四百二十章 轎起轎落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動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二百零八章 糧倉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諾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十七章 凌雲閣上凌雲志第四百八十一章 盯得最緊第五百一十章 西進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請第二百三十六章 外面的威脅第二百零五章 書與殘酒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四百七十九章 羣盜無主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後的將軍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選擇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一百七十九章 無字之信第三百四十章 絕不能退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脈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五百二十八章 京城之火
第四百零一章 獻禮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五百二十章 逃難路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無私仇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長輩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兒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神不寧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三百五十章 誰包圍誰?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來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嶇之路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四百七十四章 後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八章 十步之內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三百五十章 誰包圍誰?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二百九十章 遙望齊魯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邊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欠人情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匈奴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邊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十章 風波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四百五十章 親人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三百七十章 點醒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爭位者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來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蘆葦”第一百二十二章 說服江湖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薦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二百四十章 東海王準備好了第二百八十章 洛陽城外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五十章 軟禁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神不寧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四百二十章 轎起轎落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動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二百零八章 糧倉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諾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十七章 凌雲閣上凌雲志第四百八十一章 盯得最緊第五百一十章 西進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請第二百三十六章 外面的威脅第二百零五章 書與殘酒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四百七十九章 羣盜無主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後的將軍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選擇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一百七十九章 無字之信第三百四十章 絕不能退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脈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五百二十八章 京城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