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翻窗

又過了兩天,韓孺子才找到機會與皇太妃單獨交談。

名義上,內宮的總管人是皇后,可崔小君也跟皇帝一樣有名無實,一切權力都在太后手中,當太后忙於與大臣爭權奪勢的時候,內宮就交歸皇太妃管理。

皇太妃每天都來皇帝居住的泰安宮巡視一圈,可是想屏退衆多隨從卻也不易,總得有個理由。

太后就是唯一的理由。

“小皇后一怒,太后有點擔心你會倒向崔家了。”這天傍晚,皇太妃終於可以不受懷疑地屏退太監與宮女。

“有東海王在,我怎麼會……哦,這也是太后將東海王留下的原因之一吧。”韓孺子明白了,東海王差不多就是崔家的天然屏障,時刻提醒韓孺子,崔家不可能接受別的皇帝。

“太后只是有點擔心,我相信陛下不會倒向崔家,崔家勢力太大,朝野矚目,也是太后盯得最緊的一塊。”

“想都沒想過。就算我願意,崔家也不願意。”韓孺子的確沒想尋求崔家的支持,“羅煥章是怎麼回事,他是東海王的師傅,應該算是崔家的人吧?”

“羅先生不只是崔府西席,還是東海名儒,教過不少弟子,其中也包括太后與我。”

桓帝還是東海王的時候,力推仁義治國,爲作表率,延請國內知名的儒生進府教化後宮,時間不長,隔簾授學,先生與弟子相互間只聞其聲不見其人,衆多名師當中羅煥章給府內諸人留下的印象最深。

羅煥章不願做官,卻喜歡教書,基本上來者不拒,上至王侯將相下至販夫走卒,都有他的弟子,交遊遍及天下,許多友人甚至是崔家的仇敵,他也從不避諱,而是公開交往,崔家爲搏名聲,反而還要小心侍候這位教書先生。

朝中大臣不乏羅先生從前的弟子,大都是正統的保皇派——不管皇帝是誰,只要正式登基,就是他們保護的目標,當他們想要與深宮裡的皇帝取得聯繫時,很自然地想到了正在教授國史的羅煥章。

羅煥章則想到了上官皇太妃。

Wшw✿t t k a n✿C○

皇太妃還是東海王府裡的端良人時,負責養育王子,爲此傾盡心血,王子需要良師教授時,她第一個就想到了羅煥章,派人以重金延請。

羅煥章卻是個大忙人,當時正在外地雲遊,等到重返東海國的時候,王府已爲王子請到師傅,但是隨時都願爲羅師換人,羅煥章聽聞之後,立刻離去,甚至沒在家過夜,絕不願奪人之美。

即便如此,端良人和東海王妃仍將羅煥章視爲王子之師,王子從八歲起就給羅煥章寫信討教疑難,羅煥章無論身在何處,接信必回,直到東海王被封爲太子,王子成爲皇太孫,羅煥章中斷聯繫,不再回信。

王子的信裡一定是透露了某些細節,羅煥章很早就猜出上官氏姐妹之間暗藏矛盾,可能比當事人察覺得還要早,他視之爲自己不該瞭解的秘密,從未向外人透露,可是當他要在皇宮裡找一位聯繫者時,馬上想到了皇太妃。

兵行險招,羅煥章此舉冒着生命危險,如果他此前猜錯了,或者皇太妃與太后早已合好如初,他的試探就是在往自己脖子上架刀。

他猜對了。

“羅師與我都不求顯達,他爲仁義,我爲報仇,陛下事後獎賞那些暗中支持您的大臣即可,至於羅師,連名字都不要提。”

回想羅煥章的形象,韓孺子由衷地說:“東海王真是幸運。”

皇太妃微笑道:“是崔家幸運,當時羅師正在京城訪友,這位友人恰好得罪崔家,羅師爲了救人才同意進府擔任西席一職,可他不是崔家的人,從前不是,現在更不是,羅師和他教出的弟子們,向來反對外戚干政。”

韓孺子心中的信任又多了幾分,終於問到最重要的事情:“我要怎樣才能制伏左吉?”

皇太妃沉默了一會,“左吉的事情太醜陋,我不想說,我只能告訴陛下:每天上午送陛下前往凌雲閣之後,左吉都會去附近的仙音閣休息,陛下若能出其不備闖進去,十有**會捉到他的把柄,只需威脅說要將事情捅到太后那裡去,左吉就會老實聽話。”

韓孺子撓撓頭,皇宮裡總有“能做不能說”的事情,這讓他困惑不已,“左吉的把柄連太后都不知道,皇太妃怎麼會知道?”

皇太妃笑道:“登高望遠,卻偏偏看不到山下的風景。太后盯着的是崔家、是朝堂、是遠在數千裡之外的齊王,卻忽略了身邊的左吉。知道左吉把柄的人除了我還有幾個,可是誰也不會向太后告密,因爲太后一怒之下會連告密者一塊收拾掉。”

皇太妃臉上的笑容消失,身爲親妹妹和最受信任的人,她在太后面前也沒有太多的安全感。

皇帝不用擔心太后的憤怒,因爲他本來就是太后早晚要除掉的傀儡。

韓孺子想了想,“仙音閣,我只要突然闖進去,就能抓到把柄?”

“我不保證十拿九穩,陛下進入凌雲閣兩刻鐘之後再去闖仙音閣,最有可能撞到左吉的醜事。”

“醜事……究竟有多醜?”

皇太妃微笑着搖搖頭,有些話她怎麼也說不出口。

兩人不能聊得太久,皇太妃起身,“我會告訴太后,說陛下感激小皇后的幫助,但是對崔家仍無好感。”

“好。”韓孺子開始考慮怎麼才能在聽課中途硬闖仙音閣,雖然兩處相隔不遠,對於皇帝來說,卻不啻於一場千里奔襲,皇太妃已經走到門口了,他突然想起自己還有一句話沒問:“最後你要怎麼報仇?大臣要怎麼處置太后?”

皇太妃微微躬身,“奪走太后的權力就是我想要的報仇,至於如何處置——等陛下親政,就由陛下一人決定了。”

十步以外、千里之內即是皇權所在,十三歲的韓孺子不禁怦然心動,他知道自己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不是處置太后,也不是追捕齊王,而是將母親接到身邊,還有,要將劉介放出來,讓他繼續掌管寶璽,如果他在牢裡還活着的話。

夜裡睡覺的時候,韓孺子幾次從夢中醒來,以爲能聽到孟娥冷冷的聲音,結果都是錯覺。他真希望孟娥能出現,好從她那裡現學幾招輕功,他幻想自己能在大白天飛檐走壁,直闖仙音閣。

恐怕孟娥本人也做不到這一點,她和兄長孟徹好幾天沒出現,或許是被太后派去執行任務了。

皇太妃指出一條路,卻沒有指明如何繞過關卡,皇帝得自己想辦法。

辦法不會說有就有,次日一整天韓孺子都在思索,結果一無所得,他甚至想讓東海王幫忙,很快就放棄了這個打算,他與東海王的交易只限一次,絕不能再有第二次。

皇帝生母那邊還沒有回信,花虎王已經找出王美人的住址,卻沒有合適的藉口前去拜訪,只能等待一陣子再說。

這天夜裡,宮女佟青娥在幫皇帝更衣時,手掌總是停留不去,像是在撫摸,韓孺子再年輕也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所以換小太監張有才過來幫忙,同時打定主意得儘快動手了。

他沒有斥責佟青娥,宮女的每一個動作都那麼笨拙而生硬,顯然是被迫做這種事。

左吉不僅自己做醜事,還要強迫別人跟他一樣醜陋,韓孺子隱約明白皇太妃所謂的“醜事”是什麼了,心中厭惡,卻越發堅定了要收拾左吉的決心。

辦法就像是不小心丟失的隨身物品,千尋萬尋不見,目光隨意一掃,發現它就在咫尺之外,韓孺子想了兩天也沒制定出完美的計劃,第三天上午聽課的時候靈機一動,找到了辦法。

講課的是位老先生,功力深厚,只用了一刻鐘就將東海王和兩名太監講得昏昏欲睡,韓孺子突然站起身,向門口走去,老先生茫然地看着皇帝,嘴裡還在背誦《樂經》片段。

韓孺子衝老先生點點頭,指指自己的肚子,示意要去出恭。

老先生沒有反對,東海王趴在書案上就要睡着了,門口的兩名太監倒是馬上清醒過來,韓孺子腳步不停,徑直往外走,右手在肚子上揉了兩下。

老太監示意年輕太監跟隨皇帝,他留下繼續打盹。

在隔壁房間裡,年輕太監端來淨桶,皇帝解小手,辦法一下子從心裡蹦出來,“桶沒倒過嗎?爲什麼味道這麼大?”

“啊?”年輕太監平時儘量不與皇帝說話,這時頗爲惶恐,怕的卻不是皇帝,“奴才這就去……”

太監抱着淨桶匆匆下樓,房間裡只剩皇帝一個人。

後窗開着。

再多考慮一會,韓孺子可能都會放棄這個主意,可太監很快就會回來,他需要馬上行動。

凌雲閣有兩層,講課是在樓上進行,翻窗出去之後能踩在一樓的屋檐上,離地面還挺高,不過附近有幾株大樹,其中一株的樹枝正好伸到窗邊,韓孺子仍然沒有細想,跳上樹枝,抓着更高些的枝條,幾步跑近樹幹,慢慢爬下去,落葉簌簌,他也不管,如果被太監發現,就當是一場胡鬧好了。

離地面不遠,韓孺子跳下去,心中稍安,一轉身,發現數名侍從正用難以置信的目光看着他。

翻窗爬樹的皇帝,他們連聽都沒聽說過,今天卻親眼看到了。

沒人說話,沒人敢說話,只有落葉還在輕輕飄落。

“隨朕來。”韓孺子說,如果這些人不聽命令,他就只能承認慘敗了。

(求收藏求推薦)

第五十八章 翻牆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五百三十五章 招降純粹的感謝和不那麼純粹的自辯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三百一十六章 濃煙下的圍殲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十七章 凌雲閣上凌雲志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四百三十四章 熱鬧的新年第一百零六章 河邊小寨第二百章 雪林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騰?第一百七十八章 東海王的承諾第九十七章 獨立小王國第一百四十六章 齊王后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爭位者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錢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報仇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開與到達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四百九十七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四百八十章 謀自己的反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訪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第三百零九章 聲名遠揚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一百五十五章 刀盾第二百三十八章 點燃怒火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計劃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囑託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四十章 回信第二百七十六章 皇帝家事第五百零五章 重獲信任第三百六十一章 送禮第一百七十八章 東海王的承諾第五百三十三章 思帝之亡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四百九十三章 遷都之爭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險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感謝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三百八十七章 隱而不退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二百七十七章 習慣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單于讓步第三百一十九章 飢渴交加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計策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狀元之選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好的師傅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計劃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驅狼第四百二十三章 將軍風度第七十二章 訛詐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戰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萬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挾(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
第五十八章 翻牆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五百三十五章 招降純粹的感謝和不那麼純粹的自辯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三百一十六章 濃煙下的圍殲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十七章 凌雲閣上凌雲志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四百三十四章 熱鬧的新年第一百零六章 河邊小寨第二百章 雪林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騰?第一百七十八章 東海王的承諾第九十七章 獨立小王國第一百四十六章 齊王后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爭位者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錢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報仇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開與到達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四百九十七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四百八十章 謀自己的反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訪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第三百零九章 聲名遠揚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一百五十五章 刀盾第二百三十八章 點燃怒火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計劃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囑託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四十章 回信第二百七十六章 皇帝家事第五百零五章 重獲信任第三百六十一章 送禮第一百七十八章 東海王的承諾第五百三十三章 思帝之亡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四百九十三章 遷都之爭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險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感謝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三百八十七章 隱而不退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二百七十七章 習慣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單于讓步第三百一十九章 飢渴交加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計策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狀元之選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好的師傅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計劃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驅狼第四百二十三章 將軍風度第七十二章 訛詐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戰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萬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挾(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