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將軍也並不是個庸人,經沮授這麼一提醒,立刻就想起從延津南下之前,沮授曾經提出分兵襲擾曹軍側翼的建議。
而當時袁紹也拿這個建議徵詢過身邊的其他謀臣,謀臣們意見並不一致,有支持也有反對。
如郭圖就明言反對,聲稱分兵少則無用,分兵多則薄大軍主力之勢,於決戰不利。
而更多的是像逢紀一般不贊同也不反對,只是覺得時機未到,待到合適的時機,必要別遣偏師以試圖從側翼打開局面。
幾方意見相持不下,最終這個計劃也就擱置了下來,直至被沮授當着衆人之面再度提及。
袁紹思忖片刻,問道:“具體如何應對?”
沮授早就籌謀於胸,侃侃而談道:“如今之勢,我軍取攻勢,而曹軍爲守勢。河南、陳留、濟陰等地皆是曹孟德治下之地,其攻無可攻,擾無可擾,曹軍別遣偏師,唯斷我運道而已。”
“我軍若在運道之上陳兵駐守,固然可保一路一地不失,然運道漫長,曹軍總能乘隙而擊。我軍唯有多派士卒押運,不使其能輕易得手,並遣偏師主動出擊,化被動爲主動。”
“如今我深入曹軍腹地,偏師大可以去襲擾各地城池,若其無備直接攻取,若其有備也可恫嚇一番,使司兗諸城人人自危。且如今正值夏收時節,若可截取曹軍之新麥,則可縮短我之運道,又疲弱曹軍之勢。”
袁紹聽得頻頻點頭,覺得沮授雖然脾氣差了點,但水平還是相當高的。
沮授下首的郭圖見沮授大出風頭,立刻出言道:“某以爲不然,司兗各城雖無曹軍主力駐守,然各地郡縣守卒俱全,豈能如此輕易取之?且奮威此策,既要攻略城池,又要截斷曹軍新麥,人少恐不敷使用,人多則易分薄我軍軍勢,不利於與曹賊決戰。爲今之計,還當早日引兵向南,若能一戰摧破曹軍主力,則其餘之事皆易與爾!”
聽到郭圖站出來反對,其餘與郭圖相善的謀臣便紛紛出言幫腔,而少數贊成沮授策略的也幫着沮授說話,雙方各執一詞,又爭辯了起來。
袁紹在主座之上頭大無比,每次但凡商議些事情,手下的謀臣們就嘵嘵不休,沒個消停。
此事一直旁觀兩方爭論,默不作聲的逢紀突然插話道:“紀有幾事不解,敢問於公與、公則。”
論年紀資歷,逢紀比沮授、郭圖都要老到,而他此刻說話客氣,沮授、郭圖便都應承道:“元圖請問。”
逢紀先是向沮授一揖,問道:“公與,若如你所云,別遣偏師襲擾曹軍司兗腹地,若是能打下幾座城池,我軍當守還是不守?”
沮授想了想,答道:“若能護持我之運道,則可酌情分兵駐守,若是遠離運道,則不宜守備,唯任命親我之守令長自守可也。”
逢紀點了點頭,又轉而問郭圖道:“公則,若聽憑曹軍偏師襲擾我之側後,斷我運道,於我軍是利是弊?”
郭圖被這麼一問,有些不樂,板着臉道:“自然是弊,可只需加強押運兵力,足可護持運道。”
逢紀也不與郭圖去辯,只是淡淡一笑,再問沮授道:“公與以爲,若別遣偏師,當點選多少人馬爲宜?”
沮授答道:“若過少則不足,過多則運轉不靈,司、兗兩地各遣數千人足矣。”
逢紀再轉而問郭圖道:“公則,若分出萬餘人馬,可會對前線戰事不利乎?”
郭圖已經聽出來逢紀有些拉偏架的意思,但這問題又不能不答,便說道:“若是萬餘人馬自然不足以影響前線戰局,只是恐這些人手不足以牽制曹軍。”
逢紀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回答,轉而面向高居主位的袁紹一揖道:“啓稟大將軍,沮、郭二君所思所慮皆有其原委,然亦可存異而求同。我河北將士盡皆精銳,數千人亦足以攪動時局,若選一二精幹之將,未嘗不能在大軍主力之外打開局面。”
“且彼既來,而我不往,亦非禮也!還望大將軍明斷。”
雖然逢紀在這裡曲解了《禮記·曲禮》裡的篇章,但用在此處倒也貼切。
袁紹對於逢紀的這番表現是滿意的,長久以來,他手下的一衆謀士裡更多的是勾心鬥角,遇事爭執不停,鮮少有人願意出來調停,即便是有人願意調停,往往也起不到太好的效果。
這其中雖然也有他暗中默許手下人各成派系互相牽制的因素在內,但往往真個遇到要緊的事情卻也令他煩惱不已。
如今逢紀的表現不偏不頗,持中公允,尤其是這最後一句話說到了他心坎裡,也不能任由曹孟德屢屢派人襲擾,還當要狠狠反擊纔是。
袁紹既然決定了,也不含糊,直接爲此事定了基調道:“那就議一議遣何人出馬吧!”
袁紹話音剛落,座中那些剛纔不怎麼說話的統兵武將們紛紛跳了出來請戰。
這些將領裡大都是這些時日來沒撈到主攻任務的將校,而高覽、張郃等人自然不包括在內。
雖然率領幾千人的偏師不是什麼撈大戰功的良機,但河北軍中將校衆多,那些有將軍名號的多半不屑爭搶,反而是那些中郎將、校尉爭得起勁。
而一衆謀臣們也紛紛爲關係密切的將領們幫腔說話,所看重的無非是各派系之間的利益。
郭圖說話做事的習慣,向來就是緊跟着袁紹的意思,此刻見此事基調已定,立刻像是剛纔的反對沒有發生過一般,開始主動建議人選。
“我以爲可分遣韓荀、孟岱各統本部,往赴司、兗尋機行事。”
郭圖提出的韓荀、孟岱都是他統轄下的人手,之前也派他們倆去救援過獲嘉、汲縣,但二人中途改道追擊于禁,反而被于禁在原武西北的杜氏津設伏,損失了不少人手才得以脫身。
他此刻建議一出,便有人表示反對,而找的藉口無非是他們先前的敗績。
而就在一片嘵嘵聲中,顏良越衆而出,向袁紹請命道:“啓稟大將軍,良願親率一支偏師,爲大將軍襲擾兗州諸君,衛護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