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泉州的價值

對於顏良而言,滅了閻柔收復馬城、寧縣、廣寧最大的價值並不是幫助袁熙平亂,而是趁機在三地佈下一手棋子,留下一支兵馬,並設立了一個牧苑牧養戰馬。

同樣,打下泉州最大的價值也不是斷了鮮于輔的後路,而是泉州的特產,冶鐵業。

漁陽郡本就是漢朝著名的產鐵地,朝廷曾在漁陽與泉州二地分設鐵官主張冶鐵事宜。

這些年,朝廷的法令根本到不了漁陽,這兩處鐵官也被地方割據勢力所佔據,爲他們源源不絕地生產武器裝備。

當年公孫瓚因爲要與袁紹攻伐,還曾擴大了兩地鐵官的規模,以親信鄒丹出任漁陽太守,大量提升漁陽的產鐵量。

公孫瓚覆亡後,鮮于輔被郡人推舉擔任漁陽太守,接手了公孫瓚留下的部分遺產,這兩處鐵官源源不絕的出產,也是他敢於與袁熙翻臉對抗的底氣所在。

ωωω• тт kдn• co

然而眼下鮮于家在泉州的根基已經被顏良連根拔起,幾代人積累下的財富盡數易手。

而這個結果,在鮮于輔帶頭對抗老袁家的時候,他們就應該有所覺悟。

富貴險中求,想要封侯拜將,怎能不冒巨大的風險呢?

對於抄家之事,顏良手下的軍吏駕輕就熟。

他們絕不會如同沒見識過財貨的粗魯軍漢一般衝進宅邸裡大肆燒殺搶掠,而是十分客氣地圍住鮮于家的宅邸,向宅內宣稱只要不抵抗就不會有性命之憂,若是膽敢抵抗,則必將牽累所有鮮于族人。

鮮于家的主要人物此刻不是在漁陽城中協助鮮于輔,就是隨同鮮于銀守城時戰死被俘,就連鮮于輔、鮮于銀的一些子侄也在城破時出城逃命,故而留在宅邸中的都是一些老弱婦孺。

在討逆營將士們好意“勸說”之下,鮮于族人還是放棄抵抗打開宅門。

在士卒們控制住了宅邸後,軍中負責物資籌備調運的吏員跟了上來,他們接管了鮮于家的賬房,開始檢視土地籍冊,以及其他的各項財產。

這一套活計,他們在兗州的時候就做過很多次,回到常山之後雖然有段時間沒用上,不過前些時日處置那些通賊的商人時又練習過一回。

且在這次,軍吏們中有不少人學習過顏良的數學科目,計算能力大增,可以更快速地統計出鮮于家的財產數量。

經過初步統計,鮮于家光是錢幣、布帛、金銀、絲綢等浮財就至少值四十萬貫,還不包括衆多宅院、商鋪、大片田土,以及鮮于家幾乎完全控制的泉州鐵官。

饒是顏良見多識廣,仍爲鮮于家的富奢所驚,大呼道:“鮮于家果然豪闊,你說你這麼有錢了,安安心心當個富家翁不美麼?何必摻和袁曹之間的破爛事。”

張斐作爲顏良的左膀右臂,一直兼管着軍中的賬目,見到此次的收穫後笑道:“這回還真不白來一趟,這不這些財富都落入了將軍囊中了麼?”

顏良搖搖頭道:“我要這些財貨又有何用,自當拿來賞賜有功將士,餘下的便充作軍資。”

想了一想後,顏良又說道:“先前進城時,我看到城中屋舍多有被石彈砸毀的,軍中可出錢糧助其重建屋舍,對於無辜牽累的死傷百姓也予以撫卹。”

張斐稱讚道:“將軍心懷百姓,百姓定然會感恩戴德。”

顏良道:“此戰中多有百姓被鮮于家的人徵召上城守衛,死傷想必不少,想要他們感恩戴德是不可能了。不過也不能讓百姓們仇視我軍,還得想想辦法纔是。”

這時候,跟隨出征的職方掾吏員羅桓出列道:“在下有一點淺見,還請將軍品評!”

羅桓字吉禮,是石邑羅氏商號的少東主,也是常山大商、眼下的常山錢莊總掌櫃郝尚的外甥。

在虎尾山一役中,羅桓多次帶隊佯裝與黑山賊交易運送物資探聽虛實,最後更是隨同小鳩兒、大眼、瘦子等人潛入虎尾寨,爲奪寨建下大功。

之後羅桓受到顏良的青眼,被徵辟入了職方掾任事。

羅桓平時裡仍以羅氏商號少東主的身份率領商隊到處販運貨物,不過暗中卻爲常山收集各項情報。

此次顏良兵出泉州,事先就派了羅桓潛入泉州,將泉州守將、兵力、防衛虛實等大致情報傳遞出來。

見羅桓有話說,顏良便道:“吉禮有話但言無妨。”

羅桓道:“先前城中劉、石、柳等大姓在城門口迎接將軍是曾言他們是受了鮮于銀的誆騙,說是有人要劫掠泉州故而上城協防。

下吏以爲,既然城中大族一起出賣了鮮于家,不妨便順其自然,令各大族將他們說過的話去曉諭城中百姓。

如此一來,既可使無知百姓們將矛頭指向鮮于家,又可使諸大姓與鮮于家更爲離心,讓他們不得不緊緊倚靠將軍,以免日後被鮮于家報復。

這是在下一些未經斟酌的淺見,還請將軍考慮。”

顏良聞言後立刻誇道:“好!吉禮大有長進,此正順水推舟之策也,此事由我們外鄉人說來故不足取信於百姓,然由諸大族來說,容不得百姓不信!”

張斐更補充道:“鮮于家家大業大,難免族中有些不肖子弟做出些天怒人怨的事情,大可效仿我等在兗州時的故技,把這些案子翻出來重新審訊,還百姓一個公道。”

顏良道:“可!此事便由休武來做吧!並不僅僅限於重查鮮于家,對於其餘的大族也適量敲打敲打,若是真有惡貫滿盈之輩,不妨一起收拾了。”

張斐道:“正該如此,不過我一個人卻忙不過來,還要將軍多派些人協助。”

顏良笑道:“反正我等在泉州還要待上些時日,諸軍謀大都閒來無事,休武你儘管調用便是。”

張斐道:“既如此,那我就不客氣了。”

隨後,顏良又把隨軍工匠營副主事胡暉叫了來。

胡暉是常山鐵官丞胡其之子,把其父一聲鑄冶本事學了個十成十。

顏良見此人年輕且機靈,以爲放在鐵官埋沒了,便把他調入軍中擔當工匠營的副主事。

如今工匠營的主事是顏貯,顏貯對器械打造只是外行,負責統籌事務,具體的技術活全都是胡暉負責,相當於總工程師。

胡暉畢竟出身鐵官世家,從小耳濡目染,把此事做得風生水起,很受上下好評。

待胡暉來到後,顏良直接說道:“小胡,在工匠營的活計做得如何?”

胡暉答道:“工匠營比鐵官的事務更繁雜,修繕武器甲冑等只是一項,還有諸多新鮮的攻防器械,在下也是勉力爲之。”

顏良笑道:“呵呵!還謙虛了起來,我可是聽立行說,衆人對你都是交口稱譽是!”

胡暉道:“只是衆人擡舉,實不足道也!”

顏良就喜歡這些有本事卻又謙虛的人,這些人不會甫一得志便尾巴翹上天,然後鬧出一攤子幺蛾子事。

顏良道:“那你可願重回鐵官?”

胡暉對此一問頗有些詫異,當初可是顏良費了些心思說服其父胡其讓胡暉到軍中任事,難不成現在要趕他回去?

可先前顏良的話頭不是說自己做得不錯麼?

難道做得好也有罪過?

又或者,父親要退休,讓自己回去接班?

顏良好似看出了面前的小朋友有許多問號,說道:“莫要瞎想,並不是你做的不好,你父親還沒到致仕的時候,不可能讓你回去接過家業。”

胡暉雖然不明就裡,仍是答道:“在下……在下一應聽從將軍安排。”

顏良道:“你應當知曉,泉州也有鐵官,素來是產鐵重鎮,我欲署你爲泉州鐵官丞,你意如何?”

這一下可讓胡暉喜出望外,他的外祖父和他父親都擔任過鐵官丞,而他也將要達到與外祖父、父親同樣的高度。

胡暉強忍住心中的激動情緒,拜道:“恐在下才疏學淺,不堪任用。”

顏良道:“不必過謙,我知曉你們父子都是有才幹的,你父親如今年事已高,不便奔波,就讓他安心在房山吧!

泉州鐵官曾爲朝廷重要的鐵官作坊之一,其後分別被公孫瓚與鮮于輔佔有,不免摻了不少沙子進去,你去鐵官後給我仔細甄別,一定要牢牢控制住,可能做到?”

胡暉答道:“在下定會遵照將軍的囑託,將泉州鐵官管好。”

顏良想了一想後說道:“你畢竟是技術出身,於勾心鬥角之事恐怕並不擅長,我會另外派些人協助你。

泉州鐵官暫時不設鐵官令,即便日後要設也只是虛掛職務,最多負責些協調事務,具體的工作還要你來做,這個擔子可不輕,你要有所準備!”

胡暉道:“在下必殫精竭慮,擔下此任,不負將軍之託!”

顏良道:“好好做,區區鐵官丞只是個起點,年輕人要把目光放長遠一些。”

草草安排了諸事後,顏良展開從泉州縣寺中找到的泉州地形圖仔細查看。

他從泉州的地理位置上判斷,此地便是後世天津所轄地域內。

想到天津,他就想到了狗不理包子和德雲社。

當然,在這個年頭他再也不可能聽到德雲社的相聲,也吃不到狗不理包子。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天津還是一個重要的渤海灣港口,且是多條河流的入海口。

廣從這幅粗糙的泉州地圖上看,境內便有沽水、巨馬水、易水等三條河流入海。

在泉州稍南一些的冀州勃海郡境內,有冀州境內最大的河流之一漳水,再南邊一些的平原郡就來到了黃河入海口。

這意味着泉州的船隻只要通過諸多內陸河流以及近海就能航行到幽州冀州的諸多郡縣。

若是船隻穿行渤海灣的話,還能航行到遼東郡,以及青州的諸多郡國。

若是目光再放長遠一些,還能到達樂浪郡所在的朝鮮半島,到達倭國,向南可以直通徐州、揚州,甚至交州。

作爲後世來客,顏良清楚航海技術有多重要,清楚海疆有多重要。

在《大國崛起》那部紀錄片中,有多少強國是通過稱霸海疆而引領世界,成爲一時豪強的。

征服大洋四海太遠,且先不提,若是考慮近的,日後如果要解決東吳孫氏的問題,建設一支水軍也勢必要提上日程。

顏良可不想如曹孟德一般,臨到南下時才臨時抱佛腳組建水師,然後在赤壁大敗虧輸,之後見水就心慌,最後直到他有生之年都再沒有想過攻克東吳。

這也是顏良第一次在沿海區域打下了一片領地,他哪裡會輕易放手。

在他的腦海裡,早已經謀劃出了新的港口城市形象,只待一步步來實現。

然而前途是遠大美好的,但現實卻是無奈的。

顏良雖然有心打造一支內河船隊與遠洋船隊,但他手中並無相應的技術人才。

不過這顯然阻礙不了顏良發展造船業與水軍的決心,他通過問詢得知,泉州不乏商人經由水路和海路販運貨物。

既如此,便有造船工匠,有精通航行的人才。

而這些工坊、商隊,背後大都有各大家族的影子。

於是顏良讓手下去盤問各大家族關於造船作坊與船隊的事情。

隨着顏良對鮮于家開始抄家行動,眼下泉州城內各大家族都是驚弓之鳥,唯恐步了鮮于家的後塵。

故而他們對顏良派人問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區區造船工坊和商船隊本就是些許小事,雖然能帶來一些財貨收入,但與他們各家各戶的田宅財貨相比只是九牛一毛。

在得知了顏良對造船作坊與船隊感興趣後,有些有眼色的大族甚至直接表態願意無償獻出造船作坊和船隊。

顏良對這些大族的表現十分滿意,不過他也並不願意白白佔他們便宜。

他把經營造船作坊與船隊的背後家族盡數召來,聲稱要出錢購買下他們的股份,並準允他們留下一小部分股份,參與部分管理與分潤。

不過,這些造船作坊與船隊全都要聽從他的統一調派,不得從事他禁止的業務。

這些家族對於能抱上顏良的大腿全都喜出望外,紛紛願意出售手中的股份,報出的要價基本是虧本大甩賣半賣半送的那種。

顏良便也樂得收下,然後籌劃着如何在泉州組建水軍事宜。

第575章 “山賊”第520章 攻克泉州第76章 興師問罪第96章 嘆世間奸人多當道第29章 黎陽來使鼻孔朝天第35章 沉痾難起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38章 城門告破第116章 捋順毛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469章 功高難賞第387章 攀牆突襲第447章 要死要活第552章 宅鬥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427章 誘餌第221章 斂財手段第463章 帥醒第395章 長槊如林第93章 慶功宴第235章 北方有佳人第139章 香餌第139章 香餌第363章 官二代第556章 商人的嗅覺第12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下)第325章 鐵官令趙叡第434章 滅此朝食第283章 鐵官之事第13章 隗冉的心思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59章 將爲兵之膽第493章 反戈一擊第25章 激勵與撫卹第168章 成陽仲氏第357章 徹夜深談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357章 徹夜深談第518章 下基層第278章 小才女辛憲英第355章 劉玄德要來荊州?第438章 吾家麒麟兒第595章 臘日第369章 恭謙君子劉景升第331章 間客第492章 反殺第327章 識時務者第4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302章 人才難覓第434章 滅此朝食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第553章 “好事”成雙第478章 輕騎猛進第228章 大黃弩第266章 常山錢莊第426章 北路軍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400章 逆推第568章 雙喜臨門第195章 勝利的天平第213章 廣平沮氏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6章 施之以恩第251章 比武練兵法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89章 “從心”所欲第385章 三利一弊第71章 人心似老二第464章 送上門的小美人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114章 今日一別不知還能不能再見第158章 奉孝獻策第454章 書道大家第270章 濟北戰事第593章 醫學分科第500章 寧城亂第330章 新奇的營房第64章 誰在設謀害我?第395章 長槊如林第215章 催婚第28章 城外來客第390章 圍點打援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233章 把妹是個技術活第369章 恭謙君子劉景升第448章 張燕之死·第四卷終第519章 不間斷配合第113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190章 于禁之毅重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220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537章 賜姓起名第476章 拖延第206章 遊說第256章 黑山的復仇第38章 城門告破第67章 曹公無恙第293章 徐州神醫第496章 閻柔被俘
第575章 “山賊”第520章 攻克泉州第76章 興師問罪第96章 嘆世間奸人多當道第29章 黎陽來使鼻孔朝天第35章 沉痾難起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38章 城門告破第116章 捋順毛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469章 功高難賞第387章 攀牆突襲第447章 要死要活第552章 宅鬥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427章 誘餌第221章 斂財手段第463章 帥醒第395章 長槊如林第93章 慶功宴第235章 北方有佳人第139章 香餌第139章 香餌第363章 官二代第556章 商人的嗅覺第12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下)第325章 鐵官令趙叡第434章 滅此朝食第283章 鐵官之事第13章 隗冉的心思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59章 將爲兵之膽第493章 反戈一擊第25章 激勵與撫卹第168章 成陽仲氏第357章 徹夜深談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357章 徹夜深談第518章 下基層第278章 小才女辛憲英第355章 劉玄德要來荊州?第438章 吾家麒麟兒第595章 臘日第369章 恭謙君子劉景升第331章 間客第492章 反殺第327章 識時務者第4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302章 人才難覓第434章 滅此朝食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第553章 “好事”成雙第478章 輕騎猛進第228章 大黃弩第266章 常山錢莊第426章 北路軍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400章 逆推第568章 雙喜臨門第195章 勝利的天平第213章 廣平沮氏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6章 施之以恩第251章 比武練兵法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89章 “從心”所欲第385章 三利一弊第71章 人心似老二第464章 送上門的小美人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114章 今日一別不知還能不能再見第158章 奉孝獻策第454章 書道大家第270章 濟北戰事第593章 醫學分科第500章 寧城亂第330章 新奇的營房第64章 誰在設謀害我?第395章 長槊如林第215章 催婚第28章 城外來客第390章 圍點打援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233章 把妹是個技術活第369章 恭謙君子劉景升第448章 張燕之死·第四卷終第519章 不間斷配合第113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190章 于禁之毅重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220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537章 賜姓起名第476章 拖延第206章 遊說第256章 黑山的復仇第38章 城門告破第67章 曹公無恙第293章 徐州神醫第496章 閻柔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