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統一陣線

博陵郡北新城,城北十里亭處。

一衆官吏文士待在亭舍中納涼消暑,而亭外的空地上排列着數百兵卒,雖烈日當頭但站姿紋絲不動,端得顯現出一股強軍風範。

北新城縣原隸屬幽州涿郡,在桓帝年間,桓帝劉志爲了紀念生母郾氏,追尊爲孝崇皇后,其園陵曰博陵,更析中山、河間、安平、涿郡等四郡國共八縣爲博陵郡,北新城就包括其中。

眼下的博陵太守畢瑜曾經爲鉅鹿郡任縣長,在靈帝駕崩不久,董卓鴆殺漢少帝劉辨,袁紹在關東與時任冀州牧的韓馥欲擁立大司馬劉虞爲帝,當時便由畢瑜持金璽前往有說。

雖然事情最終沒有辦成,但畢瑜因着早早向袁紹示好,故而此後官運亨通,累遷爲博陵太守。

畢瑜是畢齊的叔父,畢軌的從祖父,也等於是顏枚的長輩,輩分既高,地位又尊,顏良也不得不對其表示尊重。

因而顏良決定在北新城與張斐的兵馬會合時,便提前致函畢瑜,聲稱自己軍務緊急,雖過境博陵但恐不能親往廣平拜謁,還請多多包涵云云。

畢瑜得信後也十分重視,假借着巡郡督促秋收的名義來到博陵郡最北端的北新城,此刻更與北新城長顏訥一同來到十里亭處迎接顏良的到來。

當顏良帶着大股兵馬來到十里亭時,畢瑜、顏訥並郡縣吏員、宗族耆老就站在道旁等候。

顏良見狀立刻命身後兵馬駐足,自己引了部分幕僚將吏匆匆上前。

隔開老遠,顏良就滾鞍下馬,趨步上前道:“畢府君、從兄,怎好勞動二位久候。”

畢瑜笑道:“將軍位高權重,奔波千里只爲平定賊患,老夫來迎一迎又有何妨?”

顏良道:“不過是職權所在,不值一提。”

畢瑜往空地上依舊站立得整整齊齊的兵卒一指道:“將軍手下有此等強兵,無外乎能無往而不利也!”

顏良笑道:“不過操練勤快些,此番過境貴地,倒是給府君帶來麻煩了。”

畢瑜擺擺手道:“不麻煩,一點兒都不麻煩,我治下官吏百姓都說常山兵紀律嚴明,從來不滋擾沿途百姓,所需雞子肉食均出錢購買,甚至踩壞了田畝還會照價賠償。老夫有多少年未曾遇見如此受百姓推崇的部伍了。”

畢瑜如此說了,身後跟隨的其餘郡縣吏員也都出言附和,簡直把顏良的部下誇上了天。

顏良心道這些都只是基本操作,老子不克扣俸祿糧食,對士卒極爲厚待,每月每旬都會進行思想教育,制定嚴格的軍律並付諸實行,士卒們既沒有膽子,也沒有理由會去騷擾百姓。

既然畢瑜如此會夸人,顏良少不得也把沿途所見田地豐收,百姓富足的景象拿出來誇讚了一通,一時之間好一番商業互吹。

在十里亭寒暄片刻後,畢瑜便引着顏良回北新城縣,在縣寺中設宴款待他。

席間並無什麼意外,無非是聊些公事私事,談些南北見聞。

此次張斐從常山來的兵馬以真定營與石邑營爲主,顏枚也一併隨行。

因着顏枚與畢氏女郎的婚姻關係已定,畢瑜對這個從孫女婿十分中意,宴中多次提及此事,使得氣氛十分融洽。

宴席散去後,顏良正要回城外軍營休息,畢瑜卻留下了他入私室密談。

與宴席上滿口場面話不同,四下無人時,畢瑜開門見山地道:“如今大將軍身體抱恙,久久不能痊癒,儲嗣之爭由來已久,不知立善以爲,當以何人繼嗣啊?”

шшш .Tтkā n .¢O

顏良聞言微驚,他與畢瑜雖然繞着彎兒有親戚關係,但突然說起如此忌諱的話題還是要審慎,萬一自己的態度與他相反,豈不是徒生事端。

故而他四平八穩地答道:“繼嗣之事當從大將軍心意而定,我輩臣下似不必多心。”

畢瑜人老成精,一眼便看穿了顏良言不由衷,哂笑道:“我這兩年來不知接到多少封書信,都是來探詢老夫的口氣,其中以袁大與袁三最多,至於袁二也有那麼些。我這個無足輕重的小郡都是如此,想必立善那兒更是頻繁吧?”

顏良笑道:“我與諸位袁公子只是年節時互致問候,並無其他牽扯,實不知畢公之意。”

畢瑜盯着顏良看了一會,然後自己失笑道:“立善果然謹慎,也對,若不能如此謹慎,又如何能百戰百勝乎?”

顏良道:“畢公過獎,在下不過是潛心實務,不爲外務所擾罷了。”

畢瑜道:“說得好!我輩牧守一方,自當爲黔首百姓做些實事,只不過冀州未來走向不定,我心實憂也!”

說到此處,畢瑜沒有等顏良接過話頭,繼續說道:“其實我今天與立善提這些,並不是要打探立善支持何人,而是想要與立善提前交通一二,日後若有個變故,你我也好秉持同一立場。如此,無論是誰繼嗣,都不影響你我如今的地位。”

畢瑜如此一說,顏良就領會了他的心思。

畢瑜身上打下了極爲深刻的袁黨印記,今後的前途一定是倚靠袁氏。

他如今雖然爲二千石郡守,但手中並無強力的兵權,又遠遠算不得袁紹腹心之臣,日後若哪位袁公子繼嗣,只消一紙調令便能把他撤了另換心腹。

畢瑜又不似審配、顏良、沮授、田豐等人是冀州本地宗族,無宗族勢力可以依靠,遇到什麼事情連代爲緩頰說話的人都沒有,故而他好不容易攀扯上顏良這門親戚,便挖心掏肺想要捆綁在一塊兒。

顏良對此自然樂見其成,他通過鹽鐵專賣拉攏趙相陰夔、中山相郭溥便有結成利益聯盟的意思,與鉅鹿太守張導交好也是如此,又哪裡會拒絕畢瑜的好意。

顏良笑道:“畢公之意我已知之,袁大公子與袁三公子的確多次試探我的看法,不過我從未表態,日後若是有何變化,一定第一時間與畢公知會,也好同進共退。”

畢瑜道:“好好好!既然立善如此說,老夫就放心了。此番立善從常山調兵,糧秣方面可需要我代爲籌措一二?”

顏良見畢瑜要幫忙解決糧草自是樂意之至,答道:“若博陵願意提供糧秣,我可出錢購買。”

畢瑜道:“哎!立善如此說就見外了,畢竟你也是爲大將軍分憂,我又豈能坐視。”

顏良道:“這卻如何好意思,博陵也有兵馬派往幽州,已經是盡了心力,我不能白要博陵的糧秣。”

畢瑜嘆道:“不提博陵兵馬也罷,我派去的兩千兵馬傳回消息說是死傷嚴重,將士們早就抱怨不已,都吵着要回家。”

顏良道:“待我攻克泉州後便會繼續北上,徹底解決漁陽之事,屆時博陵子弟們也可以安然返家了。”

畢瑜道:“但願如此吧,立善可帶兵馬先行,我稍後便徵發役夫爲你送糧秣來。”

顏良道:“這卻多承美意了,不知畢公可有什麼事情需要在下代勞?”

畢瑜想了一想道:“本無什麼事情,我聽郡中農官說近來一種傳自常山的新式犁具十分得力,郡中鐵匠曾仿製卻效果不佳,若是常山鐵官產出富餘,可否賣予博陵一些新式犁具?”

根據顏良手繪圖紙,經過衆鐵匠、木匠研究改進製作出來的曲轅犁可不僅僅是把轅從直的掰彎那麼簡單,其中多出的零部件就有十餘個。

大漢民族是最擅於模仿的民族,這年頭又沒什麼知識產權保護法,便有人買回去拆開來仿製。

不過要仿製也沒那麼簡單,曲轅犁的結構絲絲入扣,若是某個零件大小不合適便難以組裝起來。

即便是仿製之人嚴格按照大小比例來做,也可能因爲裝配工序不得法而導致容易毀損。

而且還有一個很關鍵的點,那便是常山鐵官用來打製犁具關鍵部位的犁鏟乃是武器級別的精鐵,既硬且韌,能保證犁地時的效率。

仿製者大都使用熟鐵,雖然韌性足夠,但硬度欠缺,做出的犁具便差強人意得很了。

因着這個原因,常山鐵官的犁具成爲附近郡縣的搶手貨,往往還沒生產出來就被四方雲集的商人給訂購一空。

好東西當然要自己先用上,常山百姓如今已經全部換裝了曲轅犁,百姓們更因爲此犁是顏良創制而美其名曰“將軍犁”。

對於畢瑜的這點小小要求,顏良自然是滿口子應承下來,說道:“既如此,我便立刻讓常山鐵官送一批曲轅犁來,還附送一些其他新打製的新式農具,畢公若用得好只管開口。”

畢瑜笑道:“好好好!你我沾親帶故,今後自當多多聯絡。你兄長才幹出色,任事勤勉,在北新城任上做個一兩年我定會表舉他更遷美職。”

顏良道:“那就多謝畢公照拂了。”

這一場密室私會下來,顏良得了博陵的糧秣支持,畢瑜得了新式農具,雙方更形成了統一陣線,可謂是大大的雙贏。

走出縣寺後院,等待良久的從兄顏訥連忙上前招呼。

他已經從顏良的來信裡聽說了幫他擇好佳婿之事,不過書信中終究簡略,便迫不及待想要找到顏良問個究竟。

顏良隨他一路出城一路敘談,到軍營時已經把夏侯衡的來歷出身以及歷年表現講得一清二楚。

顏訥略帶憂心地道:“這夏侯郎君精強能幹,只不過是譙縣夏侯氏的子弟,其父夏侯淵與曹司空有親戚關係,日後會否有糾葛?”

顏良理解顏訥的擔心,畢竟他身處冀州,要與曹操牽涉上關係可不是好事。

顏良開解道:“兄長毋須操心,想畢府君是東平人氏,其宗族中多人在曹孟德手下任事,袁公不照樣重用畢府君,更署新近降附的從子畢齊爲東郡太守。”

“且你看荀友若與荀文若兄弟一在河北,一在河南,同受袁公、曹公所重,荀氏乃潁川大族,都無所顧忌,我看兄長你就莫要擔心了。”

話雖如此說,顏訥心中仍是不太放心,畢竟夏侯衡算是曹操的外甥,這份關係可比畢瑜叔侄、荀諶兄弟要近得多。

不過顏訥還是選擇相信從弟顏良,畢竟顏良這些年來的所有選擇都被證明是正確且有效的,他既然堅持如此安排,想必不會錯。

顏訥道:“那就依四弟的意思,此中之事便勞四弟操持了。”

從顏良祖父這一輩算來,一共六個孫子,顏訥排行第三,顏良排行第四,所以顏訥稱呼他四弟也毫無問題。

顏良答道:“夏侯衡畢竟身份特殊,且孤身在幽州,我看婚事就不必大操大辦,一切從簡吧!兄長儘管放心,此子日後定非池中物,至少是個兩千石,封侯拜將亦未可知,絕不會辱沒了兄長家的閨女。”

顏訥附和道:“四弟看中的人選我自是放心的。”

應付過了畢瑜與顏訥後,顏良纔回到軍營之中。

張斐與顏枚及一衆將校們都沒有休息,一直在營中等候。

顏良早在城外十里亭時便看到了隨同張斐一起迎接自己的士卒,對於士卒們言明的紀律和整肅的軍容感到相當滿意。

進入營中後也是如此,營內的各項安排嚴整有度,士卒巡梭不停,並未因爲身處後方而有所鬆懈。

顏良開口便誇讚道:“休武練得一手好兵啊!”

張斐自從官渡之戰後一直在元氏與真定兩頭跑爲顏良訓練兵馬,自身卻再沒有得到征戰沙場的機會,雖然他並不像昌琦那麼好戰,但也覺得像生活中缺少了點什麼東西。

這次顏良北上時張斐以爲總要輪到自己,不過最終還是選擇了以騎兵見長的隗冉。

張斐雖然從不曾公開表露出什麼意見,但心裡總是有些想法。

當得到顏良發來調兵的急報時,張斐喜出望外,十分麻溜地就調集了相應的兵馬,帶上攻城所需的物資迅速東進。

此刻被顏良誇讚,他也適時地開玩笑道:“練得再好,若不能時常拉出來溜溜,也是白練啊!”

顏良當即就聽出張斐是嫌表現的機會少了,便安撫道:“練兵千日用兵一時,你看這不是我們哥倆就又有機會並肩作戰了麼!且看我等踏破泉州,擒下鮮于氏!”

張斐與其餘衆將校們也隨之呼應道:“踏破泉州,擒下鮮于氏!”

第367章 頂天立地劉玄德第376章 無形的戰爭第319章 送羊入虎口第515章 裝備優勢第132章 印與鑑第212章 趙相陰夔第174章 堂審程昱第457章 鴻門宴?第75章 鳩佔鵲巢第313章 黑山伏兵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564章 賀喜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549章 女間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第504章花汝錢睡汝妻打汝娃第194章 將爲兵膽第87章 險死還生第427章 誘餌第8章 兵臨白馬第432章 愛兵如子勝乃可全第70章 身後煙塵起第140章 熱情好客的匡人第521章 泉州的價值第435章 互狙第346章 結業典禮第511章 攻敵所必救第157章 大練兵第442章 殺賊建功,正其時也!第292章 思想理念教育第199章 敗軍之議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165章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第17章 聲東擊西第48章 攻城還是追逃?第598章 囑託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73章 中了個錘子第222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291章 從軍的緣由第84章 構陷得逞第569章 將裝慫進行到底第49章 做人難第410章 誘之以利第241章 爲把妹大開腦洞第357章 徹夜深談第364章 太常趙岐第506章 爲了利益成爲舔狗第304章 屯田堡寨第251章 比武練兵法第94章 論功行賞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379章 委曲求全第494章 林間惡鬥第144章 臨陣應變第400章 逆推第156章 清河朱靈第49章 做人難第380章 饞她的身子第171章 潛入城中的暗子第66章 曹賊已死!降者免死!第240章 裝完逼就走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570章 批發衣帶詔第42章 誤中副車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第369章 恭謙君子劉景升第245章 開幕儀式第475章 人主氣象第214章 回鄉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515章 裝備優勢第252章 賊帥孫輕第29章 黎陽來使鼻孔朝天第67章 曹公無恙第145章 斷其歸路第400章 逆推第166章 州中故人相見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376章 無形的戰爭第576章 不裝了我攤牌啦第303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29章 黎陽來使鼻孔朝天第118章 順勢而爲狐假虎威第592章 原來是種馬劇本第592章 原來是種馬劇本第158章 奉孝獻策第553章 “好事”成雙第514章 泉州牢不可破第108章 吐槽大會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第509章 上谷牧苑第299章 有心再戰第583章 願往一遊第362章 笑林始祖第306章 愛民如子顏府君第482章 一鍋端第233章 把妹是個技術活第441章 一路向西
第367章 頂天立地劉玄德第376章 無形的戰爭第319章 送羊入虎口第515章 裝備優勢第132章 印與鑑第212章 趙相陰夔第174章 堂審程昱第457章 鴻門宴?第75章 鳩佔鵲巢第313章 黑山伏兵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564章 賀喜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549章 女間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第504章花汝錢睡汝妻打汝娃第194章 將爲兵膽第87章 險死還生第427章 誘餌第8章 兵臨白馬第432章 愛兵如子勝乃可全第70章 身後煙塵起第140章 熱情好客的匡人第521章 泉州的價值第435章 互狙第346章 結業典禮第511章 攻敵所必救第157章 大練兵第442章 殺賊建功,正其時也!第292章 思想理念教育第199章 敗軍之議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165章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第17章 聲東擊西第48章 攻城還是追逃?第598章 囑託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73章 中了個錘子第222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291章 從軍的緣由第84章 構陷得逞第569章 將裝慫進行到底第49章 做人難第410章 誘之以利第241章 爲把妹大開腦洞第357章 徹夜深談第364章 太常趙岐第506章 爲了利益成爲舔狗第304章 屯田堡寨第251章 比武練兵法第94章 論功行賞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379章 委曲求全第494章 林間惡鬥第144章 臨陣應變第400章 逆推第156章 清河朱靈第49章 做人難第380章 饞她的身子第171章 潛入城中的暗子第66章 曹賊已死!降者免死!第240章 裝完逼就走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570章 批發衣帶詔第42章 誤中副車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第369章 恭謙君子劉景升第245章 開幕儀式第475章 人主氣象第214章 回鄉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515章 裝備優勢第252章 賊帥孫輕第29章 黎陽來使鼻孔朝天第67章 曹公無恙第145章 斷其歸路第400章 逆推第166章 州中故人相見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376章 無形的戰爭第576章 不裝了我攤牌啦第303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29章 黎陽來使鼻孔朝天第118章 順勢而爲狐假虎威第592章 原來是種馬劇本第592章 原來是種馬劇本第158章 奉孝獻策第553章 “好事”成雙第514章 泉州牢不可破第108章 吐槽大會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第509章 上谷牧苑第299章 有心再戰第583章 願往一遊第362章 笑林始祖第306章 愛民如子顏府君第482章 一鍋端第233章 把妹是個技術活第441章 一路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