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長了腳的耕田

那處山道上的紛紛擾擾暫且不表,且說回虎尾山處。

安排好戰後防務的顏良並沒有打算多作停留,休歇了一夜之後,便留下顏枚、蘇寧、衛恂等人守禦沿途各寨,自己則率餘下的部衆押送俘虜返回常山。

這一次俘獲獲得了近萬人口,加上三千多討逆營將士和隨軍民夫,走在道上可稱得上浩浩蕩蕩一望無際。

當隊伍出了黑山,經過沿途的屯田堡寨以及各鄉各里時,難免引得沿途士民嘖嘖驚歎。

那些從各地彙集來的屯田客們早前被安排在近山邊地還多有抱怨,擔心惡名昭彰的黑山賊會對他們不利。

當贊皇山區屯田堡寨遭到襲擊的消息傳來時,這種不安與恐慌更是達到了極點。

不過之後負責屯田的官吏,以及地方上的吏員們便對他們好生安撫,聲稱自從顏府君到郡後,連連打敗多股頑賊,光是懸首示衆的賊首都能排好幾里路。

雖然說安撫工作稍稍起了些效果,但這些屯田客們總還是有些惴惴不安,難免影響到了平日裡的開荒墾田之事。

這一回,大羣大羣的賊人俘虜被繩子牽着押送出山,可是把沿途的屯田客們都看呆了。

漫長的俘虜隊伍根本就看不到頭,好些個青壯俘虜身上還有血跡傷痕,顯然是剛剛鬥敗被俘,非是殺良冒功。

有些個會數數的,數了半天后發現完全數不過來,即便是把他們雙手雙腳的手指腳趾全部拉來幫忙也是不夠。

“這麼多賊人俘虜,怕是有好幾千萬吧?”

“什麼好幾千?我看定是上萬,不,有數萬之多。”

“討逆將軍真厲害,前些時日將士們從此處進山時,枉我還爲他們操了一份心。”

“就你還爲國相大人操心?省省吧!”

“哎!早知道這是場大勝仗我也應徵當役夫幫着搬運糧秣了,定能賺不少力錢。”

“嘿,你現在去問問要不要人啊,說不定也不遲呢,我可是聽說賊人搶掠的金銀財貨數不勝數,米糧更是無算,定需要很多人幫着搬運。”

“瞎扯!若是賊人有那麼多米糧,還當什麼賊!”

來自各地的屯田客們在田壟邊上,看着大隊伍經過,也都拋下手中的活計,聚在一塊兒閒扯淡。

其中一個巡邏至此地的亭卒說道:“我前些時日就與你們說有討逆將軍在,根本無需擔心什麼賊人吧?你們當時還不信,如今如何?”

幾個屯田客們陪着笑道:“哈,那是那是,典哥兒說的是,我等不是見識少麼。”

那亭卒又顯擺道:“我可是告訴汝等,我看討逆將軍押解俘虜回來也不是一回兩回了,次次都是好大一羣。不過……這一回好似比前幾次還要多上不少啊!”

一旁的屯田客們附和道:“就是,府君這哪裡是去進山抓賊啊,便是抓這麼多頭豬也要忙活半天呢,就這兩三天的,太也駭人。”

就在沿途百姓感染俘虜衆多的同時,行在隊伍最前方的顏良也深以爲然。

自從剿滅房山王當開始,剿賊抓俘虜便成爲了討逆營將士們最爲熱衷的事情。

秦漢都重首功,尤其是秦朝徵發的士卒,對於敵人首級那是相當之執着,殺了敵人就割下首級掛腰帶上,然後繼續殺敵。

漢代也承襲了這個制度,不過顏良在整肅討逆營軍規時,卻強調了不完全以首級論功的制度,甚至嚴禁在戰鬥時去割首級,只能在戰後來做。

當時部下們對這個規定還十分不解,以爲以首級論功既公平又方便,自古以來一直如此,爲何要改變。

顏良卻不爲所動堅持己見,他到並不是認爲割首級的做法太野蠻太不人道,而是認爲純以首級論功,必然會導致一些戰場上搶奪首功,或者是殺俘殺良冒功的不良現象。

當然,在新的論功體系還沒完全搭建起來前,以首功來評定仍舊不可避免。

但當顏良正式在各級部曲中安排軍謀、軍正、宣導三個文職武官後,便讓文職武官們擬定新的論功體系。

這個體系極大弱化了首功,而是強調成建制的部曲等大集體對於戰略戰術目標的完成程度,比如攻略目標、守衛目標、行軍速度、威懾能力等等。

對於屯、伯、隊、伍等小集體與個人的論功,也引入了戰術目標完成情況,比如應當攻取、守禦的某個陣地是否完成,參戰時是否果敢等等,以之與陣斬、俘獲等數據相結合。

又因爲如今常山各地礦場、冶煉作坊、修造道路橋樑溝渠、墾荒等行業緊缺人手,顏良更是特別強調了,在與賊人的戰鬥中,首要目標是生俘。

只要抓到俘虜,不論青壯老弱,只消不是以良民充數,都可以與斬首等功,除此之外,還能額外從軍需官處得到一份賞錢。

有了賞錢的刺激,各部曲將士們自然動力大增。

以往在追逃的時候,看到有些賊人跑得賊快,覺得可追可不追的也就放棄了,但現在只消是兩條腿跑的潰卒,幾乎沒有一個能放過的。

看着這充塞在道路上的賊人俘虜,顏良想着這可都是大好的勞力啊!

大漢經歷了這十幾年的天災人禍,民衆流失十分嚴重,即便是在兗州這等中原沃土,也時不時能看到拋荒的田地,這在太平年節絕對難以想象。

顏良來到常山任事後,調閱了近二三十年的治下戶口數、耕田數、田稅、算賦、商稅、吏員數、兵員數、常平倉積儲等數據,用後世當公務員時的方法制作了個走勢圖。

然後就發現這些衡量地方民生的重要數據,在熹平、光和年間還能維持穩定,來到中平、初平年間後,全部呈現了劇烈下滑的趨勢,這放到後世絕對就是一片飄紅的慘淡熊市數據。

而這些數據之首,便是人口。

沒有足夠的人口,就沒有足夠的勞力,就沒法開墾足夠的田地播種糧食。

沒有足夠的人口基數,也無法維持兵員數量,不然就會嚴重影響地方上的農業生產。

無糧無兵,那還搞個毛線!

從各地引入流民屯田既得人又得糧一舉兩得,乃是長久之計,但對於急切改變現狀的顏良而言還是太慢。

他之所以信誓旦旦要平滅黑山之患,除了黑山賊實在禍國殃民之外,也眼饞這些賊兵以及依附於他們的大量山谷逃民。

雖說顏良不會把俘虜的賊兵披上一層官兵的皮就充作兵員,不過這些賊兵俘虜,可以盡數投入常山鐵礦、煤礦、鑄冶作坊、開挖水渠、造橋修路等需要重體力活的行業裡。

而那些附從於山賊的民人百姓,也可以安排入各個軍屯點,讓他們與各地招募來的流民一起開墾荒田,稼穡農桑。

礦場、鐵官、墾荒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勞動力需求遠遠沒有達到飽和,即便是再打上幾場仗,再抓幾萬俘虜來,也足以分散消化。

這些俘虜原本大都也是各地的良民,去到黑山之後的日子並不算好,也都飽一頓飢一頓,吃飽穿暖都成問題。

若是以常山如今對待流民與俘虜的生活標準而言,顏良不相信他們仍然會心向黑山賊,只消假以時日,都能重新改造成良善百姓。

當然,賊人中間一小部分雙手沾滿鮮血,作惡多端的,會被鑑別篩選出來,等待他們的將是戴上沉重的鐐銬,在暗無天日的礦井裡做苦役做到死的悲慘結局。

回到郡治元氏之後,顏良根本無暇休息,便有地方上以及軍中的數員幹吏請見。

按照來人的官職高低,事情緩急,顏良第一個見的便是長史辛毗。

以往在鄴城的時候,因爲有其兄辛評在,辛毗的光芒總是被其兄掩蓋,算不得是袁紹手下的一流幕僚,故而只是被派了常山長史這樣個不高不低的差事。

然而有後見之明的顏良卻清楚辛毗那可是能當九卿的人才,治理個小小常山國的民政還不手到擒來,遂將民政一以付之,只參與制訂大的政策導向。

辛毗見國相如此信任自然也十分高興,任事十分盡心,使得常山國得以順利運轉。

辛毗親自捧來了一疊厚厚的籍冊,說道:“下吏見過明府,這些都是今年春耕時,下吏整理的各縣鄉田畝詳情,還請明府過目。”

顏良看着那一盤籍冊就頭痛,他當機關科員的時候可沒少做這些案牘勞形之事,沒想到穿越成一名帶兵的將軍還是逃不掉這個苦差事。

顏良微微皺着眉頭道:“此些政務,我已盡數委於長史,何須我再過目?”

辛毗根本不在意顏良那不太樂意的口氣,說道:“敢告於明府,因此次春耕乃是府君與下吏到郡之後的第一次春耕,事關重大,故而下吏多遣吏員至各縣鄉,將各地的耕農與墾田數目重新釐定,內中……內中發現了些許出入,這才需要明府過目。”

聽清了辛毗的說辭,顏良才驚訝地問道:“嗯?長史將各地的籍田重新釐定了?若我所記不錯,光武中興之前纔是春三月案比,此後一直是秋八月案比,爲何本郡提前了?”

案比,也稱案戶比民,相當於後世的人口普查,以釐定最重要的算賦與口錢,也就是人頭稅。

在西漢的時候,這個工作是放在春季的三月進行,而到了東漢後,或許是因爲秋收後老百姓手裡寬裕方便收稅,便改到了秋八月案比。

眼下聽辛毗的意思,他已經在督促春耕的時候,把一部分案比的工作順帶做了,故而顏良十分驚訝。

辛毗答道:“若今春不查農人與墾田確切之數,則無法估算今秋之收穫,勸稼穡之事亦不能落到實處,故而下吏斗膽並未請示明府就擅自行事,還請明府見責。”

見辛毗要說什麼自責的話,顏良趕緊打斷道:“長史勤懇任事,吾亦不及也,況且吾早有言在先,一應政務隨長史處置,何言見責之說啊?”

辛毗顯然只是客套一下,也不謙虛,直接說道:“既然如此,還請明府審閱下吏整理的簿冊。”

顏良點點頭,打開簿冊翻閱了起來,一開始顏良還以爲辛毗是工作認真負責,只當是走走形式,但一看之下卻是連連皺眉。

辛毗整理的籍冊十分詳盡,乃是採取常山國一十四個縣一個個單獨整理羅列的方式。

顏良最先打開最上的一冊便是首縣元氏,上面寫着元氏縣耕農共5300戶,33000口,共計墾田21000畝,民田盡墾,幾無荒蕪。

顏良心算了一下,一戶人家平均墾田40畝左右,若看這個數字倒還算正常,且所有的田地都被開墾利用,做得不錯。

不過辛毗在其後註釋了一段,初平二年時,元氏縣耕農共6200戶,40100口,共計墾田28000畝。

乍看之下,這個數據比較也沒毛病,從初平二年(191年)到建安六年(201年)整整十年間都是兵荒馬亂的,人口有所流失,田地有所荒廢,也算是當下各地的常態。

然而,看題要看完全,辛毗把這兩排數據放在一起,中間承上啓下的八個字纔是關鍵。

“民田盡墾,幾無荒蕪。”

這十年之間,人口會死,會逃亡,可土地並不會長腳跑掉,若是開墾完全的話,應當與十年前的田畝數差不多才是。

如今辛毗說,民田盡墾,幾無荒蕪,而墾田數憑白少了7000畝,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既然已經看了開頭,顏良就耐着性子繼續一冊一冊看下去,初時還逐條逐條地去看,到得後來,接連翻開好幾冊一目十行地看去,發現都與前邊幾冊類似,臉上的神情便愈發凝重了起來。

把簿冊盡數看完,顏良看向辛毗,問道:“這些數據屬實?”

辛毗一字一頓答道:“字字確鑿!”

顏良又問道:“長史是遣吏員以案比之法查得的?”

辛毗答道:“非也,下吏只是以勸耕之名,派吏員巡行縣鄉所得。”

顏良點點頭,說道:“很好!那長史以爲,這些耕田,都去了哪呢?”

辛毗正視着顏良,斬釘截鐵地說了三個字:

“豪大家!”

第195章 勝利的天平第324章 敗兵衆像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490章 破門第290章 宜其室家第134章 簞食壺漿居安思危第390章 圍點打援第71章 人心似老二第279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390章 圍點打援第475章 人主氣象第395章 長槊如林第365章?謠言發酵第377章 踏春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53章 立效以報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466章 相爲情顛倒第369章 恭謙君子劉景升第435章 互狙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391章 劇本第417章 幷州羣臣第220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272章 南方來客第100章 河邊漫議曹軍衆將第436章 車輪戰法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350章 此行無憾矣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22章 樂極生悲第208章 刺客侯第203章 鄴城之冬第456章 智斷冤屈龐士元第463章 帥醒第32章 隨手挖坑巧取豪奪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497章 伏兵連環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9章 山崗軍議第429章 山下鏖戰第524章 驚變第102章 紙上論兵足擬千軍萬馬第181章 輕襲烏巢第219章 黑山張燕第287章 除夕第223章 堂外琴聲起第340章 烈女殉節第525章 天津港建設計劃第480章 分酒第362章 笑林始祖第484章 軻比能第92章 君子沮授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200章 痛斥郭圖第201章 何去何從第420章 知難而退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347章 各有任用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151章 但有戰死夏侯,無生降夏侯第298章 堂前斥奸徒第219章 黑山張燕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529章 勸說第227章 房山剿匪事第130章 埋伏包抄第366章 西鄂之戰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196章 哀兵必勝第399章 殺光常山兵第326章 舉債經營第520章 攻克泉州第429章 山下鏖戰第147章 亡命少年第13章 隗冉的心思第55章 關羽豈等閒第3章 求生亦不易第491章 算計第40章 某乃河東關雲長是也第532章 漁陽攻防戰第459章 士之冠冕第459章 士之冠冕第234章 王女劉綾第444章 勇猛與雞賊第252章 賊帥孫輕第228章 大黃弩第79章 伶牙俐齒第343章 常山風物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338章 中道遇賊第350章 此行無憾矣第222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370章 義陽少年魏文長第476章 拖延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108章 吐槽大會第551章 議請封侯第394章 顏枚的小心思
第195章 勝利的天平第324章 敗兵衆像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490章 破門第290章 宜其室家第134章 簞食壺漿居安思危第390章 圍點打援第71章 人心似老二第279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390章 圍點打援第475章 人主氣象第395章 長槊如林第365章?謠言發酵第377章 踏春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53章 立效以報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466章 相爲情顛倒第369章 恭謙君子劉景升第435章 互狙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391章 劇本第417章 幷州羣臣第220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272章 南方來客第100章 河邊漫議曹軍衆將第436章 車輪戰法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350章 此行無憾矣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22章 樂極生悲第208章 刺客侯第203章 鄴城之冬第456章 智斷冤屈龐士元第463章 帥醒第32章 隨手挖坑巧取豪奪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497章 伏兵連環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9章 山崗軍議第429章 山下鏖戰第524章 驚變第102章 紙上論兵足擬千軍萬馬第181章 輕襲烏巢第219章 黑山張燕第287章 除夕第223章 堂外琴聲起第340章 烈女殉節第525章 天津港建設計劃第480章 分酒第362章 笑林始祖第484章 軻比能第92章 君子沮授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200章 痛斥郭圖第201章 何去何從第420章 知難而退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347章 各有任用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151章 但有戰死夏侯,無生降夏侯第298章 堂前斥奸徒第219章 黑山張燕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529章 勸說第227章 房山剿匪事第130章 埋伏包抄第366章 西鄂之戰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196章 哀兵必勝第399章 殺光常山兵第326章 舉債經營第520章 攻克泉州第429章 山下鏖戰第147章 亡命少年第13章 隗冉的心思第55章 關羽豈等閒第3章 求生亦不易第491章 算計第40章 某乃河東關雲長是也第532章 漁陽攻防戰第459章 士之冠冕第459章 士之冠冕第234章 王女劉綾第444章 勇猛與雞賊第252章 賊帥孫輕第228章 大黃弩第79章 伶牙俐齒第343章 常山風物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338章 中道遇賊第350章 此行無憾矣第222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370章 義陽少年魏文長第476章 拖延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108章 吐槽大會第551章 議請封侯第394章 顏枚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