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城裡城外俱是大漢子民

在進軍白馬的路上,顏良命沿途各鄉里凡有在郡縣中爲官的人家各遣一名子弟帶着家書隨行。

當初他便想好了,要利用這些人來動搖守軍的軍心,不過他到達白馬城下後並未立刻讓這些人進城,因爲還不到最佳時機。

這就好比兩方對壘,還沒交戰之前雙方的士氣都是最鼎盛的,此刻若是有人想要言和,定會被另一方視作怯戰,從而獅子大開口討要好處。

若是兩方已經真刀真槍打過幾場,彼此之間知道對方不好相與,再有人提出言和便能夠輕鬆順利許多。

顏良先三面立營,用遊騎阻絕內外消息,保持施壓。然後再全力攻打了兩次城池,讓白馬城中知曉河北軍有必須拿下的動力和信心。

在這個時候,城中各處定然也是人心惶惶不能自安,此刻再送附近鄉里子弟進城,必然會引發城中守將與城中大族之間的猜忌。

即便是守將拒絕接納鄉里子弟進城,那至少也能坐實了守將怯懦和不通人情的負面形象。

所以無論劉延如何選擇,形勢都會對守方不利,而對攻方有利。

在召見那些鄉里子弟之前,顏良腦中靈光一現,又想起一樁事情,正好看到顏枚從遠處跑來,便召其近前吩咐了一番讓他跑一趟去叫一個人過來。

顏枚當時正在按照叔父的命令繞營壘跑步鍛鍊身體,不曾想剛剛從叔父面前經過就又被安排了任務,他哀怨地看了看叔父,心道我剛剛隨你軍議結束,現在跑圈還沒跑完,肚子又餓着,怎麼又要打發我去幹活,這苦日子什麼時候纔是個頭啊!

抱怨管抱怨,叔父的命令他可不敢違逆,立刻去了一趟打造攻具的工場,把正在打磨車輪的臨時役夫屯長陳光給叫上,快步跑回了主營。

主帳中,軍將們早已散去,十幾個鄉里子弟在兩旁虎視眈眈的軍士監視之下神情慌張不知該站還是該坐,但主位上卻空空如也,原本該在那裡的顏良也不知所蹤。

數丈之外的一處偏帳中,顏良正就着食案上的菜蔬扒着粟飯,看到顏枚和陳光進來,他放下碗筷問道:“可曾用了飧食?”

顏枚心道叔父總算想起我還沒吃飯了,立刻歡歡喜喜地答道:“尚未。”

誰知顏良把臉一板,呵斥道:“你尚未繞營跑完,誰允許你吃飯了?還不快去跑去?”

被顏良一訓,顏枚的臉頓時耷拉成了苦瓜狀,不情不願地看了一眼香噴噴的菜蔬,繼續出去跑步去了。

顏枚出去後,帳中只餘下了顏良和陳光二人,陳光對於面見大人物還有些不習慣,故而有些拘謹,顏良繼續了剛纔的問題道:“可曾用了飧食?”

陳光老老實實地答道:“尚未。”

“來人!再來一份餐食。”

顏良招呼了陳光坐下後,隨意問起了他這些日子幫着營造攻具的情況,陳光這些時日也是極爲用心,所以有問必答,有答無不詳盡,讓顏良聽了後很是滿意,很是誇讚了一番。

待到短兵將食案端上來後,顏良道:“食不言,寢不語。先吃飯,吃完再說。”說完便拿起碗筷繼續吃起了剛纔剩下的飯菜。

陳光對自己收到如此待遇十分感動,說了一句“謝將軍賜食”後,在衣襟下襬擦了擦手,也拿起碗筷吃了起來。

兩人的菜蔬搭配一模一樣,均是兩菜一醬一湯一飯,菜是幾片炙豬肉和一份葵菜,醬是一疊黑乎乎的豆醬,湯就是普通士卒喝的肉臛,飯也是尋常粟飯。這等飯菜雖然比普通士卒要好上許多,但也絲毫不顯得奢侈,與他比二千石的身份相比只能說是相當湊合。

顏良吃得並不算太快,但也一直沒有閒着,不一會便把兩份菜一份豆醬和一碗米飯全部吃了個乾乾淨淨。他見陳光面前的飯菜還各剩了三分之一沒吃完,而陳光見他吃完了也想放下碗筷,便阻止道:“莫急,慢慢吃,全部吃完喝完,不要浪費了。”

說完便端着湯碗慢慢啜飲,心裡想着我這喝湯的姿勢簡直就像是品着八二年的紅酒一般,啊呸!不對,我這可是品着建安五年的豬肉湯,每一口下去妥妥的都是文物啊!

待到陳光也吃完了食物,顏良放下裝過文物豬肉湯的椀,擦了擦手,問道:“鄉親們平日裡對餐食可還滿意?”

“回稟將軍,軍中的餐食甚至比我們平日裡吃的都要好,大家都很滿意。”

“呵呵,那就好,看來鄉親們是樂不思蜀……唔……樂不思鄉了?”

陳光撓了撓頭道:“這倒未曾,鄉民們都還在期盼早日歸家,畢竟有家人在家中牽掛。”

“哎,其實我也想讓你們早些歸家,可惜有些人不願我如此做吶!”

顏良說此話的時候那叫是一個語重心長,痛心疾首,引得陳光順着他的話頭問道:“敢問將軍,是何人阻擾將軍放我等歸家?”

“此人正是東郡太守劉延,其人明知我三十萬大軍南下,勢必要拔出白馬這顆眼中釘,但其枉顧城中百姓安危,非要螳臂擋車,阻擾於我。白馬一日不能下,汝等便一日不能返家,豈不可恨?”

“呃……”

陳光心道你不南下不就沒這事了,反倒怪起了東郡太守,但他也知此話從片面上來說也算正確,若是白馬降了,他們也不用日日做拿苦役勞力。

“今日軍議之時,我屬下軍將曾言軍中將士死傷極大,建議我派汝等民夫負土填壕。”

顏良見陳光沒有表示,便把話說得更赤裸裸了些,邊說還邊瞅着陳光,而陳光一聽這話立刻跪伏於地,求懇道:“將軍!此議萬萬不可啊!將軍先前可是允諾我等,只要我等幫助砍伐樹木營造攻具,我等並未違反將軍定下的規矩,可不能派我等去負土填壕啊!”

“哎!我也是如此想的,只是軍士死傷慘重,如之奈何?”

“將軍若是需要打造更多攻具,我可令鄉民們日夜趕工,必不誤了將軍之事。只是說起負土填壕,即便是我等這三四百人也是杯水車薪,起不了多大效用吶!”

“哎!我固知之,我屬下軍將又建言從附近鄉里蒐羅鄉民行此事。”

陳光聽了此話更是大驚,但他竟生出了幾分急智,反駁道:“將軍曾言此番南下乃是誅除逆賊之義舉,怎可行此殘暴不仁之事,此必欲損將軍之清名者,其心可誅!”

顏良對陳光能說出這番道理也是頗覺意外,說道:“正是此理,我已經嚴詞斥責過他,我等義師自當行義舉,奈何曹賊擋在面前,我亦不欲城中軍民過多損傷,此事難上加難吶!”

陳光揣測道將軍喊自己前來絕非是嘮嘮家常那麼簡單,定有需要驅策自己之事,而若是我不能爲其分憂,前所說之事指不定便要成爲事實,他想明白了此中關竅,便主動問道:“不知光可有何處可爲將軍分憂,將軍儘管到來,光必定盡力而爲。”

顏良點了點頭,心道這是個聰明人,說道:“我聽說陳里正之子在縣中爲吏?”

“稟將軍,我族父見在縣中爲議曹史。”

“那陳曹史之子是?”

“正是在下族弟。”

“你與你族弟關係如何?”

“尚且不錯。”

其實陳光的族弟只有十六七歲大,平日裡與陳光不過是點頭之交,絕對談不上不錯,但陳光怕自己說了實話會顯得尷尬,便順手扯了個謊。

“你族弟正在我營中,我明日會讓附近鄉里子弟進城遞送家書,也好代我好好勸一勸城中大族顯姓,莫要爲劉延效力抵抗義師。你晚上去見一見你那族弟,將我先前與你所說之話告訴他,該當如何說,你可明白?”

陳光腦袋靈光,差不多便想明白了將軍要自己如何做,答道:“下吏會與族弟言道將軍麾下有人建言驅趕百姓負土填壕,而將軍一力否決,可若戰事膠着,恐怕將軍也難以壓服麾下將士之意。”

顏良心想這小子倒是機靈,讚道:“嗯!記得,你所言之話俱是風聞,並無實據。”

“下吏省得。”

“很好,你下去吧,好好做,莫讓本將失望。”

打發走了陳光,顏良悠哉悠哉進了主帳,面對等了許久正坐立難安的十餘個鄉里子弟,也不入座,雙手拄劍而立,神情嚴肅地盯着在場衆人一一看過去。

在場衆人正自不安,無人敢於與其眼神相對,紛紛低下頭去,顏良遂道:“爾等且聽明白了,我三十萬義師南下,所爲者誅除曹逆,餘者一概不究。眼下白馬城中有曹逆所署東郡太守劉延據城頑抗,本將念在城裡城外軍民皆是大漢子民,不欲過多殺傷,故而準允爾等明日入城遞交家書。汝等也要好好勸一勸汝等長輩,莫要助紂爲虐,早日將白馬進獻義師方是正道,以免白馬城破後玉石俱焚。”

簡單兩三句話說完,他便一掀帳幕去了,只留下一衆鄉里子弟你瞅瞅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不知如何是好。

第234章 王女劉綾第456章 智斷冤屈龐士元第231章 辛毗對策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213章 廣平沮氏第559章 曹操的心頭恨第142章 誘敵深入第386章 虎尾寨第536章 城內相見第464章 送上門的小美人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142章 誘敵深入第520章 攻克泉州第375章 催戰第448章 張燕之死·第四卷終第45章 宿命的對決第592章 原來是種馬劇本第266章 常山錢莊第537章 賜姓起名第94章 論功行賞第527章 冀州名士崔州平第214章 回鄉第568章 雙喜臨門第520章 攻克泉州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185章 官渡迷局第250章 解圍第292章 思想理念教育第369章 恭謙君子劉景升第54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61章 夜劫曹營第485章 將軍的氣魄第524章 驚變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240章 裝完逼就走第585章 藥莊第311章 黑山大練兵第422章 張燕託孤第561章 高邑侯第549章 女間第386章 虎尾寨第504章花汝錢睡汝妻打汝娃第314章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第201章 何去何從第94章 論功行賞第385章 三利一弊第146章 軟刀子割肉第513章 統一陣線第484章 軻比能第513章 統一陣線第314章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第88章 逢紀的好意第348章 有教無類第537章 賜姓起名第566章 活**第561章 高邑侯第203章 鄴城之冬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491章 算計第313章 黑山伏兵第4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553章 “好事”成雙第399章 殺光常山兵第22章 樂極生悲第315章 沾山東麓伏擊戰第563章 各方反應第442章 殺賊建功,正其時也!第158章 奉孝獻策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559章 曹操的心頭恨第463章 帥醒第311章 黑山大練兵第401章 變生肘腋第113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344章 姐妹第73章 中了個錘子第85章 拒不奉亂命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104章 河北霸主的心思第474章 龐士元的見聞第442章 殺賊建功,正其時也!第51章 巧換戰俘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楔子 這誰頂得住啊第582章 司馬防的算計第444章 勇猛與雞賊第31章 魔改鹿車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134章 簞食壺漿居安思危第72章 再度對決第282章 事後處置第512章 兵分三路第112章 且行且珍惜第417章 幷州羣臣第252章 賊帥孫輕第595章 臘日第319章 送羊入虎口
第234章 王女劉綾第456章 智斷冤屈龐士元第231章 辛毗對策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213章 廣平沮氏第559章 曹操的心頭恨第142章 誘敵深入第386章 虎尾寨第536章 城內相見第464章 送上門的小美人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142章 誘敵深入第520章 攻克泉州第375章 催戰第448章 張燕之死·第四卷終第45章 宿命的對決第592章 原來是種馬劇本第266章 常山錢莊第537章 賜姓起名第94章 論功行賞第527章 冀州名士崔州平第214章 回鄉第568章 雙喜臨門第520章 攻克泉州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185章 官渡迷局第250章 解圍第292章 思想理念教育第369章 恭謙君子劉景升第54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61章 夜劫曹營第485章 將軍的氣魄第524章 驚變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240章 裝完逼就走第585章 藥莊第311章 黑山大練兵第422章 張燕託孤第561章 高邑侯第549章 女間第386章 虎尾寨第504章花汝錢睡汝妻打汝娃第314章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第201章 何去何從第94章 論功行賞第385章 三利一弊第146章 軟刀子割肉第513章 統一陣線第484章 軻比能第513章 統一陣線第314章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第88章 逢紀的好意第348章 有教無類第537章 賜姓起名第566章 活**第561章 高邑侯第203章 鄴城之冬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491章 算計第313章 黑山伏兵第4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553章 “好事”成雙第399章 殺光常山兵第22章 樂極生悲第315章 沾山東麓伏擊戰第563章 各方反應第442章 殺賊建功,正其時也!第158章 奉孝獻策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559章 曹操的心頭恨第463章 帥醒第311章 黑山大練兵第401章 變生肘腋第113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344章 姐妹第73章 中了個錘子第85章 拒不奉亂命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104章 河北霸主的心思第474章 龐士元的見聞第442章 殺賊建功,正其時也!第51章 巧換戰俘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楔子 這誰頂得住啊第582章 司馬防的算計第444章 勇猛與雞賊第31章 魔改鹿車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134章 簞食壺漿居安思危第72章 再度對決第282章 事後處置第512章 兵分三路第112章 且行且珍惜第417章 幷州羣臣第252章 賊帥孫輕第595章 臘日第319章 送羊入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