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何去何從

除了處罰郭圖和淳于瓊二人之外,凡是在此戰中殆戰犯錯的將校也一一接受了處罰,不過因爲先前輕罰郭圖、淳于瓊的基調,這些處置都算不上很嚴厲,大都是罰俸降職之類。

有罰自然有獎,當袁紹準備獎勵有功將士們時,顏良、文丑、張郃等人卻上言如今戰火未熄,不敢受賞。

衆將的態度很是受到袁紹的讚賞,便暫時擱置行賞,商議接下來的行止。

這一回敗得慘重,所以主戰派的市場少了不少,倒是有很多人表態應當暫時罷兵收手。

袁紹之意本是想要再整兵馬與曹操繼續大戰,他對於輸給昔日跟着自己混的小弟十分難以接受,但眼前的形勢卻不容樂觀。

原本河北軍對曹軍保持了巨大的兵力優勢,但這一回烏巢和官渡損失五萬多人,讓這個優勢迅速縮小。

雖然胙城還存了五十萬石糧食,但烏巢所損失的不僅僅是糧食,還有草料和諸多副食。

由於冬日臨近黃河即將封凍,所以這是冀州運來供給大軍過冬的糧草,短時間內冀州完全沒有能力再度調集運輸大量的糧草前來。

且曹軍得了大勝之後,其氣勢更盛,絕無可能速戰克定,河北軍勞師遠征,遭逢大敗,軍心士氣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再打下去只會越來越不利。

一番商議之後,袁大將軍這次沒有再一意孤行,而是從善如流採納了衆人退兵的提議。

商議下一步行止時,剛纔出盡了風頭的顏良卻閉口不言。

顏良知道袁紹雖然對自己功勳的認可,但從袁紹處置郭圖的態度來看,便是不想自己坐大。

所以顏良很自覺地韜光養晦不再繼續發表意見,即便是袁紹問起,也用唯大將軍馬首是瞻的話含混過去。

如今決定退兵,倒是讓顏良心頭的一塊大石安然落下。

雖然退兵的主基調已經定下,但如何退,退到什麼程度,仍舊令堂內一種臣僚爭論了半天。

自袁紹南下之後,一舉拿下了包括大半個東郡,小半個河內郡,以及陳留的酸棗、長垣,濟陰的離狐、句陽、鄄城、廩丘,濟北的茌平,並且已經把手伸進了河南尹。

這其中有一些是舉城投附,比如黃河以北的一些郡縣,幾乎都沒有反抗,更多的則是輕鬆拿下,但也不乏一些郡縣被曹操施行堅壁清野的政策,主動讓出。

眼下要退兵的話,若是要守住所有新獲得的郡縣城池,留少了兵不足以守住,勢必要安排數萬大軍分別駐守。

而這顯然是不現實的,莫說如今糧秣不足,即便糧秣充裕,也不可能維持如此之大的消耗。

最後衆人商議之下的結果是必須維持住黃河沿岸,並盡力在黃河南邊濮水北邊的中間地帶保存戰果,以圖再度南下。

由於此事關係重大,並沒有當堂做出決斷,而是要待袁大將軍與幕僚們進一步商議,今日的軍議便暫告一段落。

這回大軍敗績,袁大將軍也沒有心情留大家飲宴,但辭別出來之後,卻有不少人主動上前與顏良攀談,想要拉他一同私宴。

在他們看來,顏良立下殊榮,又立刻都倒了郭圖,乃是大將軍眼前的紅人,絕對值得好好奉承巴結一下。

凡是前來攀談的,無論是之前與顏良相善,亦或是本無太多關係,亦或是原先親郭圖而惡顏良的,他都一併掛着笑容好言相向,但對於邀請飲宴之事卻一併婉拒,只說自己營中還有重要軍務要處置。

衆人都露出一番十分理解的表情,攀談一陣後,恭送了顏良離去。

當顏良回到分配給他的宅邸後,卻是連衣甲都不脫,直接躺倒在牀榻上,揉着因爲笑得太多而酸脹的面部肌肉,深深嘆了口氣道:“這尼瑪開會果然比打仗還要累。”

由於他的軍營還立在濟水南邊,隗冉、昌琦等人都代他管理營中事務,只有從弟顏貯跟他進了陽武城。

顏貯走進屋中,跪坐在顏良身前,略帶些興奮地道:“兄長,這一回建下殊榮,又鬥倒了郭圖,定將獲大用了。”

顏良看了一眼從弟,知道顏貯的官迷心思,答道:“這趟回冀州後,汝等有功之人,自當各有任用,不過我嘛,卻是未必了。”

顏貯驚道:“大將軍有功必賞,兄長又怎會例外?”

顏良在牀上毫無形象地箕坐着道:“大將軍有功必賞自是沒錯,汝等盡皆可得封賞,可我已然是二千石將軍,還待如何賞?”

顏貯道:“或可任一郡守相,或放爲一州刺史。”

顏良搖了搖頭答道:“若是尋常郡國,則勢必不能容我帶太多兵去,而我所持憑的依仗,乃是手下之兵,沒了兵權,即便是當上太守、國相,亦是明升實降。”

“那一州刺史呢?”

“眼下大將軍自領冀州,顯思公子領青州,顯奕公子領幽州,高元才領冀州,均爲大將軍子侄,絕無可能更易。而新得的河內、陳留、東郡、濟陰等地,分屬司隸、兗州。立行以爲,我能當司隸校尉還是兗州刺史?”

司隸校尉一職非同小可,與尚書令、御史中丞合稱“三獨坐”,位亞九卿,即便對上三公亦不稱敬。眼下河北僅僅佔據了河內一小部分郡縣,若是任命司隸校尉明顯也是個擺設,且基本不可能任命顏良,畢竟這個位置極爲尊崇。

而河北目前佔據東郡、陳留、濟陰、濟北的一些郡縣,若是任命兗州刺史,也是個閹割版,所能掌控的領土十分有限。

顏貯想了一想後,覺得司隸校尉不太現實,但仍舊道:“愚弟以爲兗州刺史可行,且陳留、濟陰、東郡多地是兄長打下的,由兄長出任兗州,豈不正好?”

顏良嘆了口氣,心想自家從弟政治頭腦還是稚嫩了些,答道:“正因爲有多地是我打下的,所以我纔不可能留任兗州吶!”

此話聽得顏貯很是不解,問道:“還請兄長指教。”

顏良道:“如今大軍要撤回河北,兗州各郡縣只能留下少量兵馬駐守,若是我留在兗州,憑着我手中的人馬,以及對各郡縣的掌控,假以時日,兗州之事勢必皆決於我。立行以爲,大將軍樂見此事?”

顏貯被這麼一提醒,也明白了過來道:“大將軍難道還會忌憚兄長手中之兵麼?可若無兄長強兵駐守,兗州各地難免得而復失。”

“駐守各地也並非只有我手下之兵,你豈不見郭圖雖被罷黜,但大將軍顯然對其仍留了幾分情面,日後難保不會起復,這便是留的後手吶!”

顏貯也很無奈地道:“外敵尚在,而內部尚且爭鬥不休,如之奈何?”

見顏貯有些消極,顏良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必灰心喪氣,至少此番郭圖之輩會消停些時日。待回到河北之後,再謀對策。”

有些話顏良沒說出來,在他的印象裡,官渡大敗之後,袁紹身體一直欠佳,過了一年多就掛了。

他原以爲這次官渡的局面有所改善,袁紹不至於像原本的歷史軌跡一般,但得知袁紹氣得吐血,又接受診治許久的情況來看,或許袁紹的日子還是不多了。

若是袁紹掛了,河北四州難免又要陷入兄弟相爭的亂局,從歷史教訓來看,無論是袁譚還是袁尚,都不是什麼有爲之主。

無論是站在誰一邊,都無法讓顏良看到希望,這纔是最令人煩惱之處。

但眼下顏良想太多也沒用,畢竟如今袁大將軍仍舊健在,只要袁紹還在一天,就連曹操都不敢輕動。

同樣的,顏良仍需要小心翼翼地苟住,以免遭人忌刻步了麴義的後塵。

第二天,袁紹終於下達的撤軍的命令,而果然如顏良所料,點明要顏良隨大將軍車駕一同北返。

分黃河以北的東郡數縣,並茌平、臨邑、谷城、東阿,設樂平郡,以文丑爲太守。

而把此番新得的陳留、濟陰等郡盡數併入東郡之中,仍以畢齊爲東郡太守。

因爲救駕有功的蘇遊則被任命爲東郡都尉,協助太守佈防。

至於河南的陽武、原武、卷縣城中百姓早就被曹操遷走,袁紹各留下數千兵馬駐守,並沒有一定要守下的打算。

顏良還有一半部衆留在兗州,這一回撤兵自然要一同撤回去,但他卻不打算讓他們與自己會合。

因爲顏良從陽武出發東進的時候只帶了六千六百兵卒,並一千多役夫,可在兗州多地打了數仗之後,非但沒有越打越少,而是越打越壯大,如今手下之兵已經過萬,役夫也增至兩千多人。

若是這些兵馬全數彙集在一起,絕對會更引起袁紹的忌諱。

好在大軍北撤後,接手兩地的乃是文丑和蘇遊,都與自己關係匪淺,顏良便與二人商議一番後,待二人的人手接管防務,自己的部屬直接北上。

雖然兵馬的調動問題暫時解決了,但擺在顏良面前最大的問題便是,如何養活這一萬多兵馬。

他原先的直屬部屬才四千多人,有專門的駐防營區,有冀州供輸物資,自然不用擔心。

但眼下擴充到了一萬多人,再想要讓他將兵權縮減回原來的規模,顏良自然是不情願。

可如果要讓袁大將軍供輸他一萬多人的糧秣,想想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顏良思來想去,還是要去活動活動,看看能不能爲自己找到一個合適的差事,能夠名正言順地養活自己手下的兵馬。

眼下郭圖被罷黜之後,顏良雖然對沮授重新恢復了一些信任,但沮授卻並非是顏良要去爭取的第一目標,因爲沮授與顏良一樣,都是河北人,且都曾被袁紹所忌,在袁紹面前說話的分量要打個折。

與沮授相比,逢紀則是更佳的人選。

逢紀是南陽人,在袁紹面前很是說得上話,且之前與顏良的關係也十分不錯,爲人又識變通,若是由其代爲遊說,則把握更大。

顏良來到逢紀居所的時候,正有好幾撥人等着拜謁,有些人剛剛遭到貶斥,有些人則是立下些許功勞。

他們都看到了郭圖的倒臺,並且看到袁紹命逢紀代爲宣讀戰報,知道逢紀仍舊受到信重,難免便要來走走門路。

看到顏良來訪後,這些等候的人很自覺地讓顏良等在最前。

顏良也不與他們客氣,在笑着與衆人打過招呼,謝過美意後,便投上了門刺。

逢紀得知顏良來訪後,親自步出堂外,來到院中相迎。

顏良隔開老遠就揖禮道:“元圖先生,良冒昧前來攪擾了。”

逢紀笑着上前扶起顏良道:“哈哈哈,立善來得正好,我正想尋汝說說話。”

二人進入堂內,分賓主落座,顏良還沒說話,逢紀就先說道:“立善昨日軍議之時,端得好口才吶!”

顏良呵呵一笑道:“不敢當元圖先生謬讚,良不過是據實而言罷了。”

逢紀與淳于瓊相識多年,對淳于瓊的能耐知道得清清楚楚,對於昨日顏良描述的淳于瓊小心謹慎奮死固守卻不太相信,故而十分耐人尋味地道:“果真是據實而言麼?”

顏良聽逢紀問得蹊蹺,便打哈哈道:“嘿嘿,自然是據實而言,難不成我還敢欺瞞大將軍與元圖先生麼?”

逢紀問道:“潛襲烏巢的曹軍果真有一萬五千之數?立善可曾親見?”

見逢紀問道了節骨眼上,顏良也不想隨便編造,只得含糊其辭道:“我趕到烏巢之事,烏巢倉廩火勢熊熊,已然無法撲滅,而曹軍亦撤走了大半。餘下數千人與我相鬥一場後,亦退回陰溝水西岸,具體曹軍多少人潛襲烏巢,我亦知之不詳。”

昨日軍議時,同樣被曹操所敗的孟岱也接着淳于瓊的話頭,咬死了說曹操起碼有萬餘人,所以這個說法很有市場。

但逢紀綜合了其他各路情報後,卻對這個數字有些懷疑,他見顏良也不改口,便也不繼續較真下去,轉而問道:“立善此來,可有何事?”

顏良朝逢紀鄭重一拜道:“在下此來,正是要請元圖先生爲良指點迷津。”

PS:顏良下一步會去哪裡?大家可猜得到?

第95章 夤夜訪逢紀第94章 論功行賞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55章 關羽豈等閒第187章 張郃的擔憂第44章 殘月彎刀第581章 “刺”客?第306章 愛民如子顏府君第574章 韓侯嶺第513章 統一陣線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429章 山下鏖戰第450章 觀其言而察其行第408章 案牘勞形第189章 解救目標任務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271章 捷報頻傳第526章 漁陽太守的人選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40章 某乃河東關雲長是也第381章 最爲爽快羅掌櫃第123章 平丘碼頭第589章 司馬懿入轂第141章 背運的衛恂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538章 烏桓突騎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228章 大黃弩第134章 簞食壺漿居安思危第221章 斂財手段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255章 房山礦場第116章 捋順毛第215章 催婚第540章 佯退第490章 破門第109章 當廷問對第305章 分田到戶第553章 “好事”成雙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532章 漁陽攻防戰第179章 打入酸棗的楔子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278章 小才女辛憲英第244章 比武大會第528章 惡有惡報第456章 智斷冤屈龐士元第344章 姐妹第482章 一鍋端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563章 各方反應第281章 顏良的怒火第290章 宜其室家第477章 主導權之爭第32章 隨手挖坑巧取豪奪第473章 人才選用第370章 義陽少年魏文長第490章 破門第48章 攻城還是追逃?第357章 徹夜深談第520章 攻克泉州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87章 險死還生第423章 重歸故地第247章 高瞻遠矚的顏將軍第175章 糟老頭子壞得很第139章 香餌第46章 出乎意料的一擊第215章 催婚第379章 委曲求全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400章 逆推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499章 龐統的條陳第288章 漢室二宗親第533章 不是我不明白第87章 險死還生第584章 脾氣古怪的醫者第249章 勾心鬥角第11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上)第351章 修己而不責人第217章 殺賊!保家!第6章 施之以恩第135章 誰說南土無俊彥第315章 沾山東麓伏擊戰第465章 上艾閱兵第76章 興師問罪第593章 醫學分科第334章 今始從本心第200章 痛斥郭圖第159章 吃棗藥丸的志向第514章 泉州牢不可破第113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209章 常山國相第403章 虎尾寨奇謀第316章 正面強攻第520章 攻克泉州第161章 夜劫曹營
第95章 夤夜訪逢紀第94章 論功行賞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55章 關羽豈等閒第187章 張郃的擔憂第44章 殘月彎刀第581章 “刺”客?第306章 愛民如子顏府君第574章 韓侯嶺第513章 統一陣線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429章 山下鏖戰第450章 觀其言而察其行第408章 案牘勞形第189章 解救目標任務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271章 捷報頻傳第526章 漁陽太守的人選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40章 某乃河東關雲長是也第381章 最爲爽快羅掌櫃第123章 平丘碼頭第589章 司馬懿入轂第141章 背運的衛恂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538章 烏桓突騎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228章 大黃弩第134章 簞食壺漿居安思危第221章 斂財手段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255章 房山礦場第116章 捋順毛第215章 催婚第540章 佯退第490章 破門第109章 當廷問對第305章 分田到戶第553章 “好事”成雙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532章 漁陽攻防戰第179章 打入酸棗的楔子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278章 小才女辛憲英第244章 比武大會第528章 惡有惡報第456章 智斷冤屈龐士元第344章 姐妹第482章 一鍋端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563章 各方反應第281章 顏良的怒火第290章 宜其室家第477章 主導權之爭第32章 隨手挖坑巧取豪奪第473章 人才選用第370章 義陽少年魏文長第490章 破門第48章 攻城還是追逃?第357章 徹夜深談第520章 攻克泉州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87章 險死還生第423章 重歸故地第247章 高瞻遠矚的顏將軍第175章 糟老頭子壞得很第139章 香餌第46章 出乎意料的一擊第215章 催婚第379章 委曲求全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400章 逆推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499章 龐統的條陳第288章 漢室二宗親第533章 不是我不明白第87章 險死還生第584章 脾氣古怪的醫者第249章 勾心鬥角第11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上)第351章 修己而不責人第217章 殺賊!保家!第6章 施之以恩第135章 誰說南土無俊彥第315章 沾山東麓伏擊戰第465章 上艾閱兵第76章 興師問罪第593章 醫學分科第334章 今始從本心第200章 痛斥郭圖第159章 吃棗藥丸的志向第514章 泉州牢不可破第113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209章 常山國相第403章 虎尾寨奇謀第316章 正面強攻第520章 攻克泉州第161章 夜劫曹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