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分而化之

聽說張臨不聽自己的勸告,竟然自行其是帶兵南下,張坦心中是又驚又怒,喝問道:“少當家帶了多少人去?你們爲何不阻止他?”

那親信一臉委屈,說道:“少當家言張將軍遭受常山人攻打危在旦夕,帶了與他最爲相善的千餘人便要去救,我等怎敢阻攔,便是攔也攔不住,眼下其餘人也議論紛紛,吵着要來問當家的。”

“哼!這小子翅膀硬了!隨我去追他回來!”

張坦匆匆站起來往外走,但邁出幾步後卻戛然而止。

他心中思忖自家侄兒雖然年少但極有主見,這一次把張燕被圍攻之事公之於衆,便是要佔住道義,自己若是帶兵前去阻攔,豈不是明擺着告訴部衆們自己對張燕見死不救?

況且自己若孤身去追,侄兒多半不會聽從意見回來,若是帶兵去追,旁人不曉事的還以爲自家窩裡反了。

哎!還是自己欠考慮了,怎能把這等事與黃口小兒商量。

罷了罷了,便聽任這小子去吧!

若是真個能解了張燕的圍,便算張燕燒了高香。

若是救不了,也就別怨天尤人了。

聽到寨裡越來越鼓譟的動靜,張坦知道勢必要與衆人解釋一番,便來到寨前的校場上。

不明情況的吃瓜賊衆們見張坦前來,稍稍止住了鼓譟,幾個頭目上前來請示。

張坦登上高臺,對部衆們說道:“二三子,張燕爲了一己私利,三番五次縱容手下王當、孫輕、杜長等輩挑釁常山人,將我黑山置於險地,眼下常山人尋張燕報復,乃是他咎由自取。汝等說說,可願意爲了他張燕的私心而賣命?去與常山人死磕?”

原本這些賊衆聽說張燕被打得危在旦夕,都嚷嚷着要跟着張臨一起去營救,眼下被張坦言語一帶,這纔想起常山人可不是好惹的,何必爲了張燕擔這風險。

張坦見部衆們的情緒有所緩解,才說道:“臨哥兒與張燕他兒子交好,故而執意要去救,我也沒話說,若是汝等有誰有這份心思的,也可以站出來,我也不攔着。”

張坦這話說得看似敞亮,實際上卻告訴大家他可不願意去,你們誰想去自己去。

方纔跟着張臨走的,大多是親近張臨的部衆,或是熱血沸騰容易受激的,眼下留着的都是老油子,當下更無一人願意站出來做那出頭鳥。

張坦見並無人出來,心道總算是壓制住了,說道:“既然沒人出來,那就少拿這事兒鼓譟,左右,給我閉上寨門,沒我的命令,誰都不能擅自出寨!”

部衆們的情緒被控制住了,但張坦的事情卻沒完,他在親信的掩護之下,又來到了後寨那廢棄的倉庫裡。

習資已經聞聽到了外邊的動靜,但有人攔着出不去看不到究竟,見張坦去而復返知道定是發生了大事。

張坦道:“讓習兄弟見笑了,我方纔與我家侄兒商量此事,誰知這小子無法無天,竟然不聽我言,私自帶了一些人說是要去援救他的好友張方,我阻攔不及竟被他衝出了寨子。”

習資聞言冷笑幾聲,問道:“真是你侄兒自己去的?難道不是張大當家的意思麼?原來張大當家竟然是存了這樣的心思,既然如此,還來與我說什麼?!可是要殺了習某人祭旗?”

張坦忙抱拳道:“誤會,誤會了!老哥哥我絕無此意啊!我對張燕恨之入骨,哪裡會去幫他,真是這混小子不懂事亂來!我……我現在就帶人去把他給抓回來!”

張坦作勢便要站起身來,只是這動作卻不太利索,磨磨蹭蹭了半天卻還沒走。

習資本不想搭理,任他演戲演到穿幫爲止,不過突然想起臨行前顏良特意召見自己的那一幕。

當時顏良道:“習君此番前去,若能順利招撫張坦等賊帥自是最好,但若不能成事也是無妨,只消阻得他們一阻,不使彼輩立刻往援,那便是大功一件。”

當時自己還有些不解,因而問道:“在下此行不就是去招撫彼輩,爲何說成與不成都無妨。”

顏良拿起案几上的一捆竹簡握在手中道:“這黑山諸山頭便如這一捆竹簡,若是將竹簡用皮索串聯起來捆成一束,我要折斷它不免要多費一番工夫。”

顏良把這捆竹簡重新放回案上,拿起一根在手,輕輕一折便折成兩段,說道:“若是不捆成一束,零零散散地放着,想要折斷任何一支都不費吹灰之力。只消先折斷了最粗的那一支,把皮索抽去,接下來再有人遞上來一支來我便折斷一支,只是費些工夫罷了。”

經過顏良的這麼一比較,習資便把他的精神領會得一清二楚,所以眼下最重要還是穩住張坦。

想清楚了對策,習資微微一笑道:“張大當家,我看你也不必去了,貴侄兒心意已決,你便是用八頭牛也拉不回來。”

張坦道:“哎!這些少年郎就是不曉事理,還好我已經下令關閉寨門,不再放任何一人出去,我那侄兒手下沒幾個人,又無糧草,諒他跑到一半也就回來了。”

習資道:“噢?不知貴侄帶了多少人去?”

張坦道:“帶了大約八九……八九……千人上下。”

習資一聽人數倒不多,就算張坦虛飾一二,人數翻一番一兩千人也掀不起大風浪,便說道:“那張大當家如今是何計較?若是張大當家也準備與張燕一條道走到黑,那就恕在下不奉陪了!”

習資倒是說走就走,站起來便要往外闖。

張坦忙上前攔住道:“習兄弟莫急莫急,老哥哥我的心意你還不知道麼?我是已經下定決心歸附顏府君,眼下正約束部衆不理張燕的求援,至於……至於……”

習資道:“至於什麼?”

張坦猶豫了片刻,還是說道:“至於帶兵協助顏府君之事,怕是有些犯難了,那混小子剛剛帶了一撥人前去,我若是此刻再拉上人說是要去抄張燕的後路,怕是手下兄弟們有想法。”

習資道:“那倒也無妨,只是日後張大當家要在府君面前求差事時,怕是不太好說。”

張坦道:“這……這還要習兄弟代老哥哥多多美言啊!”

習資道:“行了!既然張大當家已經有了決斷,那我便立刻回去稟報府君,就不多留了。”

張坦見習資這麼急着要走,下意識地身手阻攔。

習資皺着眉頭道:“嗯?張大當家莫非是想要留着在下作人質麼?”

張坦道:“誤會誤會,我只是想要留習兄弟多盤桓幾日,稍盡地主之誼罷了。”

習資道:“若是我不把張大當家的決定稟報府君,若是府君以爲張大當家無心悔過,派人來攻時,即便是將我祭出,亦是於事無補了。故而習某隻有速速返歸,方纔能不使府君生疑,保得張大當家無礙。”

張坦聞言道:“是是是!那就要勞習兄弟多多費心了。來人!替我護送習兄弟從後山小道悄悄下山,一定要送到常山地界,萬勿有失。”

習資離去之前關矚道:“張大當家還是要盡力約束各家依附你的小山頭,莫要在此事添亂纔是。還有,這幾個小女子甚合我意,張大當家可要代我照顧好咯!”

張坦道:“習兄弟說的是,我這便遣人去一一告誡!至於這些女子嘛,哥哥我自是爲你好好看護着,待他日相見時,一併奉到兄弟府上。”

“哈哈哈哈好,那習某就告辭了!”

——☆——☆——☆——

隨着時間推移,顏良奇兵突進黑山之中大敗張燕的消息傳至四面八方。

當然,此事發生在羣山之中,具體的情況很難爲外人所知,人們獲得情報的途徑無非是兩種。

一種是顏良主動向外釋放出的消息,另一種則是虎尾山、老槐谷周邊各個小山寨悄悄傳出去的消息,至於此事件的主角之一張燕則對此事諱莫如深。

當消息傳到上黨郡銅鞮的時候,銅鞮侯劉緒正在飲酒解悶,當下便對陪侍在旁的庶子劉胤與郭氏女道:“哈哈哈!我就說不會看錯了人,這顏常山一出,黑山賊休矣!”

劉胤賠笑道:“君侯說得是,討逆將軍乃是連曹阿瞞都深懼的人物,區區黑山賊又何足道哉!”

一旁的郭氏女卻沒有說話,只是一雙素手輕按瑤琴,奏起了一首《國風·秦風·無衣》。

琴絃撥動間,金戈鐵馬的曲調肆意奔涌,聽得劉緒與劉胤用竹箸擊打着酒具欣然應和。

然而,彈琴的佳人卻目光中隱隱氤氳着水汽。

“終於有人可以爲自己的家人報仇了!對!那個人定能做到的!”

——☆——☆——☆——

當消息傳到鄴城時,因爲袁紹身體有恙而實掌鄴城之政的袁尚正在與主簿李孚,鄴城大商人劉曼等人敘話。

“不過是打幾個蟊賊而已,也無甚出奇,若非父親身體有恙,我須得服侍在側,不然我早就帶兵去把張燕給滅了。”

這些時日來,袁尚實掌冀州權柄,除開一些重大的軍政事務還需要向袁紹請示之外,等閒小事一言以決,故而威風愈重,漸漸有些不把旁人放在眼裡。

鄴城大商劉曼立刻附和道:“公子所言極是,那顏良不過僥倖贏上一仗罷了,若是公子親自帶兵前去,怕是張燕早就望風歸降了。”

袁尚被拍馬得十分舒坦,說道:“當然了,此些小事,派顏立善去也恰如其分。”

劉曼大點其頭道:“確實如此,此人帶兵打仗倒有幾分本領,不過理政安民就馬馬虎虎,更是膽大包天,肆意妄爲,着實可恨!”

袁尚道:“劉卿可是說你在常山的商號被他抄沒之事?”

劉曼道:“有勞公子掛心,正是此事,愚弟入股的商號一向奉公守法本分經營,顏立善竟尋個由頭查封我商號,還收回了先前競標得來的專營權,竟是絲毫不給姑母顏面,豈不可恨?”

袁尚面色微微一沉,正待開口說話,主簿李孚卻搶先道:“爲何我卻看到常山上呈的文書言,其境內有不法商賈違犯禁令,私自向黑山賊販售違禁糧食、鹽、布等物資,實有資敵之嫌,故而予以抄沒,劉掌櫃入股的商號真的沒有問題麼?”

劉曼老大一把年紀了,因着認了袁紹後妻劉氏爲姑母,又拍袁尚的馬屁,所以自承愚弟。

這幾年裡,劉曼在冀州境內生意做得越來越大,對於常山等地的鹽鐵酒專營垂涎已久,當時便通過競拍拿下了一些專營權,其後更通過各種手段兼併、入股了一些商號。

其中有兩家入股的商號也違反了禁令,此前被顏良開展的整肅行動一併查抄,故而心生不滿,找了機會便在袁尚面前上眼藥。

劉曼立刻分辨道:“豈有此理,分明是有人惡意攀誣,實是冤枉,顏立善也不知好好管一管他手下的官吏。”

李孚冷哼一聲道:“此案郡縣戶曹、決曹均有詳細讞書,豈是你說冤枉便冤枉的?你一區區商賈,毫無真憑實據,竟然敢無故非議朝廷命官?可是在說大將軍無識人之明麼?”

劉曼一聽李孚這是要對他上綱上線啊,平時鄴城的官員看在劉氏的份上多半會賣劉曼幾分面子,誰料竟然被李孚在袁尚面前公開開懟。

然而李孚乃冀州主簿,是袁尚的親信屬官,身份遠非劉曼可比,他也不敢懟回去,只得對袁尚道:“公子,你可要爲愚弟做主啊!”

袁尚聞言道:“子憲,此事不必多言。”

李孚卻好似根本沒把劉曼放在心上,向袁尚揖手稱是,然後勸道:“顏立善甫到常山不過半年多時間,便連連挫敗黑山賊進犯,如今更是攻入了黑山腹地,實不可小覷。在下以爲,公子當修書嘉勉一二,以示友好。”

在半年多前,當時袁尚地位不明,曾對顏良多番拉攏,顏良卻始終不冷不淡,讓袁尚心中有些不快。

不過袁尚也知道自己這嗣子之位還遠遠沒有到板上釘釘的地步,還不是翻臉的時候,而李孚所言也是正理,便點頭道:“既是如此,子憲可爲我擬書。”說完後,便轉過頭去與劉曼說起了玩樂之事。

李孚看了看袁尚那並不太在意的樣子,微微嘆了口氣,想要說些什麼卻最終還是沒說出口。

第85章 拒不奉亂命第451章 交際花成就達成第128章 己吾匪事第572章 黑山賊復辟第411章 今之細柳第150章 敵援將至第240章 裝完逼就走第152章 武威張繡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297章 親迎昏禮第506章 爲了利益成爲舔狗第298章 堂前斥奸徒第464章 送上門的小美人第130章 埋伏包抄第171章 潛入城中的暗子第405章 長了腳的耕田第112章 且行且珍惜第427章 誘餌第182章 衛國短豎樂文謙第499章 龐統的條陳第505章 奇特的請求第209章 常山國相第568章 雙喜臨門第8章 兵臨白馬第111章 以退爲進第418章 楊恪與張白騎第155章 冤乎哉?不冤也!第477章 主導權之爭第199章 敗軍之議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3章 求生亦不易第265章 鳳尾簪第348章 有教無類第551章 議請封侯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250章 解圍第72章 再度對決第120章 此去烏巢第366章 西鄂之戰第517章 石砲曲第375章 催戰第461章 上艾士紳第48章 攻城還是追逃?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69章 張遼的抉擇第74章 計點戰果第218章 迎風閣上的女子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326章 舉債經營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552章 宅鬥第499章 龐統的條陳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454章 書道大家第229章 廢棄鐵官第61章 三面夾攻第72章 再度對決第273章 泜陽亭第76章 興師問罪第53章 立效以報第232章 張甄氏的小心思第481章 黑夜中的怒龍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251章 比武練兵法第75章 鳩佔鵲巢第395章 長槊如林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556章 商人的嗅覺第216章 賞雪第326章 舉債經營第104章 河北霸主的心思第448章 張燕之死·第四卷終第453章 劉表的饋贈第69章 張遼的抉擇第489章 狂熱第408章 案牘勞形第90章 獻俘賣乖第482章 一鍋端第433章 工匠的思維定式第54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590章 不設防的城郭第144章 臨陣應變第497章 伏兵連環第314章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第480章 分酒第27章 城裡城外俱是大漢子民第456章 智斷冤屈龐士元第325章 鐵官令趙叡第391章 劇本第536章 城內相見第119章 辭行第566章 活**第224章 登樓遠望第273章 泜陽亭第324章 敗兵衆像第405章 長了腳的耕田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399章 殺光常山兵第2章 死了又死
第85章 拒不奉亂命第451章 交際花成就達成第128章 己吾匪事第572章 黑山賊復辟第411章 今之細柳第150章 敵援將至第240章 裝完逼就走第152章 武威張繡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297章 親迎昏禮第506章 爲了利益成爲舔狗第298章 堂前斥奸徒第464章 送上門的小美人第130章 埋伏包抄第171章 潛入城中的暗子第405章 長了腳的耕田第112章 且行且珍惜第427章 誘餌第182章 衛國短豎樂文謙第499章 龐統的條陳第505章 奇特的請求第209章 常山國相第568章 雙喜臨門第8章 兵臨白馬第111章 以退爲進第418章 楊恪與張白騎第155章 冤乎哉?不冤也!第477章 主導權之爭第199章 敗軍之議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3章 求生亦不易第265章 鳳尾簪第348章 有教無類第551章 議請封侯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250章 解圍第72章 再度對決第120章 此去烏巢第366章 西鄂之戰第517章 石砲曲第375章 催戰第461章 上艾士紳第48章 攻城還是追逃?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69章 張遼的抉擇第74章 計點戰果第218章 迎風閣上的女子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326章 舉債經營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552章 宅鬥第499章 龐統的條陳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454章 書道大家第229章 廢棄鐵官第61章 三面夾攻第72章 再度對決第273章 泜陽亭第76章 興師問罪第53章 立效以報第232章 張甄氏的小心思第481章 黑夜中的怒龍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251章 比武練兵法第75章 鳩佔鵲巢第395章 長槊如林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556章 商人的嗅覺第216章 賞雪第326章 舉債經營第104章 河北霸主的心思第448章 張燕之死·第四卷終第453章 劉表的饋贈第69章 張遼的抉擇第489章 狂熱第408章 案牘勞形第90章 獻俘賣乖第482章 一鍋端第433章 工匠的思維定式第54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590章 不設防的城郭第144章 臨陣應變第497章 伏兵連環第314章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第480章 分酒第27章 城裡城外俱是大漢子民第456章 智斷冤屈龐士元第325章 鐵官令趙叡第391章 劇本第536章 城內相見第119章 辭行第566章 活**第224章 登樓遠望第273章 泜陽亭第324章 敗兵衆像第405章 長了腳的耕田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399章 殺光常山兵第2章 死了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