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黑山張燕

這一場聲勢浩大的武裝大遊行自然是顏良刻意爲之,他這麼做有三重目的。

第一重目的自然是要向黑山賊秀一秀自己的強壯肌肉,告訴他們自己可不是吃素的。

就在前幾天,黑山賊還敢於深入靈壽縣,攻破一鄉一亭,大肆劫掠,對當地守卒百姓造成巨大傷亡。

若是尋常新任的太守國相面對如此猖獗的賊寇倒也並無太好的辦法,但顏良可是連曹阿瞞都狠狠教訓過的人物,哪裡會容許這些賊寇騎到自己頭上。

第二重目的乃是要向常山國內的百姓們彰顯自己這個新任國相的與衆不同。

原本太守與國相雖說也主郡國之內的軍事,但更多是主持政務,前來上任也多是孤身一人。

可他顏良卻不一樣,對他而言民政雖也重要,但更主要的任務乃是剿滅黑山賊這個心腹大患。

而且,他顏良可不是孤身上任,隨同的還有成千上萬的百戰強兵。

第三重目的乃是團結手下的幕僚與將士,尤其是田燦、劉劭、時苗、張揖等幕僚,以及在下曲陽剛剛投附來的一些青壯,他們以前只是聽聞過討逆營能打,但卻並未親眼所見。

這一次聲勢浩大的遊行絕對能堅定身邊之人的信心,讓自己之後的施政行軍更爲順暢。

常山國乃是黑山賊鬧騰得最爲厲害的郡國,而真定又是黑山軍首領張燕的家鄉,此處明裡暗裡與黑山賊有所溝通的不在少數,相信今天城中的這麼一出好戲一定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散佈出去,這便是顏良想要達到的效果。

在裝完逼之後,顏良帶小部分短兵近衛進入了縣寺,那裡還有接風宴會等着他,而大部分將士則繼續沿着主幹道出了真定西門,然後沿着城牆來到城北的駐地駐紮。

原本,顏良這個新任國相還需得去拜謁常山國名義上的統治者常山王,但如今常山王位虛懸十幾年,連王傅都省了,顏良也就少了那多餘的步驟。

因着剛纔那一出威武雄壯的武裝大遊行,真定城中上至真定縣長,縣三老,下至地方士紳面對顏良時俱都陪着十二分的小心,唯恐惹得這個素有兇名的猛將不喜。

顏良在酒宴之上倒是一直和顏悅色,只是與衆人談着近來的一些見聞,偶爾也問問縣內官吏一些政事上的情況,更親自向縣中幾個年紀較長的耆老敬酒,總之氣氛十分和睦。

酒宴進行到深處,衆人都以爲顏良也屬於比較好說話的那種,宴中的場面便愈發歡暢起來。

可臨到末了,顏良將自己杯中之酒一飲而盡,說道:“今日此宴甚是歡愉,不過本府明日還有正事要辦,這就散了吧!”

聽正主說結束,宴中衆人齊都站起來準備向顏良告辭,顏良又淡淡地說道:“胡縣令,你且將縣中戶口、賦稅、田土籍冊整理出來,明日送來我處,我要親自查閱。”

胡縣令聽聞此言心裡一突,想着好好的一場接風宴自己怎麼又攤上事了。

不過,顏良並未在意張縣令的表情,繼續說道:“羅縣丞,你也將近三年來的奏讞書,未決之案的籍冊整理出來,明日送來我處。”

胡縣令與羅縣丞四目相對,不知新任的國相要搞哪一齣,而一旁的縣尉張詡還暗暗幸災樂禍,只是顏良也沒落下他。

“張縣尉,你且將縣中近年來發生盜賊案件的處置經過整理出來讓我過目;還有,明日你帶上縣中戌卒來我營中,我要親自考校。”

三句話說罷,顏良也不等他們答覆,徑自就起身轉過屏風,往後堂去了,堂中衆人才在胡縣令的帶領之下高聲恭送。

就在顏良在真定城中大出風頭的時候,三百里外的黑山山脈某處,一個渾身透着彪悍之氣的漢子卻正在大發雷霆。

“你說什麼?王當這廝殺進了靈壽縣,破一鄉一亭,還殺了石臼亭長?”

“是,王帥命小的向張帥獻來一份財貨,說是替張帥給那個顏良一個下馬威。”

前來跑腿的嘍囉解開一個背囊,將囊中黃白之物倒在案几之上,有些珠玉首飾上還帶着沒抹乾淨的血跡。

那漢子見着這些阿堵物便氣不打一處來,一腳將面前案几踢翻,大罵道:“王當好大的膽子,沒我的許可竟敢擅作主張。”

那跑腿的嘍囉險些被案几給砸到,看着地上散落的財貨卻不敢伸手去撿,只疑惑地看着面前的首領。

這怒氣衝衝的彪悍漢子正不是旁人,乃是黑山軍首領張燕,這幾年張燕率領的黑山軍縱橫於冀並交界處的山區裡,各方勢力都奈何不了他。

而自從張燕別開生面地遣使赴雒陽乞降後,得封平南中郎將一職,算是有了名義上的正式官身,還可以如郡國一般舉孝廉、計吏。

但這年頭士族出身的各路豪強大都看不起黑山軍這羣兵匪,雖然他們手下的軍隊無論從戰力和軍紀上未必比黑山賊好到哪裡去,可卻不影響他們鄙視這些山賊。

因爲與掌控冀州的袁紹交惡,張燕倒曾經與公孫瓚眉來眼去,互爲奧援,可公孫瓚江河日下,最終被袁紹給包了餃子。

自此以後張燕便老老實實待在自己的黑山之中,過上了小富即安的安生日子,尤其是冀並兩地的爲牟厚利的商旅與他搭上線後,黑山軍漸漸演變爲佔山爲王收買路費的正經行當,他更是不屑於再做打家劫舍的勾當。

當然,張燕與袁紹的仇隙不小,當年袁紹聯合呂布把張燕打得放棄了黑山之外的大片領地,逃回黑山之中,藉着地利才勉強抵禦,若非袁紹顧慮死傷太甚就此收手,怕是黑山軍就捱不過那一遭。

在年初的時候,袁紹大舉南下與曹操相鬥,張燕並不是沒起過從背後捅袁紹一刀的心思。

但那時候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袁紹勢強,曹操勢弱,張燕擔心萬一自己把袁紹給惹毛了,他放過曹操不理,轉過頭來把自己給滅了可就偷雞不成蝕把米。

官渡離開黑山畢竟太過遙遠,中間又隔開大片袁紹掌控的領地,當張燕聽說袁紹在官渡戰敗的消息時,已經過去了大半個月,這時候河北軍主力已經撤了回來,張燕想要動手也沒了機會。

張燕甚至在想,且讓袁紹、曹操之流鬥個頭破血流,我在山中逍遙自在,若是始終僵持着那自然最好,若是拼出個勝負來,我再主動投附便是。

當然,從張燕的小心思裡,希望曹操最終能夠勝出,畢竟他和曹孟德沒交過手,雙方舊日無仇往日無怨,也不怕到時候不受待見。

當聽說袁紹任命了顏良爲新任常山國相,並主持剿匪事時,張燕也覺着十分頭疼,他和顏良也曾經遙遙交過手,知道是個極能打的對手,不敢小覷。

但張燕猶自存着一絲念想,他覺着如今自己手下的黑山軍已經漸漸減少了打家劫舍的勾當,轉而墾殖山中土地,順便還收收買路費,與冀並之地的漢人、南匈奴,甚至和幽州的烏桓、鮮卑都暗通款曲,就快要洗白白了,顏良雖能打,但我不去惹他,他也未必會進山裡和自己過不去。

可張燕萬萬沒有料到,那顏良還沒到呢,自己手下的人就鬧出了這等幺蛾子事情。

不得不說,在漢末那許多落草爲寇的各類賊寇中,無論是黃巾也好,白波、黑山也罷,張燕都是其中最有頭腦和憂患意識的那一個。

但這也改變不了他的出身,更改變不了他身後那個龐大的羣體。

當張燕力主與冀、並兩地的商旅達成協議,靠收買路費賺得盆滿鉢滿時,手下的慣匪們雖然樂得吃現成,但多年來養成的爲非作歹習慣難以改易,有些個小帥就是喜歡搶上一票,殺幾個人才過癮。

在往日裡張燕對這種行爲睜隻眼閉隻眼,認真來說他也只是黑山軍中最大的一個頭目,手下山頭林立,即便是想要嚴加約束也無從做起。

可如今情勢不妙,袁紹雖然在南邊吃了癟,但任命顏良爲常山太守無疑是個極爲危險的信號,手下小帥王當在這個節骨眼上撞上去,顯然是嫌麻煩不夠大。

張燕用了好一會兒才平復下情緒,喝罵道:“回去告訴王當,讓他老老實實待在房山上,若是再敢下山惹事,小心我扒了他的皮。”

那黑山小帥王當正在房山山寨裡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突然感到背心一涼,右眼皮直跳,頓時罵道:“孃的,哪個殺才又在惦記乃公?”

手下的嘍囉嘴巴里啃着一塊肉骨,含含糊糊地回道:“頭兒,還能有誰,定是那新來的顏良唄?剛被咱落了面子,還不得唸叨唸叨。”

王當哈哈大笑道:“說得是!得空了再幹他一票,讓他知道我黑山軍的厲害。”

就在王當想着再幹一票的當口,遠在真定的顏良也在研究着如何收拾他。

在酒宴結束之後,縣內官員和士紳自然極力挽留他住在縣寺或者各家騰出來的宅院裡,不過顏良一一回絕,帶着短兵近衛便出了城,入駐了城外軍營之中。

顏良剛剛回營,休假在家的張斐就接踵而至,雖說顏良吩咐他好好休息,但前些時候靈壽出了那麼大的事,他作爲討逆營左司馬,哪裡能夠安心休歇。

張斐在往下曲陽傳信的同時,帶上手下短兵並族中壯勇就親自趕往了靈壽。

真定距離靈壽倒也不遠,八十多里路,不過靈壽縣地域廣闊,一大半都是高上高下的山丘,被黑山賊攻破的鄉亭離開縣城都還有二三十里路。

由於靈壽縣緊鄰黑山,縣中的治安一直很差,且官員都不願意在此地就任,縣中三個長吏裡如今只有縣丞在任,縣長的任命已下,但一直沒有到任,而縣尉直接出缺,至今沒有任命。

張斐趕到靈壽時,對此等情形也十分無奈,只得叫上代行縣長事的縣丞匆匆趕去被黑山賊攻破的石臼亭。

石臼亭之名得之於附近的石臼河,這條河很是奇特,並無真正的源流,長度也只有四五十里,卻連通了南邊的滹沱河與北邊的滋水。

滹沱河發源於幽並冀三州交界處的戌夫山,滋水發源於冀並交界處的牛飲山,二者都是從西向東流去,它們在下曲陽北邊更是會交匯成一條河流。

原本滹沱河與滋水都經常發生水患,但本朝永平年間,疏浚擴充了石臼河,讓兩條河流的河水有所分流,這才使得這片區域成爲肥沃的良田。

按理說這片河谷本應該是常山國內不可多得的豐饒之地,可就因爲西邊鄰近黑山餘脈,時常遭遇匪患,導致沿山之民不得安寧,土地或多或少也就荒廢了。

來到石臼亭時,張斐依舊能看到前幾日遭受戰火的痕跡,亭舍的大門被破開尚未修復,半邊屋舍遭過火焰的燒燎,而書有“石臼亭”三字的門匾也被踩得粉碎。

亭中原本只有七八名亭卒,如今只有三人安在,亭長、求盜盡皆戰死,只有亭父並兩個亭卒眼見情形不妙趁夜逃脫。

這些亭卒俱是本縣人氏,對於那些黑山賊深惡痛絕,當得知郡中有大官前來視察時,不少被害亭卒的家人親朋來到亭中哭求張斐爲他們主持公道。

張斐心慈,見百姓們的哭得淒厲,不免也爲之神傷。

但他手下也只帶了幾十個人,雖然一多半是百戰精銳,即便遇上數倍於己的賊寇也並不懼怕,但要進山剿匪那可就力有不逮。

張斐只得自己出錢,撫卹了被害者家屬,並向當地百姓聲明顏府君到國之後,一定會整肅國中守備,徹底解決黑山匪患。

當他來到那個遭遇匪患的鄉時,發現此地的情形更爲惡劣,亭舍畢竟是帶有警衛職責的地方機構,有專門的亭卒駐守。

但鄉是民政單位,這次有兩個裡聚被山賊攻破,死傷的多是自發巡守的裡中百姓,也有少部分裡坊被攻破後,盜賊在劫掠過程中的肆意殺傷。

見黑山賊居然猖狂若此,饒是平日裡溫謙君子的張斐也動了火氣,他把帶來的短兵與壯勇留下一半暫時充作縣中守卒,自己連夜往回趕,欲要面見顏良彙報此間情況。

第296章 職方掾第85章 拒不奉亂命第272章 南方來客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132章 印與鑑第184章 高覽的心思第19章 城下攻防第336章 西柏陂第238章 蓋有非常之法也第36章 我欲懷丸而操彈爾第363章 官二代第126章 南海陳行之第315章 沾山東麓伏擊戰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524章 驚變第73章 中了個錘子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279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506章 爲了利益成爲舔狗第303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143章 血戰長垣第401章 變生肘腋第11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上)第60章 誰來和我大戰三百回合第347章 各有任用第209章 常山國相第577章 司馬仲達第451章 交際花成就達成第366章 西鄂之戰第231章 辛毗對策第504章花汝錢睡汝妻打汝娃第2章 死了又死第548章 來自鄴城的小動作第329章 義從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34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305章 分田到戶第81章 爲民做主第115章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第391章 劇本第518章 下基層第46章 出乎意料的一擊第390章 圍點打援第409章 曲轅犁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8章 試攻東城第87章 險死還生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203章 鄴城之冬第504章花汝錢睡汝妻打汝娃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275章 六禮第360章 劉皇伯第476章 拖延第291章 從軍的緣由第276章 足球比賽第201章 何去何從第499章 龐統的條陳第363章 官二代第250章 解圍第355章 劉玄德要來荊州?第498章 白龍山口第2章 死了又死第282章 事後處置第178章 烏巢虛實第549章 女間第50章 固辭東郡第124章 新官上任第334章 今始從本心第238章 蓋有非常之法也第260章 難產第528章 惡有惡報第439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515章 裝備優勢第393章 龜甲陣第32章 隨手挖坑巧取豪奪第367章 頂天立地劉玄德第122章 兵戈向何方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第528章 惡有惡報第425章 仇升的心跡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39章 血肉泥沼第409章 曲轅犁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19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51章 修己而不責人第107章 請求與拉攏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441章 一路向西第302章 人才難覓第502章 城門激戰第183章 河岸大亂鬥第262章 分而化之第261章 酒肆友聚第519章 不間斷配合第595章 臘日第219章 黑山張燕第499章 龐統的條陳
第296章 職方掾第85章 拒不奉亂命第272章 南方來客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132章 印與鑑第184章 高覽的心思第19章 城下攻防第336章 西柏陂第238章 蓋有非常之法也第36章 我欲懷丸而操彈爾第363章 官二代第126章 南海陳行之第315章 沾山東麓伏擊戰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524章 驚變第73章 中了個錘子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279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506章 爲了利益成爲舔狗第303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143章 血戰長垣第401章 變生肘腋第11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上)第60章 誰來和我大戰三百回合第347章 各有任用第209章 常山國相第577章 司馬仲達第451章 交際花成就達成第366章 西鄂之戰第231章 辛毗對策第504章花汝錢睡汝妻打汝娃第2章 死了又死第548章 來自鄴城的小動作第329章 義從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34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305章 分田到戶第81章 爲民做主第115章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第391章 劇本第518章 下基層第46章 出乎意料的一擊第390章 圍點打援第409章 曲轅犁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8章 試攻東城第87章 險死還生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203章 鄴城之冬第504章花汝錢睡汝妻打汝娃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275章 六禮第360章 劉皇伯第476章 拖延第291章 從軍的緣由第276章 足球比賽第201章 何去何從第499章 龐統的條陳第363章 官二代第250章 解圍第355章 劉玄德要來荊州?第498章 白龍山口第2章 死了又死第282章 事後處置第178章 烏巢虛實第549章 女間第50章 固辭東郡第124章 新官上任第334章 今始從本心第238章 蓋有非常之法也第260章 難產第528章 惡有惡報第439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515章 裝備優勢第393章 龜甲陣第32章 隨手挖坑巧取豪奪第367章 頂天立地劉玄德第122章 兵戈向何方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第528章 惡有惡報第425章 仇升的心跡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39章 血肉泥沼第409章 曲轅犁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19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51章 修己而不責人第107章 請求與拉攏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441章 一路向西第302章 人才難覓第502章 城門激戰第183章 河岸大亂鬥第262章 分而化之第261章 酒肆友聚第519章 不間斷配合第595章 臘日第219章 黑山張燕第499章 龐統的條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