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

眼看着時間進入三月中旬,常山國也來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歇息了一整個冬天的百姓們紛紛出來爲生活忙碌。

過去的這個冬季可以說是自打黃巾之亂開始後,常山百姓過得最爲安逸的一個冬季。

滋擾郡界十幾年之久的黑山賊被逐步掃除出常山境內,各地治安狀況明顯好轉,基層吏員也盡數補充到位,讓百姓們安全感爆棚。

而且自從去年秋天起,比武大會、福利彩票、專賣權唱賣、足球比賽、六山學院興建等等大事接踵而至,不僅豐富了百姓們的娛樂生活,連日常街頭巷尾的談資也多樣起來。

在開春後,各地百姓都開始忙碌的農事,有種下宿麥的收割宿麥,沒有種宿麥的則早早翻土,準備種下今年的粟種。

而在常山郡靠近黑山邊緣的大片荒地上,如今也已經是另一番氣象。

各個屯田堡寨成點成線地鋪開,荒廢的土地紛紛被重新開墾,大量從各州各郡匯攏來的流民、難民、失地貧民們在常山典農的安排下進行集體勞動。

俗話說的好“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想要根治賊人亂民,唯有廣興生產,使得人人能吃飽飯穿暖衣,便沒有人甘心冒着殺頭的風險去從賊。

不然的話,官兵剿匪在前,後腳就有新的亂民加入賊寇的行列,使得地方上無法安寧。

而且,這大片的軍屯土地,也是今後軍食的重要來源之一。

想要剿賊,糧秣的消耗絕對不會少了,若純靠採購購置顯然吧太現實,造血運動勢在必行。

郡中對於屯田之事十分看重,不僅僅調動了大量耕牛、種子、農具,還特意請來治水能手鉅鹿人馬嶽,在各地興修水利,爲此更蓄水形成了一個大的陂池來調節水位,保障各地屯田的灌溉。

隨着新開墾的屯田越來越廣,各地固有的灌溉溝渠已經不夠用了,然而這卻難不倒努力奮鬥的屯民們。

經過馬嶽的設計規劃,新的一批水渠亦在計劃興建之中。

眼下,在石邑以北,井陘山腳下的一片荒地上,便有不少屯民和苦役在辛勤忙碌,開挖溝渠。

指揮開挖工程的正是常山國水曹掾兼石邑縣長馬嶽,馬道嵩。

馬嶽自從被顏良從鉅鹿借來之後,一改往日水曹的清貧差事前途無着,不僅手下有數百上千的人可以指揮調用,而且被顏良表爲四百石的石邑縣長,可謂是連升三級,人間喜事。

治水本就是水曹掾的本職工作,他又擔任了石邑縣長,所以這一片的工作分外上心。

井陘山附近水流大的河流只有綿蔓水,然而綿蔓水在井陘山的西側幾十裡外,他們所開墾的這片農田則在井陘山東側,所以如何保證農田的灌溉是個大問題。

若是在其他地方,限於人力物力的不足,或許開挖一些灌井,粗略解決一下,甚至直接看天吃飯,等着老天下雨澆灌。

然而在常山,有的是人力物力供馬嶽調用,直接來了個大手筆,從井陘山西側直接繞着山的北面,開挖出一個幾十里長的長渠。

在歷時兩三個月的開挖之後,這條水渠終於將將要建成,所有參與其中的屯民、苦役們都十分欣喜。

馬嶽與那些尚好清談坐論的官員不同,一向便是個實幹派,如今在開挖溝渠的時候更穿着短打,戴着斗笠,與一個鄉間農人一般湊在近處指揮查看。

身旁的那些屯民與苦役們見到堂堂四百石縣長都如今作態,幹起活來就更賣力了幾分。

在馬嶽身旁,還站着一個年約五六十歲的老叟。

這老叟與馬嶽一樣打扮,亦是短打、笠帽、草鞋,一直在最前方指點,尤其是當有工匠安裝修造龍骨翻車等農械時,更是親自上前動手示範。

這不是,剛纔在老叟的指揮調度下,一具比往常農田裡所用的翻車更大上一倍的巨大龍骨翻車在這條主水渠上安裝完畢。

隨着巨型翻車上的輪片緩緩轉動,越轉越快,引自綿蔓水水勢較低的主渠中的渠水被汲取入各個支線水渠,最後灌溉入各個新墾田地。

老叟剛忙碌完畢,馬嶽便親自迎上前去,遞過一條幹淨的布巾讓老叟擦汗,說道:“仇翁辛苦了,還要勞煩你老人家親自出來。”

那老叟接過布巾微微一禮,說道:“馬縣長都親自來水渠邊忙活,我一介老匠,又辛苦什麼。”

馬嶽道:“話不能如此說,這開挖水渠本就是在下的本職差事,而仇翁可是義務相幫,且若無仇翁設計建造的這巨型翻車,這條井陘渠還不知道要多費多少工夫才能建成。”

馬嶽說的十分中肯,因爲井陘山區高低崎嶇,挖水渠遠遠比平地上要難,很多地方越挖地勢越高,而水流卻是往下流的,絕對不會自己往上走。

若按照原先最初的設計,這條溝渠還要再往北邊繞二十里路,一來一去就是四十里長,這將大大增加工程難度和力度。

當時馬嶽亦十分犯難,曾經起過放棄開挖井陘渠的念頭,不過在靈壽令陳正向他引介這位仇翁之後,方纔讓他看到了希望,其中原因便在於這巨型龍骨水車。

有了這個巨型龍骨水車,在地勢往上升的地方,可以用龍骨水車把水往上汲取,這樣就不用爲了地勢強行繞一大圈,縮短了路途,也縮短了工期。

所以說,馬嶽對這個並無擔任任何差事的老叟畢恭畢敬,尊爲師長。

更何況,馬嶽還從陳行之那邊得知了仇翁的真實身份,愈加不敢小覷,每日裡都親自接送照拂,持弟子禮。

仇翁朝馬嶽笑笑,說道:“我這把老身子骨就是勞碌命閒不住,有用的上我的地方自是最好不過,縣長便不用客氣了。”

馬嶽道:“時值正午,在下已經在家中備下小宴,這便請仇翁前去同用。”

仇翁擦了擦汗後說道:“今天啊?卻是不巧,吾孫正好考試,我還不知他考得如何了,正欲趕去看看呢!”

馬嶽一拍腦袋,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在下卻是忘了這一茬,走,我送仇翁前去,這興學亦是大事,我這個縣長也當過問一番。”

仇翁見他如此誠心,也不便拒絕,便應了馬嶽所請,上了他的馬車,一同往石邑縣校而去。

從井陘渠到石邑縣城並不算太遠,才二十多里路,馬車行走半個多時辰便能到。

他們乘坐的車輛乃是當下十分流行的敞篷款式,因爲馬嶽是縣長的身份,所以在車的左側懸了一面黑色的幡布,以示身份。

不過按說他出行前後應該各有導車、從騎,且車上之人必須高冠博帶附和官員威儀。

但眼下卻是無導車、無從騎,車上之人都是一身苦力衣着。

雖說如此,但在常山絕對不會有人彈劾馬嶽有失官員體統,因爲國相顏良本人就是個實幹派,經常微服私訪,並不怎麼在乎官員威儀,而更注重官員的實績。

因爲馬嶽與仇翁二人這些時日來的親身示範表現,很是得到了石邑士民的尊重,所以沿途道路上田野邊的百姓看到馬嶽的車輛駛過,無一例外的都會停下腳步,放下手中的活計,站在道路兩旁默默行禮。

坐在車上的仇翁看到這一幕,感嘆道:“常山風貌果然非同一般啊,百姓皆能安居樂業,縣長德行亦高,極受縣人愛戴。”

馬嶽被這麼一誇,心中微微欣喜,面上卻誠惶誠恐地說道:“在下赴任石邑時日亦短,此皆府君之功也。”

仇翁道:“縣長不必過謙,如縣長這般親力親爲的好官,老朽亦多時未見了,常山有此之治,固然有顏府君之功,然郡國中各位吏員功不可沒。”

馬嶽點點頭道:“仇翁言之有理,在下聽聞仇翁是兗州人士?”

仇翁道:“是啊,老朽是濟陰郡成陽縣人,流落到冀州已經數載了,如今都已經快忘了家鄉的濟水是什麼味道咯!”

馬嶽道:“哎,在下可聽說,濟陰那邊現在可不太平,遠遠不如常山的日子安穩。”

仇翁道:“莫說是濟陰了,便是老朽前幾年待的趙國亦不如常山多矣,雖說如今陰府君亦效仿常山之政,然只學了個皮毛,略有改觀而已,真是到了常山,方知常山之好!”

馬嶽似乎想問什麼,但卻猶豫着不敢說。

仇翁見他的神情,大約猜到了些什麼,說道:“縣長可是要問吾兒之事?”

馬嶽尷尬地笑笑,說道:“正是,仇翁明鑑,在下來到顏府君治下時日亦短,對前事並不知悉太多,聽聞典農校尉原本是出身於討逆將軍麾下,接連超拔才得有如今之位,可是當真?”

仇翁輕輕捋着花白的鬍鬚笑道:“是啊!這是吾兒有福氣,恰恰好跟隨討逆將軍從徵白馬,討逆將軍慧眼識金,將吾兒收入麾下,從一介比二百石斥候屯長升遷至比二千石屯田校尉不過用了一年的時間,光耀我仇氏門楣,老朽睡覺時都時常笑醒呢!”

馬嶽聽仇翁如此說,臉上一臉豔羨之色,說道:“那亦是典農校尉自身本領過硬,這才能藉着顏府君這根高枝扶搖直上。”

仇翁亦感慨道:“我曾聽聞討逆將軍閒時曾與人言‘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吾兒雖稱不上千裡馬,然討逆將軍便是那不常有的伯樂,纔可任才施用,拔吾兒于軍伍。便如縣長,不也正是從水曹掾超遷爲石邑長麼?若是能一直追隨在伯樂身邊,日後又豈止一個石邑長呢?”

馬嶽聞言亦大爲贊同,朝南面元氏縣方向遙遙拱手道:“是啊!在下能有此機緣,全拜明府所賜。”

馬嶽聽了仇翁的話後心中暗自琢磨,怪不得仇翁要帶着孫兒從趙國遷居到常山來,原來是要代他兒子牢牢抱住顏府君這條大粗腿啊!

馬嶽同車的仇翁名叫仇福,字仲淵,正是如今趙國典農校尉仇升的父親。

仇福原是濟陰郡工師,當年兗州大亂,仇福帶着仇升與鄉民們北上遷徙來到趙國紮下腳跟。

在顏良大婚的時候,仇福亦跟隨仇升前往,原本是想要親自拜謁致謝顏良對自家兒子的照拂。

不過顏良婚禮前後忙碌非常,仇升亦不好意思特意提出請求,而仇福也不以爲意。

事後仇升回到趙國,仇福卻起意要往常山國轉一轉看一看。

來到常山國後,仇福對常山所發生的變化感到十分驚異。

按說趙國與常山接壤,且趙國原本就比常山更富庶,然常山如今的面貌日新月異,透着一股蓬勃朝氣。

走的地方越多,仇福就對顏良的治政功夫愈加欽佩。

恰好此時常山在大興土木,只不過與別他地方修造官舍宮室不同,常山修造的都是溝渠、陂池等利國利民的工程。

仇福作爲一個從業數十年的老資歷工師,覺得自己還能發揮一下餘熱,便主動向修建西柏陂池的施工隊伍提出一些工藝改進的建議。

仇福原本只是抱着試一試的心態,不曾想一經提出,馬上便獲得了重視,靈壽縣令陳正更親自召見仇福,欲要闢其爲工曹掾。

仇福婉拒了陳正的徵辟,只是說自己閒散慣了,願意幫官府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並無爲吏的心思。

陳正見他堅持不肯應闢,便也從善如流,上報郡府委之以名譽工師的身份,可以名正言順地指點郡中各地的工匠隊伍。

其實吧,陳正如此重視仇福,並不是沒有緣由的。

仇升作爲顏良的昔日部下,如今的趙國典農校尉,自然也在職方掾陳正的關注範圍之內。

眼下的常山,爲了防止賊人作亂,也更好地管控涌入常山的流民,各鄉、亭、郵傳對於境內人員流動的檢查十分重視。

仇升之父仇福隨同仇升一起前往下曲陽參加顏良婚禮,之後又持着趙國的傳符進入常山境內的消息,沒過多久就通過多方渠道彙總到了陳正案上。

既然是老同事的老爹,怎麼着也得特別照顧一下吧!

第481章 黑夜中的怒龍第296章 職方掾第55章 關羽豈等閒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40章 某乃河東關雲長是也第525章 天津港建設計劃第272章 南方來客第561章 高邑侯第62章 中流之砥柱第25章 激勵與撫卹第408章 案牘勞形第459章 士之冠冕第496章 閻柔被俘第395章 長槊如林第573章 商隊第82章 劉延獻策第76章 興師問罪第508章 戰爭賠款第263章 廣募人才第148章 戰後處置第4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335章 吾道不孤第123章 平丘碼頭第338章 中道遇賊第366章 西鄂之戰第85章 拒不奉亂命第271章 捷報頻傳第13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488章 不過爾爾第3章 求生亦不易第534章 奪占城頭第538章 烏桓突騎第102章 紙上論兵足擬千軍萬馬第197章 官渡落幕第108章 吐槽大會第16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467章 露布告捷第47章 胖子與瘦子的不同境遇第415章 招撫第568章 雙喜臨門第303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421章 父子交心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296章 職方掾第3章 求生亦不易第200章 痛斥郭圖第6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102章 紙上論兵足擬千軍萬馬第229章 廢棄鐵官第503章 制衡再製衡第44章 殘月彎刀第251章 比武練兵法第36章 我欲懷丸而操彈爾第409章 曲轅犁第104章 河北霸主的心思第195章 勝利的天平第271章 捷報頻傳第357章 徹夜深談第18章 試攻東城第589章 司馬懿入轂第79章 伶牙俐齒第187章 張郃的擔憂第13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561章 高邑侯第569章 將裝慫進行到底第491章 算計第194章 將爲兵膽第317章 山地戰兵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13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535章 鮮于輔之死第425章 仇升的心跡第561章 高邑侯第106章 巧借他人之力第593章 醫學分科第2章 死了又死第387章 攀牆突襲楔子 這誰頂得住啊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137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280章 逃賊第381章 最爲爽快羅掌櫃第16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488章 不過爾爾第298章 堂前斥奸徒第580章 春華絕情第265章 鳳尾簪第280章 逃賊第61章 三面夾攻第379章 委曲求全第13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467章 露布告捷第119章 辭行第269章 唱賣第287章 除夕第335章 吾道不孤第146章 軟刀子割肉
第481章 黑夜中的怒龍第296章 職方掾第55章 關羽豈等閒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40章 某乃河東關雲長是也第525章 天津港建設計劃第272章 南方來客第561章 高邑侯第62章 中流之砥柱第25章 激勵與撫卹第408章 案牘勞形第459章 士之冠冕第496章 閻柔被俘第395章 長槊如林第573章 商隊第82章 劉延獻策第76章 興師問罪第508章 戰爭賠款第263章 廣募人才第148章 戰後處置第4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335章 吾道不孤第123章 平丘碼頭第338章 中道遇賊第366章 西鄂之戰第85章 拒不奉亂命第271章 捷報頻傳第13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488章 不過爾爾第3章 求生亦不易第534章 奪占城頭第538章 烏桓突騎第102章 紙上論兵足擬千軍萬馬第197章 官渡落幕第108章 吐槽大會第16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467章 露布告捷第47章 胖子與瘦子的不同境遇第415章 招撫第568章 雙喜臨門第303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421章 父子交心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296章 職方掾第3章 求生亦不易第200章 痛斥郭圖第6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102章 紙上論兵足擬千軍萬馬第229章 廢棄鐵官第503章 制衡再製衡第44章 殘月彎刀第251章 比武練兵法第36章 我欲懷丸而操彈爾第409章 曲轅犁第104章 河北霸主的心思第195章 勝利的天平第271章 捷報頻傳第357章 徹夜深談第18章 試攻東城第589章 司馬懿入轂第79章 伶牙俐齒第187章 張郃的擔憂第13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561章 高邑侯第569章 將裝慫進行到底第491章 算計第194章 將爲兵膽第317章 山地戰兵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13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535章 鮮于輔之死第425章 仇升的心跡第561章 高邑侯第106章 巧借他人之力第593章 醫學分科第2章 死了又死第387章 攀牆突襲楔子 這誰頂得住啊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137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280章 逃賊第381章 最爲爽快羅掌櫃第16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488章 不過爾爾第298章 堂前斥奸徒第580章 春華絕情第265章 鳳尾簪第280章 逃賊第61章 三面夾攻第379章 委曲求全第13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467章 露布告捷第119章 辭行第269章 唱賣第287章 除夕第335章 吾道不孤第146章 軟刀子割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