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各方反應

朝廷答應袁大將軍的表章,高官顯爵封賞顏良的消息很快在許都之內不脛而走,隨後更是一路傳向了北方。

消息傳到東郡的時候,都尉蘇遊正在太守畢齊府上赴宴。

蘇遊笑道:“哈哈哈!顏立善竟已封侯,還都督幽並沿邊郡國軍事,不得了,了不得啊!”

畢齊也笑道:“顏將軍功業卓著,封侯實至名歸!”

如今曹操的戰略重心轉移,東郡雖爲前線,但只是偶有邊境摩擦,許久沒有大的戰事,二人都輕鬆了不少。

畢齊的妻女已經去了常山,準備與顏良從子顏枚的婚事,讓畢齊更無後顧之憂。

早前剛剛被河北軍俘虜,被逼出任東郡太守的時候,畢齊心中還十分忐忑,但隨着局勢穩定,並傍上顏良這條粗腿後,讓畢齊覺得小日子比以前更好。

作爲顏氏的親家,畢齊當然希望看到顏良位置更高,權柄越重。

畢齊舉杯道:“來,我等當爲高邑侯賀!”

蘇遊以及其餘與會之人也都舉杯應道:“爲高邑侯賀!”

——☆——☆——☆——

消息傳到河內郡獲嘉縣時,河內太守蔣義渠正在陪同奮威將軍沮授巡視防務。

蔣義渠聞訊後略一驚訝,然後一臉豔羨地道:“顏立善竟已封侯,我本以爲朝廷不會答應纔是。”

沮授卻眉頭微皺,面上既不顯得意外,也不顯得喜悅。

蔣義渠見狀問道:“將軍與顏立善素有交情,怎不爲其歡欣?”

沮授嘆道:“哎……先前我看到大將軍明發的表章就說了,這恐非好事也!”

蔣義渠有些不解,但見沮授並不願詳加解釋的意思,也就略過不提。

待蔣義渠走後,從鄴城來到沮授身邊隨侍的沮鵠說道:“父親先前所慮,竟然爲真,朝廷竟真個許了大將軍的表奏。”

沮授道:“還不止於此,高邑侯,都督幽並沿邊郡國軍事,曹孟德還真出得了手啊!”

沮鵠道:“孩兒倒以爲,度遼將軍這是實至名歸。”

沮授看了一眼兒子,說道:“你終究還是太年輕了,看待問題要透過表象看本質,你且再多思量思量,若有所得再來報我。”

“諾!”

待沮鵠也離去,獨坐屋中的沮授回想起前些天剛剛看到袁紹明發表章時,自己去信向支持此議的田豐詢問,問他爲何不阻攔此議,難道就不怕曹操真個利用大將軍的表章,對顏良施以離間明策麼?

田豐卻回答他道:“難道顏良屢建奇功,不當封侯?即便曹操不答應,顏良不得封侯,大將軍就不忌憚他了麼?既然事情無法改變,又何必阻攔?”

沮授收到信後頗有些無語,看來自己的老朋友不是沒看出來,而是裝作不知。

甚至,還有些……推波助瀾?

眼下顏良真個封侯拜將了,老朋友,你滿意了麼?

想到此處,沮授腦海中突然回想起身處黎陽大營的那個早晨。

一身戎裝的顏良帶着兵馬先期渡河,從沮授的角度望去,顏良的兵馬氣勢雄壯,而顏良本人則沐浴在初升的朝陽之中,還真是威風凜凜不可一世。

昔日這個並不太被自己看得起的將領,如今竟然已經達到了這個程度。

自己當爲他的成就喝彩,亦或是爲他所將面臨的困難而憂心?

沮授的心中也沒有答案。

——☆——☆——☆——

當消息傳至鄄城的時候,駐守此地的樂平太守文丑先是一愣,繼而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立善賢弟竟然封侯了!好彩!好彩!今日當開懷暢飲,爲立善賀!”

他身邊的親信小校恭維道:“府君昔日與度遼將軍並稱於世,度遼將軍已然封侯,府君想必也快了!”

文丑卻是眼睛一瞪道:“你這是什麼話來?立善賢弟封侯這是憑的戰功,他定黑山、平幽州、殺鮮卑,哪一樣不是實打實的功勞?

難不成是憑名聲麼?

我不如他便不如他,有何好攀比的?

我只恨曹賊突然就銷聲匿跡,大將軍又嚴令我處不得主動求戰,沒了建功立業的機會!”

小校賠笑道:“那是!那是!若是曹賊膽敢來犯,純是來爲將軍獻上功勞,正可不讓高邑侯專美於前。”

文丑捋須微笑道:“算你會說話,還不去拿酒來?!”

——☆——☆——☆——

消息傳至濟北時,新近被表舉爲濟北太守的張郃正在與都督兗州軍事審配商議軍務。

張郃感嘆道:“我本以爲率師攻下盧縣諸城,可以略微追趕上立善兄的腳步,怎知卻是被越甩越開,想要趕超也來不及啊!”

審配則調侃道:“難不成儁乂是羨慕顏立善得以封侯麼?若是你被那幾個說客說動,少不得現在也能撈個列侯噹噹。”

張郃一臉不屑地道:“封侯自當馬上取,何言背主而得?”

審配道:“那你可就難了,你在濟北即便是打得太兇狠,大將軍也是不可能爲你向朝廷請功,曹阿瞞也是不會準允的,哈哈哈!”

張郃聞言也是莞爾,說道:“那就打到許都去,讓天子親授!”

審配讚道:“儁乂好志氣!”

作爲沮授所獻三路並舉另闢戰場之策中牽制曹軍主動攻擊的這一路,張郃的表現有目共睹。

在曹操大力反撲的壓力下,張郃率領不多的兵馬,一舉攻克了濟北國治所盧縣,之後又連克濟北郡肥城、泰山郡茌縣,兵鋒掠過,令得濟北、東平、泰山諸郡國瑟瑟發抖。

曹操不得不讓司空長史劉岱、中郎將王忠就地組織防線,令朱靈、張繡等將移師救援。

奈何劉、王等人不是對手,朱、張二將又被文丑從側面牽制,竟然無力發起反擊被迫退守汶水沿岸的鉅平、蛇丘、章縣、無鹽一線。

官渡之戰中與張郃同爲攻打曹營先鋒的高覽已經歸降曹操,並向曹操進言說張郃曾經有所意動,可遣人說之。

曹操抱着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思,連連派出說客遊說,卻都被張郃嚴詞拒絕。

與沮授都督東郡、河內二路戰事相對應的,審配也被任命爲監軍,都督樂平、濟北二路兵馬。

樂平那邊文丑遊刃有餘,又是主守,並不太需要審配操心。

於是審配就常駐在盧縣,待在更有作爲的濟北主將張郃身邊。

審配與張郃同爲冀州本地派,關係相處得不錯,並未發生內耗的情況,也是張郃得以屢屢建功的原因之一。

張郃爲了避嫌,每次遇到曹操派來的說客都嚴辭呵斥一頓後交給審配處置,故而審配以此調侃。

其實審配心中也爲顏良得意封侯而高興,畢竟他長子、次子一起在官渡戰場上遇險,正巧顏良帶兵救援,長子審旻未能倖免,次子審觀卻死裡逃生。

可以說,若非顏良,他審配就要落得個二子偕亡,老來絕後的悲慘境地。

顏良着實是他審家的大恩人啊!

審配久居鄴城,深悉鄴城諸公的秉性爲人,知道朝廷用高官顯爵嘉獎顏良後,勢必會讓顏良遭人忌恨,尤其是會引起大將軍的猜忌。

雖然審配對袁紹頗爲忠心,但他想來想去,覺得還是要提醒顏良一番,於是提筆寫信。

待書信寫就,審配將其用火漆封好,交給一名親信僕隸道:“你親自去一趟常山,面呈度遼將軍,切記路上不要招搖。”

“諾!”

僕隸去後,審配嘆道:“哎!但願不要走到那一步吧!”

——☆——☆——☆——

青州,齊國,臨菑城。

青州刺史袁譚聽說此消息後大爲震驚,說道:“朝廷竟然答應了父親大人的請功表章,還授以如此高官顯爵?”

治中華彥立刻接道:“如今度遼將軍在河北實權在握,使君當趁此良機致禮結好,以求得其支持。”

主簿孔順也符合道:“治中所言甚是,使君不妨趁着朝廷文書尚未到達,就提前拜賀,以顯得使君對其之禮遇。”

聽手下臣僚把話題帶到爭奪嗣位上,袁譚立刻收起了震驚若有所思。

“可如今都還只是傳言,若是傳言不實,豈不是貽笑大方?”

華彥道:“此亦無妨,使君可提前令人帶着禮物前往,若消息屬實便以爲拜賀,若消息不實,也可當做日常走動。”

袁譚的妻弟文浦道:“度遼將軍曾在亂軍中救援我等,與其多加走動亦是人之常情,我以爲也當如此。”

袁譚一想也是,他現在與三弟袁尚的矛盾愈發尖銳,如顏良這般的實權人物在日後爭奪嗣位時的話語權不小,若能趁機拉攏絕對是一大臂助。

袁譚剛想開口下決定,但見別駕王脩一直沒有表態,便問道:“別駕對此如何看?”

王脩道:“諸君所言皆有可取之處,若度遼將軍真能封侯,值得使君派專人拜賀。

不過,在下以爲,此事卻不宜大肆張揚。”

主簿孔順問道:“使君交好度遼將軍,正欲使河北人人皆知,卻爲何要刻意隱瞞?”

王脩道:“我只恐大將軍未必樂見度遼將軍驟升高位,使君貿然往賀,倒是弄巧成拙。”

孔順道:“此不正是大將軍明發表章向朝廷爭取得來的麼?爲何會不快?”

王脩想了一想,終究還是沒在人前把話題展開說,只道:“在下也只是猜測罷了,使君大可密遣親信前往,反正只要禮節到了,度遼將軍也不會理會來人是招搖還是密往。”

袁譚略一思忖後道:“諸君所言甚是,我當致意拜賀,與顏立善修好。”

——☆——☆——☆——

這個消息自然也被傳向了鄴城,然而茲事體大,衆臣僚都不敢確信消息真假,未敢真個稟報給袁紹知曉。

沒過幾天,朝廷派來宣詔的使者正式渡過黃河,來到鄴城。

當得知消息屬實後,鄴城上下俱都譁然。

如果說度遼將軍、領常山相、封高邑侯,還只是迴應了袁紹的請求,但那最後那個都督幽並沿邊諸郡軍事又是什麼鬼?

如此一來,幽州的遼西、右北平、漁陽、上谷、代郡,幷州的雁門、雲中、五原、朔方甚至上黨,都被囊括在內,其權限簡直大得沒邊,比一州刺史管轄的地域都要廣。

這就好比小孩子向大人懇求買個玩具小汽車,大人卻一下子給買了整套變形金剛,突如其來的幸福直接把人砸暈了過去。

事前,大多數人都不認爲顏良真個能夠封侯,這下子可把衆人刺激得不輕。

尤其是郭圖,簡直有些歇斯底里,當天晚上就砸碎了好幾副杯盤出氣。

袁尚對此也是十分着惱,他先前還聽了郭圖之策準備架空顏良,然後接管常山,收取大量鹽鐵酒專賣所得的厚利。

爲此更是派人聯絡高幹,試圖說服高幹,舍卻朔方、五原、上郡來支持他的動議。

能否說動高幹還在兩說,可曹操竟然許給顏良更顯赫的差遣。

有了這個都督幽並沿邊諸郡軍事,這五原、朔方等地本不就在顏良的管束之下麼?還怎麼引得他前往?

“郭先生,朝廷竟然如此豪爽,這還如何打壓顏良?”

“顯甫公子毋憂,試問常山國相與都督沿邊諸郡軍事孰重孰輕?”

袁尚想了想道:“自然是後者爲重。”

郭圖道:“然也!我等不妨仍依計劃行事,仍可將其誘去五原,屆時以兩頭不可兼顧爲名,轉任他爲五原太守,便可騰出常山了。”

袁尚道:“如此說來,倒也有些道理。”

郭圖陰惻惻地道:“公子不妨如實稟明於大將軍面前,看看大將軍會作何反應。”

袁尚道:“好,我這便稟告父親!”

如果說先前各人在得知此消息後或震驚、或欣喜、或嫉妒、或羨慕,輪到袁紹處,便只歸爲了無言。

對於自己的這一招棋,袁紹推演過曹操會如何應對。

束之高閣置之不理,斥之以僞,甚至不情不願地答應下來,種種猜測都曾在袁紹的算計之內,但他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是這種結果。

高邑侯?

這個封邑肯定是故意的吧?

都督幽、並二州沿邊諸郡軍事?

這是存心給自己添堵來着。

看來,自己的老朋友應了一手好棋啊!

阿瞞!

果然不能小瞧了你!

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417章 幷州羣臣第476章 拖延第415章 招撫第523章 天津港第352章 渾水摸魚第444章 勇猛與雞賊第439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246章 紅紅火火第84章 構陷得逞第290章 宜其室家第276章 足球比賽第125章 兵者,詭道也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335章 吾道不孤第379章 委曲求全第266章 常山錢莊第434章 滅此朝食第99章 來自江東的意外消息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132章 印與鑑第345章 爲天地立心第552章 宅鬥第457章 鴻門宴?第60章 誰來和我大戰三百回合第476章 拖延第12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下)第1章 造化弄人第313章 黑山伏兵第310章 遊說張子明第526章 漁陽太守的人選第313章 黑山伏兵第215章 催婚第473章 人才選用第411章 今之細柳第72章 再度對決第227章 房山剿匪事第208章 刺客侯第233章 把妹是個技術活第66章 曹賊已死!降者免死!第35章 沉痾難起第279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167章 閃襲句陽第58章 曹操的煩惱第22章 樂極生悲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19章 城下攻防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260章 難產第177章 九月初九第26章 真小人第593章 醫學分科第168章 成陽仲氏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92章 君子沮授第290章 宜其室家第425章 仇升的心跡第432章 愛兵如子勝乃可全第397章 螻蟻第382章 加料第514章 泉州牢不可破第245章 開幕儀式第27章 城裡城外俱是大漢子民第598章 囑託第389章 老槐谷第195章 勝利的天平第230章 靈壽公審第436章 車輪戰法第361章 八卦傳統第220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329章 義從第12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下)第375章 催戰第372章 中考與高考第246章 紅紅火火第373章 新儒學第505章 奇特的請求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226章 掩襲哨所第428章 上鉤第319章 送羊入虎口第123章 平丘碼頭第528章 惡有惡報第87章 險死還生第130章 埋伏包抄第152章 武威張繡第434章 滅此朝食第303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256章 黑山的復仇第359章 從事中郎韓嵩第417章 幷州羣臣第344章 姐妹第222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107章 請求與拉攏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306章 愛民如子顏府君第321章 河邊血戰
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417章 幷州羣臣第476章 拖延第415章 招撫第523章 天津港第352章 渾水摸魚第444章 勇猛與雞賊第439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246章 紅紅火火第84章 構陷得逞第290章 宜其室家第276章 足球比賽第125章 兵者,詭道也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335章 吾道不孤第379章 委曲求全第266章 常山錢莊第434章 滅此朝食第99章 來自江東的意外消息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132章 印與鑑第345章 爲天地立心第552章 宅鬥第457章 鴻門宴?第60章 誰來和我大戰三百回合第476章 拖延第12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下)第1章 造化弄人第313章 黑山伏兵第310章 遊說張子明第526章 漁陽太守的人選第313章 黑山伏兵第215章 催婚第473章 人才選用第411章 今之細柳第72章 再度對決第227章 房山剿匪事第208章 刺客侯第233章 把妹是個技術活第66章 曹賊已死!降者免死!第35章 沉痾難起第279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167章 閃襲句陽第58章 曹操的煩惱第22章 樂極生悲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19章 城下攻防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260章 難產第177章 九月初九第26章 真小人第593章 醫學分科第168章 成陽仲氏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92章 君子沮授第290章 宜其室家第425章 仇升的心跡第432章 愛兵如子勝乃可全第397章 螻蟻第382章 加料第514章 泉州牢不可破第245章 開幕儀式第27章 城裡城外俱是大漢子民第598章 囑託第389章 老槐谷第195章 勝利的天平第230章 靈壽公審第436章 車輪戰法第361章 八卦傳統第220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329章 義從第12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下)第375章 催戰第372章 中考與高考第246章 紅紅火火第373章 新儒學第505章 奇特的請求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226章 掩襲哨所第428章 上鉤第319章 送羊入虎口第123章 平丘碼頭第528章 惡有惡報第87章 險死還生第130章 埋伏包抄第152章 武威張繡第434章 滅此朝食第303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256章 黑山的復仇第359章 從事中郎韓嵩第417章 幷州羣臣第344章 姐妹第222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107章 請求與拉攏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306章 愛民如子顏府君第321章 河邊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