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官渡落幕

在一衆短兵近衛護持之下的曹孟德心中又氣又急。

氣的是河北軍總是喜歡玩這招,在一片混亂之中謊稱他死了或者逃了。

急的是河北軍勢頭大盛,若不能妥善應對,怕是原本的大勝要虎頭蛇尾。

好在自己的司空大纛仍在,可以稍稍安定人心,這時候許褚擺脫了前線戰陣,回到了曹操身邊。

曹操在關鍵時刻倒是十分果決,吩咐道:“仲康,且去敵住文丑,不使其侵犯纛旗。”

許褚雖然回來想護持在曹操身邊,但依舊聽取了曹操的命令轉頭便撲向了文丑的方向。

而跟隨在曹操身邊的郭嘉道:“明公,如今賊勢漸盛,我軍可稍取守勢,以待敵疲,再行反攻,或可事半而功倍。”

對於郭嘉委婉的勸誡,曹操只是權衡片刻便聽了進去。

從曹操的角度來看,只要保住先前的勝利果實便是對上袁紹以來的大勝,至於反攻不反攻的反倒在其次,畢竟他是深知顏良、文丑、張郃等將的能耐,如今形勢生變,再非一掃蕩平的把握。

有了決斷之後,曹操迅速傳達將令,命各支部伍往回收縮。

這前線形勢,原本是許褚對上顏良的中路均勢,兩翼的徐晃對上張郃、樂進對上顏貯都佔據上風,而韓浩、史渙對上仇升略落下風,曹純的虎豹騎對上隗冉則雙方都在遊鬥之中分不清優劣,一意雪前恥的于禁更是打得倉促去救的昌琦手忙腳亂,總體而言曹軍要大爲佔先。

許褚後撤之時,心知手下的甲士不可帶走,不然前線立刻崩盤,只是命副將繼續率領,他隻身後撤。

少了許褚在中路抵擋,曹軍的中路略略勢衰,但顏良並非昌琦那般只知道揮戈向前的莽夫,在撥出一些人手去支援旁邊的昌琦後,自己退到二線,上馬觀望整體大勢。

當曹軍陣中響起節奏平緩的銅鉦之聲時,顏良亦不由長吁一口氣。

這一回正面對敵,他用倉促拉起的萬餘人馬去硬抗曹操的主力大軍,即便是開局打了對方一個意外,但曹軍的應對仍然四平八穩,不愧是能夠馳騁中原的天下強軍。

顏良雖然在張郃等人面前表露出一股睥睨天下的氣勢,但那是爲了給衆人增強信心,只有他自己心裡知道有多麼緊張。

眼下曹軍有意收手,顏良當然沒道理再死纏爛打,這種全線亂戰的模式再進行下去,雙方拼的就是人命消耗,即便是勝了也是慘勝,並非是顏良心中所想。

顏良退到陣後,下令調度各部,首先命右翼的顏貯先與曹軍脫離戰鬥,然後是中路的戟士。

但在左路,顏良仍舊命令張郃與隗冉繼續抵前纏住徐晃與曹純的部隊,不讓曹軍右翼的這兩路人馬可以輕輕鬆鬆回軍去圍剿文丑。

若非是文丑率領所部強突曹操本陣,這場大戰鹿死誰手猶未可知,雙方至少還要多耗去數千人命,且以顏良與文丑的交情,無論如何都不能坐視文丑陷入險境。

文丑帶兵的風格是勇猛剛強,手下這彪人馬悍不畏死,但不代表文丑沒眼力沒腦子,真想和曹操拼個同歸於盡。

先前曹操本陣和曹洪的後陣被文丑衝了個措手不及,尤其是陣中無人能夠正面抵擋文丑的衝殺,直到許褚轉過來之後,和文丑鬥了幾個回合。

許褚天生神力,雖然先前與顏良鏖鬥許久,但其他時候卻只是待在曹操身邊護駕。

但文丑卻憑一己之力帶着部衆先衝出敵圍,又轉頭殺了回來,體力消耗甚劇,早已經後繼乏力。他見許褚極爲難纏,又聽到曹操陣中響起銅鉦之聲,便呼喝着約束部衆後撤。

許褚只是隻身前來,身旁都是曹洪的部屬,這些曹兵都被文丑麾下的死士給打怕了,見眼前兇殘的敵人退卻,紛紛暗道一聲僥倖,卻沒什麼人願意追上去鏖鬥。

許褚又心繫曹操安危不敢遠追,而徐晃、曹純的部衆還被張遼、隗冉牽制着不能返歸,文丑的敢死隊竟也安然撤出,與隗冉的騎兵接上了頭,慢慢朝顏良的本陣靠攏。

這一場大戰,袁曹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人馬,打了足足有兩個多時辰,從日中已經打到了日頭西斜,雙方俱都已經疲憊不堪。

所以在彼此脫離開了前線的戰鬥後,各自後撤拉開了一段安全距離,連裝模作樣的弓弩壓陣都一概免了。

文丑與顏良數月不見,相見自是歡喜,顏良親自迎了上去,隔開老遠就喊道:“伯屈兄強突敵陣,嚇得曹賊竟罷兵休戰,何其壯哉!”

文丑聞言哈哈大笑道:“若非立善來援迅捷,我此刻還是喪家之犬,何以言勇。”

待到走近了,顏良看到文丑渾身是血,已經難分敵我,且見文丑面色並不似往日那麼紅潤,竟有些發白,顯然是失血過多所致,忙驚道:“伯屈兄受傷不輕,快,快喚醫者來。”

文丑猶自強撐道:“無礙,無礙的。”

顏良哪裡管他說什麼,率先下馬,跑到文丑馬邊,便要去攙扶文丑下馬。

文丑哪裡願意讓顏良攙扶,便自己滾鞍下馬,只是落地的時候腳下卻有些虛浮。

顏良忙上前一步拉住文丑的手,說道:“伯屈兄辛苦了。”

一旁的牛大很有眼色,立刻端了個馬鞍過來放在二人身旁,顏良不由分說地把文丑按在馬鞍上,說道:“伯屈兄且先稍事休息,醫者馬上便來爲兄長包紮清創。”

見顏良如此熱誠,文丑便也不願拂了他的好意,安穩坐在馬鞍上笑道:“有立善前來,我自可安心。”

趁着等待醫者前來的空隙,顏良問起文丑先前之事,文丑把袁紹、袁譚父子的安排一一說了,語氣裡自然難免有所抱怨。

顏良卻只是仔細傾聽,並不發表意見,當得知袁紹率軍北去陽武時,他不由擔心袁大將軍是否能夠順利逃脫,但想着原本歷史上袁紹、袁譚父子倆都能安然逃回黎陽,這一次有自己幫着牽制追兵,沒道理還會遇到更差的情況。

這時候張郃、隗冉等將都安排好了各自部曲的事務,來到中軍尋顏良商議下一步行止。

顏良說道:“曹賊既然在此阻截我等,則大將軍多半已經安然北返,我等也往北撤吧?”

顏良看似徵詢大家的意見,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再繼續打下去已經沒什麼意義,便都點頭同意,各自回到部曲中指揮安排。

剛纔那一仗打完後,曹軍居於西北側,河北軍居於東南側,互相隔着裡許對峙。

當河北軍開始發動漸漸往北移動時,曹軍陣中也隨之而動,剛剛整肅好的各部蓄勢待發,而曹操則領着衆將來到陣前觀望。

河北軍一個一個部曲漸次開拔往東北方向撤退,雖然在撤退途中,但走在最後方的兩支部曲卻是交替後退,一支在後撤的過程中,另一支則原地佈防,而兩側各有遊騎巡弋。

看到如此情景,曹操拍着大腿嘆道:“哎~!河北多能人矣!雖在敗退途中,仍是有條不紊,不留分毫破綻吶!”

聽到曹操誇讚敵軍,一旁的徐晃上前請戰道:“末將請爲明公追擊逃敵,務使其不能安然撤歸。”

于禁、樂進、曹純、韓浩、史渙等將俱都出列請戰,許褚張了張嘴,見請戰的人多又收回了到了嘴邊的話,只有曹洪始終不發一言。

曹操撫着那稀稀拉拉的鬍鬚,顯然有些猶豫,方纔的那場大戰傷亡不小,且折損的都是他多年征戰練出的精銳,若再去找顏良、文丑等人殺上一陣,能不能讓河北軍安然撤歸不清楚,但至少己方還要增加不少傷亡。

彷彿是看出了曹操的猶豫,郭嘉出列道:“明公,吾以爲當遣一部騎兵北去。”

曹操有些意外地道:“噢?奉孝也以爲當追擊面前之敵?”

郭嘉卻搖了搖頭道:“歸師勿遏,河北軍撤而不亂,實在不宜深追。”

“那奉孝所言何意啊?”

“遣騎兵綴於其後,當使河北軍在退卻途中不生他意。且張將軍北追袁賊,如今尚未返歸,需得遣人前往接應。”

聽郭嘉這麼一提,曹操一拍額頭道:“哎呀!我怎忘了文遠這檔子事。子和,快領本部北上,饒過河北軍,去接應文遠回來。元嗣、公劉,汝二人引本部綴於河北軍之後,如無必要,莫要與其正面交鋒。”

張遼可是曹操極爲重視的手下大將,曹操毫不猶豫地連連下令,曹純、韓浩、史渙等人紛紛領令而去。

不過就在曹操下令不久,令他十分掛念的張遼卻自己出現了。

卻說張遼在濟水邊上追上袁紹戰了一場,幸得蘇遊放船南來援救,讓張遼直取敵酋的計劃泡了湯。

蘇文從這些時日來雖然被撂在了陽武后方無仗可打,但他從顏良那裡得了兩千部屬,合上自己原來的兩千多人,手中也有近五千兵馬,而且非是羸弱之卒,都是久經戰陣的強兵。

且顏良先前整編部伍訓練士卒的時候並未刻意隱瞞,蘇遊藉着出入顏良營中的時候偷師了不少,又與分撥給他的原顏良麾下中低軍吏們一番溝通,沿用效仿了顏良的一些練兵之法。

所以蘇遊在陽武的日子倒也並不難捱,倒是訓練了不少時日後,將士們都亟待一戰。

如今救下袁紹,被袁紹一頓誇獎後蘇遊也有些輕飄飄,便向袁紹請戰。

袁紹這時候已經從方纔震驚敗逃中鎮定了下來,仔細問過蘇遊,得知他率部來援是得了從烏巢方向過來的顏良麾下將士通知,更聽說顏良在救援了烏巢後,又已經率部走水路繞去了曹操南邊,不由心頭大定,恢復了幾分信心。

當蘇遊前來請戰的時候,郭圖等人還待反對,建議袁紹應當先渡過濟水進入陽武城中再做打算。

不知是否顏良在兗州連戰連勝造成的聲勢讓袁紹盲目樂觀,亦或是真的被打出了脾氣,當下便板起臉呵斥道:“曩昔公孫瓚提十萬之衆南下尚且不能奈我何,如今曹阿瞞不過區區兵馬,何得一退再退?徒爲天下人恥笑邪?”

當下便準允了蘇遊的請求,命他率部去戰張遼,自己則整肅隊伍在渡口邊親自坐鎮。

蘇遊興沖沖領令而去,但方纔提兵向前,心裡就打起了鼓。

因爲先前與顏良的默契配合,又一同在黃河邊上釣了幾個月的魚,再受了顏良所贈之兵,隨後又屢屢聽聞兗州方向傳來的捷報,蘇遊如今對顏良那是敬佩有加。

當時在釣魚的時候顏良可是對曹操手下衆將一頓評頭論足,其中對張文遠的評價極高,稱其爲人壯猛且計略周備,備受曹孟德信重,出則獨領一軍,實乃河北軍之大敵。

由於舟船不足,這一回蘇遊不過擺渡了一半部衆兩千多人過來,另外一半還要等舟船返回才能繼續渡來。

蘇遊看了看自己手下兵馬雖然比對面略多,但張遼那千人俱都是騎兵,機動性非自己以步卒爲主的部伍可比,又自問沒有顏良的武勇,沒能耐與張文遠對上幾招,便小心翼翼地引軍向前,想着如果能夠迫退張遼,日後亦是足夠吹噓的資本。

張遼原本是沒把蘇遊那些人馬看在眼裡,但看了敵陣後卻發現陣列十分嚴整,非是羸弱疲敝之兵,便收起了輕視之心,欲要待身後援兵前來再合力擊破當面之敵。

但張遼左等右等,徐晃、于禁等將一個沒等到,卻等到了一個令他吃驚的消息,有一部河北軍從南邊發起了攻擊,曹司空正帶着主力前往抵敵。

張遼深知若非敵勢洶洶,絕對不會引動曹操親自前去,便知身後出了他所不能料到的變故。

最終張遼派人收攏北上追擊的部衆,又得了三千多人,但此刻蘇遊另外一半部衆也渡河來到,雙方力量幾乎均勢,從人數上蘇遊部更多一些。

張遼心懸身後的戰事,不敢輕易與面前河北軍接戰,便小心收攏部屬往南邊漸漸退卻。

蘇遊見大名鼎鼎的張遼竟然不戰而退,不免有些發飄,也帶着人緩慢前壓,雙方便很默契地一進一退往南邊走了幾里路。

但當張遼將將要接近主戰場時,他卻命手下部伍停下了腳步,因爲他知道眼下主戰場正在會戰,若自己帶人南撤,而身後又跟着一部河北軍,難免會造成他被逐退的假象,很可能引得軍心浮動。

張遼不敢冒此風險,便原地結陣與蘇遊對峙了起來。

蘇遊也見好就收,與張遼所部最近的距離到了百餘步上,雙方遊騎來回糾纏一番,弓弩手互相漫射了幾通,倒是始終沒能大打出手。

直到得了主戰場上雙方休兵罷戰,張遼才引着部衆繼續南返,途中自然與北撤的河北軍錯開路徑,雙方都有所顧忌,沒能再起釁端。

至此,這場牽動了上百萬軍民,歷時兩百餘日的袁曹大戰,終於要告一段落,落下了不甘願的帷幕。

你看,那帷幕的顏色紅得發黑,似是一道道的鮮血染就。

你聽,那帷幕之後有陰風吹過,像是流離失所的百姓們的嗚咽哭泣,又像是負創殞命的戰士們的慘叫哀嚎。

第二卷,官渡泥沼變乾坤,終。

PS:歷時四個半月,前兩卷《白馬》與《官渡》終於告一段落,接下來會進入顏良猥瑣發育階段,而本書的女主也將要登場啦,大家期待不期待鴨?

謝謝大家的訂閱支持,有了你們的反饋,我才能寫得更好!

謝謝“角落的舞步”萬幣打賞!

最後再發一下書友羣96433014,歡迎大家來吹牛。

第62章 中流之砥柱第78章 孝子畢軌第542章 將軍必勝第144章 臨陣應變第126章 南海陳行之第551章 議請封侯第332章 攻心爲上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130章 埋伏包抄第430章 來戰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27章 城裡城外俱是大漢子民第104章 河北霸主的心思第444章 勇猛與雞賊第55章 關羽豈等閒第552章 宅鬥第479章 馬城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381章 最爲爽快羅掌櫃第326章 舉債經營第381章 最爲爽快羅掌櫃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第409章 曲轅犁第534章 奪占城頭第548章 來自鄴城的小動作第192章 莽一波第10章 驕傲的公羊兒第305章 分田到戶第348章 有教無類第255章 房山礦場第113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128章 己吾匪事第450章 觀其言而察其行第52章 罪在先鋒第459章 士之冠冕第467章 露布告捷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222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486章 談判第473章 人才選用第48章 攻城還是追逃?第204章 積極防禦第141章 背運的衛恂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197章 官渡落幕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406章 我真是太難了第337章 致知在格物第541章 補刀補成主坦第509章 上谷牧苑第11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23章 平丘碼頭第128章 己吾匪事第440章 太原王凌第571章 一出好戲第217章 殺賊!保家!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502章 城門激戰第37章 孰爲黃雀第95章 夤夜訪逢紀第495章 格鬥大師魏文長第494章 林間惡鬥第479章 馬城第59章 將爲兵之膽第103章 從其所請又何妨第288章 漢室二宗親第278章 小才女辛憲英第232章 張甄氏的小心思第106章 巧借他人之力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60章 奇襲冤句第219章 黑山張燕第406章 我真是太難了第474章 龐士元的見聞第145章 斷其歸路第32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300章 奉孝暢言論得失第472章 豬隊友第476章 拖延第572章 黑山賊復辟第457章 鴻門宴?第558章 賊心不死第565章 誇誇羣第317章 山地戰兵第283章 鐵官之事第303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289章 少年的渣權第4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582章 司馬防的算計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440章 太原王凌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174章 堂審程昱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585章 藥莊第215章 催婚第459章 士之冠冕第435章 互狙
第62章 中流之砥柱第78章 孝子畢軌第542章 將軍必勝第144章 臨陣應變第126章 南海陳行之第551章 議請封侯第332章 攻心爲上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130章 埋伏包抄第430章 來戰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27章 城裡城外俱是大漢子民第104章 河北霸主的心思第444章 勇猛與雞賊第55章 關羽豈等閒第552章 宅鬥第479章 馬城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381章 最爲爽快羅掌櫃第326章 舉債經營第381章 最爲爽快羅掌櫃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第409章 曲轅犁第534章 奪占城頭第548章 來自鄴城的小動作第192章 莽一波第10章 驕傲的公羊兒第305章 分田到戶第348章 有教無類第255章 房山礦場第113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128章 己吾匪事第450章 觀其言而察其行第52章 罪在先鋒第459章 士之冠冕第467章 露布告捷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222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486章 談判第473章 人才選用第48章 攻城還是追逃?第204章 積極防禦第141章 背運的衛恂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197章 官渡落幕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406章 我真是太難了第337章 致知在格物第541章 補刀補成主坦第509章 上谷牧苑第11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23章 平丘碼頭第128章 己吾匪事第440章 太原王凌第571章 一出好戲第217章 殺賊!保家!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502章 城門激戰第37章 孰爲黃雀第95章 夤夜訪逢紀第495章 格鬥大師魏文長第494章 林間惡鬥第479章 馬城第59章 將爲兵之膽第103章 從其所請又何妨第288章 漢室二宗親第278章 小才女辛憲英第232章 張甄氏的小心思第106章 巧借他人之力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60章 奇襲冤句第219章 黑山張燕第406章 我真是太難了第474章 龐士元的見聞第145章 斷其歸路第32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300章 奉孝暢言論得失第472章 豬隊友第476章 拖延第572章 黑山賊復辟第457章 鴻門宴?第558章 賊心不死第565章 誇誇羣第317章 山地戰兵第283章 鐵官之事第303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289章 少年的渣權第4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582章 司馬防的算計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440章 太原王凌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174章 堂審程昱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585章 藥莊第215章 催婚第459章 士之冠冕第435章 互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