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

擁衆一萬五千人,東進漁陽的時候,袁熙的心中是躊躇滿志的。

他以爲手中有了壓倒性的力量,區區鮮于輔豈不是手到擒來。

然而仗越打,他心裡就越沒有底氣,小小漁陽城被他圍攻了兩個月竟然還屹立不倒。

哪怕鮮于輔的老巢泉州城被破的消息傳入城內,都沒能使得鮮于輔方寸大亂,棄城而走。

而另外一路,顏良竟然輕鬆拿下了閻柔,又攻克泉州,彷彿閒庭信步信手拈來,絲毫不費工夫。

事到如今,袁熙也已經顧不上丟不丟臉,只求快一些把漁陽城給攻破,哪怕是要讓自己厭惡的顏良幫忙也在所不惜。

當他聽聞顏良的兵馬即將來到時,內心十分複雜,既解脫又惆悵,簡直百感交集。

而最讓袁熙覺得難辦的是,顏良到來後,會由誰來繼續指揮這場戰事。

向顏良求援已經是他能夠作出的最大讓步,若是讓他聽令於顏良還不如讓他去死。

當手下人問起袁熙,是不是要去迎接一下顏良的兵馬時,袁熙就面現猶豫之色,遲遲未能表態。

這時候,近日極受袁熙禮遇的崔鈞道:“度遼將軍長途跋涉而來,定需整頓兵馬,無暇應酬,不若由我等代使君前往犒勞一番。”

袁熙一聽正中下懷,立刻道:“便是如此,崔先生帶些牛酒前往犒勞便是,待顏立善安頓好兵馬,再相見不遲。”

崔鈞得了命令,帶着一批幕僚,拖着糧草酒漿來到漁陽城東南邊顏良的預設營地。

由於有外人在場,顏良裝作與崔鈞並不相熟的樣子,裝模作樣地打了招呼,然後請崔鈞入內。

待撇開旁人後,顏良道:“州平兄近來如何?”

崔鈞嘆道:“袁顯奕好大喜功優柔寡斷,袁大將軍虎父竟生犬子爾。”

顏良十分促狹地一笑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崔鈞也是一樂,說道:“不料竟如此不堪,先前衆幕僚提議迎接將軍,袁顯奕竟猶豫不決,連連請援卻又不肯親自相迎,實不知作何想法。”

顏良道:“昏庸之人當非常理可度測,你我就不必去想這些無意義之事了。”

崔鈞道:“也對,立善此來有何打算?”

顏良道:“還能有何打算,先拿下漁陽城,然後把膽敢入寇的鮮卑人給滅了。”

崔鈞想了一想後道:“袁顯奕看來對你前來心存顧忌,唯恐你侵奪兵權,當慎之。”

顏良哈哈笑道:“他那點而老弱殘兵,便是送給我我也看不上,州平兄回去與他說,我明日主攻東門,讓他看顧好其餘三門,待拿下漁陽,於城中相見便是。”

崔鈞讚道:“好!還是立善豪氣,容我以水代酒,祝立善馬到功成!”

顏良舉杯與他象徵性地對酌了一口,說道:“區區漁陽,彈指可下,不足慮爾,倒是膽大妄爲的闕機,要狠狠給他一個教訓。”

崔鈞道:“這些不知禮儀的胡虜,每當漢人有事時,必會跳出來生事,雖每次都被逐退,但始終如蛆附骨不能根治。”

顏良道:“我看也未必,昔日世宗朝霍驃騎馬踏龍城,穆宗朝竇車騎勒石燕然,每次都打得塞外胡虜戰戰兢兢,輕易不敢南下生事。

這些胡虜,就是要往狠裡打,把他們打痛了,打慘了,最好是打死了,那就可以太平無事一段時間了。”

崔鈞笑道:“啊哈哈,也只有立善賢弟如此豪氣,敢於如此放言。”

顏良自詡道:“我不僅敢放言,還敢於如此做,闕機的好日子就要到頭了,待我安排的兵馬從草原上饒過來,兩下夾擊,讓他不死也要脫層皮!”

崔鈞道:“噢?還有此事?願聞其詳!”

顏良便把先前的佈置說了,崔鈞聽聞後大爲讚歎,並說道:“關於此事,我或可助立善一臂之力也!”

——☆——☆——☆——

崔鈞回去覆命時,袁熙正在帳內焦躁不安地等待,連案上的美酒也不香了,美人的舞也不美了。

崔鈞微微搖頭,心想都什麼時候了,還在飲酒作樂。

他入帳稟告道:“使君,度遼將軍言,他明日將攻打漁陽東門,其他三門由使君看護,待他破城後,再在城內相見。”

袁熙聞言心頭一定,認爲顏良獨自攻打東門便不是要與他爭奪其餘郡國兵的指揮權,總算不用面對尷尬的局面。

但他稍許一尋思就感到不忿,說道:“什麼叫待他破城後在城內相見,且不說漁陽守備嚴密,即便要破城,必然是由他攻破麼?”

袁熙雖然此前兩個月都疲軟無力,但內心是不願承認的,尤其是聽到顏良的豪言壯語後,更生出了一副比較之心來。

聽袁熙如此說,焦觸就跳了出來,說道:“這顏良也太過狂妄了吧!他一來就能破城,那我等這兩個月來豈不是都白費功夫?”

焦觸曾經奉袁熙之命去顏良婚禮上搗亂,然而卻碰了一鼻子灰回來。

當年他在袁紹剛剛起兵時,與顏良、文丑等人都是一起從底層摸爬滾打上來,甚至焦觸的資歷還要比顏良更深一些。

故而他本就看不太起顏良,認爲顏良是趕了個巧,驟使豎子成名,換做他來指不定比顏良做得更好。

這諸多仇怨與不甘疊加在一起,使得焦觸是袁熙麾下最仇視顏良的人,每每涉及顏良的話題,他總要跳出來挑撥一番。

袁熙見有人附和,立刻說道:“既然顏良如此狂妄,我等也不能弱了氣勢,焦觸、張南,你二人明日強攻西門,其餘郡國兵輔攻南門、北門。”

焦觸立刻摩拳擦掌地應道:“末將遵命!”

張南卻是拖後一些,頗有些無奈地答道:“諾!”

其餘衆將紛紛應諾後,帳內的飲宴繼續。

心頭的事情了了,袁熙覺得美酒又變香了,美人的舞也更賞心悅目了,自是情緒高漲歡宴無窮。

宴會結束,崔鈞在出帳後叫住牽招道:“子經,且慢走一步。”

牽招回身拱手道:“原來是崔先生,不知先生有什麼事?”

崔鈞笑道:“也無別他之事,只是憶及昔日郡中故人,有些感嘆罷了。”

牽招一聽便聽懂了,頓時情緒有些低,說道:“小子亦時常追憶跟在老師身後與崔先生縱論暢談的時光。”

牽招是安平國觀津縣人,他的老師是冀州大儒同縣人樂隱。

在中平年間,樂隱受到時任車騎將軍何苗的徵辟,入雒陽爲車騎將軍長史。

牽招當時只有十幾歲,與一衆同學們隨老師一同前往雒陽遊學。

但好景不長,何進謀誅宦官,而同母異父弟弟何苗卻不贊成,屢屢爲宦官說項。

其後何進遇事不密被宦官誘殺,袁紹與何進部將吳匡等出於報復,攻殺了何苗。

樂隱也在京師驚變中被波及遇害,牽招與同門史路等人歷經艱險一路護持老師的棺槨回鄉。

而崔鈞是博陵郡安平人,卻爲何對牽招說什麼同郡故人呢?

那是因爲安平縣本屬安平國,直到桓帝延熹元年(公元158年)才分周邊中山、安平、河間、涿郡四郡國置博陵郡,安平縣才被劃歸博陵郡。

爲了拉近彼此關係,崔鈞才用了同郡的說法,而牽招也不會覺得有絲毫不妥。

安平與觀津相距不遠,崔鈞與樂隱份屬同輩,當年就交往密切。

樂隱受徵辟入雒陽時,崔鈞也隨父親崔烈在雒陽,時常詩酒唱酬,故而與牽招算得上十分熟悉。

二人有了這層關係,當崔鈞來到幽州後,便與牽招處得十分融洽。

牽招作爲袁紹派來的兵馬,與幽州臣僚們也顯得格格不入。

因爲他帶的是烏桓突騎,攻城派不上用場,顯得有些無所事事。

當闕機帶人侵入漁陽時,牽招曾主動請戰去剿滅鮮卑人。

然而袁熙卻沒有答應,因爲一開始袁熙以爲闕機劫掠的是鮮于輔的地盤,關他什麼事情。

但隨後,闕機就赤果果打了袁熙的臉,劫掠了他的糧草。

牽招再度請戰,欲要去對付鮮卑人。

按理說,袁熙應該雷霆大怒,答應牽招的請求才是。

然而袁熙卻擔心他若是專門去攻打闕機,反而會觸怒闕機,讓闕機更針對他。

這個奇葩理論當時就惹怒了牽招,差點就帶領烏桓突騎撒手而去。

後來還是幽州別駕韓珩好一番勸說,才說動牽招帶人幫着護衛輜重。

就這樣,牽招好好一個騎兵統領,變成了糧草押運官。

於是牽招與幽州臣僚們愈發不合羣,即便是歡聚一堂的飲宴,他也是坐在角落悄悄喝悶酒,幾乎不與人交談。

崔鈞早就看出了牽招在此間的境遇,只是先前時機不到,他也不願多提,今天卻別有深意地叫住了他。

崔鈞道:“子經若是有暇,不如到我帳中聊聊往事?”

牽招道:“那就攪擾了。”

來到崔鈞的帳幕中,二人相對而坐,崔鈞爲牽招倒上水道:“子經飲宴時不發一言,可是心中不快?”

牽招下意識地解釋道:“並無,小子只是不擅與人交談罷了。”

崔鈞哈哈笑道:“子經就莫要玩笑了,當年在雒陽,你可是你老師門下最活躍的弟子,怎會不擅與人交談。”

牽招微微嘆了口氣道:“道不同不相爲謀,我與彼輩無什麼話語可說的。”

崔鈞道:“噢?子經以爲,焦觸等人慾要與度遼將軍爭奪首功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牽招嘴角一咧道:“焦觸?他若真能打,這漁陽城早就拿下了,還需要輪到明日?”

崔鈞笑道:“呵呵,我也如此以爲,卻不知子經對度遼將軍如何看?他能攻破漁陽麼?”

牽招略一思忖後道:“度遼將軍近些年來鋒芒畢露每戰皆克,實在不容小覷,既然他如此有把握,應當不難。”

崔鈞點點頭道:“也對,鮮于輔雖然固守漁陽二個月,但已經是強弩之末,加上他老巢被破,孤立無援,城陷計日可待也!”

牽招道:“但願早些了結此事,我也可早日回鄴城覆命。”

崔鈞道:“即便是拿下漁陽城,幽州之亂猶未了結呢,子經何故急着離去?”

牽招疑惑道:“先生說的是……鮮卑?”

崔鈞道:“正是!素利、彌加、軻比能率兵襲擾幽州,已經爲度遼將軍所敗,付出了慘重教訓,但闕機劫掠漁陽卻還沒受到懲處,子經難道就眼睜睜看着胡虜囂張?”

牽招嘆道:“我先前多次提議驅逐,奈何袁幽州不許,如之奈何?”

崔鈞道:“今時不同往日也!昔日袁幽州顧慮重重,怕影響了他攻打漁陽城,然如今度遼將軍已經到達,漁陽旦夕可下,又怎能放過闕機這股頑虜?”

牽招道:“先生之意,讓我再度向袁幽州請命?”

崔鈞道:“非也非也!子經受大將軍之託,前來幽州助陣,本就爲平定幽州之亂而來,抗擊胡虜份屬職責之內,何必處處請示。”

牽招猶豫道:“若無其餘兵馬配合,僅靠我手中千餘烏桓突騎,對上闕機的兵馬未必能討得了好處。”

崔鈞道:“這有何難,度遼將軍的兵馬已到,他麾下騎兵用之攻城無益,用來驅逐胡虜卻正合適,子經不妨與度遼將軍聯手,則胡虜必死無葬身之地矣!”

牽招聞言大爲感興趣,他素知顏良手下騎兵精銳,奈何不曾親見,若能與他聯手,還怕什麼鮮卑人。

然而牽招仍有顧慮,他是知道袁熙與顏良的指揮權之爭的,若是他不與袁熙商議的情況下與顏良聯手,肯定會得罪了袁熙。

崔鈞彷彿也看出了牽招的顧慮,繼續說道:“方纔我去犒勞度遼將軍,度遼將軍對我言,他在發兵泉州時,還佈置了另外一手棋子,專門對付鮮卑人。

這手棋子從寧城出燕山,一路沿着草原殺到闕機的後方,抄掠闕機的部族,然後從鮑丘水的隘口進入漁陽,襲擊闕機的後路。

度遼將軍言,兩百年前破胡壯侯那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音猶在耳,怎容得胡虜如此囂狂,但凡有人要侵凌漢家子民,必欲十倍、百倍還之!”

牽招本就主戰,被顏良這句話一激,立刻把杯子往案几上在重重一拍,一字一頓地說道:“既然度遼將軍早有安排,我願附驥其後,共破鮮卑!”

第557章 從幷州下手第331章 間客第80章 城內紛擾事第203章 鄴城之冬第535章 鮮于輔之死第125章 兵者,詭道也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289章 少年的渣權第16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64章 誰在設謀害我?第447章 要死要活第135章 誰說南土無俊彥第21章 油滑的從弟第115章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第111章 以退爲進第205章 探監田元皓第21章 油滑的從弟第3章 求生亦不易第564章 賀喜第156章 清河朱靈第563章 各方反應第14章 聯保連坐(慶祝簽約成功)第532章 漁陽攻防戰第259章 頒獎儀式第575章 “山賊”第108章 吐槽大會第335章 吾道不孤第435章 互狙第264章 寓教於樂第447章 要死要活第572章 黑山賊復辟第328章 暗通款曲第82章 劉延獻策第214章 回鄉第118章 順勢而爲狐假虎威第356章 狐朋狗友第453章 劉表的饋贈第122章 兵戈向何方第491章 算計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534章 奪占城頭第201章 何去何從第492章 反殺第410章 誘之以利第93章 慶功宴第2章 死了又死第404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472章 豬隊友第549章 女間第328章 暗通款曲第11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420章 知難而退第90章 獻俘賣乖第375章 催戰第83章 團結陣線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65章 工師之子第146章 軟刀子割肉第532章 漁陽攻防戰第472章 豬隊友第537章 賜姓起名第313章 黑山伏兵第45章 宿命的對決第220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350章 此行無憾矣第420章 知難而退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462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402章 塵埃落定第38章 城門告破第164章 貧寒少年發跡史第156章 清河朱靈第34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538章 烏桓突騎第250章 解圍第474章 龐士元的見聞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92章 君子沮授第513章 統一陣線第394章 顏枚的小心思第359章 從事中郎韓嵩第528章 惡有惡報第148章 戰後處置第207章 思鄉少年第377章 踏春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138章 將軍之慮有三第326章 舉債經營第220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348章 有教無類第62章 中流之砥柱第6章 施之以恩第7章 鄉野之民第409章 曲轅犁第408章 案牘勞形第151章 但有戰死夏侯,無生降夏侯第297章 親迎昏禮第259章 頒獎儀式
第557章 從幷州下手第331章 間客第80章 城內紛擾事第203章 鄴城之冬第535章 鮮于輔之死第125章 兵者,詭道也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289章 少年的渣權第16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64章 誰在設謀害我?第447章 要死要活第135章 誰說南土無俊彥第21章 油滑的從弟第115章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第111章 以退爲進第205章 探監田元皓第21章 油滑的從弟第3章 求生亦不易第564章 賀喜第156章 清河朱靈第563章 各方反應第14章 聯保連坐(慶祝簽約成功)第532章 漁陽攻防戰第259章 頒獎儀式第575章 “山賊”第108章 吐槽大會第335章 吾道不孤第435章 互狙第264章 寓教於樂第447章 要死要活第572章 黑山賊復辟第328章 暗通款曲第82章 劉延獻策第214章 回鄉第118章 順勢而爲狐假虎威第356章 狐朋狗友第453章 劉表的饋贈第122章 兵戈向何方第491章 算計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534章 奪占城頭第201章 何去何從第492章 反殺第410章 誘之以利第93章 慶功宴第2章 死了又死第404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472章 豬隊友第549章 女間第328章 暗通款曲第11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420章 知難而退第90章 獻俘賣乖第375章 催戰第83章 團結陣線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65章 工師之子第146章 軟刀子割肉第532章 漁陽攻防戰第472章 豬隊友第537章 賜姓起名第313章 黑山伏兵第45章 宿命的對決第220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350章 此行無憾矣第420章 知難而退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462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402章 塵埃落定第38章 城門告破第164章 貧寒少年發跡史第156章 清河朱靈第34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538章 烏桓突騎第250章 解圍第474章 龐士元的見聞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92章 君子沮授第513章 統一陣線第394章 顏枚的小心思第359章 從事中郎韓嵩第528章 惡有惡報第148章 戰後處置第207章 思鄉少年第377章 踏春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138章 將軍之慮有三第326章 舉債經營第220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348章 有教無類第62章 中流之砥柱第6章 施之以恩第7章 鄉野之民第409章 曲轅犁第408章 案牘勞形第151章 但有戰死夏侯,無生降夏侯第297章 親迎昏禮第259章 頒獎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