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頒獎儀式

比賽比到了這個份上,對決雙方都對自己的對手敬佩不已,當張斐親自下到場中央,宣佈顏良的決定時,場內場外瞬時間歡聲雷動。

無論是先前完成比賽的選手們,還是看臺上的、觀賽區的觀衆們,都發自內心地對這兩個選手的精彩表現致以敬意。

步弓決賽完畢之後,便是顏良特意設計的頒獎儀式。

在長垣的時候,討逆營曾經舉辦過一次軍中的比武,但那時候還在戰時,所有的事情都很倉促,既沒有分門別類,也沒什麼獎牌,所以這一次在真定舉辦的比武大會稱爲第一屆也並無什麼不妥。

在場地中央,工作人員在衆目睽睽之下拖來三個高低不一的木臺子。

這當然也是顏良的惡趣味,木臺子被並排放好,只見中間的那個正面寫着冠軍,兩邊各寫着亞軍與季軍,。

三位得獎選手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站在頒獎臺後方,等待頒獎嘉賓爲他們頒獎。

顏良走下主席臺,在張斐、魏傑的陪同之下,先爲獲得季軍的選手頒發銅牌。

在工作人員的提示下,季軍上前一步跨上領獎臺,彎腰躬身向顏良行禮。

顏良則拿着銅牌掛在了季軍的脖子上,鼓勵道:“表現不錯!”

季軍選手第一次面臨這樣大的場面有些拘束,牢牢捏着獎牌向顏良感謝道:“謝過府君!”

接下來是並列第一的吳丙與楊澈,工作人員示意他們一同站上冠軍領獎臺,顏良先是爲吳丙掛上一枚金牌,說道:“真定子弟好樣的!”

吳丙在顏良第一次來到真定時就見識過顏良帶兵入城的風采,當時就大爲折服,見顏良親自爲自己頒獎,激動得無以復加,說道:“在下願爲將軍效力殺賊。”

顏良拍了拍吳丙的手臂以示鼓勵,然後爲旁邊的楊澈也掛上一枚金牌,說道:“不意竟在常山見到河東健兒。”

楊澈比起吳丙要淡定一些,行禮道:“謝過府君,澈零落他鄉,聞將軍有殺賊之志,遂來投附。”

顏良見楊澈舉止從容,更增幾分讚賞,說道:“我麾下正需汝這般弘毅之士,來得正好!”

因着二人是並列第一,所以這金牌沒預備到,顏良這回給楊澈掛的是騎射比賽的金牌臨時做做樣子,之後再做一枚給他換上。

也因爲這份特殊情況,顏良對二人說道:“汝二人射術精湛,連着加賽三場也難分伯仲,爲了免傷和氣,我便特授汝等並列冠軍。因着這次比武只是考校基本功底,真正的身手還要在戰陣之上顯現出來,還望汝等他日莫要辜負了我的冀望。”

吳丙與楊澈聞言一同鄭重地向顏良行禮,齊聲答道:“必不使府君失望。”

顏良點了點頭,退後一步與張斐等人站在一處,然後帶着頭拊掌致意。

魏傑的反應最快,立刻有樣學樣拊起掌來,其他人便也跟着做了。

拊掌便是鼓掌,這年頭拊掌的含義有表示歡欣,也可以表示激憤。

而時人最喜歡的致意方式乃是喝彩,這裡的“喝彩”可不是一個泛泛之詞,而是真的大聲喝“彩”。

喝彩的好處是聲勢浩大,氣勢驚人,但壞處就是喊多了嗓子疼。

顏良也不願意做那掉份兒的事,便帶頭用拊掌的形勢代爲“喝彩”。

有了顏良和在場官員、工作人員的帶頭,看臺上的世族豪商,觀賽區裡的黔首百姓們也紛紛向獲獎選手拊掌示意,場上頓時響起一陣噼噼啪啪的掌聲來。

領獎臺上的三名選手自然不會像後世那般向觀衆們揮手示意,而是十分質樸地向四方觀衆作揖回禮。

待掌聲稍歇,獲獎選手才依次退去,工作人員上前整理賽場,準備進行下一場步弩決賽。

楊澈的下一場比賽在明天,但吳丙就比較辛苦,要接着比步弩。

見吳丙要轉往了步弩選手的等待區,楊澈便對這個可敬的對手說道:“祝吳君再得佳績!”

吳丙心中叫苦,心想剛纔這一場累得不行,還怎麼再得佳績,但面上也感謝道:“謝過楊君,改日再見。”

楊澈目送了吳丙遠去後,回到了先前完賽的步弓選手休息室,那些選手都上前對楊澈道賀。

雖然楊澈是河東人,而且從上艾那個旮旯地兒前來報名,同行者寥寥,除了他之外一個都沒進決賽。

不過參加比武的都是青壯漢子,平日裡吃住訓練都在一起,大家都已經相對熟絡。

楊澈笑着一一回應了大家的祝賀,然後相約晚上到校場南邊的吃食攤上去喝一頓。

當然,在這之前大家閒來無事,便去觀看一下緊接着的步弩比賽。

楊澈字子澄,家鄉本在河東郡河北縣,就在黃河邊上。

可天下紛亂,司隸遭兵災洗禮最爲嚴重,民人紛紛往四處避難,有的逃去了益州,有的逃去了荊州,有的逃去了豫州,而楊澈一家則逃入了幷州上黨。

來到上黨後,楊家的日子也不好過,最終輾轉多年,來到了冀並交界,也即是上黨、太原、常山三郡交界處的地方纔安定下來。

那片區域名義上仍舊是大漢朝的疆域,但實際上朝廷對於地方的控制力已經相對薄弱,反倒是黑山軍的勢力更強。

楊家在那裡討生活,自然也沒少受黑山賊的欺壓,對賊人十分痛恨。

顏良遣了原本的靈壽縣丞爲上艾長,更命昌琦率兩千精兵鎮守,乃至於在黑山以西打入了一個楔子。

當顏良的力量進入上艾之後,爲了收攏民心,自然要大肆宣揚顏良以及討逆營的光輝事蹟,而南下討逆連敗曹賊和常山國近來發生的種種變化隨之廣爲傳播。

楊澈的家族就是經受不住西涼亂賊在河東爲禍才遠走他鄉,其中不乏一些族人或直接或間接死於兵災,他對於黑山賊這等肆意妄爲的惡勢力深惡痛絕。

顏良甫入常山半個月便剿滅了一股爲非作歹的頑匪,非但震懾了黑山的氣勢,也讓一些受苦受難的百姓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當招募士卒並舉行比武大會的消息傳到上艾,楊澈便不顧家人的反對到上艾軍營裡報了個名,然後在士卒的護送下來到真定參加比賽。

這年頭逃避兵災也十分艱難,楊澈一家本就是三河良家子,自幼有熟習弓馬的習慣,在逃難的時候更是隨族人用刀弓護身,也練出了一身好武藝。

這一次比賽,如果是願意從軍的,分項目賽冠軍可得到假屯長的待遇,亞軍可擔任百將,季軍可擔任假百將,若是不願從軍的,也會在縣鄉提供合適的職位。

楊澈如今得了步弓冠軍,幾乎已經敲定了將從一介平民一下子做到比二百石的官位上,也算是光耀了門楣,對此他渾身上下都鼓足了幹勁,正在想着要不要把遠在上艾的家人接來真定定居。

在楊澈的胡思亂想的時候,校場中的步弩比賽也正進行得如火如荼。

發射弩箭消耗的力氣要比開弓小很多,只需要用力給弩機上弦,然後舉起來瞄準射擊。

不過弩的射術與弓也截然不同,尤其是對射術高手而言,開弓射箭的動作已經培養成肌肉記憶,所謂的瞄準並不完全根據目光所視,弩機則每一發都需要擡平細細瞄準發射。

吳丙在剛纔進行完的步弓比賽上拖延了太久的時間,耗費了太多心神,所以在步弩決賽上的表現便發揮不出平時的最佳水準。

第一組五發弩矢射畢,吳丙只得了九環、九環、十環、八環、九環共四十五環的成績,馬馬虎虎平均上了九環,比暫時位列第一的選手總環數差了三環。

雖然吳丙努力調整狀態,在之後的兩組迎頭追趕,但最終也無濟於事,只將將吊車尾進入了前十名。

饒是吳丙並未進入前三名,但連續兩場決賽,一個冠軍一個前十,足以證明他的實力,讓主席臺上的顏良也記下了這個名字。

巧合的是,晉級本次步弩決賽裡的選手有一名是中山國新市縣人,且實力不俗最終成績位列第三。

顏良得知後與一旁的中山相郭溥開玩笑道:“郭君,看來中山亦多佳士,這不都跑到我常山來獻身手了。”

新市縣就在中山與常山交界處,離開真定不過幾十里路,有人聽說真定舉辦規模龐大的比武大會前來報名也十分正常,郭溥笑道:“那還要多謝顏君爲我發掘人才。”

顏良一聽這是要搶人的節奏,不過如今他與郭溥、陰夔一起執行鹽鐵酒專賣制度,算是有默契地攻守同盟,正在蜜裡調油時期,爲了區區一個步弩季軍也犯不着計較,以免顯得小家子氣。

不過口頭上的玩笑還是要開的,顏良說道:“哎~!那我可不值當了,花了大把的錢糧,卻爲他人做了嫁衣,郭君你可要補償我的損失啊!”

郭溥這個官場老油子笑着打哈哈道:“好說,好說,哈哈哈哈!”

顏良也不在意,還非常大方地把頒獎的機會讓給了郭溥,好讓他在真定百姓面前露露臉,也好彰顯常山與中山親如一家。

——☆——☆——☆——

就在校場之上燕趙健兒奮力拼搏的時候,在真定城中也正在上演一出十分有趣的碰面。

顏良的妾室梅娘來到真定後,雖然行事低調,但眼下顏良的宅院裡只有她一個女人,自然而然地擔當起了主婦的職責。

顏府君的宅邸裡多了女主人的消息並沒有隱藏,所以很快便傳遍了真定城內的世族之間。

由於顏良平日裡以事務繁忙爲藉口,等閒不接受世族們的宴請,且更多時候住在軍營裡,讓那些意欲上下活動走門路的世族無縫可鑽。

梅娘來了後,讓世族們以爲吹枕頭風的良機來了,便紛紛命自家的婦人前來拜訪梅娘。

雖然梅娘只是個妾室,但世族們倒也給足了面子,派來的至少也是次房的正室,讓梅娘受寵若驚。

顏良得知此事後,吩咐梅娘自己看着心情接待,不用顧忌他的看法,只有兩點需要特別注意,交往談話的內容一定不能涉及到軍政事務,也不能收受價值高於五百錢以上的禮物。

梅娘素來小心做人,受到提醒後嚴守顏良定下的規矩,雖然與世族婦人們相處得挺和睦,可一旦提到一些非所宜言的話題不是岔開就是裝作聽不懂。

對於禮物方面,超過五百錢的一概婉拒,那些婦人後來也精乖了,都送一些稀罕但價值不高的物品。

就這樣,梅娘也吩咐人把誰人送了什麼禮物登記造冊,並且準備了不少禮物回禮。

也有一些貴婦人向梅娘發出邀請,請她去府上坐坐或者一起去看比賽或者郊遊之類,她也好言好語地謝絕。

由於梅娘態度奇佳,讓這些婦人都沒感覺到自己被冷遇。

可當他們家男人們過了段時間問起此事後,卻發現自家婆娘忙活了這麼半天,雖說混了個臉熟,可幾乎啥有益的進展都沒有。

在整個真定城內,因爲梅孃的出現,最爲尷尬的人只有一個,那便是每日裡在聽風閣上聽風看書的宓娘子。

甄宓雖說出身在高門冠族,自己的父兄長輩們也幾乎都是嬌妻美妾,對這個年頭的習俗本就十分了解。

但真個落在自己身上時,一個懷春少女的心思還是十分敏感,覺得與心上人之間多出了一道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所以這些時日以來,連原本每日裡必然報到的校場比武都沒去看。

沒往校場去,自然也就沒有再私會過顏良,熱戀中的宓娘原以爲顏良會思念她,差人遞話邀她過去。

可顏良這幾天正好又是商議鹽鐵酒專賣,又是商定比武大會決賽頒獎,以及對參賽人員的安排,忙得不可開交,一時間也顧不上小兒女心思。

甄宓便覺得自己被冷落了,這各種各樣的小心思便在心裡滋長了起來,很有些小怨婦的趕腳。

正當宓娘在樓頂發着呆的時候,丫鬟珮兒蹬蹬蹬跑了上來,一臉惶急地道:“道娘子要生了。”

第226章 掩襲哨所第589章 司馬懿入轂第341章 南土名士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543章 古北口第237章 福利彩票第549章 女間第269章 唱賣第596章 捨我其誰第364章 太常趙岐第582章 司馬防的算計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239章 攜二美而同遊兮第35章 沉痾難起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152章 武威張繡第485章 將軍的氣魄第8章 兵臨白馬第157章 大練兵第132章 印與鑑第71章 人心似老二第242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43章 各顯身手第213章 廣平沮氏第325章 鐵官令趙叡第273章 泜陽亭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439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316章 正面強攻第565章 誇誇羣第143章 血戰長垣第104章 河北霸主的心思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527章 冀州名士崔州平第311章 黑山大練兵第289章 少年的渣權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201章 何去何從第285章 六山學院第232章 張甄氏的小心思第233章 把妹是個技術活第184章 高覽的心思第399章 殺光常山兵第155章 冤乎哉?不冤也!第26章 真小人第276章 足球比賽第220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364章 太常趙岐第215章 催婚第201章 何去何從第505章 奇特的請求第42章 誤中副車第19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424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348章 有教無類第165章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第14章 聯保連坐(慶祝簽約成功)第397章 螻蟻第410章 誘之以利第172章 裡應外合之策第346章 結業典禮第492章 反殺第537章 賜姓起名第541章 補刀補成主坦第207章 思鄉少年第585章 藥莊第169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3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第395章 長槊如林第19章 城下攻防第484章 軻比能第500章 寧城亂第507章 望爾俱爲鯤鵬第227章 房山剿匪事第535章 鮮于輔之死第263章 廣募人才第308章 上黨之行第400章 逆推第467章 露布告捷第554章 甜蜜的煩惱第126章 南海陳行之第402章 塵埃落定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270章 濟北戰事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253章 殺賊討逆第181章 輕襲烏巢第22章 樂極生悲第157章 大練兵第344章 姐妹第140章 熱情好客的匡人第39章 血肉泥沼第332章 攻心爲上第93章 慶功宴第337章 致知在格物第326章 舉債經營第353章 水鏡先生
第226章 掩襲哨所第589章 司馬懿入轂第341章 南土名士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543章 古北口第237章 福利彩票第549章 女間第269章 唱賣第596章 捨我其誰第364章 太常趙岐第582章 司馬防的算計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239章 攜二美而同遊兮第35章 沉痾難起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152章 武威張繡第485章 將軍的氣魄第8章 兵臨白馬第157章 大練兵第132章 印與鑑第71章 人心似老二第242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43章 各顯身手第213章 廣平沮氏第325章 鐵官令趙叡第273章 泜陽亭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439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316章 正面強攻第565章 誇誇羣第143章 血戰長垣第104章 河北霸主的心思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527章 冀州名士崔州平第311章 黑山大練兵第289章 少年的渣權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201章 何去何從第285章 六山學院第232章 張甄氏的小心思第233章 把妹是個技術活第184章 高覽的心思第399章 殺光常山兵第155章 冤乎哉?不冤也!第26章 真小人第276章 足球比賽第220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364章 太常趙岐第215章 催婚第201章 何去何從第505章 奇特的請求第42章 誤中副車第19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424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348章 有教無類第165章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第14章 聯保連坐(慶祝簽約成功)第397章 螻蟻第410章 誘之以利第172章 裡應外合之策第346章 結業典禮第492章 反殺第537章 賜姓起名第541章 補刀補成主坦第207章 思鄉少年第585章 藥莊第169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3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第395章 長槊如林第19章 城下攻防第484章 軻比能第500章 寧城亂第507章 望爾俱爲鯤鵬第227章 房山剿匪事第535章 鮮于輔之死第263章 廣募人才第308章 上黨之行第400章 逆推第467章 露布告捷第554章 甜蜜的煩惱第126章 南海陳行之第402章 塵埃落定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270章 濟北戰事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253章 殺賊討逆第181章 輕襲烏巢第22章 樂極生悲第157章 大練兵第344章 姐妹第140章 熱情好客的匡人第39章 血肉泥沼第332章 攻心爲上第93章 慶功宴第337章 致知在格物第326章 舉債經營第353章 水鏡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