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死了又死

意興闌珊的虯鬚壯漢揮揮手,示意自家侄兒自去準備,待得年輕軍將走後,他臉上的嚴肅之色盡去,站起身來拿過牀頭案几上的鐵盔往地上重重一摜,眉頭直立雙眼瞪圓地吼道:“媽的!老子才死了一次,還要讓我再死一次?要不要這麼搞我!”

幸好虯鬚壯漢的大帳比較厚實,而營中的兵卒都在忙着拔營,不然他這一番死了又死的言論讓人聽見肯定會嚇人一大跳。

那爲何虯鬚壯漢會說出如此詭異之話呢?這一切還要從一個時辰前說起。

建安五年(200年)二月廿二,放到當時那是個平平無奇的日子,但對於某個人來說,那是二到不能再二的一天。

駐紮在黎陽東南邊黃河北岸的漢大將軍冀州牧袁紹軍大營中,有一員大將從宿醉中醒來。

這員大將那是大名鼎鼎,勇冠河北,近十年來隨袁紹掃平幽冀,立下赫赫戰功的袁本初手下頭號大將顏良。

就在昨天,顏良率領的前鋒將士在連續攻打了兩天之後,終於擊破了曹操所署東郡太守劉延佈置在黃河南岸的攔截,成功在白馬津站穩了腳跟。

而劉延見勢不可逆,棄了部分南岸的堡寨,領着一部殘兵敗卒退回到了白馬津南邊三十多裡處的白馬城中據守。

逐退劉延,牢牢佔據住白馬津渡口後,顏良命所屬校尉馬延率五千步卒在黃河南岸修整營壘與碼頭,又命別部司馬蘇遊在黃河之上多建浮橋,以供大軍南下之用。

顏良自己則率領親兵巡視了一番白馬津附近的地形,又往南邊白馬城方向派出了大量斥候之後,沿着浮橋回到了黃河北岸,參加袁大將軍帳中的慶功宴。

此次袁紹號稱盡起幽並青冀四州之兵,率馬步三十萬南下征討曹操。

但實際上幷州與冀州之間隔着八百里太行,兵力調動殊爲不易,幽州又剛剛從公孫瓚手中打下來,還需留一部分人防備北邊的烏桓、鮮卑人,說起青州更是無語,袁譚去了幾年沒把青州全部搞定,反而在去年被曹操派人給奪了北海等地。

故而,真正隨同袁紹大軍南下的,還是以冀州兵爲主,輔以一部分幽州兵,幷州兵只是在幷州刺史高幹的率領下侵擾曹操的側翼,至於青州兵則完全排不上用場,曹操命琅琊國相、都督青徐二州軍事的臧霸臧宣高頻繁出兵騷擾,青州刺史袁譚自顧不暇。

雖說隨同袁紹南下的大軍決計沒有三十萬那麼多,但也有十來萬人之巨,端的是聲威赫赫。

尤其是作爲袁軍主力的七八萬冀州兵,那可是隨袁紹征戰多年,轉戰幽並青冀等地,在超級經驗包公孫瓚的磨練下歷練成長,絕對稱得上是中原強軍。

袁紹軍先在邯鄲、鄴城附近集結,然後南下黎陽,趁着年初陳琳所作的《討曹檄文》傳遍司兗豫徐各地,中原大地人心惶惶之際,強渡白馬津,正式吹響了討滅曹賊的號角。

顏良作爲袁紹手下與文丑齊名的勇將,成功搶到了先鋒之任,另袁紹手下諸將均是豔羨不已。而顏良也果然不負衆望,才兩天的時間,就拿下了討曹之役的首勝,爲大軍後續南下掃平了道路。

袁紹其人,家中四世三公,袁氏之門生故吏遍及天下,乃是一等一的高門。自董卓之亂,袁紹隻身前往冀州後,被天下各路義兵奉爲盟主以討不臣,從而名重海內,權傾河北,手下各路名士雲集,良將景從。

袁紹出自高門,奢靡習氣難改,雖在軍中,尤好置酒高會,逢此首勝,自然要遍邀臣僚,以爲之賀。

當顏良一身戎裝踏入袁紹那方達數丈的豪華帳幕時,大帳之內已然濟濟一堂,袁本初高冠博帶,獨坐方牀,其餘臣僚分坐兩邊榻席。一目掃去,倒是如袁紹一般作文臣打扮的居多,如顏良一般頂盔摜甲的反是少數。

顏良三步並作兩步,快速走到主位之前,單膝跪地道:“末將幸不辱命,已克曹逆僞署東郡守劉延部河邊堡壘,全佔白馬津,劉延率殘部逃逸,此爲劉延之旗。”

說罷,將一面遍佈污漬但還算完整的旗幟獻上,這面旗幟雖然不是劉延的本部將旗,但被其豎在白馬津堡壘之上,脫逃的時候來不及取下,遂被前軍部下所奪,顏良正好拿來邀功。

旗幟經由侍從之手轉交到袁紹手中,袁紹打開旗幟,只見旗上所書正是“東郡守劉”四個大字,便大笑道:“哈哈哈!曹逆所部果然都如此不堪,將軍果然善戰,還望繼續勉力,早日拿下白馬,全取東郡。”

“謹遵大將軍之命!”

“給立善賜酒,賞金十斤。”

“末將謝大將軍賞賜。”

袁紹與顏良的對話剛落,場中便響起了一片歌頌之聲,潁川人郭圖、南陽人逢紀、潁川人荀諶、魏郡人審配、潁川人辛評、南陽人許攸、廣陵人陳琳等僚屬們紛紛歌功頌德,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

袁紹在羣議紛紛中十分自得,他顧視左右,向居於右側首席的一名臣屬問道:“前日點軍之時,監軍尚且勸阻於我,今日立善先下一陣,監軍可有所感?”

被袁紹問及之人年近四十,雖作文臣打扮,但面相堅毅舉止之間甚有威嚴,正是鉅鹿郡廣平人沮授沮公與,被袁紹表爲奮威將軍,任職監軍,位高權重。

在前些時候,袁紹召集僚屬商議攻打白馬津的主將,臣僚們多薦舉顏良作爲先鋒大將,而袁紹也心中暗許,但沮授卻勸諫道:“良性促狹,雖驍勇不可獨任。”意指顏良性格暴躁,氣量狹小,若是單獨領軍怕有所失。

但郭圖、逢紀等人卻當面反駁沮授的論調,認爲顏良之勇冠三軍,先鋒之任非其莫屬,最終袁紹也沒有聽從沮授的勸諫,任命了顏良作爲先鋒大將。

剛纔沮授並未隨餘衆一同口堆諛詞,倒並非是他礙於前時的勸諫未被採納而惱恨,而是他認爲冀州軍強盛之極,攻打下小小白馬津自不在話下,算不得多大的功勞。他被袁紹當場問及,也只是淡淡地朝袁紹揖手道:“大將軍深謀遠慮,臣所不及也。”

沮授向來在袁紹軍中以智計見長,見沮授亦誇讚自家,袁紹捋須大笑,甚是暢懷。這一幕看在郭圖等人眼中,卻是暗生嫉意,他們剛纔一頓馬屁狂拍袁紹也沒什麼表示,沮授這輕飄飄的一句話,卻讓袁紹開懷大笑,豈不惹人嫉恨。

這幫文臣之間的勾心鬥角暫且不表,得了袁紹賜酒賞金的顏良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就受到身周的一衆武將們的圍攻,當然,絕不是刀劍圍攻,而是酒肉攻勢。

顏良雖爲袁紹手下首席大將,但他的座次卻並不十分靠前,前邊自是那沮授、郭圖、淳于瓊等人,顏良只是與文丑、張郃等人坐在偏中間的位置上。他身周倒多是些穿着戎裝的帶兵將領,見到顏良歸座,立刻端起酒杯向他敬賀道:“將軍得建首功,在下等敬佩不已吶!”

顏良裝模作樣地遜謝一番,他向來自滿自大,能被其敬重的同僚也並不多,但別人好意敬賀,自然也只能笑着應對。

要說顏良在河北軍中,最爲投契之人便是與其名聲與勇武均相匹的文丑,倆人無論從資歷還是軍功都爲河北軍中翹楚,平日裡素來以兄弟相稱。

前些時日爲了爭奪先鋒之任時,二人私下曾鬥了一番酒,結果顏良勝出,文丑纔不情不願地放棄了競爭,而文丑不參與爭奪,其餘將領更不足論,顏良才順利得了先鋒之任。

所以這次首戰報捷,顏良最先便要敬的便是文丑,他端杯說道:“伯屈兄,小弟僥倖先下一陣,還要謝過兄前日之謙讓啊!”

文丑雖曾與顏良爭過這先鋒之任,但畢竟與顏良關係親近,見其建功,心中也是爲他高興,擡杯應道:“此爲立善賢弟指揮得當,士卒用命,便是愚兄我率本營精銳,怕也未必有賢弟做得更好吶!”

“哈哈哈!伯屈兄何其謙也!”

冀州兵首戰建功,形勢一片大好,張郃、高覽、韓猛、蔣義渠等將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在這宴席之上也不落人後,頻頻湊上來勸酒,顏良本就好酒,便杯來盞往一來而去,喝了個七八分飽,若不是顧念着明日還要行軍,怕就要酩酊大醉。

當晚顏良便在黃河北岸的自家營寨中歇息,等待明日一早就發軍出征,直指白馬,再建功勳。

這天夜裡,顏良反覆做着一個噩夢,在那個可怕的噩夢中,反覆地出現着兩個場景,一個是在亂軍廝殺中,自己被一個紅面長鬚之將一槍挑落馬下,另一個則是自己酒後散步,被一輛飛馳而來的卡車撞飛。

這噩夢是如此之深沉,如此之逼真,循環往復,令人痛苦不堪,想要從這夢中脫身卻不可得。

直至二月廿二日清晨的第一線曙光照耀在帳幕之上,顏良才“啊”地一聲大叫,隨即從噩夢中醒來。

而隨着顏良徹底清醒,另一段二十多年的記憶如黃河之水般灌入腦海中,這段記憶的終點,便是酒後散步被飛馳而來的卡車撞飛那一幕。

此刻,帳幕之中的虯鬚壯漢,不僅是東漢末年的河北名將顏良,或許,也能稱他爲二十一世紀的政府科員顏立善。

第358章 變故第470章 度遼將軍第309章 孤女飄零第37章 孰爲黃雀第512章 兵分三路第227章 房山剿匪事第157章 大練兵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595章 臘日第119章 辭行第320章 背水一戰第570章 批發衣帶詔第93章 慶功宴第149章 新到貨的小鮮肉第230章 靈壽公審第101章 決戰當在官渡第545章 功高震主之患第30章 求生得生第431章 合兵第284章 三字歌第232章 張甄氏的小心思第506章 爲了利益成爲舔狗第282章 事後處置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326章 舉債經營第80章 城內紛擾事第173章 克定鄄城第223章 堂外琴聲起第354章 龐德公的廳堂第183章 河岸大亂鬥第32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356章 狐朋狗友第580章 春華絕情第473章 人才選用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80章 城內紛擾事第590章 不設防的城郭第241章 爲把妹大開腦洞第393章 龜甲陣第62章 中流之砥柱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339章 杜令君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402章 塵埃落定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212章 趙相陰夔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146章 軟刀子割肉第422章 張燕託孤第42章 誤中副車第494章 林間惡鬥第360章 劉皇伯第558章 賊心不死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32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244章 比武大會第325章 鐵官令趙叡第464章 送上門的小美人第313章 黑山伏兵第335章 吾道不孤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75章 鳩佔鵲巢第197章 官渡落幕第563章 各方反應第375章 催戰第235章 北方有佳人第433章 工匠的思維定式第122章 兵戈向何方第389章 老槐谷第252章 賊帥孫輕第375章 催戰第426章 北路軍第581章 “刺”客?第114章 今日一別不知還能不能再見第245章 開幕儀式第94章 論功行賞第418章 楊恪與張白騎第524章 驚變第230章 靈壽公審第119章 辭行第365章?謠言發酵第346章 結業典禮第574章 韓侯嶺第489章 狂熱第203章 鄴城之冬第407章 穿越者欒武子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423章 重歸故地第69章 張遼的抉擇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29章 黎陽來使鼻孔朝天第387章 攀牆突襲第356章 狐朋狗友第334章 今始從本心第109章 當廷問對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32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394章 顏枚的小心思第204章 積極防禦
第358章 變故第470章 度遼將軍第309章 孤女飄零第37章 孰爲黃雀第512章 兵分三路第227章 房山剿匪事第157章 大練兵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595章 臘日第119章 辭行第320章 背水一戰第570章 批發衣帶詔第93章 慶功宴第149章 新到貨的小鮮肉第230章 靈壽公審第101章 決戰當在官渡第545章 功高震主之患第30章 求生得生第431章 合兵第284章 三字歌第232章 張甄氏的小心思第506章 爲了利益成爲舔狗第282章 事後處置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326章 舉債經營第80章 城內紛擾事第173章 克定鄄城第223章 堂外琴聲起第354章 龐德公的廳堂第183章 河岸大亂鬥第32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356章 狐朋狗友第580章 春華絕情第473章 人才選用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80章 城內紛擾事第590章 不設防的城郭第241章 爲把妹大開腦洞第393章 龜甲陣第62章 中流之砥柱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339章 杜令君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402章 塵埃落定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212章 趙相陰夔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146章 軟刀子割肉第422章 張燕託孤第42章 誤中副車第494章 林間惡鬥第360章 劉皇伯第558章 賊心不死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32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244章 比武大會第325章 鐵官令趙叡第464章 送上門的小美人第313章 黑山伏兵第335章 吾道不孤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75章 鳩佔鵲巢第197章 官渡落幕第563章 各方反應第375章 催戰第235章 北方有佳人第433章 工匠的思維定式第122章 兵戈向何方第389章 老槐谷第252章 賊帥孫輕第375章 催戰第426章 北路軍第581章 “刺”客?第114章 今日一別不知還能不能再見第245章 開幕儀式第94章 論功行賞第418章 楊恪與張白騎第524章 驚變第230章 靈壽公審第119章 辭行第365章?謠言發酵第346章 結業典禮第574章 韓侯嶺第489章 狂熱第203章 鄴城之冬第407章 穿越者欒武子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423章 重歸故地第69章 張遼的抉擇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29章 黎陽來使鼻孔朝天第387章 攀牆突襲第356章 狐朋狗友第334章 今始從本心第109章 當廷問對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32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394章 顏枚的小心思第204章 積極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