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四處視察

而此時的劉範還對袁紹之謀渾然不知,回到姑臧後,他先是去視察了一番。視察的地方第一個就是荀攸的辦公場所,劉焉知道劉範要重用荀攸,也不敢怠慢,就新立了一個衙門叫“法曹”,分撥了一些士子來輔佐荀攸。荀攸的主要任務就是修訂涼國的法律,以求適應涼國不同於大漢的國情。

當劉範瀏覽了一番荀攸制定的法律後,還是挺滿意的。荀攸針對涼國國情,將新法分爲了《刑律》、《民律》、《商律》、《工律》、《軍律》、《行政律》、《訴訟律》、《經濟律》等八律。其中,《刑律》中廢除了除鞭笞以外的其他肉刑,刑罰主要分爲鞭笞、拘役、勞役、流放和死刑。《民律》大多借鑑《秦律》和《九章律》,但廢除了奴隸制,不準公私蓄養奴婢,在國家層面也不再將人罰爲奴婢,《民律》並保護私人財產,國家廢除徵調制,禁止所有形式的徵調;《商律》爲了適應涼國發達的商業,補充了大量的法律條例,是新法中最爲龐雜的法律;《工律》也是爲了適應涼國發達的僱傭手工業,以協調僱工與僱主的關係、保護工匠的利益的條例爲主;《行政律》和《訴訟律》尚未修完,因爲涼國的國家制度還是混亂的,行政機構也十分不健全;《經濟律》也較爲龐雜,主要是對涼國的各種產業進行管制,並規定有相應的法律,如農業就規定人民只有耕地的使用權,所有權歸國家所有,不準私自買賣;畜牧業也規定有草場由國家所有,牧民只有使用權。

見新法已經初成,劉範第二個去視察的是涼國賴以興盛的商業和手工業。在商業方面,由於城池中商業太過發達,以至於涼國大多數城池的東西兩坊已經遠遠不夠商鋪的需要;因貿易的發達,涼國的驛站和官道也不堪使用。

至於手工業,因爲劉範採取了明治維新的“殖產興業”政策,涼國已經發展出以繅絲業、印染業、織布業、製紙業、製衣業、製茶業、制瓷業、制車業、制磚業、伐木業、鋼鐵加工業、羊毛加工業爲支柱產業的產業體系。分管手工業的馬鈞,結結巴巴地、又驕傲地同劉範彙報說:基本上世上的物品,涼國的工場都能生產出來,而且品質和產量皆是世上第一!

涼國製茶,除了乾製外,主要是將茶葉加工成茶磚和茶餅,茶可以祛除肉食的油膩腥羶,主要銷往漠南、漠北、嶺西等以牛羊肉爲食的地方,在朝廷治下也銷量很好;還有工匠成功仿燒越窯青瓷,涼國的青瓷的品質和產量甚至比越窯還高,在大漠、中原和絲綢之路上的銷量都十分好,涼國人也趨之若鶩;而之所以涼國的制車業發達,也是劉範意料之中的事,畢竟涼國貿易發達,總得需要大量的馬車運輸原材料進入涼國,再把經加工後的手工業製品運輸到絲綢之路上銷售。而且涼國的牧民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八,牧民們需要車輛供轉場所用。

劉範視察了幾個郡的商業和手工業發展情況後,他可以自豪地說,涼國已經成爲了當世的“世界工廠”了!不過,劉範的涼國只是“世界工場”。“工場”和“工廠”是不同的,沒有工業革命和工廠制度就只能是工場。劉範這才發現,原來他一不小心竟然複製了後世***的成功:那就是以製造業立國、富國、強國,現在涼國也能像後世的***一樣,對各個國家和部族基本都是出超。

第三個視察的,是涼國的軍工。依然由馬鈞帶隊,劉範先後視察六個郡的兵工廠。涼國的每一個郡都有一個兵工廠,劉範投入的資金也很多,故而軍工也是世上第一。僅僅在甲冑上,涼國軍工已經能製成十幾種不同的鎧甲,有輕便的皮甲;有近戰防禦弓箭的板甲;有防禦勁弩的重甲;有防禦一般刀劍槍槊的明光甲……甚至工匠們正在研究從安息帶回來的連環鎖子甲,要把這種工序繁複、產量極少、只有安息的將軍才能裝備的鎧甲,投入大批量的製造;

如弓,工匠們研製出了最佳射程分爲二三十步的弓,以適應涼國鐵騎的馳射本領(馳射就是騎射,騎射一般都在二三十步之內);最佳射程爲百二十步的弓,主要裝備涼國步軍;甚至還有射程遠達二三百步的弓,主要供給涼軍的神射手和將領;另外,工匠們甚至還根據士兵的氣力不同,製出射程爲四十步、六十步、八十步的弓,不一而足,涼軍可以依照軍士的體質和軍隊的需要,向兵工廠要求訂製弓;

如箭矢,大多數是所有弓弩都可通用的箭矢,還有一些作特殊用途的箭矢,如塗抹有毒藥的毒箭,發號施令的令箭,示意大軍發動總攻的響箭,火攻所用的火箭,錦衣衛用的袖箭等等。而且工匠們不知如何調製合金配比,箭頭不會生鏽。

兵工廠給出的答卷讓劉範十分滿意,重賞了許多人。之後劉範又前往幾個牧監視察。劉範之前已經給盧植制定了指標,規定全國七十二牧監必須常年保有一百五十萬匹戰馬。因爲安息和月支的賠款中有數十萬戰馬,以及之前的大戰中劉範所獲得的戰馬,實際上涼國官府保有的戰馬早已超越二百多萬。盧植還不得不向有功將士發放了數十萬馬,才“勉勉強強”地完成了一百五十萬匹戰馬的指標。

這一百五十萬匹馬,毫無疑問是天下最爲優良的馬羣。盧植聽從了一個老羌人的建議,留下了十萬匹品質最優的雄馬作爲種馬,其餘的雄馬盡皆去勢。大宛馬有六萬多匹,盧植一面保證大宛馬的種羣,一面也以少數大宛馬與其他馬種相配。涼國戰馬大多數在牧監管轄下,另有些涼軍中服役,採取的是戰馬輪換。

一輪視察下來,劉範十分滿意,涼國的強大已經出乎他的意料了。

第九百一十五章 密信又至第八百五十八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六十四章 十將之戰第四百七十章 毒士毒計第六百一十七章 它乾問策第三百二十七章 講武堂立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五百一十六章 搦戰藍氏第兩百一十章 孟德登場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第一百三十八章 處置兩族第八百九十五章 桓帝託夢第五百九十一章 爲長遠計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打促和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八章 張角來襲第二百九十九章 底線所在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四百八十七章 斷糧之險第一百七十二章 駟馬難追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六百四十四章 箭雨之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軍回鄉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醫東來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一百三十七章 羌氐改革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七百八十五章 是否援助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四百九十二章 深谷退兵第四百八十一章 攻關之難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七十一章 萬里挑一第四十五章 朝堂爭辯第四百一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艱鉅任務第七百零四章 慶典結束第二百九十一章 朝廷軍力第七百七十六章 脫身遁逃第八十六章 大雕隕落第一百四十八章 問政於野第四百五十九章 堅守不出第七十四章 四員名將第一百一十二章 碰上叛軍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六百四十一章 鼓舞士氣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儲被俘第三百三十四章 華佗張機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見梟雄第七百九十六章 史阿成擒第八百八十九章 情報傳回第三百三十七章 權衡利弊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四百五十章 內訌初起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北無戰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四百零五章 無可避免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六百二十四章 皇后之謀第六百五十一章第八百七十四章 使團進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三百三十九章 反應過度第七百三十章 對症下藥第三百六十章 授人以柄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一百一十三章 歷史重演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四百五十九章 堅守不出第二百零四章 一個頂倆第四百五十九章 堅守不出第九十八章 劉家子弟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反響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先殺羌氐第五百七十一章 臨幸南門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三百六十一章 西遷之爭第二百九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朝堂地震
第九百一十五章 密信又至第八百五十八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六十四章 十將之戰第四百七十章 毒士毒計第六百一十七章 它乾問策第三百二十七章 講武堂立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五百一十六章 搦戰藍氏第兩百一十章 孟德登場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第一百三十八章 處置兩族第八百九十五章 桓帝託夢第五百九十一章 爲長遠計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打促和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八章 張角來襲第二百九十九章 底線所在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四百八十七章 斷糧之險第一百七十二章 駟馬難追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六百四十四章 箭雨之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軍回鄉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醫東來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一百三十七章 羌氐改革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七百八十五章 是否援助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四百九十二章 深谷退兵第四百八十一章 攻關之難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七十一章 萬里挑一第四十五章 朝堂爭辯第四百一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艱鉅任務第七百零四章 慶典結束第二百九十一章 朝廷軍力第七百七十六章 脫身遁逃第八十六章 大雕隕落第一百四十八章 問政於野第四百五十九章 堅守不出第七十四章 四員名將第一百一十二章 碰上叛軍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六百四十一章 鼓舞士氣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儲被俘第三百三十四章 華佗張機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見梟雄第七百九十六章 史阿成擒第八百八十九章 情報傳回第三百三十七章 權衡利弊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四百五十章 內訌初起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北無戰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四百零五章 無可避免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六百二十四章 皇后之謀第六百五十一章第八百七十四章 使團進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三百三十九章 反應過度第七百三十章 對症下藥第三百六十章 授人以柄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一百一十三章 歷史重演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四百五十九章 堅守不出第二百零四章 一個頂倆第四百五十九章 堅守不出第九十八章 劉家子弟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反響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先殺羌氐第五百七十一章 臨幸南門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三百六十一章 西遷之爭第二百九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朝堂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