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

驛長揉着自己的嘴巴哭喪着臉說道:“有品級的參軍我們三年都見不了一回,平時巡查我們驛站的,都是這些都護府的胥吏,我們自然要巴結孝敬着。”

張緣禮的臉上陰晴不定,重重地拍擊着自己的膝蓋:“回去就查!此事出在我兵曹的頭上,我張緣禮一概負責。”

“呵,”李嗣業乾笑一聲說道:“這些都是細枝末節,不要把正事給忘了,我們只是想搞清楚一座驛站能有多少額外收入,先把這對難夫難妻帶回龜茲城再說。”

兩人把驛站中的馬匹挑出兩頭來,將這對夫妻駝到馬上,牽着馬繮離開驛站,沿着赤河穿過了拓厥關,又越過白馬河回到了龜茲城中。

李嗣業入城之後,把覈算查抄赤河驛長家產和女奸細的事情交給了張緣禮,這本來就是兵曹內部的事情,他這個外人也懶得摻和,讓張緣禮自己頭疼去吧。

他在城中簡單收拾了一下,去都護府見了夫蒙靈察,向他表示中道的七十二座驛站是可以不需要花錢籌建的。至於用什麼方法籌建,他依然在賣關子。

但南線于闐道上的八十二座驛站所處地帶比較貧瘠乾旱,還需要考察一番。他又向夫蒙都護要求拖延了十三天時間,要親自到南道的驛站看看。

夫蒙靈察又能如何表示,他現在只能把死馬當做活馬醫。節度使田仁琬已經徵用了府庫中的錢財,用於遠征小勃律的預先籌備。李嗣業能空手建成驛站,那自然皆大歡喜,就算無法建成,也只能等到來年了。

李嗣業準備乾糧了和淡水,回到龜茲城中將陌刀和弓弩、橫刀都帶上,用以防備旅途中出現的意外。他又把燕小四和藤牧叫上作爲隨從,準備前往絲綢之路南道,也就是于闐道實地察看。

赤河驛站代表的只是絲綢之路中道上的收入水平線,位於南道的大漠邊緣的驛路相對於中道更貧瘠一些,位於這條線上的只有于闐一個軍鎮,還有兩三個小城,兩個守捉。

塔克拉瑪干沙漠,當然這個時候不這麼叫,書面用語稱沙漠爲磧,塔克拉瑪干就是圖倫磧。他必須繞一個大圈從龜茲前往撥換城,途徑據瑟德城,到達疏勒鎮後過演渡州、遍城州、磧南洲,來到于闐鎮。但他的最終目的地不是于闐,而是位於沙漠中的尼壤城。

尼壤城深入大漠幾十裡,是南道上的一個重要中轉站,這裡在漢代是精絕國的國都,被稱之爲精絕城。傳聞漢時精絕城繁華富庶,商賈雲集,不過現在也只不過是沙漠中的一個綠洲罷了。

精絕古城的舊城尚在,李嗣業騎着馬進入城洞時,擡頭看到城洞橫樑上的平整鏨石,亦能說明這座城市昔日之繁盛。不過城中卻顯得很凋敝,駐守在此地的一個隊唐軍佔據了城中幾座大的石砌樓閣,其餘民房皆是由石板和白泥砌成。

城裡城外種了不少植物,半環繞城池有沼澤一般的湖泊,據說這湖水的水位年年都在下降。爲了挽救這座即將消失的綠洲的命運,尼壤城裡家家戶戶有添丁或喜事時,都要在城外種下一棵樹,生了孩子就叫添丁樹,結婚被叫成合歡樹。這樣一棵樹會像被孩子一樣照顧,春夏澆水,秋冬保暖,逐漸長成綠冠護住水土。

無論居民們如何具有綠化意識,尼壤城還是無法抵擋沙漠的侵襲,千百年後最終會成爲考古遺址。唐軍在其中設立驛站後,也積極進行綠化護林,對於膽敢伐樹砍柴的人,絕對會讓他種樹種到老死。

李嗣業進城後並沒有隱匿行跡,直接換上官袍以安西都護府大員的身份駕臨唐軍駐地,尼壤城城使滿臉滄桑鬍鬚迎出來。這位城使身後還揹着襁褓,襁褓中的孩子啼哭個不停。

城使雙手叉起蹲跪在地上:“卑職由三參見李將軍!”

“嗚哇,哇哇,哇哇!”嬰孩在他背上握着粉嘟嘟的拳頭,憋足了嗓音嚎啕大哭。

李嗣業對他擺了擺手道:“快起來吧。”

他看了看由三背上啼哭的嬰孩,皺着眉頭問道:“這孩子是不是餓了呀,快抱下去喂他一些吃食。”

由三顯得很惶恐,連忙叉手說道:“這是卑職的孩子,只因他孃親去得早,由我來帶着。”

一名兵卒雙手捧着木碗,急切地跑進石廳中,高聲吆喝道:“娃兒別急,羊奶來……”

兵卒瞧見有大人物在場,聲音啞火了下去,由三把嬰孩從背上解下來,遞給兵卒,這兵卒小心地接過孩子,用木碗小口小口地喂着啼哭的嬰孩。

有了羊奶餵食,孩子當下便不哭了,兵卒放下木碗沒多大會兒,這嬰孩便發出了有力的啼哭聲:“哇哇!嗚哇!”

由三把孩子抱回來搖了半晌,竟然毫無作用,嬰孩的聲音更大了。

“來,讓三伯抱抱。”

一個什長把嬰孩接過來在懷中搖晃,發出細膩的哼歌聲,然後別人又從他手裡接過,依舊哄不好,又轉交給別人。孩子在這些軍漢中傳了十來手,個個從邊城的糙漢子轉變成了溫柔奶爸,可惜哄孩子的技藝有些潮。李嗣業招了招手說道:“來,把孩子給我。”

抱孩子的兵卒猶豫地看了他一眼,一邊笑道:“李將軍,我怕這孩子把尿撒你身上。”

“沒事,我來哄哄他。”

兵卒扭頭去看隊正由三,得到眼色許可後雙手把嬰兒遞給了李嗣業。李嗣業把嬰兒抱在懷中,託着他稍微坐起,又把他的兩隻小手交抱在胸前,稍稍輕搖兩下。孩子竟然神奇地止住了哭聲,先是睜着晶瑩的大眼睛左右張望,隨即輕輕起闔上了眼皮。

兵卒們個個露出了驚奇的憨笑,沒想到能做將軍的人,連孩子都能哄得住。李嗣業把睡着的嬰孩交給了由三,對他們解釋道:“孩子不能躺着抱,他們在孃胎中是坐着,雙手抱在胸前,這樣更容易讓他們安靜下來,進入睡眠狀態。”

由三恍然大悟,對李嗣業連聲道謝,尼壤城兵卒們剛開始對他只是對上官的敬畏,現在則油生了幾分親近感,喜歡孩子,能哄好孩子的人能夠冷到哪兒去。

他們把睡着的孩子抱下去睡覺,由三才主動問道:“尼壤城地處偏遠,不知李將軍來此有何公幹。”

“城中的尼壤驛,由誰來擔任驛長。”

由三主動上前叉手說道:“卑職既是尼壤城的城使,也是駐守隊的屯長,更是尼壤驛的驛長。”

“能帶我去驛站看看麼?”

“李將軍請。”

他們一行人前往城北的尼壤驛站,這座驛站在於闐道上相當於一座大驛,也有近十幾座建築和二三十匹馬存量的馬廄。

尼壤驛據說是由精絕古城的王宮改建而成,這話聽起來好似不靠譜,但昔日精絕國地不足百里,人口不足五千,勝兵不足五百。它的王宮也僅是幾座大石屋,唐軍在此基礎上建了馬廄和幾座泥胚房,其規模能夠容納百人以上的商隊在驛站中住宿。

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八百四十八章 進逼涼州勸降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八百八十五章 北和回紇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驛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
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八百四十八章 進逼涼州勸降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八百八十五章 北和回紇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驛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