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

位於祁連山以西馬蹄山下的臨鬆薤谷,是讀書人向來喜歡涉足瞻仰的文化故地,蕭華和元載爲了遊覽一番此地,特意轉移了路線,決定從這裡繞路前往敦煌。捎帶駐足欣賞先賢們開鑿的馬蹄山石窟,感受魏晉大儒們遺留下來的風骨。

雜胡中侯不能理解這種行爲,不就是山坡林木嗎?遼東全是這些玩意兒。雖說是憑弔先賢,有什麼可憑弔的,連墳墓都沒有一堆。

蕭華口中所說的郭荷、郭瑀、劉眪等河西名士,他們從未聽說過,也不知道這些傢伙有什麼可值得崇拜的地方。

兩人在洞中探尋的時候,兩個雜胡則守在洞口處無聊閒扯。

山坡下發出尖銳的噓噓口哨聲,幾十名盜匪騎着馬手中揮舞着兵刃朝着斷崖圍過來,目標似乎正是他們這四人。

兩個中侯迅速翻身上馬,從腰間抽出橫刀,目光警惕地望着這些衣着破爛的山匪。

爲首的漢子手中持着長柄戰斧,兩腮留着絡腮鬍子身體肥壯,也騎在一匹肥壯的馬上,他身上的鎧甲已經鏽蝕不堪,好像是用多種甲片手工拼制而成。

“不枉費俺們在這山谷中等候了多日,總算是來了幾條肥肉,想活命的話就乖乖自己動手,把錢財和內外兩層皮都給我扒下,放在馬背上給我們牽過來!”

兩名中侯眯起眼睛,眼神也逐漸變得兇狠,山匪頭目揮動斧頭指着兩人喊道:“看什麼看!把胸甲和軟甲都給我解下來,不然要你們的命!”

兩人默契地點點頭,其中一人握着刀柄朝山匪抱拳說道:“這位當家的,我們乃是朝廷命官,劫掠朝廷命官是什麼罪過,你難道不清楚嗎?”

“狗屁朝廷命官,老子落草爲寇,就是你們這些朝廷命官給逼的,今日犯在老子手裡,算你們兩個狗官倒黴。”

在洞窟中游覽的蕭華和元載早已聽見了外面的動靜,他們皆是文弱書生,早已嚇得魂不附體,靠在洞窟兩側的石壁上捂住口鼻,連大氣都不敢喘一聲。

一名中侯語氣變緩,用商量的口吻說道:“既然各位以劫掠爲生,我看不如這樣,我們身上有幾貫銅錢,可以交給你們。但甲冑馬匹乃是我們的安身立命之本,不能給你們。”

“哈哈哈!”盜匪們發出了狂放的笑聲,首領奚落地笑道:“你們小命都快不保了,竟然還敢同我們討價還價。”

盜匪首領的話音剛落,其中一名中侯突然策馬撲將過來,揮刀橫掠自斬首領頭顱,盜匪首領揮動斧頭擋住。兩人在馬上噼裡啪啦交了兩次手,中侯收刀俯身趴在了馬背上,突出匪徒的包圍圈朝山谷從奔去。

另一人策馬從旁邊突來,迅速揮刀將兩名山匪砍倒,也朝着山谷逃竄。

奔馳的戰馬對於徒步行走的山匪來說簡直勢不可擋,他們紛紛避過馬頭,立刻朝着兩人逃竄的方向追去。

追在最前方的幾個山匪騎着戰馬,始終緊緊地追在他們幾丈之後。其中一名中侯悄悄從馬身側摸出角弓,抽出箭矢搭弦,突然立直身體從馬背上扭身,拉滿了弓弦撒手射出,正中一名匪徒的面龐。

那匪徒發出慘叫聲落下馬來,滾落在綠油油的野蔥從中。

“哈,”中侯得意地笑笑,繼續縱馬狂奔,這些山匪手持簡陋的板刀,想要對付他們這些弓馬嫺熟裝備精良的朝廷武官,簡直是不自量力,他們只要一來一去奔波幾個來回,就可以將這些人分散各個擊殺。

但只是下一秒,追在身後的匪徒們似乎再無意隱藏,不知從什麼地方摸出擘張弩,平端在手中扣動了弩機,三支箭矢齊發正中其中一名中侯的後心,身體後仰躺倒在馬背上。

逃在最前方的中侯驚嚇的呀了一聲,回頭瞄了一眼迅速趴伏在馬背上,口中驚慌地喊道:“你們不是山匪!”

衆山匪也驟然發愣,隨即愈發加快速度抽動着馬鞭,決意要把這戳破真相的朝廷命官射殺在馬上。

中侯明白自己的處境後,迅速調整奔逃的方向。若從平坦的山谷中逃竄,身後沒有任何遮擋物容易被追兵射殺,反而是對面的臨松山山坡的一側,松林如滿地箭鏃,可以充當掩護。他騎着馬在松林中來回繞行,筆挺粗大的樹幹擋住了追兵射來的箭矢。

他冷笑着回頭探看,馬蹄卻突然向前失陷,兩株松樹之間有兩隊人拉起了絆馬索,使得馬兒翻個跟頭嘶叫着倒在地上。

中侯從馬背上甩出來摔落在地上,一個骨碌爬起來繼續狂奔,然而追兵們已經接近了他,平端起擘張弩扣弦應聲而發,一支支箭矢如釘子一般扎進了他的後背,噗通聲栽倒在堆積的松針葉中。

一個提着斧頭的漢子不緊不慢地走上前來,雙手高舉起斧頭,對着趴在地上的屍體狠狠地砍了下去。

山匪們扒下了兩名中侯的衣服和甲冑,也牽走他們略有傷痕的戰馬。

蕭華和元載縮頭藏在洞窟中,幽暗遮擋了他們臉上的表情,唯有心跳的劇烈聲能夠形容他們的恐懼。他們忐忑地期盼山匪們不要去而復返,然而事情偏偏與他們的期望相違,這幫山匪重新返回到洞窟下,把他們拴在樹上的馬也解了下來。

山匪頭目刻意大聲喊道:“這裡還有兩匹馬,看來當官的不止是兩個人,我們到洞窟裡面搜,找出來把他們幹掉!”

蕭華驚恐萬狀險些哭出聲來,元載絕望地低聲悲嘆道:“我命休矣!”

洞外突然又有山賊的喊叫聲響起:“不好了!頭領!有朝廷寧寇軍的騎兵出現在臨鬆薤谷!”

“快!快!兄弟們扯呼!”

……

洞外很快恢復了寧靜,只有沙沙的風兒吹拂過鬆枝的聲音,蕭華元載二人急迫的呼吸也逐漸變得順暢。他們扶着洞壁緩慢地站起來,悄悄地挪到洞口向外探視。

確實是空無一人,只有稀疏的鬆乾和遍地的青蔥,兩人如釋重負走出洞外,馬匹卻已不見了蹤影。

蕭華哀嘆出聲,馬背上有他們的行囊盤纏和乾糧,不過幸好他們的告身和印綬都裝在身上,憑藉官身可以從驛站從借馬騎乘,所以情況還不算太糟。

松林的山坡下陡然又響起了馬嘶聲,如驚弓之鳥的兩人迅速轉身往山洞的方向奔跑,雙腿竟如同抽筋不聽使喚。馬蹄聲已經越來越迫近。這真是禍不單行福無雙至啊!

“我乃寧寇軍騎營校尉!你二人爲何發足狂奔。”

兩人頓住腳步凝固身形,才緩緩地轉過身來,擡頭瞧見一名身披銀色山文甲的小將在馬背上拱起雙手。

兩人身心俱疲,各自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就像兩個踏入蠻荒的文明人重新看見了文明的曙光。

“我們受中書令丞調派前來河西公幹,某是刑部郎中蕭華,他是大理寺司直元載。”

小將翻身下馬笑道:“原來是朝廷派來的上差,我們剛剛在山谷中攔截到一股山匪,他們留下兩匹馬倉皇而逃,看看是不是你們的馬和行李。”

他揮手命麾下兵卒將馬匹牽過來,兩人興奮地連連點頭道:“沒錯,這就是我們的馬。”

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遠程武器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
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遠程武器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