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

夕陽西下,四五個面色疲憊的男子越過了彌那悉多河,爬上了小勃律國境內的一座小山包,他們拄着木杖回頭遙望,玉帶般的河水被晚霞的金光暈染出金光點點。河邊北印度的追兵正在罵罵咧咧地撤退。這些鍥而不捨的傢伙爲了追殺戴望一夥人,穿越了克什米爾地區的國度拉利塔迭多,若不是因爲河水往北是唐軍控制的小勃律區域,他們也是一定要追上來的。

戴望和隨從們氣喘吁吁地坐倒在地上,總算是脫離險境了,他們相互依靠着釋然大笑,嘴脣乾癟面黃肌瘦,身體幾乎要虛脫。

即使處在疲憊至極的狀態,戴望也沒有揭下臉上的面具,還不忘給隨從們鼓舞士氣。

“兄弟們加把勁,等我們回到孽多城就真正舒服了。我戴望不會忘記你們爲我所做的一切,還有死去的兄弟們,我也要給他們報仇。只要聯繫到歸仁軍的趙叢芳,我就帶着歸仁軍殺回北印度去,把那驢日的耶薩婆曼,還有那幫驢日的婆羅門,全部拉出去砍頭。”

三個隨從只是嗯嗯地附和着,完全沒有跟着戴望報仇的衝動感,也可能是他們過度疲憊,談任何東西都無法提起他們的精神,或者說他們比較涼薄,除了自己外從來不關心別人。

戴東家迅速轉換了話題道:“等這次回去以後,戴望一定要重謝各位,獎勵你們黃金和錦緞。還有死去的兄弟們,我也要花大錢撫卹他們的親人,要讓他們衣食無憂。”

既然提到了錢財,三個隨從可就不困了,紛紛叉手錶示要跟東家一起回去報仇。

“好,加緊趕路,前往孽多城!”

他們在夜幕中翻下山去,往東邊的小勃律都城方向趕去。

……

四天之後,小勃律都城孽多城歸仁軍駐地。

趙叢芳軍使的房間在一座鏨石堆砌的圓拱頂建築內,建築的外表有印度風格的石柱和浮雕,小勃律國能給歸仁軍軍使住這樣的房間,也算是相當高級了,畢竟他們皇宮的風格也是這個樣子。

一名親兵腰懸橫刀來到門口,躬身叉手稟報:“趙軍使,戴望戴東家求見!”

“哦,快請。”

趙叢芳從交椅上站起來,準備迎接這位李大夫的親信。

他已經五六年沒有回西域,更沒有回中原故土,聽說李嗣業已經榮升安西北庭河西三鎮節度使。對他來說這是一件好事情,只要李嗣業還掌管着安西,哪怕官越做越大,但他至少還記得對自己的承諾,等熬夠了時日會把自己調回安西去。可一旦頂頭上司換了別人,那他的苦日子算是熬不到頭了,誰會在乎你這麼一個駐紮國外軍使的思鄉之情。

這戴望是李嗣業跟前的紅人,也只有戴望能夠在李大夫面前給自己遞得上話,他自然要十分地巴結着。

片刻之後,一個帶着檀木面具頭髮亂糟衣衫襤褸的男子跨進門來,瞧那個模樣別提多寒磣了,如果不是因爲他的標配面具,趙叢芳還以爲是個不知何處來的乞丐呢。

“戴六郎,這是怎麼了?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戴望挪進來,一屁股坐到了羊氈上,沒好氣地說道:“別提了,我在北印度的封地城堡全讓人給端了,還有修建的驛站,也被這些狗賊全部搞掉。我的隨從們被婆羅門的士兵殺死,連頭顱都給懸掛在了曲女城的城頭上!”

趙叢芳嘆了口氣,戴望的胡椒商路中斷,也就等於歸仁軍斷了財路。他連忙寬慰戴望說:“六郎不要過於悲傷,這件事情需要從長計議,你先在這裡休息兩天,到時候我派人護送你回安西,求問一下李大夫應該怎麼辦。”

“什麼從長計議?”戴望立刻對趙叢芳拱起雙手:“我等不了那麼久。叢芳兄,我這次回來,正是想求你帶歸仁軍攻入北印度,把耶薩婆曼和他頭頂上的那些婆羅門僧侶給幹掉,重新扶持一個受我們管轄的傀儡。”

“啥!”趙叢芳大吃一驚,隨即放緩語氣說道:“不可能。”

“叢芳從不必擔心,耶薩婆曼和婆羅門僧侶領導的軍隊總共將近三萬人,且甲冑薄弱兵力分散,你只要帶三千人南下,直取曲女城,把他們的核心神廟和王宮給端掉,這些軍隊就會變成一盤散沙。”

戴望對唐軍的印象還停留在李嗣業以四萬五千人連續打敗大食人二十多萬軍隊之上。大食軍的戰鬥力在整個中亞已經是頂尖水準,段位在星鑽級別,那麼北印度軍隊就是青銅段位,星鑽都能吊打,小小的青銅還收拾不了?

趙叢芳無奈地搖搖頭道:“根本不是兵力多少的事情。我們歸仁軍可是朝廷的軍隊,無論是調動還是出征都必須向朝廷彙報。”

“可笑,長安距小勃律遙遠萬里,等你這麼來回請旨,黃花菜都涼了。”

誰知趙叢芳抿抿嘴自嘲道:“我哪有資格向朝廷請旨,應該先彙報給節度使李大夫,再由節度使彙報給朝廷。”

“叢芳兄,你就不能活絡一點嗎?小勃律在大唐國境以外,山高皇帝遠,你帶兵去北印度,有誰知道?”

趙叢芳鼻孔中噴出情緒:“哼,小勃律是防禦吐蕃的前沿,我們一旦傾巢出動被吐蕃人得知,他們重新攻克小勃律,就等於截斷了我們的後路。丟失小勃律這麼大的罪過,別說你我承擔不起,就連李大夫也容易被朝廷中的政敵抓住把柄。好,就算吐蕃人遲鈍,但這可是滅國之戰,你以爲輕輕鬆鬆就能夠掩蓋過去?”

戴望一陣鬱悶,揮手拍着膝蓋道:“節度使不是有專斷調兵之權嗎?我給李大夫去信一封,讓他調撥疏勒鎮兵馬來小勃律接防,給你下令讓你帶兵南下印度總可以了吧。”

“節度使是有專斷調兵大權,可事後也得向朝廷彙報。你讓李大夫怎麼跟皇帝說,就說臣在印度給自家弄了個種植園,運了胡椒往大唐賣,如今印度人把某的種植園搞掉了,某就帶兵去滅了他丫的?”

唐朝廷不允許官辦經營商業與民爭利,也不允許高官行商,更不允許用朝廷的軍隊幹私活。這種事情暗中幹不被人揭發可以,但怎麼能拿出來到朝堂上去說?況且這種滅國大案是掩蓋不住的,除非朝廷內部有人替你隱瞞。

“戴兄,這種事情已經超出了我們的能力,你應該去信一封向大夫彙報,讓他想想辦法。”

戴望也挺無奈,只好接受了趙叢芳的建議,決定寫信給李嗣業彙報一下。只是他紅紅火火日進斗金的胡椒物流貿易,恐怕要擱置半年的時間,這將會給三鎮損失一百多萬貫的錢財。

趙叢芳拍着他的肩膀安慰道:“戴六郎,不必太過煩惱,李大夫如今在隴右隻手遮天,一定能想到妥善解決的辦法,今天晚上我讓小勃律國王在王宮招待你,美酒佳餚,還有歌舞奉上。”

“你讓他招待就招待,小勃律國王是你的寵物嗎?”

“別說的這麼難聽,我與小勃律國王蘇拉力是朋友,僅僅是朋友而已。”

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一百三十一章 墾田欲種棉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八百六十五章 二龍山伏擊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們種棉花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八百四十八章 進逼涼州勸降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
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一百三十一章 墾田欲種棉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八百六十五章 二龍山伏擊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們種棉花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八百四十八章 進逼涼州勸降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