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

李嗣業擺了擺手:”不必了,財不可輕露外人,這個道理我還知道的,日後多有需要你幫助的時候,你可千萬不要推脫。“

張歸大大咧咧地拍了拍胸脯:”會長請放心,爲了貢獻點,我也一定會全力以赴的。“

”哈。“李嗣業沒想到會是這麼個情況,只好點點頭。

張歸心滿意足地離去。

高適在旁邊提出了反對意見,指着他說道:”剛剛我就想說你,只是礙着人多沒有開口,你怎麼能用財富來當做貢獻點,這是笑貧而趨富,這個張歸,我一看就有點兒問題。“

李嗣業知道自己確實有些唐突,打了個哈哈說道:”以後我一定找個難的任務,讓他有錢也做不到。“

”其實我是來請你的,你一個讀書人,怎麼能在這裡賣烙餅,蔥花餅店交給沙粒來打理,到我家中去教書,我每月給你八百錢,管吃管住怎麼樣。“

高適一聽,勉強點點頭同意了,繼而又問道:”教誰?如果是教你,我可教不了。“

”不是我。是舍妹,今年才九歲,你教她學點兒詩書文章,道德禮儀。“

高適一聽,立刻敬佩地朝李嗣業拱手:”我就說你這個人不簡單,別人家都是教育男孩,以求將來博得功名,你卻讓我教女童。“

李嗣業立刻搖頭說道:”讀書學寫字,不一定是爲了什麼功名,只是讓她薰陶一下文化,你的那些詩啊文啊什麼的,儘管教給她。“

高適也不留戀,說幹就幹,直接把店鋪甩給了米粒,跟着李嗣業回到了宣陽坊。

他領着高適進入家門,見院子裡沒有枚兒的身影,對兩名老婢問道:”二娘子呢?“

”這不是,跑到樹上去了。“老婢們給他朝上一指,李嗣業擡頭去看,李枚兒正蹲在桑樹的高杈上面,摘吃桑葚子。

”快,快下來!“

李嗣業生怕她掉下來摔着,又柔聲說道:”你慢點兒,那個,小心一點兒,阿兄給你買了糖,對,對,對。“

李枚兒出溜一聲從樹幹上滑下來,李嗣業也長長地鬆了一口氣,她撲通撲通地小跑到李嗣業的面前,伸開了五指:”阿兄,我的糖呢?“

李嗣業給糖反怒:”吃糖,我叫你吃竹板炒肉!“

他立刻從牆角抽出一根棍子,對準李枚兒的屁股上狠狠地抽了下去,疼得小姑娘哇哇大哭,然後繞着院子逃竄。兩名老婢慌忙一個勸阻,一個鼓動她逃出魔掌,院子裡飛來了不知誰家的一隻母雞,發出了咯咯的叫聲,然後被這場景驚得撲閃翅膀,飛出滿院子的雞毛。鄰居徐娘子被驚動了,穿着新買的綠羅裙擋在李嗣業的面前,那抹胸下的波濤洶涌就是最好的防禦利器。新來的教書先生高適尷尬地站在院子當中,被他們當做了環繞追逐的柱子。

高適開始有些後悔了,不該答應李嗣業來他家裡做這麼個教書先生,實在是太糟糕了。

“吆,這可真夠熱鬧的。”

門外傳來一記突兀的聲音,院子裡的衆人頓時都靜默了下來,就像是一尊尊活雕塑。

李嗣業揚着手中的棍子,徐娘子像是護着幼崽的母雞一樣與他爭搶,李枚兒則抹着眼淚躲在徐娘子身後,兩名老婢在一旁伸手相勸,高適正一臉嫌棄地閉着眼睛,那咯咯叫的老母雞已經跳過牆去了。

高力士穿着黑色的袍子閃到一邊,卻見一個穿着淡黃色襴袍的中年油膩男,挺着微微隆起的小腹站在門口打量院子,並且很怡然地點了點頭。

李嗣業內心驚嚇不已,這位爺怎麼來了?他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禮節來歡迎他,訥訥地呆立了片刻。

徐娘子看不出這種情勢,她還以爲是李嗣業的同僚來訪。這才意識到自己一個婦道人家,在鄰居家院子裡,而且與李嗣業保持的是一個相互爭搶棍子的姿勢,而且這個姿勢還很曖昧。

她連忙收了手,笑着對兩位不速之客說道:“兩位郎君別誤會啊,奴家和嗣業郎只是鄰居,他打孩子,我就過來相勸,沒別的意思。”

說完她連忙踏着小碎步繞過這兩名不速之客往院子外面走去,李隆基扭過頭來看了這徐娘子一眼,目光中帶着幾分欣賞,隨後咳嗽了一聲。

高力士知道李嗣業的尷尬,主動開口說道:“嗣業郎,我與同僚三郎前來做客,有點冒昧,還請見諒啊。”

李嗣業一聽這話,哪裡不明白是什麼意思,連忙一邊說:“不冒昧,不冒昧,連忙把客人迎進來。”

“寒舍有些簡陋,還請兩位勿怪。”

他把客人迎到正堂裡,主動擺上案几,鋪上蒲團,其實應該買兩張胡牀來着,只能勉強眼前這位貴人坐低點兒。

李嗣業和高力士都採用跪坐的姿勢,李隆基則盤膝胡坐,高適捏着書卷跪坐在席子的另一邊兒,臉上有狐疑之色。

李嗣業立刻吩咐李枚兒煮茶,小姑娘雖然眼角還掛着淚滴,她只是擡手擦拭了一下,還氣鼓鼓地瞪了兄長一眼,纔開始準備木炭點火。

李嗣業假裝沒有看見,只是忐忑地等着這位皇帝問話。

枚兒與聞染住在一起的那段時間,學會了煮茶的技藝,甚至連聞染那優美的動作也學得像了幾分,開始碾茶末,煮水。

李隆基透過房檐探看院子天井中的景緻,在大明宮那樣的寬闊宮室裡住慣了,偶爾來到這小宅小院裡,還覺得挺精緻。

兩名老婢主動進來侍奉,李隆基微微皺起了眉頭,李嗣業連忙讓她們出去了,長的是磕磣了點兒,連客人都不喜歡。

“你應該換兩個婢女。”李隆基淡淡地開口道。

“確實有礙觀瞻,但勝在工錢便宜,而且還勤快。”

李枚兒面對生人竟一點兒也不露怯,努起笑容說道:“多謝郎君誇獎,不過這些不是他教的,是我跟聞染姐姐學的。”

“這孩子很聰明。很好。”

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驛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
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驛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