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

蓋嘉運思歸心切,黃姓突騎施處木昆部也寫了效忠奏疏要求內附羈縻,同時要求內附的還有鼠尼施部和弓月部,唐帝國的版圖算是擴展到了夷播海南端。

莫賀達幹同樣也很心切,他急需大唐朝廷承認他在十姓突厥中的領導地位,這樣的美夢一旦開始,就很難醒來。

唐軍撤出了碎葉鎮,仍把這裡作爲突厥十姓部落的牙帳汗庭所在,等待受封的新可汗來執掌寶座。

大軍來的時候順風順水,可是回去就不那麼順利了,積雪覆蓋了絲綢古道,有些道路僅靠老馬識途是不夠的。因爲今年的降雪量太厚,稍不小心偏移了道路,就可能掉入被冰雪覆蓋的不凍湖中,所以唐軍不論人,馬都用麻繩牽在腰帶上連成一串,就算有人不慎落入雪窟窿,後方的人也能夠將他拉上來。

天空又紛紛揚揚降下積雪,落在將士們的兜鍪肩頭上,彷彿給每個人都戴了孝帽,偏偏又都拽着麻繩,好似出殯的孝子隊。

李嗣業剛低頭想着心思,他前方走着的兩人突然噗通一聲平地消失,地面陷出深坑,麻繩驟然抽緊,拖着他踉蹌了兩步,才穩住弓步雙手拽着麻繩,對後面大喊了一聲:“拉!”

衆人弓步扯着身體向後倒退,掉入雪湖中的一人被拉出水面,另一人依然在水中掙扎,使得繩索受拉力增大。那人趴着雪殼剛被拽到岸上,雪面無法承受壓力又塌陷了下去,驚叫着雪水四濺,水面上漂浮着一快快的碎冰。

後面的隊伍加入了拔河的隊列,其中一人被拉上了雪岸,他掙扎着向前攀爬,手指青黑僵硬。李嗣業眼前的繩索陡然斷了一股,繩頭繞着圈鬆纏,接着一股股地斷裂。爬上雪殼的是燕小四,他絕望地睜大了眼睛,繩頭砰然斷裂,他掙扎地抓着雪面,身軀卻疾速後退,即將被落入水中的人再次拉入雪湖。

李嗣業驟然拔刀,斬斷了自己身後的繩索,縱身一躍飛撲向前,蹲落地上抓住了燕小四的手臂。兩人同時向前滑動,眼看將要落入雪湖,千鈞一髮間右手猛然揮刀,刀身沒入雪殼中止住了向前滑動的勢頭,這巨大的拉扯力使得他手臂險些脫臼,一手緊握着刀柄,另一手死抓着燕小四的手臂。

“校尉!”

燕小四的身體一半沉在水中,他眼中迷濛着霧氣透着求生的渴望,李嗣業的左手拽着兩個人兩套甲冑的重量,手臂上的痠痛感和撕裂感逐漸擴大,燕小四在他的手中逐漸滑脫,他又緊拽住了他的手掌。

“都愣着幹嘛,快來拉!”李嗣業咆哮了一聲,兵卒們才紛紛跑上來,齊心協力將燕小四和落水的士兵拉上了岸。

燕小四渾身溼透,顫抖地打着擺子,另一人只剩下了一口微弱呼吸。李嗣業命令衆人把二人的甲冑脫掉,用積雪搓着兩人的身體。他們身上的衣服都不能再穿,衆人把衾被從馬背上解下來,包裹着在兩人的身上。

這是撤軍路上唯一一段驚心動魄的事故,等大軍撤回到頓多城的時候,沿途的積雪已不似大清池那麼厚了。

又過了六日,軍隊撤回至大石城,各軍開始分道揚鑣撤回駐地,第三十三折衝府的三個團回到了撥換城。

跟着節度使回長安敘功的事情,就只能等到明年了,既然夫蒙靈察已經承諾,他自然不用擔心。

沒有戰事的日子,唐軍的生活是較爲閒適的,除去清晨的跑操和上午的對練之外,整個冬季的下午就是在版築的土屋內就着二兩濁酒度日。

望着窗外厚實的積雪,軍漢們熱鬧如翻天的吵吵聲灌入耳中,李嗣業開始熱衷於這種邊塞生活。尤其是他的升遷已成爲板上釘釘的事情,第八團的士卒們便認爲剩下的日子彌足珍貴。

團裡的幾個隊正圍聚在燕小四的泥屋內相對而坐,他們的飲酒的案几就只是一個土墩,酒水雖冷,但下肚之後便會化作熱氣緩緩呼出。

“第八團難得有這樣一個知冷知熱的校尉,可惜馬上就要升遷走了。”

“都護府會派個什麼樣的人來接任,唉,要是能不走就好了。”

燕小四瞪了說話這人一眼:“不走怎麼樣?永遠留在這裡守着你們這幫人?”

對方立刻隱隱刺着回擊道:“我差點忘了,燕小四也在怛羅斯的功勳十四人中,到時候要離開咱們撥換城這個小地方,連升兩級當個校尉什麼的,誰還管咱們兄弟的死活。”

燕小四低頭飲酒,默然說道:“去哪兒我是不在乎的,我也不在乎能有什麼官位,校尉於我有救命之恩,只要能跟着他幹就好。”

另兩人隨後默不作聲了,低頭小酌了一杯,悶聲說道:“你倒是個知恩義的漢子。”

這些人悶悶地喝着酒水,直至紅日落至城垣,土牆染做紫金色,撥換城的軍營的土坯房彷彿被逐漸暗淡的天色淹沒,然後被遺忘到時間的盡頭。

李嗣業站在校尉值房的窗口,轉過身來對坐在案几前的二人說道:“我準備跟着蓋中丞的隊伍回長安一趟,夫蒙將軍允許我帶一人,你們兩個不想回去麼。”

田珍把雙手捅在袖子中搖搖頭說道:“不回去,來的時候我已經發了誓願,不混成中郎將是絕對不回去的。”

他又擡着下巴努了一下:“藤牧,你呢?”

“我回不回去無所謂啦,長安城只是我的第二故鄉,我的故鄉在奈良。”

“好嘛,看來我只有光桿兒回去了。”

……

冬去春來,撥換城外又恢復了綠的生機,雖然這生機比其他地方還稍顯貧瘠,但自然的奇景在這天山下的土城外醞釀出了多彩色澤。褐色的山丘被風化,又生出了許多的層次感;而另一處的山坡上已經暈染出淡淡的綠色,它們同在一個視野內,卻完全呈現了兩種景觀,讓人不得不感嘆這磧西的美貌了。

褐土道路的盡頭,有一隊人馬朝着撥換城而來,隨行並無旗幟,騎在馬上的衆人也輕裝簡行,刀弓各在馬背上放着,倒像是出獵的隊伍歸來。

爲首一人穿着淺紫色缺胯袍,鬍鬚蒼色,臉色酡紅,雖然刻意繃着臉保持威儀,但心底裡的那種喜意是壓制不住的。

一行人來到撥換城前,穿過門洞進入了城中,在城中驛站下了馬,徑直進去休息,等着明日天亮時啓程。

李嗣業尋摸了整個嚴冬,都沒能找到願意與他一同回長安的人。這個時候的遠行,相當於人生大事,又宛如命運的顛覆,那些有志於行千里路的詩人才子,已經把旅途刻在了人生當中。宦遊千里居官的人,進京趕考的舉子,生命就處在旅途中。

不過在這個時期,從長安到安西四鎮,絲綢之路大唐版圖境內,兩條故道上開設了大大小小几百間驛站,用來加強中央與西域的聯繫。每三十里一驛,或伴隨有村莊或集鎮,除去少數民族內附羈縻州外,這些驛站館舍遍佈了帝國的每一個角落。

他們來回的旅途不必擔心馬匹草料的問題,幾乎連乾糧也不必帶,只要不是偏離了路線跑到綠洲斷絕的大漠中去,官方在食住行上是全部供給的。

他身邊的親兵倒是情願跟着,但這情願卻只是忠於職守而已,他想找一個渴望見識,渴望前往長安而不得的人,這樣的旅途纔有滋味兒。

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難卻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三百九十七章 仙女的夫君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八百八十四章 嚴武兵敗身死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八百四十八章 進逼涼州勸降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參參謀良策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勝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來客尋戴望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三百零九章 聽風聲辨形勢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業論聖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
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難卻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三百九十七章 仙女的夫君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八百八十四章 嚴武兵敗身死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八百四十八章 進逼涼州勸降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參參謀良策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勝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來客尋戴望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三百零九章 聽風聲辨形勢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業論聖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