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

黃河上的風靜悄悄地吹着,手持刀槍的昭義軍兵卒們蹲在完成了一半的工事後面,望着地平線遠方田野上滾動的熱流和逐漸揚起的塵土,就好像那邊有一場龍捲風快要接近他們。

按照李光弼最初的構想,他準備繞着黃河河灘建成一個半圓形的工事,把鐵牛以及浮橋包圍在裡面。騎兵雖然擁有機動優勢,又有居高臨下衝鋒的壓迫感,但在完備的工事面前,再強的騎兵也得老老實實下馬硬磕。

只可惜工事並未完工,朝向蒲州城的正前方還有七十多步的缺口,作爲李光弼率領步兵陣的主要防守方向。

由於黃河的數次改道,蒲州城距離黃河河岸越來越近,最近有一次大的改道,竟然將蒲州城隔在了西岸,河中府的名稱也是由此而來。

李光弼親自拄着橫刀在數千唐軍的列陣中央,前方佈置有幾個不大不小的陷馬坑,或許能夠給飛虎騎帶來傷亡。

滾滾的騎兵鐵蹄已經出現在官道兩旁的田野上,並且形成了三道形狀如鋒矢的陣型,位於陣中央的李崇豹擡起手臂,飛虎騎兵卒們將躁動不安的馬匹控制在他的身後。

他並未立即發動進攻,而是仔細地觀察起唐軍的陣列布置。沿着河灘兩側的工事後面有少量兵卒防守,正面沒有工事的近百步寬的河灘上唐軍結成偃月陣型。由於昭義軍的兵力不足,偃月陣的縱深不夠,這是李光弼所佈置的唯一一個缺點。

幸虧他快馬加鞭提前趕到了,若是讓對方將工事修建完整,他就只能望河興嘆了。

可唐軍陣型前方就是安全的嗎?當然不一定,也許對方已經挖好了陷馬坑,就等着他們撲上前去用性命充填。

他扭頭對身後的一名將領吩咐道:“你帶一些人去找些圓木來,全部截成兩丈長短。”

將領詫異地問道:“現在?”

“沒錯,就是現在,還不快去!”

部將立刻叉手領命,率身後的兩個團的騎兵離去,其餘人就這樣騎在馬上靜靜等待,整個蒲津渡河灘上一片死寂,沒有人清楚飛虎騎要做什麼,爲何沒有立刻發動進攻。

李光弼也不敢貿然出擊,步兵陣型在騎兵面前,永遠是被動的。他用眼睛凝視着對方的年輕將領,聽說這是李嗣業的兒子,看上去很年輕尚未行弱冠之禮。

但他也並未小看了這個年輕人,他們沒有一進入戰場就發動進攻,能夠沉得住氣的敵人都很難對付。

半個時辰之後,李崇豹部將帶人擡來了幾十根圓木,這些圓木沒有樹皮,看上去圓溜溜的。他冷峻地問道:“你把百姓的房樑椽子給拆了?”

部將訕訕地低下頭說道:“樹木不好砍伐,而且只是借用,借完了再還回去。”

李崇豹沒有同他計較這些,立刻下令命人將圓木的兩端用麻繩繫住,讓力氣大的騎兵各拽住麻繩的兩端。拖着緩緩前進。

李光弼在河灘上看得清清楚楚,臉色突然煞白,他當然清楚李崇豹拿這些東西有什麼用。

整個蒲津渡的地形是黃河的改道後的河牀形成,是一個非常緩長的坡度,如果他們利用馬的加速給圓木一個向前的力道,圓木就會順着坡道向前滾去,這一招不但能夠破除唐軍掩蓋好的陷馬坑,甚至還可以用來破步兵的陣型。

李光弼慌忙下令道:“方陣後排!快,立刻在前面打木樁!用來防止圓木滾落!”

士兵們慌忙去找沒有尚未完工的木排樁,在他們的陣型前面一人豎戳在沙地上,另一人手中揮動着大錘朝下砸擊釘入泥沙中。

李崇豹怎麼可能讓他們如願,立即抽出橫刀高聲下令道,前方圓木開路,後方射箭掩護!”

前排的騎卒各拽着圓木夾着馬腹前衝,飛速奔行幾丈後齊聲喊:“一二三,鬆!”

他們放掉麻繩,圓木便撒着歡快地沿着長坡向下滾落,其餘騎兵則緊跟在後面,拉滿了角弓對着敵軍陣型拋射。唐軍的弓弩手也開始了攢射,雙方的箭矢在空中來回穿梭。

下滾的圓木觸碰了幾個早已佈設好的陷坑,立刻陷落了下去,後方的騎兵已經再次綁好了圓木,比之前衝出了更遠的距離,從陷馬坑的間距中穿過去,鬆脫手後沿着坡頭繼續向下滾動。

李光弼倉促的準備終究還是不充分,陷坑之間有很大的間距,飛虎騎已經繞過陷坑衝了過來。圓木滾到了坡底,直接撞擊到正在打樁的兵卒,兵卒們口吐鮮血翻倒在地。

“弓弩手繼續射敵,繼續打木樁!”

李崇豹命人將剩下的圓木全部滾了出去,在長坡的加速度中撞到木樁後跳起,直接撞到了唐軍的陣型中。

“好機會!騎槍隊向前衝鋒!“

李光弼高聲喊道:“全部撤回來結陣,不要讓飛虎騎衝到渡橋邊!”

唐軍的盾槍兵站到了隊伍的前列,把銀光閃閃的槍頭杵起來以阻嚇馬匹,飛虎騎的前鋒已經接近了盾陣,又撥轉馬頭撤了回來,用角弓對着唐軍陣型放箭。

幾名騎卒身中數箭矢從馬背上掉落下來,戰況一時竟陷入了僵局。

李光弼臨陣督戰和排兵佈陣的能力確實強,他正面的盾陣型嚴密,側面又有排牆等防禦工事,讓騎兵靈活的左右包抄能力全無用武之地。

“繼續用圓木破陣!”

飛虎騎騎卒們將半坡中落入陷坑中的圓木拽出,其餘騎兵在前方衝鋒掩護,接近敵陣後受到阻礙後迅速撤回來。後排的騎卒已經準備就緒,雙手拽着麻繩策馬前衝,這次幾乎衝到唐軍近前的十幾丈遠,高聲喊着鬆脫了雙手,飛奔向前的滾木直接撞向了唐軍的盾陣。

持盾的兵卒們怎麼能夠承受如此大的衝擊力,紛紛翻倒在地。

“騎兵軍,再衝!”

李崇豹親自手執長槍,從唐軍鬆散的陣型中直穿了進去,騎卒們緊跟在他的身後,將李光弼的偃月陣直接洞穿。他們衝上河灘後折返回來,繼續攥着長槍衝殺,先後經歷了兩輪衝鋒後的唐軍直接潰敗,兵卒們開始四散逃跑。

李光弼迴天乏力,口中高呼着:“不要散!聚集在一起才能抗擊敵騎,再堅持一天,我唐的援兵就要到了!”

他騎在馬上絕望地朝身後看去,頓時喜色充斥了眼底,他能夠看見對面河灘的旌旗密佈的潼關軍隊,在馬上扯着喉嚨發出了雷霆般的吼叫聲:“看到了吧,援兵來了!反賊們!認命吧,我大唐終究如日中天!”

幾乎潰敗的昭義軍們似乎找到了堅持下去的力量,又重新手執刀槍聚集起來,背靠着黃河浮橋立志要堅守到底。

李崇豹的一顆心彷彿沉入到了冰涼的水底,命運就這樣在與他開玩笑嗎?明明已經看到了勝利,對岸的唐軍偏偏不早不晚地出現了,只要再晚一些,他就能夠完全控制津浦渡浮橋。

副將在身邊嘆了一口氣,猶疑地問道:“撤吧,大公子,他們的援兵已經到達對岸,我們終究還是慢了一步。”

“慢了嗎?”李崇豹的雙目逐漸迷茫,突然又在一瞬間恢復清明,高聲喊道:”我們還沒有輸!對岸的唐軍還沒有過橋!不戰到最後誰能斷定結果!”

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十六章 立功者入獄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嗎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
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十六章 立功者入獄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嗎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