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

拉蘇爾最大的遺憾就是他沒有自主權,一切都得向上面彙報,接受他彙報的還是一個比年輕還比他善戰的將領齊亞德。

齊亞德是艾布***手下的頭號大將,在戰術方面甚至略勝過艾布***,艾布是領袖型的人物,擁有天生的美德和一呼萬應的能耐,齊亞德才是真正精通戰術的高手。只是高手都有一些臭毛病,他們喜歡頤指氣使,更喜歡給人定規矩,他作爲齊亞德的下屬,必須嚴格按照他的話來執行,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先上報,得到他的允許才能夠執行。

所以拉蘇爾想要進攻寧遠國,必須得到如今在撒馬爾罕的齊亞德的允許。他立刻給齊亞德寫了一封信,從多方面舉例說明,唐軍換了新的指揮官,而新任指揮官是個孬種。他把李嗣業送過來的信也給他轉遞了過去,滿心希望地等待着齊亞德給他的命令。

信送過去半個月之後,撒馬爾罕的齊亞德終於有了回覆,一支送信的小隊騎着駱駝到來,遞給拉蘇爾一個裝在木筒中的羊皮卷。

拉蘇爾拔開木筒,從裡面抽出羊皮卷,偌大的卷軸上面就只寫着幾個字:不要有任何舉動,都等着我前來。”

他的雄心壯志一下子就被齊亞德給打壓沒了,不允許他動彈,不就是害怕他立下大功後威脅到他齊亞德的地位嗎?老將們打壓新準備出頭的小將,用的就是這種方法。

拉蘇爾確實沒敢動彈,只好耐心地等待,等到一個月之後,齊亞德將軍終於到了怛羅斯城,大食在這裡的駐軍也終於達到了五萬。

他雖然對齊亞德的按部就班心中表示輕蔑,表面上至少不敢表露出來,只能利用某些帶詭辯色彩的話語,掩飾掉自己的真實目的。所以他再次向齊亞德提出要進攻大唐的盟友寧遠國,而且用的是這樣的口氣。

“齊亞德將軍,千載難逢的良機已經擺在了我們腳下,唐軍將領畏戰求和,主動向我們提出劃分地域,我們豈能坐失此等良機。將軍千萬不要被張牙舞爪的高仙芝和最近唐軍取得的勝利給嚇住,據我所知他們是從來都不敢與我們作戰的,在伍麥葉王朝時期,他們就盡力避免與我軍衝突。這一切也足以說明他們是隻敢對付石國一些彈丸小國,面對如斯強大的我們,他們的出戰有可能丟掉安西四鎮。”

拉蘇爾展現出來的美好前景沒有讓齊亞德信服,反而被認爲他是在信口開河。對方騎在駱駝上冷酷地反問道:“你和唐軍交過手嗎?取得過勝利嗎?戰損比是多少?”

這問題可把拉蘇爾給問住了,其實我早就像對唐軍動手,可是你不讓啊。

趁着拉蘇爾啞口無言的當口,齊亞德緊接着說道:“永遠不要輕視你的敵人,除非你曾經多次打敗過他們。面對一個從來沒有戰勝過的軍隊,不知道他們底細的時候,都要將其視爲大敵。”

拉蘇爾仍認爲自己非常有理,反問齊亞德:“主將是一支軍隊的靈魂,他們的主將都向我們寫求和信了,你覺得他們還有什麼可畏懼的?”

齊亞德又說:“求和未必就是畏戰,也許他真的是愛好和平,對戰爭持反對態度,這說明不了什麼。”

接下來的幾個月內,雙方就在怛羅斯城和渴塞城之間遙遙相對,李嗣業一直保持一萬人的兵力,由段秀實率領的另外一萬人不間斷地來回往這裡運送糧食。他們軍需品除了糧食之外,還有一種叫做猛火雷的烈性爆炸物。

李嗣業命令唐軍的一個營配備這種東西,並且讓他們訓練投彈技術,準備作爲一支奇兵隨時投入戰鬥。

這時候人數的優勢就在雙方對峙的階段顯現出來了,安西和北庭聯合派出的軍隊只有兩萬人,補給的壓力就小了許多。大食軍分兩次派遣到怛羅斯的兵力是五萬人,這五萬人的補給壓力空前巨大,需要後方的民兵接連不斷運送糧草,這時候是被動出戰,還是繼續等下去,就需要指揮官去細細考量了。

李嗣業繼續不斷地派人散播假消息,一些從東邊來的商旅都說唐軍的壞話,說他們欺壓百姓,到處遊手好閒,簡直是一支由垃圾組成的烏合之衆。

這種流言齊亞德是不相信的,一年之前他們還遠征羯師國擊垮了對手,雖然小國與大國的體量自然不同,但唐軍不應該是他想象的這麼簡單。

直到一條他本不抱希望的消息出現,讓他徹底下定了要進攻寧遠國進攻唐軍的決心。

他多次向葛邏祿派出使者,以金錢和土地作爲誘餌,誘使葛邏祿在唐軍激戰的時候,給予突然的反叛襲擊。任誰也防不住這一手狠招,這纔是他取勝的真正底牌。

天寶十載七月,齊亞德率領阿拔斯王朝的五萬軍隊突然南下,朝駐紮在渴塞城外的唐軍發動進攻。

這一日天氣異常晴朗,空氣的能見度很高,站在這邊的山崗上,就能看到對面騎兵步兵結合洶涌而來的軍隊,他們手中舉着黑色的旗幟,像一團黑色的陰雲,朝着渴塞城方向逼壓過來。

李嗣業率領的唐軍組成了六花陣,他們出現在平緩的山坡上。李嗣業命令押衙畢思深揮動令旗向各個方陣發號施令,變六花陣爲魚鱗陣,唐軍的騎兵在魚鱗陣的後方,葛邏祿的騎兵在他們的右翼,寧遠國的軍隊在他們的左翼。

大食軍則排成了九個方陣,其中兩個方陣是從河中九國招募的粟特胡人,而他們騎着阿拉伯馬的騎兵就佔了兩個方陣,總數超過了一萬人。

齊亞德率先命令步兵方陣向前挺進,他的初步計劃是先讓步兵與唐軍交戰進入膠着狀態,然後派出騎兵從兩翼向後包抄。

李嗣業眼觀對方進入到伏遠弩的射程之內,立刻下令軍陣將伏遠弩車推到前排,排成壯觀的一長列,每個伏遠弩都有兩個壯年漢子以腰力上弦,弩手調整方位瞄準了緩緩接近的大食軍陣型。押官們高高地舉起了手裡的橫刀。

“一,二,射!”

伏遠弩弓弦振發的聲音犀利入耳,第一波的羽箭拋出向天空,又從空中灑落下來,如同並列掃來的冰雹。

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如史昕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二百七十四章 曲終人離散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們種棉花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
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如史昕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二百七十四章 曲終人離散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們種棉花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